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全過程各崗位人員應該如何配置

全過程各崗位人員應該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3-14 21:30:50

① 食堂崗位的設置、各崗位人員配置等方面想法與思路

1. 以人為本,永攀高峰。
(人、止)組成的「企」字。也就是說如果企業沒有優秀的人才就要停止運作。因此,開導員工思想,提高員工素質,應該是管理者實施管理的第一步。
2.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
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要事先預防問題的發生,而不是等發生問題後再去處理問題。
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管理者結合實際制定出的規章制度,首先應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做好榜樣,才能管理他人,影響他人。
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管理者應注重自身全方面能力的提高,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帶動員工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經常聽取員工意見和心聲,對員工提出的問題認真答復。靈活運用溝通方法與員工保持連密距離。
5. 獎優罰劣,恩威並施。
決定員工工作表現的優劣因素除去能力的高低之外,還包括意願,也就是俗稱的「積極性」問題。因此,員工能否積極努力的工作,與管理者對他們的激勵有著很大的關系。

② 人力資源部怎麼配置人員

1、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單位人力資源的管理,為單位提供和培養合格的人才。

2、招聘主管:負責本單位招聘事項,保證單位的用人需求。

3、績效主管:負責本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對績效考核工作承擔組織、協調責任。

4、薪酬主管:負責本單位的薪酬福利工作,在合理范圍內進行本單位的薪酬政策制定、調整,以及發放工作,並保證員工福利,主要是社會保險的繳納協調工作。

5、員工關系主管:負責本單位的勞動關系管理工作,有效處理到位與員工之間勞動爭議事項。

註:人力資源部又叫做人事部,一般意義上人力資源部門應該是人事部的發展,但不能說人事部本身具有缺陷,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解說歪曲了人事部的意義。人力資源的意義發展是其本身職能的發展而非部門名稱的原因,因此人事部並沒有過時之說。其本身職能的變化和發展應該具有時代意義。

(2)全過程各崗位人員應該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職責:

1、負責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規劃,建立、執行招聘、培訓、考勤、勞動紀律等人事程序或規章制度;

2、負責制定和完善公司崗位編制,協調公司各部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人力,滿足公司的經營管理需要;

3、根據現有的編制及業務發展需求,協調、統計各部門的招聘需求,編制年度/月度人員招聘計劃,經批准後實施;

4、做好各崗位的職位說明書,並根據公司職位調整組要進行相應的變更,保證職位說明書與實際相符;

5、負責辦理入職手續,負責人事檔案的管理、保管、用工合同的簽訂;

6、建立並及時更新員工檔案,做好年度/月度人員異動統計(包括離職、入職、晉升、調動、降職等);

7、制定公司及各個部門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經批准後實施;

8、對試用期員工進行培訓及考核,並根據培訓考核結果建議部門錄用;

9、負責擬定部門薪酬制度和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10、制定績效評價政策,組織實施績效管理,並對各部門績效評價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及時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使績效評價體系能夠落到實處,並不斷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③ 如何做人力資源配置

能級對應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企業崗位有層次和種類之分,它們占據著不同的位置,處於不同的能級水平。每個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縱向上處於不同的能級位置。崗位人員的配置,應做到能級對應,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具有的能級水平與所處的層次和崗位的能級要求相對應。

優勢定位
人的發展受先天素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實踐的制約。後天形成的能力不僅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與實踐的環境有關,因此人的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個性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其總體的能級水準,同時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及工作愛好。優勢定位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

動態調節
動態原則是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崗位或崗位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對崗位的適應也有一個實踐與認識的過程,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能級不對應,用非所長等情形時常發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終身,既會影響工作又不利於人的成長。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只有在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中才能實現。

內部為主
一般來說,企業在使用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時,總覺得人才不夠,抱怨本單位人才不足。其實,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人才,問題是「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因此,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這兩個機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開發機制,而沒有激勵機制,那麼本企業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從內部培養人才,給有能力的人提供機會與挑戰,造成緊張與激勵氣氛,是促成公司發展的動力。但是,這也並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當確實需要從外部招聘人才時,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死死的扣住企業內部。

④ 一、你認為全過程項目管理應該包含哪些工作內容各崗位人員應該如何配置請簡

項目支持領導、項目經理、項目管理員、項目小組組長、項目成員。

⑤ 急!!!!!公司部門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具體情況內詳

給你個參考
職 務 名 稱:用戶工程與服務部客戶部經理
所 屬 部 門:用戶工程與服務部
直 接 上 級:用戶工程與服務部總經理
在 崗 人 數:1人
工 作 概 要:負責與客戶直接聯系(包括日常業務聯系和售後聯系),下設客服呼叫中心。業務管理,收集用戶資料和產品問題,建立公司完善的用戶資料庫。銷售部將產品銷售後,既開始對客戶建立跟蹤檔案,定期向客戶做產品調查等。售後管理,對客戶的問題分類提供解決方案,向部門內(技術部或業務部)或有關部門反饋和尋求支持,並跟蹤解決。(部門經理還要負責部分文件的擬寫,負責向上級主管或客戶介紹客戶初稿。)
工 作 任 務:1.合理分配本區域各崗位人員的工作。
2.接受和處理顧客的投訴並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
3.跟蹤售後信息反饋,負責抱怨顧客的回訪工作
4.確保公司的各類規章制度在所管理區域內得到落實。
5.建立完善的客戶跟蹤檔案及客戶資料庫
6.組織相關人員維護老客戶,開發新客戶
7.在原先的客戶組中進行有層次的劃分,找出重點客戶群,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維護,收集並分析信息為整改後開發市場做必要的准備
8.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對自己下屬部門制定新的制度,進行有效的改革。
9.將本部門收集分析後的問題向技術部、業務部等相關部門進行反映,促進他們進行改革完善
工 作 責 任:1.監督本崗位成員的日常工作,確保工作及時高效
2.負責采購成本控制計劃、成本分析、成本核算等工作的有效進行
基 本 條 件:1.性別:不限;
2.年齡:25歲以上;
3.教育程度: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
4.專業:經濟管理類專業背景;
5.工作經驗:有3年及3年以上大型企業管理工作經驗
專 業 知 識:財務管理知識為基礎,具有綜合知識
基本技能與能力:1.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組織、協調、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強;
2.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3.熟練操作財務軟體和辦公軟體;
4.流利的中英文表達能力
工作態度和品性:1.責任感強、工作自主;
2.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思路清晰;
3.有影響力和說服力,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身 心 條 件: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

⑥ 人力資源配置方案

人力資源管理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但是,對於如何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這是人力資源管理長期以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怎樣才能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必須遵循如下的原則: 1.能級對應原則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企業崗位有層次和種類之分,它們占據著不同的位置,處於不同的能級水平。每個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縱向上處於不同的能級位置。崗位人員的配置,應做到能級對應,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具有的能級水平與所處的層次和崗位的能級要求相對應。 2.優勢定位原則 人的發展受先天素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實踐的制約。後天形成的能力不僅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與實踐的環境有關,因此人的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個性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其總體的能級水準,同時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及工作愛好。優勢定位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 3.動態調節原則 動態原則是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崗位或崗位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對崗位的適應也有一個實踐與認識的過程,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能級不對應,用非所長等情形時常發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終身,既會影響工作又不利於人的成長。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只有在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中才能實現。 4.內部為主原則 一般來說,企業在使用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時,總覺得人才不夠,抱怨本單位人才不足。其實,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人才,問題是「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因此,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這兩個機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開發機制,而沒有激勵機制,那麼本企業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從內部培養人才,給有能力的人提供機會與挑戰,造成緊張與激勵氣氛,是促成公司發展的動力。但是,這也並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當確實需要從外部招聘人才時,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死死的扣住企業內部。1.合理調整生產一線,特別是採掘一線的人員結構。要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把不適應生產一線工作的年老體弱人員調整出來,把身強力壯的人員充實到生產一線崗位上去,使生產一線的職工隊伍始終保持精兵強將的態勢,以保證生產一線人員能有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2.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參照生產一線的人員數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輔助人員,使之既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又不浪費勞動力。 3.對地面和機關崗位的人員配置,要杜絕因人設崗現象的發生。對可兼職作業的崗位要予以合並,以確保人力資源的舍理利用。 4.要公開、公平、公正地讓每個職工憑自己的能力競爭上崗。對上崗人員要實行三級動態管理。即:將上崗人員劃分為優秀、合格、臨時三種上崗身份,並根據每個上崗人員的實際工作業績,定期實行三種身份相互轉換制度。讓每個上崗人員既有動力,又有壓力。 5.在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要打破工人、幹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時也應打破大中專畢業生必須分配到管理崗位上去工作的觀念,可以把他們分配到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人崗位上去工作。讓他們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他們掌握的理論知識去彌補實踐中的缺陷,以促進相關崗位的技術進步。 6.在配備各個崗位的生產(工作)人員時,應採取老、中、青三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讓每個崗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體能結構都符合優化配置原則,使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老職工與精力充沛、體格健壯的年輕職工之間形成一種互補效應,以確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業的各項既定目標。

⑦ 人員配置和人員配備有什麼關系

1、目的相同

人員配置和人員配備都是為了物色合適的人選;促進組織結構功能的有效發揮;充分開發組織的人力資源,保證組織活動的正常進行,進而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

2、含義不同:

(1)人員配置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按各崗位的任務要求, 將其招聘的員工分配到企業的具體崗位上,給予員工不同的崗位,賦予他們具體的職責、權力,使他們進入工作角色,開始為實現組織目標發揮 作用的過程。

(2)人員配備是指根據組織結構中所規定的職務的數量和要求,對所需要的各類人員進行恰當而有效的選擇、使用、考評和培訓的職能活動。

3、原則不同:

人員配備的原則

(1)經濟效益原則 組織人員配備計劃的擬定要以組織需要為依據,以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前提;它既不是盲目地擴大職工隊伍,更不是單純為了解決職工就業,而是為了保證組織效益的提高。

(2)任人唯賢原則 在人事選聘方面,大公無私,實事求是地發現人才,愛護人才,本著求賢若渴的精神,重視和使用確有真才實學的人。這是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功的關鍵。

(3)因事擇人原則 因事擇人就是員工的選聘應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准,選拔、錄用各類人員。

(4)量才使用原則 量才使用就是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

(5)程序化、規范化原則 員工的選拔必須遵循一定的標准和程序。科學合理地確定組織員工的選拔標准和聘任程序是組織聘任優秀人才的重要保證。只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辦事,才能選聘到真正願為組織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

(6)因材起用原則
所謂因材起用,是指根據人的能力和素質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從組織中人的角度來考慮,只有根據人的特點來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使人的工作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

(7)用人所長原則 所謂用人所長,是指在用人時不能夠求全責備,管理者應注重發揮人的長處。

(8)動態平衡原則
處在動態環境中的組織,是不斷變革和發展的。組織對其成員的要求也是在不斷變動的,當然,工作中人的能力和知識也是在不斷的提高和豐富的。因此,人與事的配合需要進行不斷的協調平衡。

人員配置原則:

(1)經濟效益原則:組織人員配備計劃的擬定要以組織需要為依據,以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前提;它既不是盲目地擴大職工隊伍,更不是單純為了解決職工就業,而是為了保證組織效益的提高。

(2)任人唯賢原則:在人事選聘方面,大公無私,實事求是地發現人才,愛護人才,本著求賢若渴的精神,重視和使用確有真才實學的人。這是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功的關鍵。

(3)因事擇人原則:

因事擇人就是員工的選聘應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准,選拔、錄用各類人員。

(4)量才使用原則:量才使用就是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

(5)程序化、規范化原則:員工的選拔必須遵循一定的標准和程序。科學合理地確定組織員工的選拔標准和聘任程序是組織聘任優秀人才的重要保證。只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辦事,才能選聘到真正願為組織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

(7)全過程各崗位人員應該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程序

1)制定用人計劃,使用人計劃的數量、層次和結構符合組織的目標任務和組織機構設置的要求。

2)確定人員的來源,即確定是從外部招聘還是從內部重新調配人員。

3)對應聘人員根據崗位標准要求進行考查,確定備選人員。

4)確定人選,必要時進行上崗前培訓,以確保能適用於組織需要。

5)將所定人選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

6)對員工的業績進行考評,並據此決定員工的續聘、調動、升遷、降職或辭退。

任務

1)物色合適的人選。組織各部門是在任務分工基礎上設置的,因而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任務和不同的工作性質,必然要求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水平、不同的能力結構和水平的人與之相匹配。人員配備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崗位工作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查和科學的論證,找出或培訓為己所需的各類人員。

2)促進組織結構功能的有效發揮。要使職務安排和設計的目標得以實現,讓組織結構真正成為凝聚各方面力量,保證組織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有力手段,必須把具備不同素質、能力和特長的人員分別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

3)只有使人員配備盡量適應各類職務的性質要求,從而使各職務應承擔的職責得到充分履行,組織設計的要求才能實現,組織結構的功能才能發揮出來。

4)充分開發組織的人力資源。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之間的競爭的成敗取決於人力資源的開發程度。

5)在管理過程中,通過適當選拔、配備和使用、培訓人員,可以充分挖掘每個成員的內在潛力,實現人員與工作任務的協調匹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而使人力資源得到高度開發

⑧ 員工招聘與配置的方法

招聘與配置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組織為了發展的需要,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尋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興趣到本組織任職,並從中選出適宜人員予以錄用的過程。
招聘與配置,按照企業經營戰略規劃的要求把優秀、合適的人招聘進企業,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試情景模擬、心理測試、勞動技能測試。
配置形式編輯
組織主要有以下五種人員配置形式:
人崗關系型
這種配置類型主要是通過人員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來保證組織內各部門各崗位的人員質量。它是根據員工與崗位的對應關系進行配置的一種形式。就組織內部來說,目前這種類型中的員工配置方式大體有如下幾種:招聘、輪換、試用、競爭上崗、末位淘汰、雙向選擇。
移動配置型
這是一種從員工相對崗位移動進行配置的類型。它通過人員相對上下左右崗位的移動來保證組織內的每個崗位人員的質量。這種配置的具體表現形式大致有三種:晉升、降職和調動。
流動配置型
這是一種從員工相對組織崗位的流動進行配置的類型。它通過人員相對組織的內外流動來保證組織內每個部門與崗位人員的質量。這種配置的具體形式有三種:安置、調整和辭退。
個人-崗位動態匹配型
結合以上人員配置的三種形式,合理地進行組織內部人員配置,應以個人-崗位關系為基礎,對組織人員進行動態的優化與配置,形成「個人-崗位動態匹配型」:
主要步驟為:
(1)人員規劃。組織目標需要配置合格的人員來實現,人員的配置需要有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人員規劃是組織人員配置的宏觀指導性工作,是一個對組織人員流動進行動態預測和選擇應對策略的過程。人員規劃將預測組織的人員需求和可能的供給,確保組織在需要的時間和崗位上獲得所需的人員,在實現組織發展戰略的同時,保證員工個人的利益。
(2)工作分析。組織僅有人員規劃是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組織所設的崗位進行工作分析,形成規范的職務說明書。職務說明書通常由職位工作任務、職責及任職資格條件等組成。
(3)人員測評。進行工作分析後,基本可以確定崗位對人員在知識、技能、個性等方面的要求。在人員選拔時,配合適當的人員測評的指標,並選用相應的測量工具,對求職者所進行的科學的人員測評可讓容易地了解他(她)是否能勝任該職位,從而為人員合理配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據。由於組織人員配置很多是在組織內部完成的,因此,通過人員測評與績效考評等手段,對組織人員進行普查,在此基礎上建立組織的人員庫,將非常有利於組織進行人員配置。
(4)合理配置。進行了工作分析與人員測評後,就要對從組織內部或外部招聘來的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將合適的人員安置在合適的崗位上,達到個人與崗位匹配。實際上,個人與崗位匹配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崗位要求與個人素質要匹配;二是工作的報酬與個人的動力要匹配。
(5)動態優化與配置。通過內、外部招聘手段引進人員進行合理有效配置的同時,還必須通過調配、晉升、降職、輪換、解僱等手段對人員進行動態的優化與配備,因為隨著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崗位的任職資格勢必會有新的要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該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變得不再適合這個工作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遠遠超出該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進行工作分析與人員測評,對崗位責任、崗位要求及現有人員的知識、技能、能力等進行重新的定位。因此,組織應跟蹤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工作分析文件,各級管理者對崗位與下屬應有全面、正確的了解,這樣才有可能使企業整體的人員達到優化配置

⑨ 作為本部門或本單位的負責人,你應該怎樣合理配置工作人員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合理配置人員
1配置定義
人員配置是企業為了實現生產經營的目標,採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崗得其人、人得其位、適才適所的原則,實現人力資源與其他物力、財力資源的有效結合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

2配備任務
1)物色合適的人選。組織各部門是在任務分工基礎上設置的,因而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任務和不同的工作性質,必然要求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水平、不同的能力結構和水平的人與之相匹配。人員配備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崗位工作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查和科學的論證,找出或培訓為己所需的各類人員。
2)促進組織結構功能的有效發揮。要使職務安排和設計的目標得以實現,讓組織結構真正成為凝聚各方面力量,保證組織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有力手段,必須把具備不同素質、能力和特長的人員分別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只有使人員配備盡量適應各類職務的性質要求,從而使各職務應承擔的職責得到充分履行,組織設計的要求才能實現,組織結構的功能才能發揮出來。
3)充分開發組織的人力資源。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之間的競爭的成敗取決於人力資源的開發程度。在管理過程中,通過適當選拔、配備和使用、培訓人員,可以充分挖掘每個成員的內在潛力,實現人員與工作任務的協調匹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而使
人力資源得到高度開發。

3配備程序
1)制定用人計劃,使用人計劃的數量、層次和結構符合組織的目標任務和組織機構設置的要求。
2)確定人員的來源,即確定是從外部招聘還是從內部重新調配人員。
3)對應聘人員根據崗位標准要求進行考查,確定備選人員。
4)確定人選,必要時進行上崗前培訓,以確保能適用於組織需要。
5)將所定人選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
6)對員工的業績進行考評,並據此決定員工的續聘、調動、升遷、降職或辭退。

4配備原則
1)經濟效益原則。組織人員配備計劃的擬定要以組織需要為依據,以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前提;它既不是盲目地擴大職工隊伍,更不是單純為了解決職工就業,而是為了保證組織效益的提高。
2)任人唯賢原則。在人事選聘方面,大公無私,實事求是地發現人才,愛護人才,本著求賢若渴的精神,重視和使用確有真才實學的人。這是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功的關鍵。
3)因事擇人原則。因事擇人就是員工的選聘應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准,選拔、錄用各類人員。
4)量才使用原則。量才使用就是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幹得最好。
5)程序化、規范化原則。員工的選拔必須遵循一定的標准和程序。科學合理地確定組織員工的選拔標准和聘任程序是組織聘任優秀人才的重要保證。只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辦事,才能選聘到真正願為組織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

5配置方法
第一,以員工為標准進行配置。按員工崗位測試的每項得分,選擇最高分任用,缺點是可能同時多人在該崗位上得分較高,結果僅擇一人,另外忽略性格等因素,可能使優秀人才被拒門外。
第二,以崗位為標准進行配置。從崗位需求出了,為每個崗位選擇最合適的人。此方法組織效率高,但只有在崗位空缺的前提下才可行。
第三,以雙向選擇為標准進行配置。就是在崗位和應聘者之間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滿足各個崗位人員配置的要求。此方法,綜合平衡了崗位和員工兩個方面的因素,現實可行,能從總體上滿足崗位人員配置的要求,效率高。但對崗位而言,可能出現得分最高的員工不能被安排在本崗位上,對員工而言,可能出現不能被安排到其得分最高的崗位上的情況。

⑩ 企業一般如何制定各崗位人數比例

定崗定員是一項最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企業組織結構確定之後,緊接著的問題就是各部門內崗位設置以及崗位人員數量的問題,只有在崗位設置確定後工作分析才可能進行。為何這樣一項基礎性工作卻遭遇如此困境呢,如何正確理解定崗定員的含義,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考慮哪些因素,定崗定員工作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有哪些呢?

定崗定員是指在企業組織結構確定的條件下,採用科學方法確定企業崗位設置和各崗位人員數量的過程。在企業中一般包括定崗、定編、定員。此外,還存在雙定管理的稱謂,是指勞動定額管理和定員管理。但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確定定崗、定員的具體指向。

組織結構確定之後,如何實現業務流程的高效運作和部門職責的有效達成可謂首要問題,專業化分工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方法。因此,從分工角度看,定崗就是將部門職責和流程中相同或類似的一系列任務固定的由一個或一組人完成。定崗的本質是分工,而定員則是在分工的基礎上追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而,崗位就是一系列相關聯的工作任務的集合。

定崗也就是按照專業化原則將一個整體分解為若幹部分,然後將性質相同或類似的任務合並為一個崗位。每一組相同或類似任務構成一個崗位,但構成不同崗位的一組工作的總量卻可能存在差異,有的一組任務可能需要多個人完成,有的一組任務則可能還不能滿足單個人每個工作日的工作量,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合理統籌各項工作之間的比例關系,這時就產生了定員問題。定員就是為每個崗位匹配相應的工作人員,並保持各個崗位之間工作進度的協調。

可見,定崗定員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定崗定員必然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包括業務流程、技術條件、員工素質等)進行設計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定崗定員模式,尤其是管理人員的定崗定員問題,因而定崗定員也成了一個普遍性難題。

熱點內容
腳本微信取關 發布:2025-02-01 19:35:01 瀏覽:150
如何用雲伺服器部署svn 發布:2025-02-01 19:33:20 瀏覽:988
緩存迅雷 發布:2025-02-01 19:31:53 瀏覽:974
linux與unixshell編程指南 發布:2025-02-01 19:25:03 瀏覽:939
護膚品資料庫 發布:2025-02-01 19:25:02 瀏覽:647
python接受json數據 發布:2025-02-01 19:24:24 瀏覽:942
修改網站資料庫 發布:2025-02-01 19:02:16 瀏覽:423
果粉不換安卓怎麼辦 發布:2025-02-01 18:57:21 瀏覽:796
網頁卡需要什麼配置 發布:2025-02-01 18:50:30 瀏覽:136
編程玩家 發布:2025-02-01 18:22:36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