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配置表怎麼看
⑴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功能
1、有效控制商品品項。
每一個超級市場的賣場面積是有限的,所能陳列的商品品項數目也是有限的,為此就要有效的控制商品的品項數,這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才能獲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使賣場效率得以正常發揮。
2、商品定位管理。
超市賣場內的商品定位,就是要確定商品在賣場中的陳列方位和在貨架上的陳列位置,這是超市營業現場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不事先規畫好商品配置表,無規則進行商品陳列,就無法保證商品的有序有效的定位陳列,而有了商品配置表,就能做好商品的定位管理。
3、商品陳列排面管理。
商品的陳列排面管理就是規劃好商品陳列的有效貨架空間范圍。在超市商品銷售中有的商品銷售量很大,有的則很小,因此可用商品配置表來按排商品的排面數,即根據商品銷售量的多少,來決定商品的排面數,暢銷商品給予多的排面數,也就是占的陳列空間大,銷售量較少的商品則給予較少的排面數,其所佔的陳列空間也小。對滯銷商品則不給排面,可將其淘汰出去。商品陳列的排面管理對提高超級市場的賣場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4、暢銷商品保護管理。
在有的超市中暢銷商品銷售速度很快,若沒有商品配置表對暢銷商品排面的保護管理,常常會發生這種現象,當暢銷商品賣完了,又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就易導致較不暢銷商品甚至滯銷品占據暢銷商品的排面,形成了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狀況。這種狀況一會降低商店對顧客的吸引力,二會使商店失去了售貨的機會並降低了競爭力。可以說,在沒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超市,這種狀況時常會發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暢銷商品的排面就會得到保護,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現象會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5、商品利潤的控制管理。
超級市場銷售的商品中,有高利潤商品和低利潤商品之分,每一個經營者總是希望把利潤高的商品放在好的陳列位置銷售,利潤高的商品銷售量提高了。超市的整體盈利水平就會上升,而把利潤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點的位置來銷售,來控制商品的銷售品種結構,以保證商品供應的齊全性。這種商品利潤控制的管理法,就需要依靠商品配置表來給予各種商品妥當貼切的配置陳列,以達到提高商店整個利潤水平的目的。
6、超市連鎖經營標准化管理的工具。
連鎖制的超市公司有眾多的門店,達到各門店的商品陳列的一致,是連鎖超市公司標准化管理的重要內容,有了一套標準的商品配置表來進行陳列一致的管理,整個連鎖體系內的陳列管理就比較易於開展,同時,商品陳列的調整和新產品的增設,以及滯銷品的淘汰等管理工作的統一執行,就會有計劃、有藍本、高效率地開展。
⑵ 商品配置表庫存怎麼看
摘要 1、首先我們打開一個excel表在裡面我們輸入一些出庫入庫的數據。
⑶ 怎樣確定小超市商品種類
食品類:煙酒、包裝食品、散裝食品、調味食品。
非食品:穿著類、洗滌類、家居類、文體類。
生鮮類:雜糧類、肉類、水產海鮮、蔬菜、水果、熟食類、聯營類。
家電類:廚日電、大家電。
銷售佔比一般為:食品類35% 非食品25% 生鮮類30% 家電類10%(店面如果大
點的話家電佔比會在大點)
⑷ 大型超市的商品配置怎麼寫
大型超市商品配置表的書寫方法如下:
新開店的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個新的超級市場賣場商品管理全新內容的開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商圈與消費者調查。商圈調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屬地的市場容量,潛力和競爭者狀況。消費者調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規模結構、購買習慣、對超市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內容等。經過這兩項調查,新店的經營者就可開始構思新店要經營什麼樣的商品。
(2)商品經營類別的確定。在進行了對消費者的調查後,就要提出新開設的超級市場的商品經營類別,由采購部會同門店人員共同討論決定每一個商品大類在超市門店賣場中所佔的營業面積及配置位置,並制定出大類商品配置圖,當商品經營的大類及配置完成後,采購人員就要將每一個中分類商品安置到各自歸屬的大類商品配置圖中去.
(3)單品項商品的決定。完成了商品大類和中分類的商品配置圖之後,就進入製作商品配置表的實際工作階段,就是要決定單品項商品如何導入賣場。此項工作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是收集每一個中分類內可能出售的單品項商品資料,包括單品項商品的品名、規格、成份、尺寸、包裝材料和價格;第二個步驟對這些單品項商品進行選擇,挑選出適合超市門店商圈消費需要的單品項商品,並列出商品台帳;第三個步驟是把這些單品項商品做一個陳列面安排,並與門店周圍的商店作出一個比較優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單品項商品作必要的調整,並最後決定下來。
(4)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商品配置表是決定單品項商品在貨架上的排面數,這一工作必須遵循有關商品陳列的原則,運用好商品陳列的技術。如商品配置在貨架的上段、中段還是下段等,還須考慮到企業的采購能力、配送能力、供應廠商的合作等諸多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將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是一項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采購人員認真鑽研,所以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采購人員應先作貨架的實驗配置,達到滿意效果後,才最後製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購部門要有自已的實驗貨架。由采購部門製作的商品配置表下發至新開設的超市門店後,門店將依據這些表格來訂貨、陳列,並只要在貨架上貼好價目卡就可營業。
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製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製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佔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後,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商品陳列貨架的標准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准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准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於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製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宣表的製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採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准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l 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後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於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製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准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藉助於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⑸ 跪求大學校園超市商品配置表
我到鄭州大學校園中的一家超市參觀過,鄭州大學的學生有4萬人左右。超市的布局是這樣的,15%的貨架配置的是一些文體用品,15%的貨架配置的是學生用的鞋帽、服飾、及旅行包用品,15%的貨架配置的是暖瓶、水杯、塑料製品等日用雜,45%的貨架是用來配置方便麵、飲料、瓜子、固體飲品、地方小吃、膨化小食品等產品。5%的貨架配置生活用紙和衛生巾、安全套用品。剩餘5%的貨架或地方可以根據季節賣一些冰淇淋、燒餅夾菜、鮮花等產品。不知成都那邊怎麼樣,你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自行調整貨品明細,但大類產品的配貨比例是相似的。
⑹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任何一家新開的超市,商品配置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必須根據市場和商品的變化做出調整,這種調整就是對原來的商品配置表進行修正。商品配置表的修正一般是固定在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修正一次,但不宜隨意進行修正,因為隨意進行修正會出現商品配置凌亂和不易控制的現象。商品配置表的修正可按如下程序進行:
1.統計分析
超市不管是單體店、附屬店還是連鎖店必須每月對商品的銷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的目的是要找出哪些商品暢銷,哪些商品滯銷。
2.滯銷商品的淘汰
經銷售統計可確定出滯銷商品,但商品滯銷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質量問題,也可能是銷售淡季的影響、商品價格不當、商品陳列得不好,更有可能是供應商的促銷配合不好等。當商品滯銷原因查清楚之後,要確定滯銷的狀況是否可能改善,如無法進行改善就必須堅決淘汰,不能讓滯銷品佔了貨架而產生不出效益來。
3.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
對暢銷商品的調整,一是增加其陳列的排面;二是調整其位置及在貨架上的段位。對由於淘汰滯銷商品而空出的貨架排面,應導入新商品,以保證貨架陳列充實。
4.商品配置表的最後修正
在確定了滯銷商品的淘汰,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之後,這些修正必須以新的商品配置表的制定來完成。新下發的商品配置表,就是超市門店進行商品調整的依據。
⑺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製作程序
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可分成新開店及舊店修改兩種情況來製作。
(一)新開店商品配置表的製作程序
1.消費者調查
新店在決定設立與否時,需進行商圈調查;如果商圈調查完成,決定要設立新店,緊接著就是消費者調查;消費者調查的內容包括:商圈內的收入、職業、家庭結構、購物習慣,希望我們的店能提供何種類商品及服務,根據這些調查所得的資料,商品人員做更深入的分析,了解商圈內對商品潛在需求,並了解競爭態勢,來構思要賣些什麼商品。
2.部門構成
了解到商圈內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商品部門要提案,這個店要經營那幾大類(部門)的商品。比如說:要不要設立玩具部門,或餐飲部門、鮮花部門,把適合商圈內販賣的大類做幾種型態的組合,提供給上級來裁決。
3.部門配置
決策單位決定要經營何種大類後,商品人員會同營業部、開發部共同討論決定部門的配置,每一個部門所佔的面積尺數,都要有一個最妥善的安排及配置。
4.中分類配置
部門配置完成後,根據部門配置圖,采購人員要動腦筋將部門中的每一中分類安排到中分類配置表裡,並由采購(商品)經理做確認及決定。
5.品項資料收集
到這一步驟,真正進入製作配置表的實際工作,采購人員要詳細收集每一中分類內可能販賣品項的資料,包括商品的價格、規格、尺寸、成分、包材等資料,這些資料盡可能有系統齊全的收集,最好能一類一類的建立在電腦檔案內,便於比較分析及隨時可調閱。
6.品項挑選及決定
品項資料收集齊全後,將所有中分類里的商品價格、包裝規格及設計,依商品的品質及用途分別做一個詳細的比較,將最符合商圈顧客需要及能襯托出公司優勢的商品,依其優先順序挑選出來,依次排列,篩選出我們需要的品項,列印出商品台帳。
7.商品構成的決定
一經商品品項挑選決定後,把商品的陳列面依研判的暢銷度做一個適當的安排,並把這些商品與附近競爭店的商品結構做一個比較,是否我們的商品品項數、陳列面、優勢商品、價格比主要競爭對手來得強勢,否則就應再調整到最佳的情況。
8.品項配置規劃
這一步驟是把正決定的品項及排面數實際配置到貨架上,這也是最耗時的一個步驟,傷透采購人員的腦筋,什麼商品要配置到上段或黃金線,什麼商品要配置到中段或下段,這些都要應用到陳列的原則及經營理念,以及供應商的合作情況,同時也需考慮到競爭對手的情況、自身的采購能力與配送調度的能力,才能把配置的工作做好。比如說有的連鎖超市設有本身的配送中心,其采購的條件優越,商品的調度能力也強,在配置時就優先考慮配置這些商品;又有些連鎖商店,自己發展自己的品牌及自行進口商品,像這種情況,在配置時這些商品皆會被優先的安排到好的位置,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商品配置是活的東西,好與壞全看能否靈活運用。
9.執行的實際工作
配置完成,也就完成一套的商品配置表,根據這張表來訂貨、陳列,然後把價格卡(price card)貼好,也就大功告成,但最好能把實際陳列的結果照相或錄影起來,以做為修改辨認的依據。
(二)舊店的配置變更或修正程序
一個店開了以後,並非商品配置好了就永不變更了;而是要根據經營的狀況加以修改變更,而這種變更的工作,最好是按固定時間來變動,不要想變就變,想動就動,那樣商品配置很容易出現凌亂不易控制的情形。例如:一個月修正一次配置表或一季變動一次,一年大變動一次,都是較為妥當的做法。修正商品配置表的程序如下:
1.POS銷售資料檢視
有POS設備的超市,每個月一定要檢視商品的銷售狀況,看看哪些商品暢銷,哪些商品滯銷,列印出這些商品,並檢討暢銷及滯銷的原因。假如超市仍未設置POS系統,則可從進貨量中去檢視那些商品特別暢銷及滯銷,當然從進貨量中去判斷時,要稍加檢查庫存的情形才能判斷出暢銷及滯銷。
2.確定滯銷品及進行淘汰
商品滯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產品本身不好,或廠商的行銷方法不佳,也可能是季節性的因素,更可能是商店的陳列或訂價等因素造成,所以滯銷原因追查出來後,要判斷是否可能改善,若無法改善且已連續幾個月都出現滯銷,就要斷然採取剔除的工作,以便能引進些較有效率的商品。
3.調整暢銷品的陳列面及進行新品項的導入
對於特別暢銷商品應檢討其陳列面積是否恰當,同時對於因被刪除品項而多出的空間,進行新商品的導入以更替滯銷品。
4.實際進行調整工作
修改配置的最後一個步驟當然是實際的調整工作,牽一發則動全身,修改一品項有時可能會動到整個貨架陳列的修改,但為維持好的商品結構,雖然繁瑣,也得要做,這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店經營時間長之後,商圈入口、交通狀況、競爭情形都出現了變化,這時必需大幅度地修改商品配置,甚至連部門配置都要變,這是大修改。這種情況,則應比照新開店的方式來製作商品配置表,如此會來得比較順暢完整。
⑻ 超市商品配置表管理
超級市場賣場內的商品陳列是用商品配置表來進行管理的;這種技術管理方法在我國超市管理中幾乎沒有得到運用。商品配置表其定義是,把商品陳列的排面在貨架上作最有效的分配,以書面表格規畫出來。
(一)商品配置表的管理功能
1.有效控制商品品項。
每一個超級市場的賣場面積是有限的,所能陳列的商品品項數目也是有限的,為此就要有效的控制商品的品項數,這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才能獲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使賣場效率得以正常發揮。
2.商品定位管理。
超市賣場內的商品定位,就是要確定商品在賣場中的陳列方位和在貨架上的陳列位置,這是超市營業現場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不事先規畫好商品配置表,無規則進行商品陳列,就無法保證商品的有序有效的定位陳列,而有了商品配置表,就能做好商品的定位管理。
3.商品陳列排面管理。
商品的陳列排面管理就是規劃好商品陳列的有效貨架空間范圍。在超市商品銷售中有的商品銷售量很大,有的則很小,因此可用商品配置表來按排商品的排面數,即根據商品銷售量的多少,來決定商品的排面數,暢銷商品給予多的排面數,也就是占的陳列空間大,銷售量較少的商品則給予較少的排面數,其所佔的陳列空間也小。對滯銷商品則不給排面,可將其淘汰出去。商品陳列的排面管理對提高超級市場的賣場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4.暢銷商品保護管理。
在有的超市中暢銷商品銷售速度很快,若沒有商品配置表對暢銷商品排面的保護管理,常常會發生這種現象,當暢銷商品賣完了,又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就易導致較不暢銷商品甚至滯銷品占據暢銷商品的排面,形成了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狀況。這種狀況一會降低商店對顧客的吸引力,二會使商店失去了售貨的機會並降低了競爭力。可以說,在沒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超市,這種狀況時常會發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暢銷商品的排面就會得到保護,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現象會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5.商品利潤的控制管理。
超級市場銷售的商品中,有高利潤商品和低利潤商品之分,每一個經營者總是希望把利潤高的商品放在好的陳列位置銷售,利潤高的商品銷售量提高了。超市的整體盈利水平就會上升,而把利潤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點的位置來銷售,來控制商品的銷售品種結構,以保證商品供應的齊全性。這種商品利潤控制的管理法,就需要依靠商品配置表來給予各種商品妥當貼切的配置陳列,以達到提高商店整個利潤水平的目的。
6.超市連鎖經營標准化管理的工具。
連鎖制的超市公司有眾多的門店,達到各門店的商品陳列的一致,是連鎖超市公司標准化管理的重要內容,有了一套標準的商品配置表來進行陳列一致的管理,整個連鎖體系內的陳列管理就比較易於開展,同時,商品陳列的調整和新產品的增設,以及滯銷品的淘汰等管理工作的統一執行,就會有計劃、有藍本、高效率地開展。
(二)商品配置表的製作與修正
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可分成新開店製表和已開店配置表修改兩種情況來進行。
1.新開店商品配置表的製作
新開店的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個新的超級市場賣場商品管理全新內容的開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商圈與消費者調查。商圈調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屬地的市場容量,潛力和競爭者狀況。消費者調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規模結構、購買習慣、對超市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內容等。經過這兩項調查,新店的經營者就可開始構思新店要經營什麼樣的商品。
(2)商品經營類別的確定。在進行了對消費者的調查後,就要提出新開設的超級市場的商品經營類別,由采購部會同門店人員共同討論決定每一個商品大類在超市門店賣場中所佔的營業面積及配置位置,並制定出大類商品配置圖,當商品經營的大類及配置完成後,采購人員就要將每一個中分類商品安置到各自歸屬的大類商品配置圖中去.
(3)單品項商品的決定。完成了商品大類和中分類的商品配置圖之後,就進入製作商品配置表的實際工作階段,就是要決定單品項商品如何導入賣場。此項工作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是收集每一個中分類內可能出售的單品項商品資料,包括單品項商品的品名、規格、成份、尺寸、包裝材料和價格;第二個步驟對這些單品項商品進行選擇,挑選出適合超市門店商圈消費需要的單品項商品,並列出商品台帳;第三個步驟是把這些單品項商品做一個陳列面安排,並與門店周圍的商店作出一個比較優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單品項商品作必要的調整,並最後決定下來。
(4)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商品配置表是決定單品項商品在貨架上的排面數,這一工作必須遵循有關商品陳列的原則,運用好商品陳列的技術。如商品配置在貨架的上段、中段還是下段等,還須考慮到企業的采購能力、配送能力、供應廠商的合作等諸多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將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是一項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采購人員認真鑽研,所以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采購人員應先作貨架的實驗配置,達到滿意效果後,才最後製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購部門要有自已的實驗貨架。由采購部門製作的商品配置表下發至新開設的超市門店後,門店將依據這些表格來訂貨、陳列,並只要在貨架上貼好價目卡就可營業。
2.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任何一家超級市場新開之後,商品的配置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必須根據市場和商品的變化作調整,這種調整就是對原來的商品配置表進行修正。商品配置表的修正一般是固定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修正一次,但不宜隨意進行修正,因為隨意進行修正會出現商品配置凌亂和不易控制的現象。商品配置表的修正可按如下程序進行:
(1)超級市場不管是單體店、附屬店還是連鎖店必須每月對商品的銷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的目的是要找出哪些商品暢銷,哪些商品滯銷,配備P O S系統的超市會很快統計出商品的銷售情況。沒有配備P0S系統的超市則要從商品的進貨量和庫存量中去進行統計。
(2)滯銷商品的淘汰。經銷售統計可確定出滯銷商品,但商品滯銷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質量問題,也可能是銷售淡季的影響、商品價格不當、商品陳列的不好,更有可能是供應商的促銷配合不好等。當商品滯銷的原因清楚之後,要確定滯銷的狀況是否可能改善,如無法進行改善就必須堅決淘汰,不能讓滯銷品佔住了貨架而產生不出效益來。
(3)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對暢銷商品的調整,一是增加其陳列的排面,二是調整其位置及在貨架上的段位。對由於淘汰滯銷商品而空出的貨架排面,應導入新商品,以保證貨架陳列的充實量。
(4)商品配置表的最後修正。在確定了滯銷商品的淘汰,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之後,這些修正必須以新的商品配置表的制定來完成。新的商品配置表的下發,就是超市門店進行商品調整的依據。
(三)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製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製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佔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後,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商品陳列貨架的標准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准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准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於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製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宣表的製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採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准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l 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後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於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製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准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藉助於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歡迎給我留言
⑼ 剛新開了一個超市,急要超市的常用商品數據表格,要有商品名,進價,售價,數量等等統計型的資料庫
感覺你這個問題很簡單,呵呵,不過我手上沒有現成的表格,就是有,也不一定適合你的超市多吧,不過,建議你買本書看看《excel經典應用108例》我是在校生,我們老師給我們推薦的,主要是學習為主,到時候你自己就可以做最適合你自己的了
⑽ 誰會解釋超市盤點表是怎麼看的
盤點的目的就是摸清楚什麼東西多少個這樣子!所以您按照這個思路去分析!另外當前中大規模倉庫盤點一般都是使用漢碼盤點機進行倉庫條碼管理,掃描條碼出入庫,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