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要什麼配置最好
❶ 買車時選哪些配置最為實用
買車的時候選完品牌,確定好車型,剩下的就是配置了。如哈佛h6,配置多達二三十種。有的車型也只有兩三種。那麼關於配置的話,哪些是最實用的?
首先來說涉及安全方面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車型在低配車型上僅配備有兩個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後期無法安裝。所以選車時一定要確定自己的車有2個,4個,6個還是8個安全氣囊。因為血到時候比錢貴。
不管新手還是老手,360全景影像對會車和倒車時的幫助非常大。利用左右後視鏡和車頭車尾的攝像頭,在進行技術處理,形成了可以看到車輛4周的鳥瞰圖。也就是所謂的上帝視角。讓倒車和會車時不再有視覺死角。
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
我的車本身是沒有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我是後期進行加裝的。加裝的成本大約在1800元左右。
總體來說是更加方便了,不需要掏鑰匙進入車,也不需要掏鑰匙啟動車。只需要把鑰匙放在包里。
但是也有不便的地方,例如有些時候下車把包放進車里了。自己下車鎖車,走遠了之後才發現汽車鑰匙在包里,而自己沒有帶包。可能會發生盜竊事件。
總結
買車時的主被動的安全配置,一定要考慮好。特別是無法加裝的配置一定要選好。
❷ 新手買車,哪些配置是一定要有的
那首先得確定你的購車預算。10萬和15萬還是差很遠的。就家庭來說,首先車需要安全,品質好(少維修,不心煩不礙事),油耗低(養車成本低)。
就安全來說,現在的ABS(基本都有)+ESP(有的叫ESC或其他名,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P是很好的安全配置,有和無的安全性還是差很遠的。另外氣囊多幾個也是好的。胎壓監測也是有就最好。至於車道偏離預警這些主動安全配置,沒有也不影響你日常使用,有當然是好的。
就用車來說,便利性的配置:倒車(前後都有最好)雷達是基礎配置,至於像倒車影像(無也不要緊,裝一個幾百塊)、定速巡航、ACC自適應巡航、電子手剎、自動駐車這些就是享受型配置了。
對健康比較關心的可以看看有沒有花粉過濾、空氣過濾之類的配置,沒有的話上網買個小米的車用過濾也是可以的。
❸ 買車選什麼樣的配置好
1、發動機目前,車市在售的車型中,發動機類型主要有L形(直列分布)、V形(氣缸分布呈一定夾角)兩種,還有B形(水平對置)以及W形(氣缸分布呈W形)等兩種不常見的。通常而言,L型發動機絕大部分採用4缸設計,V型發動機為6缸及以上。2、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最大功率是關於發動機的動力參數之一。簡單地理解,功率越高,車輛的極速將越大。在購車之前都會對不同車型的最大功率進行比較,認為越高越好。這沒錯,但存在片面性。和最大功率相關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發動機轉速。例如某款1.8L發動機,最高功率達到103kW,但其前提條件是發動機轉速必須達到每分鍾6300轉。顯然,6300轉在日常使用中出現的幾率極小,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實際意義並不大。因此,關於功率參數,更應該關注其在常見轉速下的發揮情況,例如2000-4000轉范圍內發動機能發揮出多大的功率。3、變速箱轎車的變速箱主要有自動變速箱、手動變速箱和手自一體變速箱等。其中比較普遍的自動變速箱又分為有級變速箱和無級變速箱,前者如4速、5速、6速乃至7速自動變速箱,後者如CVT。 從理論上來看,手動變速箱通過駕駛者對情況的判斷來換擋,提速或減速在變速箱中最為直接,劣勢是城市駕駛的方便性降低。自動變速箱剛好與此相反。有級變速箱的級數越多,意味著車輛行駛的平順性和節油性越好,並且保養相對低廉,耐用性好;CVT的原理就是將級數增加到無限多,平順性和節油性顯然更好,但保養也相對較高,耐用性則降低。同時當前越來越多的雙離合器變速箱也有逐漸成為主流的趨勢,優點和缺點都非常鮮明。雙離合器變速箱換擋快,傳動效率高平順性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但不足是低檔位抖動、故障率高以及製造成本高等問題,消費者選車時也應注意在變速箱方面的取捨。
❹ 買車哪些配置是必須要。
1、側氣囊/側氣簾
很多新手確實在剛開始的時候容易手忙腳亂,而且在不熟悉車的時候,車上的任何按鈕、旋鈕對他們來說就是添亂,天黑了或者進入了隧道,也不知道開車燈,停車熄火了,忘記關車燈,如果此時有了自動大燈,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❺ 新手買車什麼配置最合適
一般低中配就可以了,因為現在很多高配的配置都可以自己後期去加裝,你開車後看你需要什麼配置就去裝,比你直接購買高配便宜很多,像是胎壓監測、倒車雷達等,都可以加裝
❻ 買新車最重要的是哪些配置
買車最重要的配置肯定是發動機了,現在一般汽車廠都有自己的發動機廠,但是要看發動機的技術是誰的,這個銷售員在推薦的時候肯定只說好的一面。還有就是變速箱,如果你想開的舒服一點,就選自動擋,自動擋也有好壞的,所以你先可以在網站上拿幾款車來對比這些配置。看看好一點的車配置跟差的有什麼不同就知道哪些配置重要了。
❼ 買車要看哪些配置
一、安全性配置
不分人,不分喜好,這是所有人買車都應當注重的——車輛安全性。之前就是因為我們不夠重視,所以才有大眾才敢偷梁換柱,日產才敢用塑料尾門。安全性配置平時沒什麼用,就和我們開車系安全帶一樣,又不舒服又熱,而且戴了也沒什麼效果。可是真要用的時候,安全帶可以救命!各類安全性配置也是如此,我們都希望它別用上,但是如果發生意外,那是保護我們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1、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2、胎壓監測(胎壓報警)
3、安全氣囊
4、兒童安全座椅
5、自動駕駛類安全配置
二、輔助性配置
這里就因人而異了。比如說駐車雷達、倒車影像,這些配置對於新手很有用,可是對於老司機來說,配置不夠,技術來湊,有倒車鏡就已經夠了。像是自動泊車入位,那更是雞肋配置。小車位它進不去,大車位新手也行。而且倒車不行是可以通過練習的,有這東西輔助,偶爾換一個沒有的也會很別扭。
三、舒適性配置
一樣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但是我們預算達到一定程度,還是可以追求一下的。
比如說腰不好的人,有腰部支撐調節,可以極大的緩解你的腰部疲勞。包括座椅通風,否則夏天開車哪怕開空調你後背也是一層汗,沾著衣服很不舒服。當然,像是電動調節還是手動調節感覺就沒那麼重要了,畢竟我們開車,調節到最舒服的位置基本上就不動了。像是座椅記憶功能其實是不錯的,比如說夫妻倆都開車的時候,可以一鍵調節,否則只能換人就要調整半天。
四、多媒體和燈光
行車記錄儀:一定要有,你懂得
LED大燈還是值得追求一下的,相比鹵素燈,提高了一個檔次。而且有時候光線亮度關繫到安全系。像是大尺寸的中控屏幕,液晶儀表盤,可以大大提升內飾的科技感和豪華感,車機交互系統,似乎也讓我們摸到了另外一個時代的門檻。不過這些配置一樣屬於錦上添花的,預算夠當然好,如果預算不夠也不值得為此多花錢。
五、其他配置
現在一些車型加裝了PM2.5過濾系統,車載空氣凈化器、負離子發生器,體驗不錯,不過一樣無需過於看重。像是比亞迪的外放220V電源,遙控駕駛等功能也很有實用價值,可是並不應當作為買車最為看重的點,除非你有特殊需求。
❽ 買車主要看哪些指標和配置
有幾個指標大家一般不關注,但我覺得也很重要:
油箱容量,一般緊湊型50L左右,但能大點更好,如1.4T的吉利帝豪GL就55L,朗逸58.5L,都不錯。但有些就誇張了,像星途攬月2.0T,吉利星瑞2.0T,都只有50L,這就有點過了。另外,發現寶駿品牌的車,普遍油箱都不大,寶駿310W1.5L的只有40L。就挺尷尬了。倒不是脫離了油耗數據單純比較油箱大小,但是正常油耗水平下,開個近400公里油箱就亮黃燈報警了,體驗就不太好了。當然對不在乎一直在加油站或在去加油站的路上的人來說,這不算缺點。
後排坐墊長度和高度,一般中級車會在500和360左右,緊湊型如果能做到接近,就相當舒適了。比如朗逸的490和360,吉利星瑞的495和380,吉利帝豪GL的490和330等,承托性肯定好,葛優癱著怪舒服。相反,豐田致享L的425和340,別克凱越的440和320,就有點小了。當然人家是小型車,也就那樣你也沒法吐槽。但邁銳寶XL,數據居然低到440和325,中級車啊,你沒有尊嚴的嗎?緊湊型一般會在450和350左右,這就是我們覺得後排坐著不舒服的原因了。另外,軒逸號稱後排是沙發,但其實數據是470和360,並不是最優的。當然主流觀點都是說填充柔軟決定舒適度的,那就算我沒說唄。
後排地台是否全平,如豐田漢蘭達、豐田致炫L,不管屬於中大型SUV,還是小型車,都做到後排地台全平,這就為後排中間乘客考慮得很周到了。於此相反,奧迪Q7、大部分大眾車如高爾夫等那個地台又高又短,坐在中間的人,只能岔開雙腿懷疑人生。當然,豐田的皇冠、銳志等一眾後驅車,因為要安排傳動軸的原因,地台也高到膝蓋,那是後驅車固有的,也就不算是缺點吧。你要選擇後驅車,就要接受傳動軸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