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存儲前景
❶ 藍光集團待遇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待遇不錯,房地產類發展前景肯定沒問題,望採納~
❷ 據說紫晶存儲的藍光存儲系統達到 了國內先進水平,有相關機構的認證嗎
有的,根據工信部2018年1月25日出具的《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紫晶存儲
自主研發的「藍光數據存儲系統」通過了工信部科技成果評價,產品存儲密度高、能耗低,產品數據存儲介質安全性強,已建立了產品的完整生產技術體系,藍光數據存儲系統技術及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❸ 藍光光碟的發展趨勢
自朗科公司1999年發明全球首款快閃記憶體檔以來,在過去的8年裡快閃記憶體檔順利地取代了軟盤軟碟機,將移動存儲帶入了一個全新境界,並日益呈現出一種「超越存儲」的多元化應用的特徵,而朗科公司日前預測 ,「由於快閃記憶體的存儲機理、快閃記憶體檔價格進一步下降及互聯網內容的應用廣泛性,快閃記憶體檔將在不遠的將來取代藍光DVD」。如果預言成真,那麼剛剛面世的藍光DVD真可謂生不逢時。「按照目前快閃記憶體檔容量增長的速度,到藍光DVD發展到真正能夠市場化的時候,那麼快閃記憶體檔的容量將提升到128G。」朗科公司表示,屆時,音像店銷售的將是可以拷貝的高清內容,而不是DVD光碟。消費者可以通過USB快閃記憶體檔前去拷貝,而音像店也喜歡這種銷售模式,因為這幾乎是零庫存。」不久前,業界知名音頻公司THX專家Laurie Fincham也指出,消費者根本不需要藍光DVD。因此,藍光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滅亡。他還宣稱:將來,消費者更希望通過快閃記憶體來存儲高清視頻內容,並取代當前的DVD碟機和碟片的模式」。
【藍光DVD生不逢時】
2008年2月19日,東芝宣布將不再支持HD DVD格式,並停止生產HD DVD格式影碟機,這使得索尼支持的藍光DVD成為唯一的高清DVD標准。同時受益的還包括飛利浦、松下、華納等該標準的專利擁有者。此前,索尼公司曾經憑借DVD的成功而每年坐收2000億日元的專利費。不過,同樣的好事不大可能發生在藍光DVD身上。2008年2月,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和iSuppli的分析師們曾指出,藍光DVD戰勝HD DVD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勝利,因為藍光正面臨著互聯網下載的嚴峻挑戰。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早些時候也曾表示,高清內容市場的將來在於網路下載,而不是藍光DVD碟片。這似乎表明藍光DVD所處的生態環境與DVD時代早已經大相徑庭。相比第一代DVD的風靡全球,藍光DVD的命運很可能十分悲慘。事實上,類似的遭遇在索尼身上曾經上演過一回。在推出隨身聽walkman大獲全勝之後,索尼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隨身聽MD。盡管後者的音質更好,但卻幾乎無人問津。而此後不久蘋果公司推出的支持MP3網路音樂的iPod卻大獲成功。「MD的失敗是索尼公司忽視MP3網路音樂的代價。」盛道咨詢的分析師認為,索尼的隨身聽曾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這一次它站在了「新人類」生活方式的對立面,同樣的情形也很可能發生在藍光DVD身上,原因並非藍光DVD本身有問題,而是生不逢時。
【快閃記憶體應用商機凸顯】
雖然藍光DVD不大可能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作為一種受到眾多巨頭熱捧的技術標准,它卻必將激活高清影像的市場需求。這給了其他移動存儲廠商以新的商機。業內著名的快閃記憶體應用廠商——朗科公司早早地預見到了商機。2006年8月,朗科公司與國內電視巨頭創維集團合作成立了國內第一家高清電影內容服務公司——酷開網路,其高清電影的主要移動解決方案是快閃記憶體檔。由於目前國內家庭用戶的網路下載速率普遍為200Kb/s左右(快的可能達到1000kb/s),故通過網路下載一部體積為8G的高清電影通常需要十個小時左右。這無論在家庭,還是音像店裡,都是消費者不可接受的。不遠的將來,在100M以上網路帶寬還不能普及到中國千家萬戶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快閃記憶體檔將是最好的高清內容承載工具。作為業內另外一家重要存儲廠商希捷公司也認為,未來高清電影的移動方案將主要由移動硬碟和大容量快閃記憶體檔來承擔,藍光DVD不大可能成為主流載體。而同樣地,來自日本野村證券分析師Tetsuya Wadaki表示:「如果快閃記憶體的製造成本繼續降低,那麼將來可能逐漸取代MiniDisc、CD和DVD等介質」。
❹ 藍光在中國的前景怎麼樣
2009年4月22日,中國藍光高清CBHD(China Blue High-Definition)視盤機正式面市,TCL、新科等正式向市場推出CBHD播放機產品,華納兄弟、中唱總公司等內容提供商也宣布提供CBHD規格的影片,這意味著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產業從規格制定進入市場開拓新階段。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包括CBHD標准制訂、關鍵技術研發、光碟製造、內容加工、整機製造的CBHD產業鏈布局。與數年前的DVD產業相比,CBHD的做法顯得更加穩健。不過也有一些中國主流DVD企業不看好CBHD,稱其有可能重蹈當年EVD覆轍。CBHD未來前景發展如何?是會再現類似VCD產業的輝煌?還是步EVD後塵? 不過,即便遭遇如此諸多的挑戰,CBHD依然有生存的空間,因為目前中國主要消費群體在農村,中國農村的網路硬體建設還很落後,加之在經濟危機後,中國政府加大了對內需的刺激,針對中國農村,特別推出了「家電下鄉」的優惠政策——每台電器政府出面貼補13%的成本,這項政策涉及家用電器、農用機械、農用汽車等等,如果CBHD能受益於此項政策,則有可能迎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另外,中國是世界光碟產業大國和消費大國,在DVD時代,中國生產了近百億張DVD光碟,佔全球產量的30%以上 ,全球80%以上的影碟機產自中國。同時,中國每年消耗的光碟驅動器與播放機達二、三千萬台,消費的DVD光碟達五、六十億張。這樣的消費慣性在CBHD時代還會保持一段時間,只要CBHD發揮低成本的優勢,就能獲取市場。從產業來看,目前中國的DVD 播放機生產量大約在每年1億台的規模,佔全球產量的80%以上。其它相關外部設備產品諸如PC只讀/刻錄光碟驅動器的生產量更是佔全球產量的70%,已經擁了有一個龐大的工業基礎。這樣龐大的工業基礎,如果不能得到繼承和延續,勢必造成巨大的浪費,而CBHD產品價格低,專利費比例低(整體專利費成本降至碟機企業成本的2-4%),更重要的是現有碟機企業只需少量投資就可將DVD生產線改造生產CBHD,而生產BD產品,則需要完全不同的生產線。所以,從工業基礎上看,CBHD的優勢更明顯。
目前,中國已經在積極推動高清數字電視節目的播放,平板高清電視機價格也在一路下滑,導致中國高清電視用戶暴漲,據估計,2009年中國擁有高清電視的用戶將達到2700萬,2010年將迅速上升至4700萬,並在2011年達到7200萬。中國高清電視已經進入加速普及階段,每年的保有量達到1500萬台,現在很多家庭的DVD播放機和高清電視存在不配套的問題,如果按70%的家庭換上配套的高清影碟播放機來計算,每年中國高清影碟機市場規模可以超過1000萬台,這是非常巨大的市場,當然這個市場BD也會介入,關鍵是CBHD在內容和價格上是否顯示出很大優勢,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盜版BD光碟,但是價格高達60元左右,仍高於CBHD正版光碟,所以CBHD仍有競爭優勢。
在DVD市場,移動、刻錄、歌霸、存儲細分市場已形成,如果CBHD針對DVD時代消費者的習慣,有針對性的推出差異化產品,則可能成為眾多消費者DVD升級的首選
❺ 藍光和HD,哪個發展前景更好
你說的HD是HD DVD吧?那不是東芝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東西么?索尼和東芝的較量已經以索尼藍光的勝利而結束了。這個不是發展前景好不好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發展前景⋯⋯⋯⋯⋯⋯⋯⋯現在藍光能做到3D1080P,但是這個不是解析度的問題。藍光只負責這個存儲容量,現在是50G,你拿這50G的容量存一秒鍾的內容,你算算解析度多少?存兩小時的電影、每秒的數據量又是多少?所以這個是存貯的問題,不是解析度的問題。
❻ 固態硬碟和藍光存儲:普及之路如何走
目前的話固態硬碟替代機械硬碟是潮流了,根本不需要擔心普及問題,已經比較普及了。藍光的話就難點了。主要是藍光資源太少了,在目前高清資源都不是很多的情況下,藍光存儲難以推廣。
❼ 藍光存儲和伺服器區別
摘要 伺服器可做存儲,存儲不可當伺服器;互聯需要看介面是否支持,有的是通過交換機相連,有的是存儲和伺服器直接連接。
❽ 藍光光碟具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優點是,他本身的存儲數據非常大.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碟(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並因此而得名。而傳統DVD需要光頭發出紅色激光(波長為650nm)來讀取或寫入數據,通常來說波長越短的激光,能夠在單位面積上記錄或讀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藍光極大地提高了光碟的存儲容量,對於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展的機會。
目前為止,藍光是最先進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術的巨大進步,使你能夠在一張單碟上存儲25GB的文檔文件。這是現有(單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藍光允許1到2倍或者說每秒 4.5~9MB 的記錄速度。
因此,不管是圖像細節還是音效,都是非凡的好.
缺點是,藍光光碟本身售價比般光碟貴2-5倍.此外,藍光光碟只能用藍光牒機來播放.所以你想播放藍光,不但要出比一般光碟貴很多的價格來購買,而且你還需要花一筆錢更換你的牒機和你的影音設備.但是結果絕對是非常震撼的視聽享受!
❾ 藍光光碟發展前景
不是很樂觀,我現在都是高清拷貝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