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交互存儲數據的思路
Ⅰ python 輸入全班30名學生的姓名和成績,輸出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並求全班同學的(要求使用字典)
在Python編程環境中,要實現處理全班30名學生的姓名和成績,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並使用字典存儲數據,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首先,打開Python交互模式,通過命令提示符輸入並運行「python」命令。
接著,創建一個字典數據結構,用於存儲學生信息。可以使用字典的鍵值對形式,鍵代表學生姓名,值為成績。例如:
python
student_data = {}
然後,通過一個循環結構,輸入30名學生的姓名和成績。例如:
python
for i in range(1, 31):
name = input(f"請輸入第{i}名學生的姓名:")
score = float(input(f"請輸入第{i}名學生的成績:"))
student_data[name] = score
在輸入過程中,確保正確存儲每個學生的姓名和對應的分數。
為了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添加兩個變數來記錄當前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後遍歷字典更新這兩個變數:
python
max_score = float(min_score = student_data.values()[0])
for score in student_data.values():
if score > max_score:
max_score = score
if score < min_score:
min_score = score
最後,輸出最高分和最低分:
python
print(f"全班最高分為:{max_score}")
print(f"全班最低分為:{min_score}")
這樣,就完成了輸入、處理和輸出全班學生的姓名和成績,以及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的任務。
Ⅱ python的內存管理機制
論壇
活動
招聘
專題
打開CSDN APP
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登錄
XCCS_澍
關注
Python 的內存管理機制及調優手段? 原創
2018-08-05 06:50:53
XCCS_澍
碼齡7年
關注
內存管理機制:引用計數、垃圾回收、內存池。
一、引用計數:
引用計數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內存管理手段, 當一個 Python 對象被引用時其引用計數增加 1, 當其不再被一個變數引用時則計數減 1. 當引用計數等於 0 時對象被刪除。
二、垃圾回收 :
1. 引用計數
引用計數也是一種垃圾收集機制,而且也是一種最直觀,最簡單的垃圾收集技術。當 Python 的某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降為 0 時,說明沒有任何引用指向該對象,該對象就成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某個新建對象,它被分配給某個引用,對象的引用計數變為 1。如果引用被刪除,對象的引用計數為 0,那麼該對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不過如果出現循環引用的話,引用計數機制就不再起有效的作用了
2. 標記清除
如果兩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都為 1,但是僅僅存在他們之間的循環引用,那麼這兩個對象都是需要被回收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引用計數雖然表現為非 0,但實際上有效的引用計數為 0。所以先將循環引用摘掉,就會得出這兩個對象的有效計數。
3. 分代回收
從前面「標記-清除」這樣的垃圾收集機制來看,這種垃圾收集機制所帶來的額外操作實際上與系統中總的內存塊的數量是相關的,當需要回收的內存塊越多時,垃圾檢測帶來的額外操作就越多,而垃圾回收帶來的額外操作就越少;反之,當需回收的內存塊越少時,垃圾檢測就將比垃圾回收帶來更少的額外操作。
Ⅲ 怎麼實現python寫網頁後台實現與資料庫交互
1、批處理腳本中,要想與用戶實行交互,需要用到命令set配合/p參數一起使用。
2、set命令是用來定義變數並賦值的,而使用/p參數後,set並不馬上在命令中給變數賦值,而是另起一行,等待用戶的輸入,並用戶的輸入內容做為值賦給變數。
3、而且在set/p後,可以加入提示語句,讓用戶知道,程序正在等待輸入。
4、與用戶交互,雖然已經實現了用戶輸入的接收。但還需要對接收到的內容進行處理,這時可以利用if語句來完成。
5、運行後的效果如下,用戶輸入admin時,顯示「輸入正確」,否則,顯示「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6、再來完善一下腳本代碼,做一個簡單的用戶登錄判斷。主要用到goto語句和if語句,實現python寫網頁後台實現與資料庫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