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攝像機存儲
Ⅰ 模擬攝像機硬碟容量計算公式 208個攝像機 保存30天 需多少塊硬碟 計算公式是什麼
A:每小時每個通道所佔硬碟空間計算公式:[視頻碼率(128-2048)/8*3600]/1024
例如:若碼率設置為512K,那麼每個小時每個視頻通道所佔硬碟空間如下:
[512/8*3600]/1024=225MB
B:每天每個通道所佔空間[GB]:A*24
例如:若碼率設置為512K,那麼每個小時每個視頻通道每天所佔硬碟空間如下:
[225MB*24]/1024=5.2734G
208個攝像機一天所佔空間:B*208
例如:按16路的硬碟錄像機設錄像碼流為固定512K時,一天所佔的空間如下:
208*5.2734G=1096.8672GB
若按500G一個硬碟,錄像資料需要存貯30天計算,側需要如下幾個硬碟:
[30*1096.8672GB]/[500*0.90]=73個
註:
1、在以上計算中,[500*0.90]的意思是取硬碟的實際可應用到的空間容量,我們平時所說
的硬碟大小實際是指它的物理大小[相當於房子的建築面積],在應用中由於硬碟分區、
數據臨時交換佔去一小部分空間,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取它90%作為實際可用空間
比較科學。
2、在對錄像畫質要求不高的場所,一般設定的碼流設置為固定碼流256K,那麼每個小時每個
視頻通道所佔的硬碟空間為113MB。
3、在對錄像畫質要求比較高的場所碼流通常設置為固定碼流在512K以上(D1畫質一般需要
2048K左右),也可以在DVR中設置為可變碼流,當設置為可變碼流時,主機會根據每一
個通道當時的畫面運動情況自動調節碼流,以達到錄像的最佳效果,這時錄像佔用空間
就比較難預算一個精確值。
4、往往我們的客戶都希望保存的錄像畫質不能太差,又想所佔的硬碟空間比較小,在這我們
可以在主機中設置為可變碼流,同時再設一個碼流的上限值。
Ⅱ 不用nvr海康攝像頭如何存儲
如是模擬攝像機的話:有兩種方法:
1是把錄像機用交換機與電腦相聯,在官網上下載一個視頻客戶端後在電腦上安裝好,把錄像機添加到軟體中就可以在電腦上存儲了;
2是在電腦上安裝採集卡後,在電腦上安裝視頻軟體後就可以在在電腦上存儲了;如是數字的:是把攝像機用交換機與電腦相聯,在官網上下載一個視頻客戶端後在電腦上安裝好,把錄像機添加到軟體中就可以在電腦上存儲了;網路攝像機還可以支持網頁錄像的,這個我沒有做過,你可以試一下。
Ⅲ 現在監控行業中有模擬監控和數字監控,存儲方面有模擬存儲和數字存儲,這兩種存儲參數有何對比優勢
模擬解決方案與數字解決方案的比較
無論說模擬監控系統的解決方案還是數字監控系統的解決方案可以根據建設方對圖像監控、顯示、錄像的不同要求進行選擇,理論上說都可以滿足實際需要。但由於處理的視頻信號源不同、使用的設備不同、系統的結構不同,因此在當前的技術條件和光纖傳輸的前提下都具有各自優勢與缺點。·圖像質量的比較 由於當前使用的工業攝像機即使是引入了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也只是將光電轉換後的模擬電信號數字化處理增強攝像機的整體性能,如背光補償、電子快門等,以擴展攝像機的應用范圍,輸出的還是經過數/模轉換後的模擬視頻信號。在忽略信號傳輸惡化前提下,如果直接連接到模擬切換器或監視器將不會有更多的損失,例如一般常用的CCD靶面像素752×582的彩色攝像機對應水平460至480線清晰度,無論是監視靜止圖像還是運動圖像,在高於450線清晰度的專業監視器基本上可以反映現場圖像的原貌。 而在數字監控系統中,攝像機的模擬視頻信號輸出後要輸入到視頻網路伺服器上,從技術上將,信號經過一級變換就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況且視頻網路伺服器為了實現網路的傳輸所採用的壓縮方式無論是JPEG還是MPEG2或MPEG4都屬於有損壓縮,尤其是非運動圖像部分的信息會大幅度減少甚至丟棄,因此在圖像還原時得到的已經不是能夠真正反映現場情況的圖像。 另外,常見的視頻網路伺服器壓縮後再還原的信號一般都只能達到CIF格式(352×288),對應的清晰度也就是250線左右,是不能滿足實際監控需要的。即使有的產品號稱能夠做到D1格式(704×576)時對於運動的圖像也會產生細節解析度不夠甚至拖尾現象。在數字視頻壓縮技術中一般來講,圖像發解析度越高、圖像的連續性越強、圖像內容的差異越大,壓縮比也越小,圖像記錄和傳輸時佔用的磁碟空間和帶寬也越大。因此如何提高數字圖像的解析度,解決解析度與高壓縮比之間的矛盾是數字化視頻技術推廣的最大障礙。·圖像切換功能的比較 在大型監控系統中,攝像機的數量一般都很多,無論是遠端站點上傳的圖像還是本地轄區的圖像,在模擬分布式結構中其總數雖然比單矩陣集中式控制結構要減少很多,但還是要多於中小系統的攝像機數量,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往往需要有多台圖像顯示設備與控制系統一起組成圖像輸入—輸出的各種切換顯示關系,矩陣切換器最強大的功能就是這種對於多通道圖像輸入—輸出的任意組合顯示能力。而反觀數字化系統,一般顯示設備都是以各站點為單位或者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在主顯示器上顯示多畫面分割的圖像,不能獲得更多的輸出通道以連接其它的顯示設備。當前數字化投影顯示設備的發展的確促進了數字化視頻技術的推廣,但投影設備提供的圖像容量又很有限,而普通的數字視頻轉換卡只能基於有損的數字視頻信號進行簡單的數/模轉換,其顯示效果遠遠達不到模擬監控的顯示效果。因此在圖像切換顯示功能方面數字化監控系統還沒有達到取代模擬矩陣的程度。
·可靠性的比較
無論是大型監控系統還是小型監控系統,系統的建設除了為用戶提供相關的監視、控制功能以外,必須重視的是要為用戶提供一套可靠的系統。在使用相同的高質量前端設備後,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已經基本成為整個系統可靠性的衡量標准。 模擬監控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都是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改進、完善,技術成熟、工藝嚴謹、維護容易,產品質量能夠得到保障。尤其是國際、國內都具有相關的標准和法規,真正是有據可依。而數字視頻技術畢竟是處於發展階段的新技術,其產品的發展、完善還需要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國內外也還沒有真正出台一些對於產品的相關標准與規范;另外當前的數字化產品尤其時作為功能實現核心的綜合管理平台多以INTEL晶元為內核的計算機和Windows操作系統為平台,對於長時間不間斷運行並處理大量圖像信息的能力與模擬系統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產品的性能、質量一般都是以主觀判斷、產品銷量、售後服務來衡量的,因此客觀地說其數字化產品的可靠性遠比模擬視頻產品要差。 同樣可以理解,既然數字化網路監控系統是依賴於原有的網路環境,因此網路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監控的穩定性,一旦網路設備或鏈路出現故障也會使監控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癱瘓。
·系統功能實現方法的比較
模擬監控系統的功能一般都是由硬體設備和內嵌的軟體程序來實現的,可靠性強,而且已經按照功能模塊化,一旦某項功能模塊故障或損壞隻影響其中的某項功能,而不會使整個系統癱瘓。而數字系統的功能絕大多數都是由管理平台的軟體提供,一旦設備癱瘓或軟體故障將使整個系統功能癱瘓,計算機系統固有的一些缺陷往往影響到軟體的運行。·操作界面的比較 模擬控制系統的操作界面一般是專用控制鍵盤,以各種功能鍵、熱鍵或其組合來完成常規的操作和編程。數字化系統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之上的,因此操作界面更為直觀、友好,操作更為簡便。對使用者的專業素質要求大大降低,在計算機不斷普及的今天,數字化產品對用戶的使用來說更易接受。
·延遲的比較
這里提到的延遲包括控制信號的延遲和圖像信號的延遲。對於模擬系統來講,由控制設備產生的圖像和控制延遲微乎其微,一般都是ms級,是用戶通過主觀基本無法察覺的,產生大的延遲一般都出現在傳輸介質和傳輸設備上,在充分改良傳輸鏈路後,一般的模擬系統不會出現較大的延遲。 數字化系統的延遲就不容易被忽略,從系統結構上看可能傳輸的方式與模擬系統選擇的相同,但數字網路化控制系統需要依賴已經建設好的網路系統,無論是LAN,還是WAN,網路設備固有的延遲會累加到數字化監控系統中。另外壓縮方式如果使用是數據包的方式,那麼在接收端接收的數據包肯定是若干時間以前的現場圖像信息,對於實時監控要求較高的場合是不適合的;如果使用的是類似校驗的實時方式也同樣存在誤碼後校驗的時間差。因此數字系統中的25幀/秒只是說明了圖像的連續性達到要求,並不是解決了實際的實時監控問題。如果說圖像的延遲還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控制信號的延遲就不能容忍,因為對雲台操作後從圖像上看到前端設備要在若干時間後才獲得響應時不可想像的。
總結
對於圖像質量、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各站點控制室,使用模擬系統可以提供優勢優質的圖像顯示,強大的切換控制功能還能夠提高控制室的工作效率。而對於一些對圖像質量和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用戶就可以通過數字系統在網路上實現瀏覽與控制。模擬與數字相結合的系統整體的可靠性很高,大型監控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用戶也就是各站點控制室的用戶,可以得到分布式結構模擬系統高可靠性的保障,而一般的用戶對監控的需求遠沒有控制中心重要,因此無論是當前的數字產品的可靠性問題還是網路出現問題都不會影響到系統的主體,最多就是若干個網路瀏覽服務受到影響,而一旦將來數字視頻產品的成熟帶來的價格降低後完全可以將視頻伺服器與前端設備直接配置,到那時即使模擬系統出現問題,仍然可以使用網路瀏覽方式實現對現場情況的監視。在保密性方面,即使通過網路產生對系統的威脅也是只局限於網路內部或數字視頻的綜合管理平台而不能侵害模擬監控系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