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存儲管理含義
⑴ 操作系統有哪些管理功能
操作系統的五大管理功能:
(1)作業管理:包括任務、界面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文件管理:又稱為信息管理;
(3)存儲管理:實質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主存的管理;
(4)設備管理:實質是對硬體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啟動、完成和回收;
(5)進程管理:實質上是對處理機執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給每個任務。
五大類型操作系統各自的特點分別是:
(1) 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用戶離線使用計算機。用戶提交作業之後直到獲得結果之前就不再和計算機打交道。作業提交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交給計算中心的管理操作員,也可以是通過遠程通訊線路提交。提交的作業由系統外存收容成為後備作業。
b.成批處理。操作員把用戶提交的作業分批進行處理。每批中的作業將由操作系統或監督程序負責作業間自動調度執行。
c.多道程序運行。按多道程序設計的調度原則,從一批後備作業中選取多道作業調入內存並組織它們運行,成為多道批處理。
(2) 分時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交互性:首先, 用戶可以在程序動態運行情況下對其加以控制。其次,用戶上機提交作業方便。第三,分時系統還為用戶之間進行合作提供方便。
b. 多用戶同時性:多個用戶同時在自己的終端上上機,共享CPU和其他資源,充分發揮系統的效率。
c.獨立性:客觀效果上用戶彼此間感覺不到有別人也在使用該台計算機,如同自己獨占計算機一樣。
(3) 實時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實時時鍾管理(定時處理和延時處理)。
b. 連續的人-機對話,這對實時控制往往是必須的。
c.要求採取過載保護措施。例如對於短期過載,把輸入任務按一定的策略在緩沖區排隊,等待調度; 對於持續性過載,可能要拒絕某些任務的輸入; 在實時控制系統中,則及時處理某些任務,放棄某些任務或降低對某些任務的服務頻率。
d.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採取冗餘措施。雙機系統前後台工作,包括必要的保密措施等。
(4) 網路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互連的計算機系統的群體。
b. 這些計算機是自治的,每台計算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各自獨立工作,它們在網路協議控制下協同工作。
c.系統互連要通過通信設施(硬體、軟體)來實現。
d.系統通過通信設施執行信息交換、資源共享、互操作和協作處理,實現多種應用要求。
(5) 分布式操作系統的特點有:a.計算機網路的開發都遵循協議,而對於各種分布式系統並沒有制定標準的協議。當然,計算機網路也可認為是一種分布式系統。
b.分布式系統要求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實現系統操作的統一性。
c.分布式操作系統對用戶是透明的。但對計算機網路,若一個計算機上的用戶希望使用另一台計算機上的資源,則必須明確指明是哪台計算機。
d.分布式系統的基礎是網路。分布式系統已不僅是一個物理上的鬆散耦合系統,同時還是一個邏輯上緊密耦合的系統。
e.分布式系統還處在研究階段。而計算機網路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win7之家win7jia.cn推薦,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⑵ 進程與處理機管理、作業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分別是什麼意思
操作系統扮演著管理計算機系統資源的重要角色,它涵蓋了五大核心管理功能。這些功能分別是進程與處理機管理、作業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接下來,讓我們一一解析這些概念。
進程與處理機管理主要負責管理和調度系統中的多個進程。它確保每個進程都能獲得公平的處理機時間,並且能夠有效地執行任務。處理機管理包括進程創建、進程調度、進程同步以及進程通信等內容。
作業管理則關注整個作業的生命周期,從作業提交到作業完成。它負責接收作業,安排作業執行順序,監控作業狀態,並在必要時進行作業調度。作業管理的目標是優化資源使用,提高系統效率。
存儲管理涉及對計算機內存和外部存儲設備的管理。它確保程序和數據能夠被有效地載入到內存中,並在需要時進行交換。存儲管理還包括內存分配與回收、內存碎片管理以及虛擬內存技術的應用。
設備管理關注的是外部設備的管理和調度。它負責接收來自用戶或進程的設備請求,並合理分配設備資源。設備管理還需要確保設備的故障處理和維護工作,以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文件管理則負責管理和維護文件系統的結構和內容。它包括文件創建、文件刪除、文件讀寫以及目錄管理等操作。文件管理確保用戶能夠方便地訪問和管理文件,同時也支持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這五大管理功能相互協作,共同構建了一個高效、穩定且易於使用的操作系統環境。
⑶ 操作系統的功能有哪幾方面它們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答案】:操作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的所有資源,並調度這些資源的使用。具體來說,其主要功能有:
(1)處理機管理
處理機管理也稱為進程管理,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按一定的演算法將處理機分配給系統中某個並發執行的程序即「進程」,使CPU資源得到充分地應用。
(2)存儲管理
存儲管理主要負責內存空間的管理,按一定策略為多個並發執行的程序(進程)分配內存空間,以充分利用內存空間,並負責保證內存中各程序間的信息不相互破壞、竊取。
(3)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負責對系統中所有的輸入/輸出設備進行管理,除了一般意義上的I/O設備外,這里還應包括外存、通道、控制器。設備管理負責對設備進行分配、啟動和故障處理。目的是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方便用戶進行輸入/輸出。
(4)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是以文件形式存放在外存上的。文件管理的任務是負責對系統中的文件進行存儲、組織、檢索等對文件的操作,以方便用戶對文件的訪問,並解決多用戶間文件的共享、保護、保密等問題。
(5)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的任務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使用計算機系統的環境,使用戶能有效、方便地組織自己的作業(工作流程),並盡可能地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
⑷ 操作系統的組成部分有哪四個
操作系統通常由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包括:
進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負責對進程的管理和調度,從而保證系統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程序的正確運行。
存儲管理(Memory Management):負責對內存的管理和分配,從而為進程提供必要的內存空間。
文件管理(File Management):負責對磁碟和其他存儲設備的管理和操作,提供文件的創建、讀取、修改、刪除等功能。
設備管理(Device Management):負責對計算機硬體設備的管理和控制,提供聯機設備的驅動、緩沖、中斷處理、外設管理等功能。
在這些基本部分的基礎上,操作系統還可以提供多種系統服務和應用程序,例如網路協議、安全服務、界面設計等,以增強計算機的功能和用戶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