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早春開花植物如何配置

早春開花植物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5-02-13 19:22:19

A. 園林植物的植物搭配

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
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並舉。結合自身多年工作實踐,我認為園林植物配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確立生態園林的概念。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園林「擬自然」探索,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生態園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經驗。因為人類對環境破壞加劇,嘗盡自身帶來的惡果。於是,保護地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呼聲,生態學應運而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應時而出。園林作為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項創造環境、改造環境的工作。首先園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學配置,使各類植物喜陽耐陰,喜濕耐旱,各重其所。喬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綠、落葉、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師法自然」,具體到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筆者認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並生長得好。不能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而應注重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廣場色塊風、木蘭科植物風,一定程度上違背自然規律,應謹慎對待。
地球上多數自然群落不是由單一的植物區系所組成的,而是多種植物與其他生物的組合。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是一個模擬和創建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注意喬、灌、草結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穩定性,也有利於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於提高環境質量。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重視園林的景觀功能。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於自然」的優美景觀。具體到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筆者認為應掌握以下幾點:
1.重視植物多樣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態,豐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單群結合。
自然界植物並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園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種方式。這樣不僅欣賞孤植樹的風姿,也可欣賞到群植樹的華美。
3.注意不同園林植物形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根據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態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間不能造成視角上的抵觸,也不能與其他園林建築及園林小品在視角上相抵觸。
4.注意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與周圍環境相融合。
如歲寒三友松、竹、梅在許多文人雅士私家園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則多栽於陵園中。總之,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結合遵循美學原理。但應先生態,後景觀的原則,換句話,師法自然是前提,勝於自然是從屬。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還可以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於人類。
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景觀大為遜色。另一方面,園林花卉植物花色豐富,有的花卉品種在一年中僅一次特別有觀賞價值,或者開花期,或者結果期。如銀杏,僅在秋季葉子橙黃色時顯行十分顯眼;紫荊在春季不僅枝條而且連樹干在葉芽開放前為紫色花所覆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的種類一年中產生多次觀賞效果,如七葉樹的春花和秋季的黃色樹冠均富有觀賞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黃色花,秋季有橙紅色果;還有實際上具有常年開花效果的雲杉、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因此,應從不同園林植物特有的觀賞性考慮園林植物配置,以便創造優美、長效的花卉風景。 觀花和觀葉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 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雲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如1米高的黃楊球、3米高的紅葉李、5米高的檜柏和10米高的楓樹進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配置植物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遊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裡紅等; 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佔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 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葯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遊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草本彌補木本不足
木綉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櫻花樹下配萬壽菊和偃柏,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 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小檗和芍葯
這個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葯組成,淡綠色的小檗和暗綠色的三裂芍葯形成一個協調的色調。這個組合總花期近兩個月,夏季可欣賞芍葯美麗的葉色,秋季欣賞小檗的紅葉紅果。本組合適用於開闊的綠地花壇。
芍葯和綉線菊
該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組成, 由開花美麗和葉色美麗的植物相結合,很富有觀賞性,總花期一個半月。秋季,它們的葉子均染上紅色,令人喜愛。這個組合適合於作復雜植物配置結構中的低層植物群落。
槭樹和小檗
該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環繞高達4米的槭樹林栽植,形成三層觀賞結構,欣賞灌木的葉色和樹冠形狀。這個組合長期保持穩定,槭樹和 子的深綠色葉子同小檗的淡綠色葉子形成美麗的對照。總花期近一個月,秋季槭樹翅果紅色、葉黃色、 子果實變成深紫色,落葉前仍垂掛著直到霜降前還裝飾著灌木。這個組合適用於林緣地帶,作為獨立結構或高於喬木的補充組合。
丁香和綉線菊
綉線菊環繞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層花,其白花可作為一個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觀賞性,花期近一個月。該組合長期保持穩定,可在開闊地上構成獨立的群落。
丁香品種組合
多個品種的丁香組合,總花期可達一個半月。可配置於林緣或建築物牆旁,在開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時灌叢間要留有空間。
綉線菊和雛菊
欣賞花期從春到夏長達三個月,可使用於林緣的飾邊群體。
月季品種組合
該群體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曠地、道路交叉處群植物效果很好。
茶條槭和衛矛
這是一組灌木組合, 總花期一個多月。莢 的紅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黃櫨形成美麗的紫玫瑰色圓錐花序,衛矛在秋季懸掛著果實,茶務槭在深秋紅葉艷麗,構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觀。可在景區中列種或與高幹喬木保持不太大的種植距離。
雲杉和檜柏
這是常綠針葉植物的組合。 雲杉環繞檜柏種植,適用於公園正門和平坦場地的裝飾,形成灰綠與墨綠的單色調。
雲杉和月季
雲杉深灰色的葉子和月季的紅花組成十分鮮艷的對比色調。

B. 常見園林植物配置方式_園林植物配置方式

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景觀大為遜色。下面由我為你整理常見園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常見園林植物配置方式
一、觀花和觀葉植物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雲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二、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如1米高的黃楊球、3米高的紅葉李、5米高的檜柏和10米高的楓樹進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三、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遊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裡紅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佔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葯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遊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四、草本花卉可彌補木本花木的不足

木綉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櫻花樹下配萬壽菊和偃柏,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下面舉例說明幾組觀賞植物的配置組合。

1、小檗和芍葯:這個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葯組成,淡綠色的小檗和暗綠色的三裂芍葯形成一個協調的色調。這個組合總花期近兩個月,夏季可欣賞芍葯美麗的葉色,秋季欣賞小檗的紅葉紅果。本組合適用於開闊的綠地花壇。

2、芍葯和綉線菊:該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組成, 由開花美麗和葉色美麗的植物相結合,很富有觀賞性,總花期一個半月。秋季,它們的葉子均染上紅色,令人喜愛。這個組合適合於作復雜植物配置結構中的低層植物群落。

3、槭樹、 子和小檗:該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環繞高達4米的槭樹林栽植,形成三層觀賞結構,欣賞灌木的葉色和樹冠形狀。這個組合長期保持穩定,槭樹和子的深綠色葉子同小檗的淡綠色葉子形成美麗的對照。總花期近一個月,秋季槭樹翅果紅色、葉黃色、 子果實變成深紫色,落葉前仍垂掛著直到霜降前還裝飾著灌木。這個組合適用於林緣地帶,作為獨立結構或高於喬木的補充組合。

4、丁香和綉線菊:綉線菊環繞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層花,其白花可作為一個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觀賞性,花期近一個月。該組合長期保持穩定,可在開闊地上構成獨立的群落。

5、丁香品種組合:多個品種的丁香組合,總花期可達一個半月。可配置於林緣或建築物牆旁,在開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時灌叢間要留有空間。

6、綉線菊、報春花和雛菊:欣賞花期從春到夏長達三個月,可使用於林緣的飾邊群體。

7、月季品種組合:該群體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曠地、道路交叉處群植物效果很好。

8、茶條槭、莢 、忍冬、黃櫨和衛矛:這是一組灌木組合,總花期一個多月。莢 的紅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黃櫨形成美麗的紫玫瑰色圓錐花序,衛矛在秋季懸掛著果實,茶務槭在深秋紅葉艷麗,構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觀。可在景區中列種或與高幹喬木保持不太大的種植距離。

9、雲杉和檜柏: 這是常綠針葉植物的組合。 雲杉環繞檜柏種植,適用於公園正門和平坦場地的裝飾,形成灰綠與墨綠的單色調。

10、雲杉和月季:雲杉深灰色的葉子和月季的紅花組成十分鮮艷的對比色調。
園林樹木種植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精選
一、喬木種植後如何檢查才能確認苗木是否成活

幾乎所有的施工人員都知道苗木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單位都是在苗木枯萎死亡後才發現。在此,我們希望施工人員能重視施工後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進行解決,提高苗木的種植成活率。

解決方法:

1.了解苗木的情況,是否山苗,泥球大小,運輸時間,種植季節等。

2.了解土方情況,是否深土層,PH值,土壤密實度,是否積水等問題。

3.用手有意識地推動樹桿,看泥球與土壤是否結合緊密。

4.檢查是否種植過深或泥球表面覆土過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5.檢查大型喬木是否有支撐或支撐是否牢固。以免大風吹桿造成根部松動,與土壤分離,致使樹木死亡。

6.檢查樹桿及枝條是否有破損或修剪方法不當,以免病菌從傷口傾入樹體內,造成樹木衰弱。

7.觀察樹體上部情況,葉片是否有捲曲枯萎或非正常脫落,如有應及時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況,是否有腐爛,腐爛到何種程度,再來考慮是否能救活。因為根的好壞是樹木成活的關鍵。

關鍵點:有問題及時掏洞看根系情況。

二、種植山苗為什麼成活率低下

一般的施工人員都知道山苗種植成活率很低,但是隨著大喬木的日漸減少,尤其是個別大喬木苗圃已難覓,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分析原因:

1.由於環境的因素決定了山苗大多是直根系,長期依靠一個主根或多個主根向下生長。如果移植,主根切斷,樹體自身的水養分流失,根壓減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養分而導致死亡。

2.山上土層較薄,樹木間的生存競爭使得樹木的根系紮根很遠,如果移植,能帶的有效須根很少。

3.一般山上的生長環境較好,水份充足,濕度較高,排水又好,土壤多偏酸性,較適合苗木生長。如果移植,苗木不能及時適應種植地的環境。

4.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塊,所以苗木起挖,打泥球技術難度很大。

解決方法:

1.移植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樹冠修剪工作。

2.起苗時注意保護泥球的完好不損傷,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斷,保證樹體的水養分的流失。

關鍵點:粗大根不要切斷。

三、如何在非移植季節種植喬木

施工單位都知道夏季種植喬木,由於溫度高,苗木自身揮發量大,地上部分的蒸發與地下部分的供給不成正比,所以種植成活率低,風險大。但有時因為甲方的要求或配合總工期,不得不在夏季高溫時種植喬木。

解決方法:

1.建議選用容器苗,切過根的苗或移植過的苗。

2.最好選用近郊的苗木,在傍晚太陽落山後起苗,連夜運輸,用二次沉降法種植並支撐固定。種植時應講究種植質量而不是數量。

3.種植後要搭遮蔭棚,草繩或麻片繞桿,有條件的可以局部噴霧,以減少樹體水分的蒸發。

4.選擇成活率高的植物,選用常綠樹種。

關鍵點:

1.土壤與泥球的緊密結合。

2.盡可能少讓泥球與樹葉被陽光直射。

四、帶主根的樹木為什麼容易死亡?

有些大規格的苗木如楓香等,苗圃中備苗較少,丘陵、山區較多,所以有時只能選擇山苗。山苗因為大多為直根系,因此在起挖時多將主根切斷,造成水養分流失,根壓減少,使得根系不能及時吸收土壤中的水養分而造成苗木死亡。

解決方法:

1.參照山苗移植。

2.起苗時注意保護泥球的完好不損傷,粗大根盡量拔起,種植時掏洞灌土將根種下。

關鍵點:

1.粗大根不要切斷。

2.增加泥球厚度。

五、大樹能否做到全冠全葉移植?

幾乎所有的甲方都希望種上去的樹能保留全冠全葉,不修剪,施工完就能呈現良好的效果。可在實際施工中為提高成活率等因素,苗木都會經過修剪,除非特別培育的苗木。如在國外,一株胸徑20 cm的樹木,從小苗開始經過5-6次的切根移植,定向修剪(去除大枝條,便於運輸中的縮蓬),最終以容器苗的形式移栽,所以無論移栽到那裡都能做到全冠全葉。

解決方法:

1.苗圃培育容器苗,使苗木通過容器中的養分就能保證自身良好的生長。

2.在移植中保證容器苗的泥球完整無損。

3.種植時要淺種,排水透氣都要好,因為容器苗在培育時多放置於地面,四周通氣排水都良好。

4.容器苗的形式有多種,有塑料容器,種植袋,無紡布袋。磚塊圍堰等。

關鍵點:

1.苗圃培育生長良好的容器苗,且泥球大小適當。

2.移植時保證泥球的完整。

六、樹皮與樹根損傷怎麼處理?

在移栽大型喬木時一般多用吊車或挖機輔助,傳統的操作是用鋼絲繩加保護物起吊樹桿或樹桿與泥球同時起吊。由於保護物易脫落,所以一不小心,樹皮或樹根就有可能被鋼絲繩或機械損傷。

解決方法:

1.由於樹皮破損,會使皮質部和木質部中間的養分輸送斷裂,從而影響苗木成活或生長,所以應盡可能保護樹皮不被損傷,預防為主,用吊車代替鋼絲繩,並用麻片和竹片包紮樹桿。

2.對於樹皮塊狀起翹或部分脫落,可先消毒,將樹皮恢復原樣,用樹桿注入液浸灌,再用草繩或麻片綁扎,裹緊,每隔一段時間重復用樹桿注入液浸灌,並於一周左右用噴霧器再次消毒。

3.對於樹皮完全脫落的,用傷口塗補劑,再用草繩或麻片綁扎。

4.如果是樹根損傷,則先修剪壞根,用傷口塗補劑封口,促進其癒合,使養分不流失。

關鍵點:

1.預防為主。

2.及時處理並做好養護工作。
園林花卉常見病蟲害的特點
一是自粉病。多危害花木嫩梢、嫩芽、嫩葉和花蕾主要危害薔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發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褪綠斑點,以後逐漸變成自‍色粉斑,猶如覆蓋1層自粉;後期病斑變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漸矮小,嫩‍梢彎曲,葉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小能綻放或花形畸變嚴重時葉片‍卷縮、乾枯,甚至整株枯死應適當增施磷、鉀肥,停止噴葉面水。

二是‍葉斑病。是球根秋海棠類植物普遍發生的一種葉部病害,也危害自‍蘭、角尾葵、美人蕉、紫薇、貼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鵑、風仙花、‍天竺葵、雞冠花等花術病狀為葉片上局部細胞壞死,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斑點症狀,常見的有角斑、條斑、圓斑,呈灰、黑、褐等色嚴重時‍葉片變黃、焦枯、脫落。

三是灰霉病。主要危害葉、莖、花和果實,多危‍害牡丹、仙客來、四季報春、翠菊、山茶等多種植物發病初期出現水‍漬狀斑點,以後逐漸擴大,變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灰色茸毛,發病嚴重時整株死亡其他還有細菌性軟腐病、根癌‍病、線蟲病等‍。

二、蟲害‍

一是蚜蟲。俗名膩蟲,種類繁多,常見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薔薇蚜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許多種花卉,如菊花、三色堇、大麗花、月季花等蚜蟲在嫩葉、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組織內養‍分,引起葉片變色、萎縮、捲曲,嚴重時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蟲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時蜜露又是黴菌的培養基,易誘發‍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傳毒昆蟲,蚜蟲危害較‍大,需及時防治。

二是紅蜘蛛。個體很少,但危害范圍很大,如菊花、大‍麗花、月季花、杜鵑花等這種害蟲由於個體小,應及時發現,早做防‍治。

三是蛤殼蟲。此類害蟲種類很多,食性很廣,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竹桃、桂花等多種花卉蛤殼蟲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導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葉片上出現黑色霉斑,影響花卉生長。

四是粉‍虱。個體很小,僅有1nm長,自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嚴重,被粉虱‍危害過的植株,也能導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葉片霉變呈黑色。

五是土蠶,又叫地蠶、地老虎。危害多種花卉幼苗,咬食嫩葉、嫩莖和嫩‍根,造成缺窩。

六是蛀乾性害蟲。這類害蟲也有多種,鑽入枝幹蛀食,致‍使枝條、整株枯死‍。

猜你喜歡:
1. 園林綠化修剪方法

2. 園林文化論文

3. 居住區綠化設計及植物配置的分析

4. 園林景觀實習周記

5. 什麼是園林 園林的行業分析

C. 春天開花的植物有哪些,哪些植物春天開花(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隨著冰雪的融化,萬物開始生長。在這個季節,許多植物開始開花,裝點大自然的色彩。下面是一些在春天開花的植物。
1. 迎春花
迎春花是落葉灌木,其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的小枝上,3片小葉復葉交互對生。它們在早春時期開放,花朵金黃色,帶有紅暈,花期從2月持續到4月。因其在百花中率先開放,而得名「迎春花」。
2. 金魚草
金魚草是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類似金魚的花朵而聞名,極具觀賞價值。它的花朵可愛,適合作為家庭盆栽,且對光照有較強的向性。
3. 紫荊
紫荊有兩種,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早春時,豆科紫荊的先花後葉,紫紅色的小花朵布滿枝幹,非常艷麗。
4. 鳶尾
鳶尾科植物的鳶尾花,以其精緻的花朵和獨特的形狀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塊狀根莖和劍形葉片,以及花瓣狀的花序,都展現出高雅的風姿。
5. 櫻花
櫻花是許多人心目中美麗、浪漫的象徵。它們的花期短暫,通常只有3到5天,但櫻花選擇在最輝煌的時候凋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瓜葉菊
瓜葉菊是菊科植物,無論是作為園林配置植物還是家庭盆栽都很適宜。瓜葉菊品種繁多,顏色豐富,包括藍色、紫色、白色、紅色,甚至是混色,觀賞價值極高。
7. 牡丹
牡丹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國人喜愛。春天時,牡丹盛開,色彩艷麗,被譽為「花中之王」,特別是在洛陽,牡丹盛開的景象聞名遐邇。
8. 紫玉蘭
紫玉蘭是木蘭科的落葉性灌木,春天開花時非常驚艷。在葉片脫落之際,枝條上挺立的紫玉蘭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是園林中不錯的選擇。
9. 蔥蘭
蔥蘭是石蒜科植物,因其葉片狀似蔥葉而得名。在園林中,蔥蘭常被用作地被植物,為春天的大地增添一抹綠意。

D. 植物群落的結構

植物群落的結構
(一)
垂直結構
植物群落結構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它的成層性,成層現象不僅表現在地上而且也表現在地下。通常熱帶雨林群落的結構最為復雜,其喬木層和灌林層都可各分為2~3個層次。相比之下寒帶針葉林群落的結構就比較簡單,只有1個喬木層,1個灌木層,1個草本層。草本植物群落的結構就更為簡單了。對群落地下分層的研究,一般多在草本植物間進行,主要是研究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幅度。一般採用形態法和重量法。形態法是指挖掘一定深度的土坑,然後把土坑壁暴露出來的根系按比例描繪在方格紙上。重量法是指在土坑壁上切出一20cm210cmX5cm(長X寬X厚)的磚形土塊,然後從地表開始至35cm處各切一塊,再在40~45cm,60~65cm和90~95cm處各切一塊,總共10塊,將每一土塊中的所有根系洗出,分別稱量粗根、中根和細根,最後根據這些數據製成地下部分分布圖。
成層現象是群落中各種群之間以及種群與環境之間相互競爭和相互選擇的結果,它不僅緩解了植物之間爭奪陽光、空間(地上成層)、水分和礦質營養(地下成層)的矛盾,而且由於植物在空間上的成層排列,擴大了植物利用環境的范圍,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強度和效率。成層現象愈復雜,即群落結構愈復雜,植物對生態環境的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機物質也就愈多。群落結構的復雜程度是對生態環境的一種良好的指示,通常生態條件越優越,群落結構就越復雜,而在極端的生態條件下,群落結構則簡單,如極地的苔原群落就十分簡單。
(二)
水平結構
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徵,不僅表現在垂直方向上,而且也表現在水平方向上。植物群落水平結構的主要特徵就是它的鑲嵌性。導致鑲嵌性出現的原因是植物個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勻,而分布的不均勻性又受到植物種的生物學特性、種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群落環境的差異等因素制約。如一個種在某個群落成單莖生長,但在另一個群落中又可能成叢、成堆或成斑塊生長。林冠下光照的不均勻性,對林下植物的分布就有很大的影響。在光照強的地方,生長著較多的陽地植物(如在郁閉林冠中的林窗處,情況就是這樣),而在光照強度弱的地方,只生長著少量的耐陰植物(如郁閉的熱帶雨林下的草本植物)。總之,群落環境的異質性越高,群落的水平結構就越復雜。群落的水平結構就如同在一個綠色的地毯上鑲嵌了許多五顏六色的寶石一樣,綠色的地毯就是某一植物群落類型,而五顏六色的寶石就是由不同生態因子形成的不同的小群落,正是它們構成了植物群落的水平結構。
(三)
時間結構——周期性和群落季相
如果說植物種類組成在空間上的配置構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話,那麼不同植物種類的生命活動在時間上的差異,就導致了結構部分在時間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時間結構。在某一時期,某些植物種類在群落生命活動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時期,則是另一些植物種類在群落生命活動中起主要作用。如早春開花的植物,在早春來臨時開始萌發,開花,結實,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即已結束,而另外一些植物種類則正達到生命活動的高峰。所以在一個復雜的群落中,植物生長、發育的異時性會很明顯地反映在群落結構的變化上。因此,周期性就是植物群落在不同季節和不同年份內其外貌按一定順序變化的過程,是植物群落特徵的另一種表現。植物群落的外貌在不同的季節是不同的,故把群落季節性的外貌稱之為季相。如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在春季開始抽出新葉,夏季形成茂密的綠色林冠,秋季樹葉一片枯黃,到了冬季則樹葉全部落地,呈現出了明顯的四個季相。

熱點內容
密碼加密php 發布:2025-04-22 16:07:09 瀏覽:582
imac存儲空間為什麼這么小 發布:2025-04-22 15:45:30 瀏覽:223
上傳時速是0 發布:2025-04-22 15:37:49 瀏覽:568
0基礎的編程 發布:2025-04-22 15:37:09 瀏覽:205
vnc怎麼查伺服器ip 發布:2025-04-22 15:29:20 瀏覽:158
百度雲ftp伺服器 發布:2025-04-22 15:17:50 瀏覽:656
平板哪個配置最高 發布:2025-04-22 15:16:20 瀏覽:830
天工編程 發布:2025-04-22 15:08:36 瀏覽:381
java感想 發布:2025-04-22 15:02:57 瀏覽:895
破解互聯網密碼多少錢 發布:2025-04-22 14:49:32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