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存儲
㈠ 抖音購物車裡面的東西誰能看到嗎
在抖音平台上購買商品,您的購物信息是私密且受到保護的。訂單詳情只存儲在系統後台,不會對外公開,包括不會展示給您的關注者或粉絲。在瀏覽抖音視頻時,您可能會看到「您的好友已購買」的提示,但這並不意味著您的購物行為會被公開。實際上,他人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查看您在抖音上的購物記錄。如果您希望避免收到相關推薦,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1. 打開抖音應用程序,點擊「我」圖標,然後點擊右上角的三道橫杠,選擇「設置」。
2. 在設置菜單中,點擊「隱私設置」。
3. 選擇「直播與電商」選項。
4. 將「我的商品可被推薦給朋友」選項關閉。
完成這些步驟後,您的購物行為將不會被用來向您的朋友推薦商品。
㈡ 為什麼要用 Tair 來服務低延時場景 - 從購物車升級說起
低延時服務是內存資料庫Tair的核心能力,使其在高吞吐、大連接數、熱點請求、異常流量、復雜計算邏輯、彈性伸縮等真實場景中保持穩定性能的關鍵。今年雙十一期間,Tair作為購物車升級的核心產品,展示了大淘寶技術團隊不斷自我審視、追求更好的選擇的精神。
體驗提升通常意味著降低服務降級、提高數據實時性、減少調用鏈路的延遲。這需要從客戶端到資料庫組件的每一個環節提供最強的產品能力。在資料庫層,挑戰在於在訪問量激增的同時,保持延時穩定和成本控制。Tair具備內存/SCM混合存儲、水平擴展分區無鎖和SQL引擎等技術,這些技術在支撐雙十一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持續優化服務端性能。
存儲引擎性能是低延時的基礎,涉及並發、事務處理、快照等功能。Tair採用內存/SCM作為主要存儲介質,提供單次訪問延時在ns級別的性能。介質成本考量包括硬體選擇和數據結構設計,如採用SCM降低存儲成本,並通過透明壓縮減少空間佔用。索引方面,Tair使用多種數據結構如HashTable、SkipList、RBTree等,針對不同場景優化性能。
為應對高並發挑戰,Tair採用RCU無鎖引擎提升內存引擎性能,通過SQL場景下的多線程處理實現線性擴展,同時支持Serializable事務隔離,增強並發處理能力。在水平擴展方面,Tair支持數據分散到不同分區,提供穩定的低延遲服務。此外,針對連接數限制,Tair通過優化多線程IO能力、解耦IO線程和worker線程、實現輕量化連接等技術手段提高系統處理能力。
在異常場景處理方面,Tair通過熱點策略、流控機制、執行流程優化等手段,確保系統在面對突發異常流量或特定請求時的穩定運行。熱點處理採用智能路由和數據分散策略,減少單點壓力。流控機制幫助系統識別並限制異常流量,保證正常服務不受影響。執行流程優化包括存儲過程使用和Pipeline執行模型,減少解析和編譯開銷,提升執行效率。
隨著Tair功能的擴展,從基礎的KV存儲到支持復雜數據結構和SQL查詢,Tair已經成為提供低延時、高並發、數據安全的內存資料庫解決方案。在購物車升級、銷量統計、判店場景等雙十一關鍵業務中,Tair展示了其強大的性能和靈活性。同時,Tair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力上持續發展,包括發表頂會論文、獨立產品上線、提供豐富數據處理能力等,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價值。
綜上所述,Tair通過核心的低延時服務,結合多維度的技術優化和場景適應能力,為雙十一等關鍵業務場景提供了穩定、高效的數據處理支持,體現了其在低延時場景中的重要價值。
㈢ 淘寶購物車怎麼擴大200容量-淘寶購物車120件不夠用怎麼辦2022
淘寶是現在很多女性都愛購物的平台,恰逢雙十一,已經有不少加購的商品,由於想買的東西越來越多,購物車的產品也就越來越多,導致最後上限,無法加購了。那麼,淘寶購物車怎麼擴大200容量呢?一起來看看趣丁網帶來的介紹吧!
淘寶購物車怎麼擴大200容量
據了解,部分淘寶購物車長期「滿載」的消費者,將會受邀參與擴容測試。淘寶會幫他們把購物車容量從120永久提升至200。未來還會根據測試反饋,對淘寶購物車做持續優化。
除此之外,消費者還能通過全新的「降價通知」功能,快速找到降價商品,更方便消費者規劃最省錢的購買時間。
淘寶購物車120件不夠用怎麼辦2022
淘寶購物車不夠用,可以對加入購物車的商品進行清理。如當前不想買的商品,可以單個刪除,也可以批量刪除,從而增加購物車的閑置容量。
為什麼淘寶購物車只能加120件
一方面是淘寶終端存儲器內存有限 所以需要控制買家的購物車容量
另一方面 我認為也是一種營銷手段吧 清理購物車有兩種手段 一種是刪除 再有一種是買下 所以換句話說當你清理它時 就會有50%的概率去消費啦
再有可能就是淘寶公司對大數據的採集 隨著時間推移 人的偏好是會有所變化的 不斷的更新購物車中的物品 有利於系統實時掌握消費者偏好動態.
㈣ 電商剖析:解密購物車邏輯
在電商的核心交易流程中,購物車是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其中最復雜的一個環節。在做電商流程中,可以簡單的把業務領域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底層支撐業務模塊,一部分是上層流程串流程的模塊。
底層支撐的模塊,比如,庫存系統、會員系統。這些模塊的特點是,所處理的業務流程相對單一、閉環,不需要太多依賴外部系統既可以完成領域內的邏輯。
如會員系統最重要的流程就是注冊、登錄、校驗登錄態。這幾個流程基本只依賴會員系統自身,沒有對外部系統產生強依賴,強耦合。
比較復雜的是串業務流程的系統,這部分系統業務邏輯會相對更復雜些,比如商詳或者購物車。因為商祥或者購物車所展示給用戶看到的東西需要串聯非常多的業務模塊,將其中的信息進行封裝組合展示給用戶,這里的業務邏輯非常復雜,系統內部的交互非常多。
我們以京東的購物車為例,簡單的剖析一下京東的購物車大體背後的業務邏輯,實現方式。
購物車中所展示的東西,無非就是加入購物車中的商品以及一些促銷信息。那麼第一個問題是,這些購物車中的商品、促銷信息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獲取的?
所謂靜態就是指用戶在將商品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在購物車中存儲加入購物車的商品所需要展示的各種信息。例如上面展示的商品的主圖文描,促銷等等。
動態獲取就是在查看購車的時候,再去實時調用相應的系統獲取最新的信息。
答案是,購物車的數據只會存儲必要的商品信息,其他的信息完全是動態獲取的。
因為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如果是靜態存儲的,那麼在下一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所展示的信息可能就不是最准確的。這中間可能商品信息會發生變化,比如商品被下架了、商品的主圖被調整了、或者主題被修改了、商品的促銷信息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可能會命中一個促銷,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促銷可能結束了。所以比較精準的做法是在展示購物車的時候,再去實時拉取一次商品的詳細信息以及當前的最新促銷信息。
但是購物車中還是會存儲一部分數據,主要存儲哪些數據呢?主要如下圖所示。
那麼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查看購物車背後到底有哪些邏輯?
第一步首先是校驗會員的登錄態。上面購物車存儲的結構中,我們看到購物車的存儲是以用戶維度進行數據存儲的,所以要展示購物車的時候,首先要拿到用戶的ID。所以這里第一步就會校驗登陸態,因為只有用戶登錄後才能識別當前的用戶具體是誰?才可以從購物車的存儲中獲取響應的數據。然後購物車會根據取到的商品ID列表再去實時調用一次商品系統來獲取最新的商品信息,最終組裝後進行展示。
下一步是獲取庫存信息。庫存情況由於變更比較頻繁,所以每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也需要實時的去查看當前商品的庫存情況。如果購物車中的商品沒有庫存,那麼就要進行提示,如下圖所示,在購物車中將此商品置灰,提示此商品「無貨」。
庫存這里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邏輯,就是贈品的邏輯。贈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滿多少元送一個贈品,簡稱「滿贈」。另外一個是買一個東西送一個贈品,簡稱「買贈」。兩種都是贈品,但是對於庫存的邏輯處理完全不一樣。
這兩種情況都會要求主商品跟贈品必須要在同一個倉。不然就會出現主品從一個倉發貨,贈品從另外一個倉發貨。要承擔兩份運費的成本。本來就是贈送一個贈品,如果還需要額外承擔運費的話,那麼肯定不劃算。所以在校驗庫存的時候,一定會校驗主品跟贈品是否都在同一個倉有貨
當贈品跟主品不在同一個倉或者贈品沒貨的時候。對於滿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庫存,那麼還是可以正常下單的。因為滿贈這種促銷類型會給用戶進行提示「贈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所以贈品沒貨的時候也是可以正常下單的,用戶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買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貨,那麼會提示用戶贈品無貨,不可以下單。因為這種場景用戶會認為贈品是主品的一部分,沒有贈品也就不會去買這個主品了。
獲取完庫存之後,下一步會計算購物車中商品促銷的情況。這也是整個購物車中邏輯最復雜的一部分。促銷本身就比較復雜,因為會存在多種促銷類型,如果某個商品同時命中多個促銷怎麼辦?如果商家設置了非常多的促銷,每一次都需要拿購物車中的商品去遍歷計算每個商品命中哪個促銷規則,整個計算過程也非常耗時。所以購物車會將商品列表傳給促銷系統,促銷系統根據購物車中傳遞過來的商品去計算,這些商品會命中哪些促銷,然後將這些商品按照命中的促銷進行分門別類返回給購物車。比如一個購物車中一個商家下有若干個商品。其中兩個命中了a促銷,另外兩個命中了b促銷,還有三個沒有民主促銷。那麼要按照結構返回給購物車,購物車再展示給到用戶,這樣用戶看的會比較清晰些。
在購物車中除了展示基本的商品信息,還有很多額外的功能,比如計算運費。上圖中會顯示這一個商品包郵免運費。那麼運費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其實在商家後台有一個叫做運費模板的東西。商家會設置運費的策略,主要分為兩種規則。一種是根據單個商品去設置運費的規則,一種是根據訂單維度去設置模板。
單品維度指的是某一個商家的某個商品在某些地址需要收多少錢運費。這種的應用場景是當商家發現有些商品發到偏遠地區比較貴的時候,會設置這樣一個單品模板。
比如某個商品發到新疆、西藏、甘肅比較貴,那麼就可以設置這個商品在這三個省收學費15元,反之只要收貨地址不是這三個省的,那麼這個商品就不收運費。
另外一種是訂單維度的模板,也就是按照訂單維度來計算,整個訂單收多少運費。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經常見的江浙滬包郵。那麼這個模板應該如何設計呢?首先是選好一個商家,然後選好江浙滬的地址。在這些地址設置一個規則訂單,不滿0元運費0元。江浙滬之外需要收10元的運費,那麼再設置一下,除了江浙滬之外的省份。訂單不滿100元收取10元運費。這樣就達到了江浙滬包郵,江浙滬之外的地區需要有門檻,達到100元不收運費,但是不足100元需要收10元運費。
購物車中每一個商家頭部有一個領券的標識。來標識這個商家目前可以有優惠券可以領。這個領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在最關鍵的環節知道有券可以用,從而提升購物車的轉化率。那麼這個功能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購物車中會將商品按照商家的維度分成不同的塊。每一個塊代表一個商家,商家裡面的商品如果有促銷信息,按照塊的維度再去展示促銷的信息。領券的計算單位是商家的維度,在購物車中首先將商品根據不同的商家計算好分塊之後,每一個塊都代表一個商家,購物車會去計算當前商家下面以及當前商家購物車中的商品是否有可以領用的優惠券。如果這個商家制了10個批次的優惠券,其中2個批次的券可以使用當前購物車的商品,並且用戶還沒有領券,那麼就會在這個地方進行提示,告訴用戶有可以領用的券。
購物車中還有一個叫做預估到手價。之前購物車中只展示了哪些商品可以命中哪些促銷,但是每一個單品最終成交的價格需要用戶自己去算一下。由於促銷疊加起來比較復雜,有些用戶自己也算不清楚。所以這個預估到手價就是系統根據當前疊加促銷、券之後算出來的一個最終成交的價格。這個功能省去了用戶自己去計算的過程,並且很直觀明了的展示出來了,最終的成交價對用戶提升轉化也有很大的幫助。那麼這個預估到手價是如何實現的呢?
首先會先去計算購物車中商品的價格。有沒有單品維度的價格促銷,比如,價格直降或者秒殺、拼團之類的價格優惠。也就是上圖顯示的「119」,這個是價格維度的計算。在計算好單品價格維度之後,會再去計算一下當前商品是否有命中訂單維度的促銷,比如滿減或者折扣。這個時候會在單品的價格基礎上再減去命中促銷的價格,算出一個優惠價。然後在這個價格基礎上會再去命中一次優惠券的邏輯,去看一下用戶手中有哪些券可以使用。最終再去減去優惠券可以使用的價格,那麼就是用戶實際成交的價格,也就是一個預估到手價。
這里舉一個例子,一個商品原價100塊。做了一個價格直降的活動,拼團或者秒殺,價格降到90。然後這個商品還享受了一個滿減的優惠,滿80減20。這個時候這個單品的價格就變成了90-20=70。如果這個用戶的賬戶中,還有一張可以用於這個商品的現金10元券。那麼這個商品最終到手的價格就是70元,再減去10元的優惠券等於60元。
通過上面幾個過程,系統就可以幫你算出來每一個商品在當前情況下的一個預估到手的價格。
總結下,購物車是整個電商交易流程中比較復雜的一個環節,需要串聯會員、商品、庫存、促銷、優惠券等大部分邏輯進行最終的購物車的呈現。為了保證購物車展示給用戶信息的准確性,購物車只存了最基本的一些信息,絕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在用戶查看購物車那一剎那實時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