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怎麼存儲
⑴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風雅頌
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後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於春秋時期。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離 騷
《楚辭》是戰國時楚人屈原的作品。關於篇名,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解釋為「別愁」;近人或解釋為「牢騷」,或解釋為「楚國曲名『勞商』的異寫」。關於寫作年代,有人認為寫於楚懷王當朝,詩人被疏遠以後;也有人認為作於頃襄王當朝,詩人再放江南時。迄無定論。《離騷》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詩中大量運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以想像和聯想的方式構成了瑰麗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遊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詩中大量地運用了「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將深刻的內容藉助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極富藝術魅力。《離騷》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互見法
「互見法」是《史記》選取,安排材料來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記》特別注意人物形象的統一性,為了既不傷害這種統一性,又能忠於史實,在一個人的傳記中表現這個人物的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徵,以突出其基本特點,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就是蘇洵所說的「本傳晦之,而他傳發之」的方法。
建安風骨
漢末建安時期?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陳琳、徐幹、阮瑀、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無論是「曹氏父子」還是「建安七子」,都長期生活在河洛大地,這種駿爽剛健的風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關的。
風骨一詞最早大量應用於魏、晉、南朝的人物評論,後引用到書畫理論和文學評論之中。至於文學評論,當以南唐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最為精到:「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辭結合駿爽的意氣,形成格調勁健和藝術感染力強的「風骨」。風,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內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現力。
漢獻帝最後的年號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一時代的作家,逐步擺脫了儒家思想的束縛,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當時處於戰亂動盪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更為慷慨激昂,他們創作了一大批文學巨著,形成了文學作品內容充實、感情豐富的特點,即人們常說的「建安風骨」。
建安時期的文學作品,尤以詩歌最為突出,建安詩歌是從漢樂府和「古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些著作表現了時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壇的領軍人物,曹操的詩文,深沉慷慨、氣勢雄渾;曹丕與文士相處極歡洽。王粲死時,他率眾文士送葬,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都叫一聲送他。」於是墓前響起一片驢叫聲。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艷,辭藻華麗,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藝術風格。他的《洛神賦》是千古名篇,以精煉的語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繪出洛神絕世之美及純潔無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詩》是漢末戰亂動盪的真實寫照。
建安文學的輝煌成就,對後來文學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南唐劉勰和鍾嶸反復推崇建安時期的文風;唐陳子昂盛贊「漢魏風骨」,李白有「蓬萊文章建安骨」的詩句;當代魯迅先生贊譽:建安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從這個時候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文學有它自身的價值和獨立的地位。曹丕的《典論·論文》是現存最早的文學批評論文,是建安時代文學自覺的標志。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純粹的七言詩。
「風骨」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准,建安時代以五言詩為主的文學以風骨遒勁而著稱,被後來人尊為典範,這既是文學史上經常提到的「建安風骨」。
風骨一詞最早大量運用於魏、晉、南朝時的人物評論,大體上「風」偏重指精神氣質,「骨」偏重於指骨格形態,二者密不可分,合而為一為風骨。後來也沿用到了書畫理論中。
至於文學評論中的風骨論,當以《文心雕龍》中講述的較為詳盡。風,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種內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風,文章才能鮮明而生動,當然,「風」始終比較虛化,它與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有關,但並非指內容和情感自身。
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現力,也就是說文章應該表現的剛健有力,「骨」是一個比較實的概念,直接體現在語言的運用上;語言准確、簡練、明晰,文章就能表現得有力。風骨這一概念很強調完整性,它們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理解,但是不能分成兩個概念來看。
建安風骨所指的文學風貌主要是內容充實、感情豐富的特點。建安時代的作家,擺脫了儒學的束縛,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處在戰亂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現的慷慨激昂。還有就是建安詩文所具有的明朗剛健的風格。
建安詩歌是從漢樂府和「古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也講究用辭和文采,但仍保持了樂府民歌的本色,不象後來某些文人詩那般過分追求辭藻。此外,劉勰也強調:辭藻修飾與風骨良好的結合,才是文章中的精品。
如像曹植的詩,既有一定的華美,又不至於傷害風骨,因此人們在提倡建安風骨時,不僅肯定了它的風骨,也肯定了它風骨和藻飾結合的一面。所以,從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風骨的人盡管各自的著眼點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針對當時文壇上的一些不足,象辭藻過於華麗,用字過於艱深,風格軟靡無力,內容或空洞或繁雜,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氣,內容充實,感情充沛,風格明朗剛健等,這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漢獻帝最後的一個年號叫作「建安」,當時實際掌握政權的是曹操,建安年代及在這稍前和稍後一段時期內的文學,一般統稱為「建安文學」。
這是文學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當然也是詩歌史輝煌的時代,從這個時候起,當時的人開始認識到文學有它自身的價值,獨立的地位。魯迅先生說:這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在這個時代里,詩歌、辭賦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的詩歌,興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 *** ,從此奠定了文人詩的主導地位,給後世留下極深遠的影響。
建安文學的主要作家群——就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還有「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應瑒、阮瑀、劉楨七人。三曹是其時文壇的領袖人物,成就最高。
*顯示解析度(resalution)就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點數的多少。由於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點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點數越多,畫面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解析度是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可以把整個圖像想像成是一個大型的棋盤,而解析度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經線和緯線交叉點的數目。
*PCI是基於PCI局部匯流排(Pedpherd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邊元件擴展介面)的擴展插槽,其顏色一般為乳白色,位於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寬為32位或64位,工作頻率為33MHz,最大數據傳輸率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可插接顯卡、音效卡、網卡、內置Modem、內置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介面卡、RAID卡、電視卡、視頻採集卡以及其它種類繁多的擴展卡。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擴展插槽,通過插接不同的擴展卡可以獲得目前電腦能實現的幾乎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實的「萬用」擴展插槽。
*Cache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1)債
法律上的債,是指特定當事人之間得請求為特定行為的法律關系。我國《民法通則》第 84條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2)按份之債
「連帶之債」的對稱。債的多數主體各自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債權或分擔債務的債。
:ke../view/257159.htm
(3)質押
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4)合同
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ke../view/1551.htm
(5)要約
依合同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這一概念在在其他國家有的被稱之為「發價」,也有的被稱之為「發盤」。發出要約的人被稱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被稱之為「受要約人」。
:ke../view/31680.htm
(6)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後,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性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提供擔保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預先控制,也叫前饋控制也稱超前控制。是指觀察作用於系統的可以測量的輸入量和主要擾動量,分析它們對系統輸出的影響關系,在這些可測量的輸入量和擾動量產生不利影響之前,通過及時採取糾正措施,來消除它們的不利影響,「防患於未然」。前饋控制,可以克服事後控制的時滯,具有事先預防的作用,因此在管理中有廣泛的用途。
⑵ 旨蓄詞語解釋
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旨蓄"一詞被用來形容一種特殊的存儲方式,它象徵著精心積攢和珍藏的美食。源自《詩經·邶風·谷風》中的句子:「我有旨蓄,亦以御冬。」這里的「旨蓄」指的是在冬季來臨前,人們會儲備美味的食物,以備冬季缺糧時享用。鄭玄的註解進一步解釋,這指的是儲備美味佳餚,以應對冬季食物供應短缺的時刻。
宋代文人秦觀在他的詩《寄蒓姜法魚糟蟹》中,提到了淮南路一帶的風俗,人們習慣於用獨特的瓶子(瓶罌)來儲存食物,這種方法被稱為「旨蓄」,強調了其對冬季生活的重要性。元代的方回在《秀亭秋懷》詩中也提及了「塞墐」(封閉門窗以防寒)並非唯一應對寒冬的方法,而「旨蓄」則是人們依賴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它體現了古人對食物儲備的智慧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