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存儲容量
Ⅰ 人類大腦的容量有多大,相當於多少G的內存
成年人有 1000億個神經元,最終計算超過 70億TB。但是,1TB等於 1024G,最終計算為 1萬億TB。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寬容有多大,難怪人類可以主宰世界。
現在我們已經創造了許多高科技,利用計算機來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事情,那麼人類的大腦甚至可以說超越了計算機,因為計算機是由人類創造的,然而,計算機有容量限制。這時,有人提出人腦的容量有多大?如果將其轉換為計算機的存儲容量,則相當於多少G的內存,以上給出了准確的答案。
實際上,人腦中的 1000億個神經元並非全部用於存儲功能,還用於分類。分析和清潔等復雜功能。那些經常說自己記憶力不好,記不住學校里所有的七個單詞和四行字的人,真的不是記不起來了,而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導致心也是緊張的,所以自然無法記住問題了。
Ⅱ 成人的大腦存儲容量相當於多少G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x
大腦與電腦的類比:大腦是大自然最神奇的產物。以生物技術為基體的機器。簡單地說,就像計算機,只不過更小、更精密、當然也更昂貴。[ROM]
大腦中有ROM,和電腦一樣,ROM中記錄的僅僅是一些最最簡單和基本的代碼。比如簡單的神經反射,和一些對身體各部分操作的基本調用。這部分的程序相對來說很穩定。可以猜想,這套基本程序應該是由遺傳基因當中的特定片斷記錄的。
[RAM&HD、記憶]
由於腦死亡是動物死亡的充分條件,因此很難判斷大腦的主要組成物質應當屬於RAM還是HD。但毋庸置疑,記憶是大腦的主要功能。大腦的記憶容量是驚人的,大致的容量估算不出來,用於記憶的存儲結構也不太清楚。與計算機不同,隨著記憶的深度加深,記憶的區域會由RAM轉變為ROM,一些經過長時間運用的技能,能夠被轉化為永久的記憶。[主程序]
大腦的主要功能是推理運算,有點類似於數據挖掘。當然這需要海量的內存和快速的運算單元。大腦在推理的同時,推理演算法本身也由遺傳演算法進行優化,以適應更高復雜度的推理。所以越是善於觀察的人,其記憶的內容就越多,推理的路徑也越復雜,從而也能夠演化出更先進的推理演算法。我們稱之為「聰明」。為什麼動物沒有人聰明?因為大腦的容量還不足以容納這么多運算的中間結果,自然無法得到更深的推理結果。曾經看到過報道說人的大腦還有94%左右沒有開發,要是開發出來人將會變得很聰明。可是,這能開發么?這94%左右的容量是干什麼用的?是保存推理計算的中間結果用的吧。這部分容量應該是無法開發的,不然如此海量的推理運算如何繼續?
[夢境&幻覺]
大腦和機器一樣需要休息。睡眠是大腦休息的一種表現。與其說休息,倒不如說是主程序暫停運行。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並沒有真正完全休息。而是在對腦中的數據進行整理,這個過程類似於「磁碟整理」或「內存優化」。大腦把推理過程中出現的暫存數據進行清理,有價值的會重新記憶,沒有價值的則會刪除。然而,這個過程往往會干擾主程序的休眠。有時,很多記憶碎片由於在整理時被錯誤地搬動或連接,導致我們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夢境。夢境有時是類似真實世界的,而有時又是完全荒誕離奇的,這取決於正被清理的數據本身和清理的過程。[驅動程序]
大腦掌控著人的所有硬體。但是有些硬體能夠實現復雜的功能,比如人類的語言。通過對聲音的控制,人能夠快速溝通。這取決於大腦中的驅動程序。其實人類可能有諸多的潛能,與其說還沒有開發,不如說沒安裝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從哪裡來?有可能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在不斷的推理過程中對這些硬體進行編程;也有可能需要通過基因的重組和變異才能夠得到。也許人類以後通過皮膚都能夠感知空氣的震動從而「聽到聲音」。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信息的容量相當於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以前的觀點是最善於用腦的人,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但現代科學證明這中觀點是錯誤的,人類對自己的大腦使用率是100%,大腦中並沒有閑置的細胞。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佔80%。它雖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臟輸出血量的15%,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
Ⅲ 人的大腦大約相當於多大內存
個人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就有大約77億TB(1TB=1024G)。
大腦只佔一個人體重的2%,卻消耗了一個人25%的氧氣。一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大腦就開始沒完沒了地工作,吃飯、工作、睡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會停止。
當我們測量計算機的存儲容量時,我們首先看計算機內存有多少個G。如果我們用計算機內存的單位來衡量人腦的容量,人腦相當於多少G的內存?
至於記憶,很久以前,心理學家就發現人腦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總有一部分人的記憶會在幾個小時內被遺忘。這就是現在所知的Ebbinghaus遺忘曲線。雖然大腦有著巨大的存儲空間,但它有一種定期清除不重要信息的機制,因此不容易形成長期記憶,人類的遺忘也在情理之中。
這種遺忘規律究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我適應的結果,還是生物學本身的某種缺陷,目前還沒有定論。
總之,關於記憶和大腦的知識仍然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在21世紀,理解腦科學的機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很難,很多還沒搞清楚。
Ⅳ 人腦的存儲量相當於多少MB或GB
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厘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信息的容量相當於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最善於用腦的人,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
1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如果把這些書轉化為pdf的格式,每本書大約有3兆的容量,那麼人腦就可以記憶3000億MB的數據,大約是2.93億GB.不過如果轉化成txt格式的書,那就要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