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分類有哪些
1. 存儲器的分類
存儲器的分類:
1.按存儲介質分類
半導體存儲器:用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存儲器。
磁表面存儲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儲器。
2.按存儲方式分類
隨機存儲器:任何存儲單元的內容都能被隨機存取,且存取時間和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無關。
順序存儲器:只能按某種順序來存取,存取時間與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有關。
3.按存儲器的讀寫功能分類
只讀存儲器(ROM):存儲的內容是固定不變的,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的半導體存儲器。
隨機讀寫存儲器(RAM):既能讀出又能寫入的半導體存儲器。
4.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類
非永久記憶的存儲器:斷電後信息即消失的存儲器。
永久記憶性存儲器:斷電後仍能保存信息的存儲器。
5.按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作用分類
主存儲器(內存):用於存放活動的程序和數據,其速度高、容量較小、每位價位高。
輔助存儲器(外存儲器):主要用於存放當前不活躍的程序和數據,其速度慢、容量大、每位價位低。
緩沖存儲器:主要在兩個不同工作速度的部件起緩沖作用。
2. 計算機存儲器的分類
計算機存儲器的分類
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 memory)
易失性存儲器在電源供應中斷後會丟失存儲的數據。主要類型包括:
1. 動態隨機訪問存儲器(DRAM)
由晶體管和電容組成,佔用資源小,速度相對較慢,需定期刷新。計算機內存主要由DRAM構成,常見於內存條,位寬通常為64位。
2. 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
由多個晶體管組成,速度快,但資源佔用較多。CPU和GPU的緩存通常由SRAM構成。
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
非易失性存儲器在電源中斷後仍能保留數據。主要類型包括:
1. 只讀存儲器(ROM)
-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
- 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 電子抹除式可復寫只讀存儲器(EEPROM)
2. 快閃記憶體
3. 磁碟
- 硬碟
- 軟盤
- 磁帶
存儲器容量計算
存儲器容量以二進制計算,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以下為常見容量單位及其關系:
- 1KiB = 1,024B = 2^10B
- 1MiB = 1,024KiB = 2^20B = 1,048,576B
- 1GiB = 1,024MiB = 2^30B = 1,073,741,824B
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歐洲聯盟(EU)的標准中,二進制乘數詞頭的縮寫為「Ki」、「Mi」、「Gi」,以避免與國際單位制(SI)混淆。然而,這些二進制乘數詞頭在製造業和個人使用中並不普遍。例如,標示為4GB的內存實際上是4GiB,而標示為4.7GB的DVD實際上是4.37GiB。對於32位操作系統,最大可使用2^32個地址,即4GiB。物理地址擴展和64位處理器是解決訪問超過4GiB存儲器問題的方法,但面臨兼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