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存儲表達方法有哪些
① 信息資源存儲有哪些主要技術
1.印刷技術。採用各種印刷技術把文字圖像記錄在紙上,便於閱讀流通。存儲密度低,加工難以自動化。
2.光學縮微技術,利用光學縮微技術將文字圖像記錄在感光材料上,存儲密度高,便於收藏,但是閱讀設備投資高。
3.磁錄光錄技術,利用磁錄光錄技術將聲音和圖像記錄在磁性和光學材料,存儲密度高內容直觀。表達力強。
4.計算機存儲技術,將文字圖像音視頻轉為數字化信息,以磁光碟和網路載體等,密度高,讀取快高,速遠距傳輸。
(1).數據壓縮技術。數據壓縮可以分為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兩大類 。
(2).資料庫技術。資料庫技術是計算機處理與存儲數據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術。
(3)文字、圖像和語音的識別技術
(4)圖像掃描與處理技術
(5)信息數字化技術,將模擬信號形式的音視頻轉化為數字化音視頻的音視頻信息數字化技術
② 字元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
字元在計算機內存放,應規定相應的代表字元的二進制代碼。代碼的選用要與有關外圍設備的規格取得一致。這些外圍設備包括鍵盤控制台的輸入輸出、列印機的輸出等等。字元作輸入時,要自動轉換為二進制代碼存於機內;輸出時,計算機內二進制代碼自動轉化為字元,兩者的轉換全是靠外圍設備實現的。字元是數據結構中最小的數據存取單位。通常由8個二進制位(一個位元組)來表示一個字元,但也有少數計算機系統採用6個二進制的字元表示形式。一個系統中字元集的大小,完全由該系統自己規定。[1]計算機可用字元一般為128~256個(不包括漢字時),每個字元進入計算機後,都將轉換為8位二進制數。不同的計算機系統和不同的語言,所能使用的字元范圍是不同的。
在 ASCII 編碼中,一個英文字母字元存儲需要1個位元組。在 GB 2312 編碼或 GBK 編碼中,一個漢字字元存儲需要2個位元組。在UTF-8編碼中,一個英文字母字元存儲需要1個位元組,一個漢字字元儲存需要3到4個位元組。在UTF-16編碼中,一個英文字母字元或一個漢字字元存儲都需要2個位元組(Unicode擴展區的一些漢字存儲需要4個位元組)。在UTF-32編碼中,世界上任何字元的存儲都需要4個位元組。[3]
表達
字元是可使用多種不同字元方案或代碼頁來表示的抽象實體。例如,Unicode UTF-16 編碼將字元表示為 16 位整數序列,而 Unicode UTF-8 編碼則將相同的字元表示為 8 位位元組序列。[3]微軟的公共語言運行庫使用 Unicode UTF-16(Unicode 轉換格式,16 位編碼形式)表示字元。
作用
針對微軟公共語言運行庫的應用程序使用編碼將字元表示形式從本機字元方案映射至其他方案。應用程序使用解碼將字元從非本機方案映射至本機方案。
電腦和通訊設備會使用字元編碼的方式來表達字元。意思是會將一個字元指定給某個東西。傳統上,是代表整數量的位元序列,如此,則可透過網路來傳輸,同時亦便於儲存。兩個常用的例子是ASCII和用於統一碼的UTF-8。根據谷歌的統計,UTF-8是最常用於網頁的編碼方式。相較於大部分的字元編碼把字元對應到數字或位元串,摩斯密碼則是使用不定長度的電子脈沖的序列來表現字元
③ 收集5種古代人們信息存儲的方法,所用的材料.
信息要想長久傳承,口頭表達是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穩定性,持久性,都不夠;更多依靠符號,文字,圖文。
圖畫,壁畫。
以竹簡,絲帛為媒介記載。
陶罐,瓷器鑄造的銘文,或者圖畫。
紙張大批量的記載,抄寫,活字,刻板印刷。
以建築,牆壁,崖刻,錢幣等。
④ 在數據結構中,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之間的關系
存儲結構是邏輯結構的存儲映像,邏輯結構指的是數據間的關系,它又分為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這兩者並不沖突。一個指的是數據之間的關系,而另一個指這種關系在計算機中的表現形式。兩者的區別就在於給他們定義的特殊操作,它們都有」出「和」入「兩種操作,一個是「先進先出」,而一個是「後進先出」。
一種邏輯結構在計算機里可以用不同的存儲結構實現。比如邏輯結構中簡單的線性結構,可以用數組(順序存儲)或單向鏈表(鏈接存儲)來實現。邏輯結構:指各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存儲結構:就是數據的邏輯結構用計算機語言的實現。
(4)常用的存儲表達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1、邏輯結構
是指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通常分為四類結構:
集合:結構中的數據元素除了同屬於一種類型外,別無其它關系。
線性結構: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對一的關系。
樹型結構: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對多的關系。
圖狀結構: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多對多的關系。
2、存儲結構
是指數據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又稱為數據的物理結構。通常由四種基本的存儲方法實現:
順序存儲方式。數據元素順序存放,每個存儲結點只含一個元素。存儲位置反映數據元素間的邏輯關系。存儲密度大。但有些操作(如插入、刪除)效率較差。
數據元素間的邏輯關系。這種方式不要求存儲空間連續,便於動態操作(如插入、刪除等),但存儲空間開銷大(用於指針),另外不能折半查找等。
索引存儲方式。除數據元素存儲在一組地址連續的內存空間外,還需建立一個索引表,索引表中索引指示存儲結點的存儲位置(下標)或存儲區間端點(下標)。
散列存儲方式。通過散列函數和解決沖突的方法,將關鍵字散列在連續的有限的地址空間內,並將散列函數的值解釋成關鍵字所在元素的存儲地址。其特點是存取速度快,只能按關鍵字隨機存取,不能順序存取,也不能折半存取。
⑤ 計算機進行數據存儲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是字,還是位元組
計算機進行數據存儲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
1、位元組
位元組是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基本單位。1個位元組由8個二進制位組成,常用B表示。在計算機和其他的數字設備中,一般用位元組作為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除了B(位元組)外,還有KB(千位元組)、MB(兆位元組)、GB(吉位元組)、TB(太位元組)、PB(拍位元組)等。
2、字
在計算機中,一串數碼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或運算的,稱為一個計算機字,簡稱字(word)。一個字通常由一個或多個位元組構成。例如286微機的字由2個位元組組成,它的字長為16;486微機的字由4個位元組組成,它的字長為32位機。
(5)常用的存儲表達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數據存儲表達單位的進制縮寫、中英文全稱讀法、簡寫和位元組讀法:
1、bit/bit/n.[C]位(比特),描述電腦數據量的最小單位,中文名稱「位」音譯「比特」,縮寫b(固定小寫),由數學統計學家約翰·圖基(JohnWilderTukey)在1946年提出(有資料稱1943年就提出了),來自binarydigit(二進制數字),二進制數系統中每個0或1就是一個位(bit)。
這個術語第一次被正式使用,是在C.E.香農著名的論文《通信的數學理論》()第1頁。
2、byte/t/n.[C]位元組,縮寫B(常見大寫),由IBM公司計算機設計師維爾納·巴克霍爾茲(WemerBuchholz)在1956年發明,由bite(咬)創造來的但為了避開bit而重拼為byte。
一個位元組可以編碼256個不同的值(2^8,即8個0和1的所有不同組合),這個值可以是一個0到255間的整數,也可以是ASCII字元集中的一個字母或符號。ASCII/ANSI編碼的英文字母佔一個位元組,漢字占兩個位元組。
3、kilo/ˈki:ləʊ/n.出自希臘語χίλιοι(chilioi)意思「千」thousand;縮寫K/k[千],1,0001或10^3或1×103千級數量單位;千位kilobit(kb),千位元組KiloByte(KB=Kilobyte千位元組),簡稱k/K/千;
4、mega/ˈmegə/n.出自希臘語μέγας,(megas)意思是「百萬」million;縮寫M[兆],1,0002或10^6或1×106百萬級數量單位/又稱「兆」;兆位元組MegaByte(MB=Megabyte兆位元組/百萬位元組),簡稱M/兆;
5、giga/'gɪgə/n.出自希臘語γίγας意思是giant/「億」billion;縮寫G[吉]咖,1,0003或10^9或1×109十億級數量單位/又稱「千兆/京」;吉位元組GigaByte(GB=Gigabyte吉位元組/千兆位元組),簡稱G/吉;
6、tera/'tɪərə/n.出自希臘語τέρας意思是"四「(tetra);縮寫T[太]拉,1,0004或10^12或1×1012萬億/兆兆級數量單位/又稱「垓」;太位元組TeraByte(TB=Trillionbyte萬億位元組),簡稱T/太;
7、peta/ˈpɛtə/n.出自希臘語πέντε意思five「五」(penta);縮寫P[拍]它,1,0005或10^15或1×1015千萬億級數量單位;拍位元組PetaByte(PB=Petabyte千萬億位元組),簡稱P/拍;
8、exa/'eksə/n.出自希臘語ἕξ(héx)意思six「六」(hexa);縮寫E[艾]可薩,1,0006或10^18或1×1018百億億級數量單位;艾位元組ExaByte(EB=Exabyte百億億位元組),簡稱E/艾;
9、zetta/'ziːtə/n.出自希臘語ἑπτά(hepta)意思seven「七」;縮寫Z[澤]它/澤塔,1,0007或10^21或1×1021十萬億億級數量單位;澤位元組ZettaByte(ZB=Zettabyte十萬億億位元組),簡稱Z/澤;
10、yotta/'jɒtə/n.出自古希臘語οκτώ(októ)意思eight「八」;縮寫Y[堯]它,1,0008或10^24或1×1024億億億級數量單位;堯位元組YottaByte(YB=Yottabyte億億億位元組),簡稱Y/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