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交換或
A. 試說明電路交換與存儲交換的主要區別
存儲轉發交換通信網採用的技術主要是幀交換,它的基本原理為:
傳統的乙太網和令牌環網在逐級鏈路的傳送交換過程中,包含執行鏈路協議設備和網路層協議的大量運算操作。隨著光纖的普及和網路傳輸速度與質量的提高,為了使網路的每個傳送環節上通信協議簡化,提高通信效率,產生了幀中繼交換技術。幀中繼開始是在ISDN標准化過程中在I.122協議中提出來的,它保存了X.25 鏈路層HDLC幀格式,但不採用LAPB規程,而按照ISDN標准使用獨立於用戶數據信道的呼叫控制信令,即LAPD規程,在鏈路級(幀級)實現交換(X.25在網路層實現)。
電路交換
每部電話都連接到交換機上,而交換機使用交換的方法,讓電話用戶之間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一百多年來,電話交換機雖然經過了多次更新換代,但交換的方式一直都是電路交換。 當電話機數量增多,就使用彼此連接起來的交換機來完成全網的交換工作。注意,是這種交換機採用了電路交換的方式,後來的分組交換也是採用了一樣的電信網,只是不一樣類型的交換機(當然協議也不同)。
從通信資源的分配角度來看,「交換」就是按照某種方式動態地分配傳輸線路的資源。
在使用電路交換打電話之前,先撥號建立連接:當撥號的信令通過許多交換機到達被叫用戶所連接的交換機時,該交換機就向用戶的電話機振鈴;在被叫用戶摘機且摘機信號傳送回到主叫用戶所連接的交換機後,呼叫即完成,這時從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條連接。通話過程。通話結束掛機後,掛機信令告訴這些交換機,使交換機釋放剛才這條物理通路。這種必須經過「建立連接--通信--釋放連接」三個步驟的連網方式稱為面向連接的。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
用戶到交換機之間的叫用戶線,歸電話用戶專用。交換機之間、許多用戶共享的叫中繼線,擁有大量的話路,正在通話的用戶只佔用其中的一個話路,在通話的全部時間里,通話的兩個用戶始終佔用端到端的固定傳輸帶寬。
以電路聯接為目的的交換方式是電路交換方式。電話網中就是採用電路交換方式。我們可以打一次電話來體驗這種交換方式。打電話時,首先是摘下話機撥號。撥號完畢,交換機就知道了要和誰通話,並為雙方建立連接,等一方掛機後,交換機就把雙方的線路斷開,為雙方各自開始一次新的通話做好准備。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電路交換的動作,就是在通信時建立(即聯接)電路,通信完畢時拆除(即斷開)電路。至於在通信過程中雙方傳送信息的內容,與交換系統無關。
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有A、B兩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一部交換機並有一千個用戶,兩個交換機之間用100條中繼線連接著。那麼,如果我們說:在A城的兩個用戶之間建立一條電路,我們指的是把兩條用戶線路通過A城的交換機聯接起來。但當我們說:在A城的一個用戶和B城的一個用戶之間建立一條電路時,我們指的就是由A城的用戶線路經A城交換機聯接到A、B城之間的一條中繼線路,在經B城交換機聯接到B城的用戶線路上。由於經濟上的原因,中繼線路總是大大少於用戶線路,並且為所有用戶所共享。那麼,當我們佔用了一條中繼線路以後,即使我們不傳送信息,別人也不能使用,這就是電路交換最主要的缺點。
在電話通信中,由於講話雙方總是一個在說,一個在聽,因此電路空閑時間佔大約50%。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所使用的是什麼工作機制?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就是通信的過程中維持的是實際的電子電路(物理線路),這條電子電路建立後用戶始終占
用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固定傳輸帶寬
電路交換的機制有什麼缺點?
從電路交換的工作原理看出,電路交換會佔用固定帶寬,因而限制了在線路上的流量以及連接數量
電路交換常於分組交換進行比較。其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分組交換的通信線路並不專用於源與目的地間的信息傳輸。在要求數據按先後順序且以恆定速率快速傳輸的情況下,使用電路交換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因此,當傳輸實時數據時,諸如音頻和視頻;或當服務質量(QOS)要求較高時,通常使用電路交換網路。分組交換在數據傳輸方面具有更強的的效能,可以預防傳輸過程(如 e-mail 信息和 Web 頁面)中的延遲和抖動現象
B. 內存儲器可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1、內存用於存放需要高速讀寫的數據,速度一般比硬碟、優盤、固態盤等外部存儲設備快很多。
2、在普通電腦中,內存可與CPU和外部存儲設備交換信息。
——但是在很多專門功能處理系統中,一般是與專門功能的中心模塊交換信息。
——比如顯卡中就是與顯卡基春晶元GPU交換信息。
——再比如有的數字電視機中的內存,就是與數字電視前端晶元交換信息(這時候的CPU往往就淪為旁觀者了)。
——還有手機中,就是與手機晶元交換數據。
3、其實,內存與外部存儲的關系,搏握耐大致就像米倉與米袋的關系。外部存儲是米倉,可以長期保存很多大米;內存是米袋,只能保存少數大米。
你不會每頓做飯都到倉庫去盛米,因為那會比到廚房的米袋盛慢多了。
但是米袋的米很有限,吃完了還得到倉庫去裝一皮老袋。
有時候你還想換麵粉來吃,又得把米袋的剩米放回倉庫;再從倉庫盛麵粉。
C. 簡述存儲轉發交換方式與線路交換方式的區別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是交換機工作方式的一種形式;就是當交換機接受到外部數據時,並不是立即進行轉發,而是先講數據在設備內存保存下來一份後,然後再將存儲的這份數據進行轉發,也就是傳輸。這種方式會造成傳輸過程的時間上多一點(一般是毫秒計算,很小)。但是數據的安全性方面要好很多,不會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
1、線路交換(電路交換)
以電路聯接為目的的交換方式是電路交換方式。電話網中就是採用電路交換方式。我們可以打一次電話來體驗這種交換方式。打電話時,首先是摘下話機撥號。撥號完畢,交換機就知道了要和誰通話,並為雙方建立連接,等一方掛機後,交換機就把雙方的線路斷開,為雙方各自開始一次新的通話做好准備。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電路交換的動作,就是在通信時建立(即聯接)電路,通信完畢時拆除(即斷開)電路。至於在通信過程中雙方傳送信息的內容,與交換系統無關。線路交換的特點:1、獨占性:建立線路之後、釋放線路之前,即使站點之間無任何數據可以傳輸,整個線路仍不允許其它站點共享,因此線路的利用率較低,並且容易引起接續時的擁塞。2、實時性好:一旦線路建立,通信雙方的所有資源(包括線路資源)均用於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傳輸延遲之外,不再有其它延遲,具有較好的實時性;3、線路交換設備簡單,不提供任何緩存裝置;4、用戶數據透明傳輸,要求收發雙方自動進行速率匹配。來源:網界網論壇
D. 能直接和cpu交換信息的存儲器是什麼
能直接和cpu交換信息的存儲器是內存儲器。
數據可以在RAM中存儲、讀取和用新的數據代替。當計算機在運行時RAM是可得到的。它包含了放置在計算機此刻所處理的問題處的信息。大多數RAM是「不穩定的」,這意味著當關閉計算機時信息將會丟失。只讀存儲器(ROM)是穩定的。
它被用於存儲計算機在必要時需要的指令集。存儲在ROM內的信息是硬接線的」(即,它是電子元件的一個物理組成部分),且不能被計算機改變(因此稱為「只讀」)。
可變的ROM,稱為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可以將其暴露在一個外部電器設備或光學器件(如激光)中來改變,PROM的重新編程是可能的,但不是常規。
(4)存儲交換或擴展閱讀
為提高存儲器的性能,通常把各種不同存儲容量、存取速度和價格的存儲器按層次結構組成多層存儲器,並通過管理軟體和輔助硬體有機組合成統一的整體,使所存放的程序和數據按層次分布在各存儲器中。
主要採用三級層次結構來構成存儲系統,由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組成。圖中自上向下容量逐漸增大,速度逐級降低,成本則逐次減少。
整個結構可看成主存一輔存和Cache-主存兩個層次。在輔助硬體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管理下,可把主存一輔存作為一個存儲整體,形成的可定址存儲空間比主存儲器空間大得多。由於輔存容量大,價格低,使得存儲系統的整體平均價格降低。
Cache-主存層次可以縮小主存和CPU之間的速度差距,從整體上提高存儲器系統的存取速度。
E. 簡述存儲轉發交換方式與線路交換方式的區別
1、原理不同:
線路交換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數據傳輸期間,源結點與目的結點之間有一條由中間結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在數據傳輸結束之前,一直保持這條線路。
存儲轉發技術要求交換機在接收到全部數據包後再決定如何轉發,而直通轉發則是在交換機收到整個幀之前就已經開始轉發數據了,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換延遲。
2、過程不同:
線路交換希望通信的計算機之間必須事先建立物理線路(或者物理連接)。整個線路交換的過程包括建立線路、佔用線路並進行數據傳輸、釋放線路(線路拆除)三個階段。
存儲轉發是一種傳統的轉發方式,交換機啟動接收進程,開始收取幀,從"Preamble"欄位開始,一直到最後的CRC,當這個完整的幀收取完成,把收到的分組放入緩存,之後交換機開始啟動轉發進程,根據目標MAC地址來決定轉發策略。
3、數據交換速度不同: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線路交換方式的固定分配帶寬,資源利用率低,靈活性差;一般用於電話交換,但也可用於數據交換,用於數據交換時一般速率低於9.6kb/s。
F. 存儲轉發的存儲轉發交換方式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是交換機工作方式的一種形式;
就是當交換機接受到外部數據時,並不是立即進行轉發,而是先講數據在設備內存保存下來一份後,然後再將存儲的這份數據進行轉發,也就是傳輸。
這種方式會造成傳輸過程的時間上多一點(一般是毫秒計算,很小)。但是數據的安全性方面要好很多,不會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
1、線路交換(電路交換)
以電路聯接為目的的交換方式是電路交換方式。電話網中就是採用電路交換方式。我們可以打一次電話來體驗這種交換方式。打電話時,首先是摘下話機撥號。撥號完畢,交換機就知道了要和誰通話,並為雙方建立連接,等一方掛機後,交換機就把雙方的線路斷開,為雙方各自開始一次新的通話做好准備。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電路交換的動作,就是在通信時建立(即聯接)電路,通信完畢時拆除(即斷開)電路。至於在通信過程中雙方傳送信息的內容,與交換系統無關。
線路交換的特點:
1、獨占性:建立線路之後、釋放線路之前,即使站點之間無任何數據可以傳輸,整個線路仍不允許其它站點共享,因此線路的利用率較低,並且容易引起接續時的擁塞。
2、實時性好:一旦線路建立,通信雙方的所有資源(包括線路資源)均用於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傳輸延遲之外,不再有其它延遲,具有較好的實時性;
3、線路交換設備簡單,不提供任何緩存裝置;
4、用戶數據透明傳輸,要求收發雙方自動進行速率匹配。
來源:網界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