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順序存儲的人是
⑴ 第一位提出存儲程序思想的科學家是誰
第一位提出存儲程序思想的科學家是馮·諾伊曼。
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美籍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馮·諾依曼是羅蘭大學數學博士,是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成就
馮·諾依曼1944年與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是博弈論學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馮·諾依曼轉向研究自動機理論,著有對人腦和計算機系統進行精確分析的著作《計算機與人腦》(1958年),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方案。其餘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1926)、《經典力學的運算元方法》、《連續幾何》(1960)等。
⑵ 馮·諾依曼(Von Neumann)的"程序存儲"設計思想是什麼
設計思想就是馮·諾依曼當時設計計算機的時候的想法,你可以這么理解,馮·諾依曼當時正在研究程序存儲,他就想啊想啊,怎麼才能實現程序存儲呢,結果終於被他想到了,那就是:要想實現程序存儲,計算機必須有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這5大部件才行,所以說,他的設計思想就是這五大部件嘍
⑶ 最先提出在計算機中存儲程序概念的科學家
你要的答案應該是這個
馮·諾依曼型計算機
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是由美藉匈牙利科學家馮· 諾依於1946年提出的。迄今為止所有進入實用的電子計算機都是按馮· 諾依曼的提出的結構體系和工作原理設計製造的,故又統稱為「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其要點為:
1.計算機完成任務是由事先編號的程序完成的;
2.計算機的程序被事先輸入到存儲器中,程序運算的結果,也被存放在存儲器中。
3.計算機能自動連續地完成程序。
4.程序運行的所需要的信息和結果可以通輸入\輸出設備完成。
5.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