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單元地址分配
1. 內存中的存儲單元的地址結構是幾維
內存中的存儲單元的地址結構是16位。
大部分16位和32位的CPU不允許將字或者長字存儲到內存中的任意地址。比如Motorola68000不允許將16位的字存儲到奇數地址中,將一個16位的字寫到奇數地址將引發異常。
每一個單元的地址稱為位元組地址,任何相鄰兩個單元組成一個字地址,按編址原則約定用其中一個較小的地址來表示字地址。一個字由兩個位元組組成,則低位元組對應低地址,高位元組對應高地址。
相關應用:
在計算機中,由控制器解釋,運算器執行的指令集是一個精心定義的數目十分有限的簡單指令集合。一般可以分為四類:
1)、數據移動 (如:將一個數值從存儲單元A拷貝到存儲單元B)。
2)、數邏運算(如:計算存儲單元A與存儲單元B之和,結果返回存儲單元C)。
3)、 條件驗證(如:如果存儲單元A內數值為100,則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
4)、指令序列改易(如: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
2. 4.片內程存是8k,地址范圍是多少,訪問的時候地址怎樣分配
內程存是8k,地址范圍是某種存儲器晶元是8KB*4/片,那麼它的地址線根數是13。
內程存數據存儲器片內數據存儲器為8位地址,所以最大可定址的范圍為256個單元地址,對片外數據存儲器採用間接定址方式,R0、R1和DPTR都可以做為間接定址寄存器,R0、R1是8位的寄存器,即R0、R1的定址范圍最大為256個單元,而DPTR是16位地址指針。
內程存主要應用:
存儲晶元技術主要集中於企業級存儲系統的應用,為訪問性能、存儲協議、管理平台、存儲介質,以及多種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支持。隨著數據的快速增長,數據對業務重要性的日益提升,數據存儲市場快速演變。從DAS、NAS、SAN到虛擬數據中心、雲計算,無不給傳統的存儲設計能力提出極大挑戰。
內程存對於存儲和數據容災,虛擬化、數據保護、數據安全(加密)、數據壓縮、重復數據刪除、自動精簡配置等功能日益成為解決方案的標准功能。用更少的資源管理更多的數據正在成為市場的必然趨勢。
3. 什麼是字塊內地址什麼是主存塊地址什麼是緩存塊地址什麼是組地址
字塊內地址: 一個塊含有幾個字,數據位於第幾個字就是字塊內地止。
主存塊地址:將主存分塊存儲,位於第幾塊就是主存塊地址。
緩存塊地址:將cache分塊存儲,位於第幾塊就是主存塊地址。
組地址:將cache的塊分組,位於第幾組就是組地址。
具體關系如圖所示:
(3)存儲單元地址分配擴展閱讀:
cache(緩存)與主存映射有三種映射:
全相聯映射:主存的一塊可以映射到cache的任意一行中。
直接相聯映射 :根據cache的大小將主存劃分為若干個區,每個區中的塊與cache中的行一一對應。主存的一塊只能存放到cache的某一特定行中。
組相聯映射:
1、首先將cache的劃分為若干組(U組),每組有V行(稱為V路組相聯)。
2、主存按每U塊劃分為一組,每組有U塊。
3、主存的第j塊按模U映射到cache的第i組中的任意一行。
4、組間直接映射,組內全相聯映射
參考資料:網路-塊映射策略
4. 8086給各寄存器,內存分配的地址范圍是什麼
CPU的物理地址不變,而邏輯地址分配是隨機的,每次載入系統時都不一樣,可以在DOS里查看。對於有16根數據線,20根地址線的8086CPU,將邏輯地址用段基地址和偏移地址表示。段寄存器中的段基地址可以定義任何64KB存儲器的起始地址,偏移量用來在64KB存儲器中任選一單元,每一個段的長度為64KB,地址范圍為(起始地址~起始地址+FFFFH),起始地址為段基地址×10H。
5. 計算機系統中的存儲系統是指
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主存儲器被劃分成若干用於存放數據或指令的存儲單元。為了區分不同的存儲單元,給每一個存儲單元分配一個編號,這個編號稱為存儲單元的地址,因此主存是按地址存取信息的。
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主存儲器被劃分成若干用於存放數據或指令的存儲單元。為了區分不同的存儲單元,給每一個存儲單元分配一個編號,這個編號稱為存儲單元的地址,因此主存是按地址存取信息的。
在主存中,以位元組作為編址單位,即一個存儲單元的長度為8個二進制位。存儲單位的地址編號從0開始,順序加1 ,是一個無符號二進制整數,一般用十六進制數表示。容量大而速度低的外圍存儲器主要採用磁碟、光碟、磁帶等。
主存保護是存儲保護的重要環節。主存保護一般有存儲區域保護和訪問方式保護。存儲區域保護可採用界限寄存器方式,由系統軟體經特權指令給定上、下界寄存器內容,從而劃定每個用戶程序的區域,禁止越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