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非易失性存儲器
㈠ 硬碟屬於主存儲器還是輔助存儲器
硬碟屬於輔助存儲器。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價格貴;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內存儲器用於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常常頻繁地交換信息。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1)硬碟非易失性存儲器擴展閱讀:
主存儲器(內存)與輔助存儲器(外存)的區別:
1、易失性VS非易失性。
內存,例如隨機存取內存(RAM),是具有易失性的。這意味著當系統斷電時,數據就會丟失。與之相反,外部存儲是非易失性的,因此即使沒有電源,它也能保存數據。
2、性能和容量。
在大多數情況下,外存比內存的速度慢得多。而與外存不同的是,RAM直接通過更寬更快的匯流排連接到CPU。
3、存儲時長區別
內存斷電後不保留,外存能長期保留。
㈡ 常見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有哪幾種
常見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有以下幾種:
一、可編程只讀內存: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其內部有行列式的鎔絲,可依用戶(廠商)的需要,利用電流將其燒斷,以寫入所需的數據及程序,鎔絲一經燒斷便無法再恢復,亦即數據無法再更改。
二、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內存: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電子抹除式可復寫只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之運作原理類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電場來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三、可擦可編程只讀內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可利用高電壓將數據編程寫入,但抹除時需將線路曝光於紫外線下一段時間,數據始可被清空,再供重復使用。因此,在封裝外殼上會預留一個石英玻璃所制的透明窗以便進行紫外線曝光。
四、電可改寫只讀內存:EA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ead only memory)
內部所用的晶元與寫入原理同EPROM,但是為了節省成本,封裝上不設置透明窗,因此編程寫入之後就不能再抹除改寫。
五、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
是一種電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讀存儲器的形式,允許在操作中被多次擦或寫的存儲器。這種科技主要用於一般性數據存儲,以及在電腦與其他數字產品間交換傳輸數據,如儲存卡與U盤。快閃記憶體是一種特殊的、以宏塊抹寫的EEPROM。早期的快閃記憶體進行一次抹除,就會清除掉整顆晶元上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