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如何創建配置
① 如何配置linux網卡
linux下配置網路步驟方法:
配置動態IP
1、在終端命令窗口中輸入setup,就會彈出如下窗口。
[root@wgods ~]# setup
拓展資料:
1、網卡上面裝有處理器和存儲器(包括RAM和ROM)。網卡和區域網之間的通信是通過電纜或雙絞線以串列傳輸方式進行的。而網卡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通過計算機主板上的I/O匯流排以並行傳輸方式進行。因此,網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進行串列/並行轉換。由於網路上的數據率和計算機匯流排上的數據率並不相同,因此在網卡中必須裝有對數據進行緩存的存儲晶元。
2、在安裝網卡時必須將管理網卡的設備驅動程序安裝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序以後就會告訴網卡,應當從存儲器的什麼位置上將區域網傳送過來的數據塊存儲下來。網卡還要能夠實現乙太網協議。
3、網卡並不是獨立的自治單元,因為網卡本身不帶電源而是必須使用所插入的計算機的電源,並受該計算機的控制。因此網卡可看成為一個半自治的單元。當網卡收到一個有差錯的幀時,它就將這個幀丟棄而不必通知它所插入的計算機。當網卡收到一個正確的幀時,它就使用中斷來通知該計算機並交付給協議棧中的網路層。當計算機要發送一個IP數據包時,它就由協議棧向下交給網卡組裝成幀後發送到區域網。
4、隨著集成度的不斷提高,網卡上的晶元的個數不斷的減少,雖然各個廠家生產的網卡種類繁多,但其功能大同小異。
參考資料:網路:網卡
② 在Linux中,如何配置DNS
Linux系統如何修改DNS?
1.在命令行中輸入「vi /etc/resolv.conf」命令對resolv文件進行編輯
2.在打開的文件中輸入 nameserver 114.114.114.114(按鍵盤上的I鍵可以使當前文本進入編輯狀態),按下鍵盤上的ESC可以退出編輯狀態。
3.在退出編輯狀態下輸入:wq回車後可以對當前配置進行保存
網卡方式如何配置DNS?
在命令行輸入「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打開網卡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的DNS1和DNS2中配置上新的DNS。
③ 如何配置Linux命令行的字體和背景顏色
我們使用Linux的時候,經常需要使用命令行。Linux命令行的背景默認是白色的,字體默認是黑色,14像素的。那麼我們如何根據自己的喜好配置Linux命令行的字體和背景顏色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工具/材料
Linux Terminal
配置字體
- 01
首先進入Linux系統以後點擊左上角的Applications,然後選擇Terminal選項,如下圖所示
- 02
接下來在打開的命令行中點擊頂部的Edit菜單,然後選擇Profile Preferences選項,如下圖所示
- 03
進入Profile Preferences設置界面以後,定位到General頁,去掉使用系統字體的復選框,然後點擊Font後面的按鈕,如下圖所示
- 04
在彈出的選擇命令行字體界面中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然後設置字體大小即可,如下圖所示
配置背景
- 01
背景的配置需要首先定位到Colors頁卡,然後去掉系統背景的復選框,如下圖所示
- 02
接下來點擊Background Color後面的按鈕進行背景色的配置,如下圖所示
- 03
在彈出的選擇命令行背景顏色的界面中我們選擇一個自己喜好的顏色,點擊Select按鈕即可,如下圖所示
- 04
最後回到命令行界面,我們就可以看到背景顏色已經發生了改變,如下圖所示
④ linux下如何配置網路
1、首先我們用root用戶登錄linux桌面系統。
⑤ Linux如何創建用戶並配置ftp許可權
Linux下創建用戶是很easy的事情了,只不過不經常去做這些操作,時間久了就容易忘記,順便配置一下FTP。聲明:使用Linux版本release 5.6,並以超級管理員root身份運行。
1.創建用戶,並指定分組和主目錄
useradd -d /home/lch -g root lch
還可以增加其他參數,比如指定用戶使用shell等,具體的google一下
2.設定密碼
passwd lch
3.查看、改變、添加用戶分組
[root@localhost ~]# groups lch
lch : root www
# -G 改變分組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root lch
[root@localhost ~]# groups lch
lch : root
# -g 新增分組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www lch
[root@localhost ~]# groups lch
lch : www root
4.刪除用戶
# 加上 -r 參數,刪除更徹底
userdel -r lch
更改ftp配置文件
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並設定或刪掉注釋:
userlist_enable=NO
anonymous_enable=NO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打開/etc/vsftpd/user_list並增加一行:
lch
新建文件/etc/vsftpd/chroot_list並增加一行
lch
配置用戶ftp許可權及訪問路徑限制:
此時用usertest登陸系統ftp,是否可以訪問?如果無法訪問,說明我們的ftp做了限制。打開/etc/vsftpd /vsftpd.conf,查找userlist_enable、userlist_deny、userlist_file。如果 userlist_deny=NO:只允許userlist_file文件中的用戶可訪問ftp;如果 userlist_deny=YES:userlist_file文件中列舉的用戶不能通過ftp訪問系統。userlist_enable是該功能的開 關。我們的系統配置如下: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deny=NO
userlist_file=/etc/vsftpd/user_list
所以需要把用戶加入到/etc/vsftpd/user_list文件中,每個用戶一行。
由於該主目錄是mpsp用戶建的,usertest是mpsp組的成員,所以usertest默認具有增刪查改許可權;而usertest作為 mpsp組成員,對/home/mpsp下的所有路徑具有訪問許可權(根據各目錄的許可權設置,默認是這樣),登錄ftp後會發現,usertest用戶可以 訪問其他目錄,並且具有mpsp組的許可權,這樣做是不允許的,我們需要將usertest用戶的訪問范圍控制在其主目錄下。方法如下:
1. cd /etc/vsftpd 進入ftp配置文件目錄
2. vi vsftpd.conf編輯此文件,找到#chroot_list_enable=YES,刪除前面的那個#號,表示開啟此限制功能
找到chroot_list_file: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3. 編輯chroot_list文件,加入你要限制的用戶名,一行一個用戶。
如果更新了vsftpd.conf,一定要重啟ftp,命令如下:
[root@linux sir001 root]# /etc/init.d/vsftpd restart
關閉vsftpd:[ 確定]
為vsftpd 啟動vsftpd:[ 確定]
啟動FTP服務
service vsftpd start
還有兩個參數:stop、re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