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房如何配置資產
A. 如何進行家庭資產配置
做好家庭資產配置總共分為兩步,第一步確定資產配置規劃,第二步,動態平衡。第一步是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確定資產配置的策略和規劃,簡單來說就是投什麼,各投多少。對於貨幣基金,大家留出3到6個月的備用金就可以了。貨幣基金的投資金額確定好之後,接下來確定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的投資比例。剛開始的時候,投資水平還有限,不必對自己要求過高,建議採用最簡單的50:50策略。
第二步動態平衡的意思就是根據賬戶資金的變化,按自己規定的資產配置策略重新調整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的配置比例。舉個例子,我們剛開始的資產配置比例是50:50,一年後,兩類基金的收益率是不一樣的,兩個賬戶里的錢肯定就不一樣多了,假如指數基金收益率比債券基金的高,那麼指數基金賬戶里的錢會更多,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的投資比例就不是50:50了,這時候就調整一下,把它重新變成50:50,這就是動態平衡。
做家庭資產配置到金斧子,金斧子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
B. 28歲,已婚兩套房無貸款,無小孩,總資產300萬,其中現金100萬,年收入30萬左右,買什麼車合適
10萬以內的,比較合適,現在社會壓力大,車子只是奢侈品,等收入提到了再買好的
C. 對於資產配置你有哪些看法
1.最近看到某通信巨頭變相裁員的新聞,報道中稱該通信巨頭開始逐步裁剪34歲以上的員工,特別是40歲以上的研發人員。首先是HR跟這些員工約談,要求其常駐海外艱苦地區,美其名曰「輪崗鍛煉」。因為該公司在面試時就會要求應聘者同意被派駐海外,那麼現在在國內「享受」了這么多年,公司需要你去海外好像也沒有什麼過份的。當然,國內不少34歲以上的員工早就成家立業,甚至生了二胎,這個時候被派到海外常駐,遠離妻兒,能欣然接受的肯定是少數。如果不接受公司的安排,那麼就會在接下來的考評中被打C或D,然後「被離職」。
近日該公司的老總也在國外某員工大會上發表言論,發言的原標題是「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斗?」,並在會上回應清理老員工的傳聞,強調「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著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這個言論雖然不是官方澄清傳聞,但是也再一次把這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實這名老總的確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畢竟他70多歲還在工作,經常世界各地滿天飛。
如果要繼續這個方案可以考慮再大膽一些,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工資收入,也即找的新工作還是要有更高的月薪或是綜合年薪,我認為完全有可能。其次將只貸款了70萬的第一套房提前還貸再辦理高成數的抵押,按照超過350萬的估值來看預計可以貸款到200萬,雖然貸款增多,但是用於理財的資金也變多(達到230萬),理財的年化收益基本上是可以超過抵押貸款的利率。當然,這也是比較激進的做法,會造成整體負債比過高,他家只有一個掙錢的勞動力,所以不太適合這個家庭。
4.有不少網友認為不該買二套房和生二胎,不該讓妻子當全職太太,我卻不這樣認為,為了孩子上學買學位房是不得已,而且相對於他之前的情況是很不錯的投資。對於這種突然被裁員的黑天鵝事件,的確難以預料到。
其實,對於文中「被裁員」的員工只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現狀,合理利用自己手頭上的資產,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生活「崩盤」的顧慮。而且離開了高強度的工作單位,到一個收入雖然低不少,但是壓力更小,自由時間更多的公司里,多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一雙兒女和妻子可能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的薪酬沒有什麼意外的話總是會越來越多,負債也會逐漸減少,再加上房產的升值和理財收入的逐漸增多,說不定還可以走上財務自由的道路,從此告別戰戰兢兢的職場。
理財趁年輕——願你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微信公眾號: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