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的必要性如何描述
❶ 資源配製的必要性是什麼
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作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
1.計劃配置方式(計劃調節)
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反映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的內在聯系、有計劃地實現社會總勞動按比例分配和自覺調節經濟運行的經濟機制叫計劃機制。計劃機制包括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現形式和宏觀計劃調節等。計劃機制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自覺運用,是主觀見諸於客觀的過程,是一種「看得見的手」的調節。
(1)計劃調節適應於社會化大生產高度發展的要求,是自覺地運用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規律的實現形式。計劃調節的優勢和長處在於:
計劃調節可以從總體上保持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無政府狀態和周期性危機。
計劃調節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動員和集中必要的財力、物力進行重大建設,防止重復建設和巨大浪費。
計劃調節可以合理地調節收入分配,保持社會公正。
(2)計劃調節的經濟歷史實踐
經濟實踐表明:計劃調節的功效取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有其適用的基礎和領域,超出適用的基礎和領域,計劃調節的功效會力所不及,失去效力。
2.市場配置方式(市場調節)
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不同觀點:計劃體制其實更具盲目性和滯後性,市場機制下企業會根據市場信息作出更准確的預測),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市場調節的實質就是價值規律調節。價值規律是通過價格、供求和競爭調節社會勞動分配比例的,是一種「看不見的手」的調節。正如恩格斯所說:「只有通過競爭的波動從而通過商品價格的波動,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才能得到貫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這一點才能成為現實。」
(1)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
第一,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效率提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使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即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社會價值。在競爭的作用下,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價值較低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能夠以高於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以此獲得較高的收入。相反,勞動生產率較低,個別價值較高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可能按低於其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獲得較少的收入以至蝕本。這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從自身利益出發,會主動地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經營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第二,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產需銜接。
企業作為市場調節信號的接受者,主要通過市場價格的漲落,了解市場供求狀況,並據此安排和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品種、數量和規模,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意味著該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企業就會自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反之,若某種商品價格下跌,表明該種商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企業則會縮小生產規模,或調整經營方向,轉而生產其他商品。市場是企業的「生命」,關繫到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和企業的發展。所以,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三,發揮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必然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以外部的強制力,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強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勵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促使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和銳意進取的活力。
(2)市場調節的缺陷和局限性
A.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
市場主體都是從本位利益出發,按照市場信號調整微觀經濟個量資源配置,不可能洞察國民經濟全局並直接按照社會實際需要組織生產。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往往要通過反復多次的市場自發調節並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才能實現供求總量的平衡和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還會帶來過剩供給和虛假繁榮,而一旦支撐虛假繁榮的鏈條受到破壞,經濟運行就會發生紊亂。因此,市場對國民經濟重大的結構調整、重大建設和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對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加以必要的宏觀調控,會導致經濟生活的劇烈震盪。
B.市場調節對壟斷性產品的調節是乏力的
在壟斷條件下,壟斷企業可以對其銷售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實行控制,從而通過提高產品價格高於邊際成本或限制產量的辦法來獲取超額利潤。因此,壟斷的存在會約束市場調節作用的發揮,阻礙資源配置的優化。
C.市場調節會造成外部不經濟
各個市場主體的經濟費用和社會經濟費用之間,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一家企業為了節約自己的費用而將污染物排放出去,使得其他企業或社會付出額外的費用甚至更大的費用而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對於這種外部不經濟問題,市場調節是無力解決的。
D.市場調節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
例如,國防、社會治安以及社會公共設施,就是這類公共產品和勞務。這一類產品和勞務,是由社會共同消費的,不可能由個別企業按照市場交易規則來提供。
E.市場調節不能解決收入不公平和社會不公平的問題
市場調節要求商品生產經營者在市場上遵守等價交換原則和平等競爭規則,但卻默認競爭結果的不平等性,市場不會因為經濟當事人的收入差距和社會不公平而對低收入者採取價格優惠、對高收入者實行高價限制。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機制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力量。但市場配置資源客觀上存在不足,不可能使資源配置盡善盡美。當一定時期資源配置出現問題,地區結構、產業結構、市場結構、企業結構存在失衡時,國家可通過財政政策,把掌握或控制的資源轉移分配到急需發展的領域,使經濟結構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如在地區結構調整中,加快西部地區發展,保持東部、中部與西部之間的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強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❷ 玩游戲電腦配置什麼最重要
玩游戲最重要的電腦配置絕對是顯卡和處理器,顯卡和處理器是電腦最重要的東西了。最新外星人的系列筆記本,顯卡是3080,處理器是十一代的I7,這樣的配置絕對是世界頂尖的水平,其次就是要看散熱了,如果在散熱方面有一個評分表的話,普通的筆記本散熱也就能打個7分,但是這時候外星人直接10分爆滿。30系統的顯卡如果沒有風扇的話,都可以將雞蛋煎熟,但是的外星人系列卻完美的將這些熱量全部帶走,讓你的電腦依舊健步如飛。之後就是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是決定你電腦載入的速度的,這個一般固態硬碟都是128或者256G。最後就是看看電腦的屏幕鍵盤了,這些都無傷大雅,一般的電腦現在鍵盤和屏幕都是差不多的,配置其實並沒有大改,而且這個還需要看你自己的個人喜好,就是在外觀方面,當然你也可以貼一個膜。❸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必要性和主要內容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
是對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經濟的合理調配,實現資源結構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大的效用,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財政資源配置的主體是政府,又稱政府資源配置。
計劃經濟下——計劃配置;市場經濟下——市場配置
在市場經濟下,之所以需要財政資源配置,因為:
1、公共需要和公共產品;
2、市場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實現資源配置是財政的職能之一。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我們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
首先我們要正確理解"資源"一詞的含義。這里的"資源"和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源"指的是自然資源,例如水資源、森林資源等,而我們這里所說的"資源"指的是用來生產商品和勞務的投入物,也就是生產要素。它包含兩大類,一類是人力資源,也就是各種形式的勞動力,另一類是非人力資源,包括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廠房、設備等人造資源。
資源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稀缺性,也就是不能滿足人們的全部需要,因此在客觀上就要求人們在資源的各種用途之間合理地安排資源,這也就是經濟上所說的資源配置問題。
另外,我們財政上所說的配置資源和市場配置資源也有所不同。財政所配置的資源主要是用於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資源,而對於市場來配置的滿足社會其它需要的資源不進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