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雲存儲windows
⑴ 個人私有雲存儲哪個好
個人私有雲存儲推薦:
1、可道雲
可道雲是一款可以像Windows操作一樣的企業網盤,雲端文檔管理,在企業網盤內也可以像在電腦上操作一般熟悉而流暢,熟悉框選、拖拽、快捷鍵,從來沒有這么簡單方便。可道雲擁有專業的在線編輯器,堪比本地編輯器的強大功能,直接在雲端進行編輯、保存,隨時隨地進行站點管理。
⑵ 小白用戶也能玩轉的「NAS」私有雲存儲:綠聯私有雲 DH2100
在數字時代里,對於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財富肯定就是個人數據了!如何安全、穩定的保存好自己越來越多的海量數據?免費的話可以用網盤,再高階一點可以上NAS。目前市面想要免費使用的網盤可以說真的是少之又少,主要是體驗差,主要集中在非會員用戶會有速度限制!成品的NAS可以說是已經大大降低了入門門檻,但是依然需要設定各種參數和埠調試,對於一些小白用戶來說真的是太復雜了,最近綠聯推出了一款面向家庭NAS存儲產品:綠聯私有雲 DH2100,最近剛借朋友的過來,下面分享一下使用體驗。
這款綠聯雲 DH2100主打個人以及小型家庭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於數據存儲、雲訪問、雲備份,所以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台簡易的「NAS」。另外它還能遠程式控制制下載,支持網路網盤、迅雷下載等。包裝正面是它的渲染圖,左下角也標注了它的一定功能點:自動備份、極速傳輸、遠程訪問等。
背面是它的特點和配置介紹:搭載64位四核CPU,主頻1.4GHz,2GB DDR4 高性能內存,千兆乙太網口,USB介面,內置雙盤插槽,支持3.5寸、2.5寸SATA III硬碟。使用的處理器主打硬體級影音文件解碼,囊括近年來高端視頻升級H265封裝、4K@60P商用影音文件、HDR 10動態色彩技術,均為純硬解原生輸出,對於視頻解碼方面可以提供不錯的支持,例如群暉和威聯通等准專業NAS也是採用了同款處理器,綜合性能非常強悍。
綠聯雲 DH2100的硬體信息:
打開包裝之後,除了機身外,還標配有根千兆網線和DC電源適配器。配套的螺絲刀和螺絲是安裝2.5英寸硬碟使用的。
搭配綠聯雲 DH2100使用的是希捷酷魚硬碟, 3.5英寸大小,SATA 6Gb/s規格,256MB緩存,轉速5400RPM,是疊瓦設計的SMR硬碟,2TB單碟的。 因為NAS存儲需要長時間運行,所以建議小夥伴們在選擇NAS存儲的硬碟時盡量選針對NAS設計的硬碟,這樣可以保證NAS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同時也保證存儲資料安全完整,所以不要吝嗇用於NAS的硬碟,數據無價。
綠聯雲 DH2100的設計格外的簡潔,機身採用了比較耐看的金屬灰色,在機身上是沒有開機按鍵的。在機身正面可以看見採用了豎式排列指示燈和USB介面,從上到下:電源指示燈、網路指示燈、硬碟工作狀態指示燈、USB-C 3.0介面、USB-A 3.0介面。
綠聯雲 DH2100的側面帶有綠聯的LOGO標志,整機豎立放置的造型占據桌面空間還是非常少,整體尺寸作為家庭和個人用的雲存儲終端來說還是比較纖細小巧的,可以輕松放在路由器的附近。
背面可以看見最上方的是散熱欄柵口, 實際使用感受機身的熱量控制的還是相當不錯。 介面方面分別是:RESET復位鍵、USB-A 2.0介面、RJ45千兆網口、DC電源輸入介面。從介面設計來看,布局還是很不錯的,前置是常用高速傳輸的USB 3.0介面,後置則是USB 2.0介面,對於日常使用頻率來說還是USB 3.0比較多。
綠聯雲 DH2100的的頂蓋,頂蓋是放置硬碟的地方,通過按壓頂蓋的打開鍵,就可以彈起頂蓋打開。
豎立插入硬碟,在機身底部還設計了風扇來輔助散熱。
機身底部為了保證機身放置穩定性,設計了防滑橡膠腳墊,配合機身的重量可以很好的保證運行時足夠的穩定。
安裝硬碟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輕按頂蓋就可以抽拉出硬碟托架,支持3.5寸、2.5寸硬碟安裝。頂蓋的內側,可以看見有一個二維碼,這是用於安裝綁定設備的。
硬碟托盤採用快拆式設計,先取下硬碟支架側面的塑料隔板,放入硬碟之後再進行卡入固定即可。如果使用的是2.5英寸固態硬碟,需要使用下方預留的螺絲孔位進行螺絲固定安裝。
安裝好硬碟到托盤後,就可以放入綠聯雲 DH2100內部,安裝會感覺有點托盤會有點「澀」,應該是為了硬碟減震的設計所以托盤空隙做得比較小。綠聯雲 DH2100是雙硬碟設計, 最高支持高達36T(18+18)的海量存儲容量 ,可以組普通模式或者Raid1模式。
普通模式: 兩個完全獨立的硬碟,容量為兩個盤之和。優點是存儲空間容量最大,缺點是如果損壞其中一個硬碟,該硬碟數據都無法重組。
Raid1模式: 一個盤存儲、另一個盤做備份。Raid1是磁碟陣列中單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數據安全性和可用性。優點就是當一個磁碟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鏡像磁碟上讀寫,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數據。缺點就是2塊硬碟,相當於只能存儲1塊硬碟的容量。
初次接觸NAS的小夥伴經常是一頭霧水,要怎麼才能使用NAS呢?其實類似綠聯雲 DH2100這種簡易NAS已經精簡化了,只需要把它與路由器的LAN介面連接,接入電源通電,下載客戶端APP安裝下載綁定,就可以使用了。
綠聯雲 DH2100的開機設定相當簡單,可以用「傻瓜流程」來形容。接通電源前先安裝手機端APP:綠聯雲。然後將綠聯雲 DH2100接通電源和網線之後,機身就會自動開始工作。打開綠聯雲APP之後自動掃描區域網內的綠聯雲 DH2100是否已經啟動,或者可以直接掃描頂蓋內側的二維碼綁定。
除了手機端支持iOS和安卓版本之外,綠聯雲還有Windows客戶端以及MAC客戶端。
檢測到區域網內有綠聯雲 DH2100之後就可以綁定設備進行初始化了。首次初始化設備,你可以選擇兩種硬碟組模式,分別是RAID1的雙盤備份模式以及使用兩塊硬碟全部空間的普通模式。如果這里只有1塊硬碟的話,也可以選擇使用RAID1模式的,未來增減硬碟需要備份數據,就直接安裝硬碟插入另一塊盤位便可。
進入APP管理界面後可以看到在頁面頂部可以查看NAS的存儲容量狀態,中間是8個主要功能,分別是:自動備份、迅雷下載、Samba、網路網盤、照片、視頻、文檔、更多。點右下方的加號可以自動備份手機上的資料,在設備信息中可以自定義設備名稱查看硬體配置。
點擊「更多」,看見還有其他服務:外部存儲、共享空間、加密空間、音頻、離線下載,可以通過拖拉替換在展示首頁。
在【 自動備份 】中,可以針對手機的照片視頻備份,這個功能真的是太實用了。選項中設置好,以後每次打開APP,它就會自動把手機新增照片和視頻上傳,這樣就不用擔心手機存儲空間不夠用了,特別是我使用手機拍攝4K視頻素材,要知道手機4K拍攝視頻都是GB級別的,利用這個功能就可以上傳到綠聯雲 DH2100,釋放手機存儲空間。
【離線下載】功能支持種子文件下載以及連接下載,連接支持HTTP、FTP以及磁力連接。我測試了離線下載功能,下載速度和網速以及資源熱度都有關系,不過這個功能真的是很不錯,可以 實現離線下載,不用一直開著電腦掛機下載了。
在【我的用戶】中,可以為綠聯雲 DH2100增加共享新用戶。通過管理員賬戶來添加,通過引導來生成邀請碼,這個邀請碼僅限1個用戶使用,5分鍾刷新一次。
另一部手機賬號登陸填寫邀請授權碼就可以加入使用綠聯雲 DH2100了,作為家庭雲存儲終端的話,每個用戶都可以將個人數據同步到綠聯雲 DH2100上。添加共享用戶之後,管理員賬戶可以禁用/刪除共享用戶,也可以通過轉讓管理員許可權給共享用戶。
共享空間: 存儲的文件都可以通過共享來進行分享他人,共享內容只能共享用戶才能瀏覽。共享的內容在共享空間中都是根據共享者來獨立分開的,也便於管理。
發送: 現在的工作都使用微信比較多,工作時需要用到某文件時,就算身邊沒有電腦,也能拿出手機通過遠程下載存在綠聯雲 DH2100上的文件,利用手機分享發送到微信上給對方,非常的方便。
加密空間: 目前個人數據安全也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同樣綠聯雲 DH2100針對個人數據安全設計有加密空間功能,需要密碼才能登陸瀏覽加密空間存儲的文件。如果忘記密碼只能重置加密空間,所以小夥伴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牢記登陸密碼。在加密空間的文件,是相互無法看見的,這點隱私安全非常不錯,多用戶共同使用綠聯私有雲時,每個用戶的數據都是獨立存儲,即便所有用戶的數據保存在同一塊硬碟,但每個人僅能查看自己非共享的資料。
【網路網盤】功能,通過登陸網路賬號後,就可以直接通過網盤和綠聯雲 DH2100聯通,實現雙向備份工作,日常使用方面。即使沒有充值網路會員,也是可以使用的,雖然速度會慢一些,但是通過綠聯雲 DH2100實現離線掛機下載上傳,不佔用電腦資源,加上低功耗,非常適合掛機使用。
手機端APP:
關於傳輸速度的話因為每個地方和每個人的網路狀態不同,家裡的寬頻是200M,這里我簡單測試了一下綠聯雲 DH2100的上傳速度。上圖左側為手機端通過區域網上傳一段視頻素材上傳速度達到了21MB/s左右,右側為通過外網訪問綠聯雲 DH2100上傳同樣素材,速度達到了約2.18MB/s左右,可以說作為一款面向普通家庭和個人的雲存儲設備的話,綠聯雲 DH2100的備份速度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
下載速度方面,我也通過區域網和遠程外網訪問的方式對綠聯雲 DH2100內的文件進行了測試,手機端通過區域網下載達到了51.64MB/s左右,通過外網下載達到了1.55MB/s左右。
電腦端客戶端:
NAS的傳輸速度是關鍵,這決定了它是否能實時讀取,保證流暢的使用體驗。我使用的是領勢MX5300路由,電腦安裝了支持WiFi6的AX200網卡,通過5G頻段接入路由器。測試一個7.6G的視頻素材,從區域網內上傳到綠聯雲 DH2100,上傳速率是79MB/s左右。
在區域網內,從綠聯雲 DH2100下載到本地電腦,下載速率是72.4MB/s左右。通過區域網的上傳下載文件測試看,整體的速度基本保持穩定不掉速,總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的。
在不下載的前提下,通過軟體打開存儲在綠聯雲 DH2100內的 1080P電影 ,基本上等待個2、3秒就可以播放出來,而且能保持無卡頓的觀看,體驗非常不錯。
支持不同設備的備份,可以使用APP或者電腦客戶端進行備份手機或者電腦上的文件。通過測試,我利用電腦客戶端進行備份,設置備份指定的文件夾目錄,就開始備份了。
綠聯雲 DH2100集成了迅雷下載功能,登錄迅雷賬戶後就可以使用了,支持下載的鏈接格式也是非常全面的,磁鏈接、BT種子等, 下載速度基本也可以跑滿家裡的網速 。和網路網盤一樣,實現了離線下載,這對於經常下載電影的小夥伴來說非常實用的。
綠聯雲 DH2100支持 Samba功能,手機端和電腦端都可以設置本地賬號密碼,設置之後就可以訪問了。訪問的方式很簡單,通過輸入訪問地址,登錄賬號,就能進行硬碟的讀寫功能。對於本身硬碟空間不富裕的低配版本Mac電腦來說,真的是非常有用,掛載網路硬碟方式來增加硬碟空間,另外也可以直接查看備份資料的文件資料。
綠聯雲 DH2100前置有USB-C和USB-A 3.0介面,後置有USB-A 2.0 介面。通過接入U盤存儲設備直接讀取存儲的內容,可以實現復制粘貼加密等操作,這樣就能完全脫離電腦操控。特別是一些攝影的小夥伴,或者經常辦公使用移動硬碟作為存儲的小夥伴,就知道數據無價了!如果一不小心SD卡突然壞了,辛苦一天的拍攝內容沒了,又或者第二天上班包中的移動硬碟丟失了,這時候有個備份都是救命的。當然誰也不想回到家後還專門開個電腦來復制粘貼備份這么的繁瑣,可以使用綠聯雲 DH2100代替電腦來完成備份工作。
如果在綠聯雲 DH2100誤刪一些文件,是可以在手機APP中的【回收站】裡面找到恢復的。選中被誤刪除的文件,點一下還原,這樣誤刪除的文件又回來了。同樣在電腦客戶端也可以實現恢復或者徹底刪除等操作。
綠聯雲 DH2100作為一款簡易型的NAS,綜合各方面性能來說,對於入門級不想過於復雜的用戶來說,很不錯的。當然功能方面也偏向於不愛折騰,但能很好的解決存儲需求和數據保護的用戶。另外集成了迅雷下載和網路網盤的功能,實現離線下載功能,對於經常喜歡下載的用戶來說能低功耗又不用開電腦掛機,真的非常方便。綠聯雲 DH2100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加入自動備份、手機備份照片和視頻的選擇等。簡易的操控,很大程度降低了專業NAS的使用門檻,當然比較友好的就是直接外網訪問,不用任何的搭建設置,通過客戶端登陸賬號就能訪問,上傳下載的速度也基本能滿足在線觀影。希望這次分享能給計劃選擇簡易NAS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喲。
⑶ 如何建立自己的私有雲存儲
建立私有雲存儲的步驟:
第一步:預裝軟體。
ownCloud 內核是用php5寫的,支持sqlite、MySQL、Oracle以及PostgreSQL等資料庫。為了簡單,我們將用MySQL資料庫。在你的linux系統下你需要安裝以下軟體:
PHP 安裝包:php5, php5-gd, php-xml- parser,php5-intl
資料庫驅動:php5-mysql(如果你使用其他資料庫,需要安裝相應的資料庫以及驅動)
Curl 安裝包:curl, libcurl3, php5-curl
SMB 客戶端:smbclient (這個用來掛載windows共享文件夾的)
Web 伺服器:apache2
如果你的Linux是基於Debian的,你可以運行下面的命令一鍵安裝所有的軟體:
$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php5 php5-gd php-xml-parser php5-intl php5-sqlite php5-mysql smbclient curl libcurl3 php5-curl mysql-server
第二步:安裝ownCloud——設置web 根目錄。
從 網站上下載最新版的ownCloud,對於本教程,我們使用owncloud-4.5.6 版本。到此,我們需要設置web伺服器的根目錄,對於基於Debian發行版的Linux系統,根目錄為/var/www,將ownCloud安裝包解壓到此目錄下。
第三步:安裝ownCloud——配置web伺服器。
這一步我們要為 ownCloud配置Apache伺服器,OwnCloud需要啟用 Apache上 .htaccess 文件,.htaccess文件(或者"分布式配置文件")提供了針對目錄改變配置的方法。為了啟用web伺服器上的.htaccess,可以通過 Apache配置文件(基於Den系統是/etc/apache2/sites-enabled/000-default)的 AllowOverride指令來設置。
第四步:安裝OwnCloud——安裝運行。
在瀏覽器中打開 http://localhost/ludcloud ,你會被引導進入ownCloud的安裝界面。
首先你要建立一個管理員帳號,輸入必填的用戶名和密碼就完成了。為了配置資料庫,點「Advanced」 選擇MySQL,然後輸入MySQL的資料庫名、用戶名和密碼。
點「Finish」 完成安裝過程。
⑷ 想要搭建一個家用NAS存儲伺服器,有什麼好方案
存儲空間不用說了,這是必須的。
1.跨平台文件共享,還有移動終端的訪問,比如:windows,mac,安卓和ios。這是為了方便文件讀取和分享,如果不支持跨平台的話畢竟有點不方便。
2.遠程訪問,相當於個人的雲存儲主機,在外面通過3g或者網路可以訪問到家裡的nas,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以及管理。基本上滿足這幾個要求,就可以被稱為最基本的家用nas了。想達到要求也很簡單,家裡的網路支持,一台路由器,一台電腦。需要的軟體:freenas(網上都有下,免費的nas系統)這樣組建nas功能很少,而且功耗大。後期維護成本高。如果要長期使用的話,成本不亞於買一台成品nas。首先從維護難度來講NAS其實也是一台繼承CPU的Linux的電腦這句話沒錯,但是NAS的linux操作系統是嵌入在DOM盤里,所以無論從穩定性和防病毒性來侍蘆首說都是絕佳的,還有NAS採用的Linux系統是瘦系統,也就是說它剔除了用不到的功能來保證系統穩定性。如果作為數據存儲的話,不需要定期升級與維護,簡單設定後就可以使用,而且NAS也自帶RAID功能,可以保證數據安全,而且數據備份功能做得非常完善,無論是近端備份(PC機備份至NAS)還是遠端備份(備份至遠端伺服器或NAS),都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設定就可以完成,非常老數易於維護,即使不太懂計算機也可以完成維護。數據安全非常重要,訪問許可權控制之類的NAS也做得非常好。成品NAS基本上是免維護的。而且現在威聯通的nas功能很強大,例如,通過QNAPHDStation,可以讓威聯通nas成為令人驚喜的多媒體播放器。安裝免費嘩做的HDStation,並通過HDMI將NAS連接至大屏幕電視,就可以輕松擁有絕佳視覺體驗,享受眾多影片、音樂和照片,通過大屏幕上網,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
⑸ 如何DIY一台高性價比的NAS個人雲存儲
家用NAS,不需要很高的配置,其實可以用一台性能較低的舊電腦進行改造,其關鍵在於四點:
穩定的運行。因為需要常年不關機,所以我們需要發熱量不大的CPU,不需要顯卡(甚至不裝任何顯卡驅動,使用默認的VGA模式就可以),家中如果有在性能上淘汰的電腦,尚能穩定運行的,就可以作為基礎。系統方面,應該選擇穩定性更好的windows server系統,而不是普通的windows系統。
流暢的網路。因為需要通過網路傳輸大量的數據,在當前寬頻中國的大環境下,一個千兆級別的網卡是必備品。老電腦如果主板自帶千兆網卡,也可以繼續使用,否則就要采購一個新的千兆網卡安裝上了。
海量的存儲。普通PC電腦的硬碟供電口較少,一般只有3個,接3個3T硬碟的話,一般可以滿足家用需要了。這是從性價比進行考慮,目前3T硬碟的容價比最高,1T200元。如果9T不夠用,就要考慮伺服器電源了,當時價格不是一般的貴,性價比缺失。
易用的軟體。硬體准備好了以後就需要實現NAS功能的軟體了。從易用角度考慮,不推薦專業軟體,配置和使用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推薦使用現在鋪天蓋地的網盤作為載體。比如:網路網盤,360網盤,樂視網盤等等,都是有很大容量的,部分網盤甚至是沒有空間限制的,而且都是多平台的。只要把資料分類上傳到網盤上,就可以在移動端下載使用了,視頻文件更是可以在線看。
PS1:家中使用的話,就把硬碟上的資料進行共享或者高級一些的映射網路驅動器(很容易能查到教程的,推薦),就可以隨意使用了。
PS2:如果文檔類的小文件比較多,經常移動辦公,可以使用金山快盤,文件是同時保存在客戶端和伺服器的,本地修改保存後自動上傳,比較方便。缺點是容量小,但是很容易就能弄到1T左右,文檔類的足夠了。
⑹ windows 怎麼搭建私有雲空間
現在,人們是否產生出採用微軟系統建立起一個私有雲的想法。盡管在通常情況下,使用最新版本的軟體並不屬於最恰當的選擇,但微軟在2012年發布的系列產品確實變成為成熟而穩定的象徵,而且能夠滿足人們在雲方面的所有需求。
接下來,我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如何僅僅依靠微軟軟體的支持就建立起一個私有雲來。
問題的核心關鍵就在於應用
在微軟系統環境下,人們首先需要作出的決定就是用來提供支撐的基礎設施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設計模式。如果希望獲得連續實時的高可用性或容錯功能,就需要確定是在應用層面提供出來,還是不得不在基礎設施層面進行嘗試予以實現。
應用程序層面的容錯能力——舉例來說,SQL復制功能現在就已經能夠支持復制到微軟的Azure雲中——通常都會屬於首選。實際上,這就意味著配置選項中具備有更高的靈活性,甚至連完全混合雲以及廣域網部署之類的復雜環境也能夠被包括進來。
為了實現將軟體變成為可以交付服務的目標,微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投入——IIS8、SQL伺服器、Hyper-V 3.0以及系統中心虛擬機管理器就組成了一個非常出色的產品組合——可以讓各項服務成為一種易於部署非常環保的實用選擇。
存儲方面的選項
在正式啟動虛擬機之前,用戶需要考慮到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它們需要保存在什麼地方。畢竟,只有在了解到高可用性或容錯功能能夠達到的實際程度,我們才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確保存儲方面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作為一種真正的容錯基礎設施,Server 2012提供了群集共享卷(CSV)功能。不過,盡管CSV上的虛擬機可以支持自動精簡配置,但卻沒有包含重復數據刪除處理功能。
而如果用戶將Server 2012作為私有雲支撐存儲來使用的話,這可能就會成為一項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尤其是處於虛擬桌面基礎設施的情況下。
由於微軟意識到它會屬於一種讓部分系統管理員深感不快的妥協,因此對於卸載數據傳輸(ODX)功能的支持也被加入進該操作系統之中。這樣的話,如果用戶希望使用第三方的文件管理器來彌補功能方面的差距,ODX就可以利用指揮文件管理器在內部進行各項操作的方式,確保網路帶寬以及中央處理器時間等方面都節省下大量資源。
互聯網小型計算機介面(iSCSI)、光纖通道支持以及多路徑輸入/輸出(MPIO)已經成為該操作系統的內置功能;實際上,人們現在就可以為虛擬機添加虛擬光纖通道適配器。
這些項目不僅增加了Server2012在作為雲中虛擬機管理主機的靈活性,而且還提高了它們在來賓環境下容許虛擬機使用額外冗餘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支持程度。
對於那些使用自動精簡配置的用戶——我懷疑這會屬於絕大多數——來說,磁碟碎片整理程序已經可以支持取消映射,並且能夠與精簡配置的VHDX文件直接兼容。
由於虛擬磁碟碎片的唯一來源就是自動精簡配置,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人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利用Server2012的設置將可能涉及到的問題控制到最低程度。此外,全面的自動精簡配置也可以為採用虛擬IDE以及虛擬SCSI連接的磁碟提供支持。
至於非關鍵性工作負荷,則可以選擇利用Hyper-V副本工具來提供支持。它可以對一台虛擬機進行鏡像處理並將生成文件復制到另一台主機之上。
接下來的時間,它還能夠對數據塊進行持續更新,確保虛擬機的備份副本在5至15分鍾之內跟上主系統的變化,即便是通過廣域網進行復制的時間也不會有所例外。此外,副本還可以支持版本控制功能。
在Server 2012之中,涉及到虛擬化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多,並且服務規則也開始提供支持。舉例來說,活動目錄域控制器已經能夠對通過副本回滾到先前版本或利用以前域控制器模板進行克隆的情況進行監測。
這極大地提高了副本之類實用功能可以帶來的效果,並且減少了真正容錯虛擬機對群集共享卷(CSV)之類寶貴空間的需求。
這些虛擬機副本屬於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還可以保存在沒有群集共享卷的系統中。這使得我們能夠讓自動精簡配置以及重復數據刪除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而與此同時利用Hyper-V 3.0無共享實時遷移技術實現虛擬機遷移之類的核心重要功能依然得以確保。
正確的答案就應該是:除非用戶確實存在對於零當機容錯功能的急切需求,否則就不應該在沒有共享存儲的情況下讓微軟2012系列產品來實現基礎設施即服務之類的雲功能。
此外,Server 2012還可以將虛擬機保存在SMB3.0共享環境中,讓相關成本以及各項部署措施涉及到的復雜性進一步下降。這時間,可靠性將不再成為問題:SMB3.0已經包含有大量實用功能,其中就包含有基於MPIO的恢復能力以及高速的遠程直接內存訪問方式。
所有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存儲空間,微軟已經是第二次進軍存儲虛擬化領域了。由於它確實從公司曾經鍾愛的家庭伺服器配備的硬碟擴展器技術之中獲得過部分功能,從而讓存儲空間能夠變得非常可靠並且可以支持企業級應用環境。現在,它可以容許對將存儲連接到主機上並分發給應用以及Hyper-V之類應用的具體過程進行抽象化處理。
開發自有的解決方案
一旦完成了可用性以及存儲需求方面的規劃,我們就可以啟動System Center 2012 SP1了。作為Server2012的插件,它可以實現很多種特色功能;這其中就包括有,為虛擬機裸機配備管理程序,將新安裝的系統添加到域中,以及讓雲中其餘部分都採用相同的初始設置。
群集感知更新工具則可以與系統中心提供的各項功能相結合,確保主機在出現中斷——不論是計劃中的更新處理,還是電源問題導致的臨時故障——時產生的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處理,讓正在運行中的虛擬機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系統中心協調功能不僅可以用來對虛擬機穿越基礎設施的流量進行有效控制,而且還能夠全面掌握系統中的具體內容,從而做到打破相應層面,實現依據所需功能以及服務進行調整的目標。
在微軟2012系列產品中,還有很多——相當多——功能值得用戶進行深入研究。畢竟,所有這一切都將取決於人們實際需求情況。如果用戶喜歡僅有powershell的環境,就可以利用微軟免費Hyper-V伺服器來建立一個私有雲。要是用最通俗的汽車來比喻的話,這種系統就相當於從零件狀態建立起自己的車隊來。
如果用戶希望使用到基本虛擬化管理工具的話,Server 2012內置的遠程伺服器管理工具就可以提供相應幫助。而這種做法看起來就象利用工廠預先組裝好的車輛來建立起一支車隊來。
如果說前面兩種做法就類似對一支車隊中的全部車輛進行維護,系統中心2012則相當於對國內的每一列火車都進行監控以及自動管理。實際上,這就屬於虛擬機管理工具加管理解決方案與真正私有(或者混合)雲之間的本質差別。
⑺ 家用NAS就像玩手機一樣簡單,綠聯私有雲 DH2100 體驗分享
移動互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普及和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一方面讓我們享受到了 科技 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問題:龐大的數據,該如何處理?如果說以前關於數據的問題僅僅面向少數人,那麼在當下這個時代,則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迴避問題,因為即便你不用電腦,但是只要你使用智能手機,就會有大量數據的存儲需求。那麼對於不懂技術的普通用戶來說,該怎麼辦?是個棘手的問題。
不過不用過分擔心,曾經發燒級玩家才用得上的NAS設備,現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有效滿足大家數據存儲需求的基礎上,還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剛需」功能,對普通用戶來說,足以滿足日常需求。雖然綠聯是數碼配件領域的老牌勁旅,但在NAS領域只能算新軍,那麼他最近推出的NAS新品「綠聯私有雲DH2100」(以下簡稱「綠聯DH2100」)表現如何,值得入手嗎?
綠聯DH2100的包裝可謂簡潔直觀,正面非常醒目地呈現了產品渲染圖,以及自動備份、極速傳輸和遠程訪問3個主要特點。對普通用戶來說,自動備份我所欲也,遠程訪問亦我所欲也,這也都是我們日常需要的基本功能。
包裝背面對產品的功能和參數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具體參數信息如下:
主晶元:Realtek RTD1296 64bit,Cortex-A53四核,1.4GHz
內存:2GB DDR4
存儲:8G eMMC
盤位:雙盤位
介面:USB-C*1、USB3.0*1、USB2.0*1、千兆網口RJ45、電源介面
雖然定位為家用NAS,但是綠聯DH2100硬體配置還是蠻靠譜的,Realtek RTD1296採用標准64位ARM cortex-A53核心CPU,搭載16nm工藝T820三核版GPU,在影音文件解碼能力上有著不俗的表現,高質量的4K藍光視頻也不在話下。所以除了基本的數據備份,遠程訪問功能之外,這台綠聯DH2100還將是一台能力不錯的影音播放機。如果家裡的電視配置不行的話,那麼設置完成以後,可以圍繞它來重建家裡的影音 娛樂 系統。
配件方面,主機之外,還配備了一隻體積較為小巧的電源適配器和一根不易纏繞的扁網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包用於安裝2.5英寸硬碟的工具,包括螺絲刀和螺絲。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使用3.5英寸機械硬碟屬於滿足需求前提下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作為一款雙盤位NAS產品,綠聯DH2100的體積比較小巧,整體造型較為圓潤,金屬灰色之下有著不錯的質感表現,日常擺在桌面使用的話可以有效融入家居環境,而不會顯得突兀。
頂蓋的貼紙上印有兩行文字「日月星辰 山川湖海 你的故事 我時刻守護著」,給數碼產品增加了一些文化氣息,但我覺得以其它方式把這兩行文字設計在機身上,可能效果更好,畢竟貼紙一揭掉,文化氣息也隨之而去了,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機身正面通過區域劃分的設計,突出了IO區域。
上方依次為電源、網路、硬碟*2,,4顆狀態指示燈,下方是Type-C介面和USB 3.0介面,可以連接不同類型介面的存儲設備,而且將常用的高速介面設置於機身正面的話,也十分便於日常插拔。
背面上方是散熱口,下方的黑色IO區域包括了RESET復位鍵、USB 2.0介面、RJ45千兆網口以及介面。
綠聯DH2100採用雙盤位設計,但是與傳統NAS產品不同,它的硬碟安裝位置設置在了頂部,輕輕按壓標識位,即可彈起頂蓋。可以看到兩個豎直放置的硬碟支架,每個都有「DESIGNED BY UGREEN」的字體。
取出硬碟支架,可以看到位於機身底部的,相對其機身體積而言大尺寸的風扇,充分保證運行過程中的散熱效果。
至於硬碟的安裝,如果採用3.5英寸機械硬碟的話,是完全免工具的,非常方便。硬碟方面我用的是自己手裡的兩塊希捷酷魚硬碟,綠聯DH2100含盤版配的是專業的NAS盤希捷酷狼,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空盤版或含盤版。
固定好硬碟之後,將硬碟支架插入硬碟安裝位即可,全程免工具。
插入電源線、網線,一切准備工作就完成了,整個過程基本沒什麼需要看說明書的地方,會用電腦就能搞定。
綠聯雲支持Windows、Mac OS以及安卓三個平台,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下載常用平台的軟體,據說後續還會推出TV版,可以關注一下。
以安卓客戶端為例,新機完成連接後,設備綁定僅需三步:1、注冊登錄綠聯雲;2、掃描網路中的設備;3、完成設備綁定。整個過程均在APP提示下完成,一氣呵成,完全沒有難度。
完成設備綁定之後,要進行一步關鍵的功能選擇,即選擇雙盤位存儲模式,分為RAID 1備份模式和普通模式。簡單理解RAID 1備份模式就是一塊硬碟做存儲,另一塊硬碟做鏡像,兩塊硬碟資料保持一致,一塊硬碟損壞不會造成數據遺失,具備較高的安全性,但實際僅相當於一塊硬碟的數據容量;普通模式則兩塊硬碟相互獨立,存儲容量為兩塊硬碟的和,任何一塊硬碟出問題,數據都會受到影響。
在我看來,既然有選擇NAS設備的需求,肯定都是比較重視數據安全的,建議大家,一步到位使用容量足夠的硬碟後,選擇RAID 1模式,確保數據安全。
完成相關設置後,就可以進入控制界面了。因為綠聯雲DH2100定位是一款家用NAS,所以功能上都是日常我們比較剛需的常用功能,包括自動備份、Samba、迅雷下載、網路網盤等,功能並不復雜,所以各個平台的軟體界面都是比較簡潔直觀的。
可以說綠聯雲DH2100的整個配置過程相當輕松,說到手即上手也不為過。
設備綁定及存儲模式選擇之外,還有Samba功能需要進行簡單的設置,主要就是設置用戶名及登錄密碼後,之後按照系統提示的方法就可以輕松實現Samba 功能。
1、設備信息
完成配置後,可以在設置功能中查看相關設備信息以及硬碟狀態等。選擇RAID 1備份模式的話,如果長時間沒有新資料存入設備的話,「鏡像」硬碟是休眠狀態的,主硬碟有新內容寫入以後,「鏡像」硬碟會自動恢復運行狀態,確保兩塊硬碟數據的一致性。
2、Samba及速度表現
登錄訪問系統顯示的綠聯雲DH2100的IP地址,驗證用戶名和密碼以後,就能就像平常使用電腦一樣,輕松訪問NAS設備里的數據了,大幅降低了使用門檻,讓僅僅會電腦基本操作的用戶也可以輕松實現PC端數據的備份及調取。
實際測試,有線網路狀態下,綠聯DH2100的寫入速度基本穩定在110MB/以上,讀取速度略有波動,也基本保持在100MB/s左右。這樣的速度,基本達到了千兆網路傳輸速度的峰值,無論在區域網內進行數據備份,還是直接訪問設備中的數據,都會有比較不錯的體驗。
實測區域網下無線下載可以達到60MB/s左右,雖然無線信號的傳輸速度不及有線網路,但這樣的速度表現,在區域網內直接訪問綠聯DH2100內的高清視頻資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流暢觀看,不用擔心會出現緩沖載入的情況。
另外,對於未連接WiFi的情況,綠聯DH2100需要用戶手動開啟手機流量下載的開關才可以進行相關任務的下載或備份工作,有效避免了失誤造成的流量損失。實際測試,我家通過移動網路下載綠聯DH2100內電影的速度大約2MB/s,不算很快,但還可以,在外急需資料的時候,也不用等很久。PS:數據網路速度受信號質量、終端情況影響較大,所以速度也因人而異。
3、自動備份
自動備份功能是普通用戶也非常需要的功能之一。通過綠聯DH2100可以對手機端、PC端的資料分別進行備份。以手機端為例,不但可以主動選擇需要備份的手機文件目錄,而且還可以針對微信文件進行專門備份,可以說充分考慮的當前用戶的主流需求,讓功能更加簡單易用。
4、相冊功能
智能手機普及帶來的另一個突出變化就是,拍照成為了我們手機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人人都成為了攝影師,這種情況下,龐大的照片怎麼處理?
同樣,綠聯DH2100專門設置了相冊功能,我們可以建立兩種相冊,分別是僅自己可見的個人相冊、所有人可見的共享相冊。玩耍一天之後,可以及時建立相冊,分門別類的整理照片,不但簡便,而且易於後期查找、瀏覽。
5、迅雷下載及網路網盤
就我個人而言,日常使用最頻繁的兩個下載工具就是迅雷和網路網盤了,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用戶的選擇。
集成了迅雷功能的綠聯DH2100,在PC客戶端使用迅雷的話,就跟單獨使用迅雷軟體一樣簡單易用,靠譜資源的下載速度輕松達到10MB/s以上,4k高清資源也可以很快下完。
相對而言,網路網盤的下載速度還是嚴重受到會員與否的影響,不是會員的話下載速度並不快。以數據備份為主業的NAS設備,還具備低功耗的特性,如果不開會員的話,讓它7*24小時細水長流去吧!
6、視頻播放
有了綠聯DH2100,我們就可以通過APP在線訪問設備內的高清影視資源,可以選擇綠聯雲內置播放器或手機播放器,綠聯雲內置播放器的性能還是比較出色的,建議選擇。
不但可以通過區域網在家裡任何位置,通過手機、Pad等設備流暢的觀影,還可以通過綠聯雲最近更新的DLNA功能,輕松將視頻投屏到大屏電視上,全家暢享大屏觀影的樂趣。
這台綠聯DH2100到手用了有一個來月了,簡單來說它最突出的優點是簡單易用,缺點也是簡單易用。
怎麼說呢?綠聯DH2100有著清晰的定位,即家用NAS,所以這段時間用下來的感受就是,安裝簡單、設置簡單、使用簡單、功能也簡單,可以有效滿足普通家庭日常數據存儲備份、資料下載以及影音 娛樂 需求。而且這台NAS設備的價格也同樣非常入門、平易近人,無盤單主機售價僅千元出頭,非常適合沒接觸過NAS的家庭嘗鮮體驗。
同樣也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用戶只能使用產品提供的功能,而無法進行擴展和延伸,所以這款NAS設備的可玩性很一般,對於進階用戶沒有多少吸引力。
因此,我的建議是,如果家裡有數據備份需求,但對NAS設備沒有過多了解,也不想深入折騰的話,那麼綠聯DH2100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擇,簡單易用,功能不多但很實用,基本覆蓋日常主要需求。而且價格便宜,整體性價比不錯,如果後期又想折騰了,再換也不虧,是不是還不錯?
⑻ 如何實現一個簡單的家庭雲存儲系統
以下是方案: 一、硬體系統: 2000元級的方案: HP伺服器N36L 1199元 3T 7200轉硬碟 685元 合計: 1884元 土豪級的方案(可以從以上方案升級): HP伺服器N36L 1199元 內存8G ddr3*2 =16G 640元 3T 7200轉硬碟*4=12T 2736元 合計: 4575元 N36L介紹: 支持raid 0 1 4盤位(每盤位支持3t),動手能力強的可以加到8盤位。 x86平台(支持群暉系統,Windows Storage Server2008 R2,Windows Server 2012 Essentials等等) 標配1G內存,可以升級至8G*2=16G(DDR3) CPU AMD-雙核1.3G 可以自己動手升級至熱插拔 功耗:空機30w,加4塊硬碟 50w 1000M網卡 4 USB口 外觀: 二、軟體系統(2選1): 私有雲+下載 迷你雲(私有雲,基於windows)+ 迅雷虛擬下載器(通過手機\Web遠程式控制制迅雷下載) 群暉DSM(私有雲+迅雷下載) 上述兩系統都支持多平台訪問。(IOS,android,windows mac) 三、以上即可實現:私有雲,多平台遠程存取,遠程式控制制下載。當然: 你如果像我一樣,對信息收集歸納有需求的話,你完全可以用他打造一個『個人知識中心』(隨時隨地收集、檢索自已的文件與知識)。 又如果你是一個熱衷分享的人,完全可以打造一個基於朋友圈的『私有雲』(共享文件、多媒體、知識) 再如果你是一個像我一樣身懷秘密的男人,對信息的丟失又非常在意的話:可以再用truecrypt+backup4all-pro打造你的『秘密數據基地』 truecrypt:加密工具,可以進行操作系統級,分區級,文件級的加密。有誘餌模式,連逼供都不怕。丟失密碼,無法解開。 Backup4all Professional:備份工具,支持版本管理(如:查看3天前的硬碟,連數據誤刪除都不怕了)、差異備份、增量備份、壓縮、加密、多種備份介質、卷復制(可以備份已打開的文件)、任務調度(自動定時備份) 最後這套系統其實還可以是一個低功耗的個人伺服器(可以裝開源、免費實用的各種OA、ERP、列印、電子傳真、網站、資料庫等)
⑼ 聯想個人雲存儲A1評測:容量大不限速,這才是最具性價比的高速「網盤」
如今每個人可能都擁有一個網路雲盤,雲存儲概念的興起方便了我們在不同的設備端共享文件,提升了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但是伴隨方便的同時數據安全卻令人擔憂。時至今日,網路雲盤已經成為家庭或個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為了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數據,私有雲存儲產品孕育而生。
個人雲存儲A1是聯想剛剛發布的產品,雖然稱之為「雲」,實際上數據是保存在本地,而文件分享也會通過私有通道在不同平台傳播,相比網路雲存儲來說當然更讓人放心;其次,目前大多數網路雲盤為了盈利都需要花錢開通會員才能滿速進行文件下載/上傳,而聯想個人雲存儲A1的傳輸速度只受你的網路環境影響。
外觀設計:經典的多立克柱典雅大氣
聯想個人雲存儲A1與上一代產品基本保持了相同的設計,A1整體上是橢圓形的柱體,採用立式放置節約了家庭空間。A1的外殼採用了多立克柱設計,垂直的棱條不僅加強了A1外殼的硬度,同時也讓A1顯得更加精緻。
體驗總結
總體上來說聯想個人雲存儲A1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就算是NAS領域的小白用戶也能輕松上手,而且A1的應用與功能也能完全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如果你是一位喜歡拍照、拍視頻的用戶,聯想個人雲存儲A1就可以作為你的手機擴展空間,保存你的照片與視頻;如果你是一位電影愛好者,A1也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影庫,只要網路環境允許本地播放順暢無卡頓。
對於現在的網路雲盤來說,本地的個人雲盤具有太多優勢,不用再花錢購買會員換來下載速度,也不用擔心數據放在網路雲盤上不安全。而在個人雲盤中,聯想個人雲存儲A1就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品,如果你受夠了網盤那些限速、會員收費機制,那麼就換一個聯想個人雲存儲A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