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存儲過程鎖表
⑴ MYsql 存儲過程報錯Deadlock found when trying to get lock; try restarting transaction
這個死鎖估計是有數據沒了, 或者某個操作被回滾了
要避免這個問題方法有很多
事務盡量不要太復雜
在使用表或者行的時候, 盡量設定一個順序, 比如同一時間段線程A 競爭 1 2 資源, 線程 B 競爭 2 1 資源出現死鎖, 如果改成 A 使用 1 2 B 也是使用的 1 2 , 這樣再差也只會出現線程A/B去等待線程B/A執行完畢再去訪問資源
將一些容易出現死鎖的欄位改成索引, 這樣在競爭資源的時候mysql將不再上鎖[doge]
如果你是mysql資料庫, 則盡量避免使用 insert ... select 這樣的sql(oracle不用), 因為他會為你需要查詢的條件也上鎖, 這樣也會容易出現死鎖的問題
捕獲異常, 然後在出現這個異常的時候再次執行一次死鎖的sql語句
待續, 我也沒遇到更多的出現死鎖的情況了, 等遇到再說
以上幾點如果有錯的話, 請指出, 我們相互探討, 畢竟這也是我從筆記裡面找出來的, 可能有錯誤
⑵ mysql 存儲過程出現死鎖
產生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
(1) 互斥條件:一個資源每次只能被一個進程使用。
(2) 請求與保持條件:一個進程因請求資源而阻塞時,對已獲得的資源保持不放。
(3) 不剝奪條件:進程已獲得的資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強行剝奪。
(4) 循環等待條件:若干進程之間形成一種頭尾相接的循環等待資源關系。
這四個條件是死鎖的必要條件,只要系統發生死鎖,這些條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條件之
一不滿足,就不會發生死鎖。
⑶ mysql存儲過程及流程式控制制
存儲過程(Stored
Procere)是一組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語句集功能是將常用或復雜的工作,預先用SQL語句寫好並用一個指定名稱存儲起來,
以後需要資料庫提供與已定義好的存儲過程的功能相同的服務時,只需調用
call
存儲過程名字,
即可自動完成命令。存儲過程是由流控制和SQL語句書寫的過程,這個過程經編譯和優化後存儲在資料庫伺服器中,可由應用程序通過一個調用來執行,而且允許用戶聲明變數
。同時,存儲過程可以接收和輸出參數、返回執行存儲過程的狀態值,也可以嵌套調用。
⑷ Mysql存儲過程
不知道對不對 僅供參考(表名換成自己的)
CREATE PROCEDURE `getStuInfo`(IN `p_name` varchar(20))
BEGIN
DECLARE count int;
SET count=(select count(*) from xiao where `name`= p_name);
IF count THEN
select * from xiao where `name`= p_name;
ELSE
SELECT '查詢失敗' as result ;
END IF;
END
調用的時候是 call getStuInfo('張三')
⑸ 如何在mysql 的存儲過程中使用事務
6.7 MySQL 事務與鎖定命令
6.7.1 BEGIN/COMMIT/ROLLBACK 句法
預設的,MySQL 運行在 autocommit 模式。這就意味著,當你執行完一個更新時,MySQL 將立刻將更新存儲到磁碟上。
如果你使用事務安全表 (例如 InnoDB、BDB),通過下面的命令,你可以設置 MySQL 為非 autocommit 模式:
SET AUTOCOMMIT=0
在此之後,你必須使用 COMMIT 來存儲你的更改到磁碟上,或者使用 ROLLBACK ,如果你希望忽略從你的事務開始所做的更改。
如果你希望為一系列語句從 AUTOCOMMIT 模式轉換,你可以使用 START TRANSACTION 或 BEGIN 或 BEGIN WORK 語句: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A:=SUM(salary) FROM table1 WHERE type=1;
UPDATE table2 SET summmary=@A WHERE type=1;
COMMIT;
START TRANSACTION 在 MySQL 4.0.11 中被加入;這是被推薦的開始一個特別(ad-hoc)事務的方式,因為這是 ANSI SQL 句法。
注意,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個非事務安全表,更改會立刻被存儲,不受 autocommit 模式狀態的約束。
當你更新了一個非事務表後,如果你執行一個 ROLLBACK,你將得到一個錯誤 (ER_WARNING_NOT_COMPLETE_ROLLBACK) 作為一個警告。所有事務安全表將被恢復,但是非事務安全表將不會改變。
如果你使用 START TRANSACTION 或 SET AUTOCOMMIT=0,你應該使用 MySQL
二進制日誌做備份以代替老的更新日誌。事務處理被以一個大塊形式存儲在二進制日誌中,在 COMMIT
上面,為了保護回滾的事務,而不是被存儲的。查看章節 4.9.4 二進制日誌。 如果您使用起動事務處理或集AUTOCOMMIT=0
,您應該使用MySQL 二進制日誌為備份代替更舊的更新日誌。 事務處理存儲在二進制登錄一大塊,做,保證, 滾的事務處理不存儲。 參見部分4
。9.4 二進制日誌。
下列命令自動的結束一個事務 (就好像你在執行這個命令之前,做了一個 COMMIT):
命令 命令 命令
ALTER TABLE BEGIN CREATE INDEX
DROP DATABASE DROP TABLE RENAME TABLE
TRUNCATE
你可以使用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 改變事務的隔離級。查看章節 6.7.3 SET TRANSACTION 句法。
6.7.2 LOCK TABLES/UNLOCK TABLES 句法
LOCK TABLES tbl_name [AS alias] {READ [LOCAL] | [LOW_PRIORITY] WRITE}
[, tbl_name [AS alias] {READ [LOCAL] | [LOW_PRIORITY] WRITE} ...]
...
UNLOCK TABLES
LOCK TABLES 為當前線程鎖定表。UNLOCK TABLES 釋放當前線程擁有的所有鎖定。當線程發出另一個 LOCK TABLES,或當與伺服器的連接被關閉時,被當前線程鎖定的所有表將被自動地解鎖。
為了在 MySQL 4.0.2 使用 LOCK TABLES ,你必須擁有一個全局的 LOCK TABLES 許可權和一個在相關表上的
SELECT 許可權。在 MySQL 3.23 中,你對該表需要有 SELECT、insert、DELETE 和 UPDATE 許可權。
使用 LOCK TABLES 的主要原因是,仿效事務處理或在更新表時得到更快的速度。此後會有更詳細的描述。
如果一個線程在一個表上得到一個 READ 鎖,該線程 (和所有其它線程) 只能從表中讀取。如果一個線程在一個表上得到一個 WRITE 鎖,那麼只有擁有這個鎖的線程可以從表中讀取和寫表。其它的線程被阻塞。
READ LOCAL 和 READ 之間的不同就在於,當鎖被載入時,READ LOCAL 允許非沖突(non-conflicting) INSERT 語句執行。如果當你載入著鎖時從 MySQL 外部操作資料庫文件,這將仍不能被使用。
當你使用 LOCK TABLES 是地,你必須鎖定所有你將使用的表,並且必須使用與你的查詢中將使用的別名相同!如果你在一個查詢中多次使用一個表(用別名),你必須為每一個別名獲得一個鎖。
WRITE 鎖通過比 READ 鎖有更高的許可權,以確保更新被盡快地處理。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線程獲得一個 READ
鎖,而同時另外一個線程請求一個 WRITE 鎖,並發的 READ 鎖請求將等待直到 WRITE 線程得到了鎖並釋放了它。你可以使用
LOW_PRIORITY WRITE 鎖,當該線程在等待 WRITE 鎖時,它將允許其它的線程獲得 READ 鎖。 你應該只使用
LOW_PRIORITY WRITE 鎖,如果你確信這將是最後一次,當沒有線程將擁有 READ 鎖。
LOCK TABLES 工作如下:
以內部定義的次序排序所有被鎖定的表 (從用戶立場說,該次序是不明確的)。
如果一個表被以一個讀鎖和一個寫鎖鎖定,將寫鎖放在讀鎖之前。
一次只鎖定一個表,只到線程得到所有的鎖定。
這個方案是為了確保,表鎖定死鎖釋放。 對於這個模式你仍然有些其它事情需要知道:
如果你對一個表使用一個 LOW_PRIORITY WRITE 鎖定,這就意味著,MySQL 將等待這個鎖,直到沒有線程請求一個 READ
鎖。當線程得到了 WRITE 鎖,並等待獲得鎖定表列表中的下一個表的鎖定時,其它所有的線程將等待 WRITE
鎖被釋放。如果這在你的應用程序中會引起一個嚴重的問題,你應該考慮將你的某些表轉換為事務安全表。
你可以使用 KILL 安全地殺死一個正在表鎖定的線程。查看章節 4.5.5 KILL 句法。
注意,你不應該 鎖定你正在對其使用 INSERT DELAYED 的表。這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INSERT 是通過單獨的線程完成的。
通常,你不需要鎖定任何錶,因為所有單 UPDATE 語句都是原子的;其它的線程無法干擾當前執行的 SQL 語句。當你無論如何希望鎖定表時,這里有一些情況:
如果你在一束表上運行許多操作,鎖定你將要使用的表,這會更快一些。當然有不利的方面,其它線程將不能更新一個 READ
鎖的表,並且沒有其它線程要以讀取一個 WRITE 鎖的表。 在 LOCK TABLES 下,某些事運行得更快一些的原因是,MySQL
將不會轉儲清除被鎖定表鍵高速緩沖,直到 UNLOCK TABLES 被調用 (通常鍵高速緩沖在每個 SQL 語句後都會被轉儲清除)。這將加速在
MyISAM 表上的插入、更新、刪除。
如果你在 MySQL 中正在使用一個不支持事務的存儲引擎,如果你希望能確保沒有其它的線程會出現在一個 SELECT 和 一個 UPDATE 之間,你必須使用 LOCK TABLES 。下面的示例顯示為了安全地執行,這里需要LOCK TABLES :
mysql> LOCK TABLES trans READ, customer WRITE;
mysql> SELECT SUM(value) FROM trans WHERE customer_id=some_id;
mysql> UPDATE customer SET total_value=sum_from_previous_statement
-> WHERE customer_id=some_id;
mysql> UNLOCK TABLES;
不使用 LOCK TABLES,將可能發生在 SELECT 和 UPDATE 語句執行期間有另外一個線程可能在 trans 表中插入一行新記錄。
通過使用遞增更新 (UPDATE customer SET value=value+new_value) 或 LAST_INSERT_ID() 函數,你可以在很多情況下避免使用 LOCK TABLES。
你也可以使用用戶級鎖定函數 GET_LOCK() 和 RELEASE_LOCK() 解決一些情況,這些鎖被保存在伺服器上的一個哈希表中,並以
pthread_mutex_lock() 和 pthread_mutex_unlock() 實現以獲得高速度。查看章節 6.3.6.2
輔助功能函數。
查看章節 5.3.1 MySQL 如何鎖定表,以獲取關於鎖定方案的更多信息。
你可以使用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命令以讀鎖鎖定所有資料庫中的所有表。查看章節 4.5.3 FLUSH 句法。如果你有一個可以及時建立文件快照的文件系統,例如 Veritas,這將是得到備份的非常方便方式。
注意:LOCK TABLES 不是事務安全的,在嘗試鎖定一個表之前,將自動地提交所有的活動事務。
6.7.3 SET TRANSACTION 句法
SET [GLOBAL |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 READ UNCOMMITTED | READ COMMITTED | REPEATABLE READ | SERIALIZABLE }
設置全局的、整個會話或下一個事務的事務隔離級。
預設行為是設置下一個(未啟動的)事務的隔離級。如果你使用 GLOBAL
關鍵詞,語句為所有在那個點上建立的新連接設置默認的全局事務隔離級。為了這樣做,你需要有 SUPER 許可權。使用 SESSION
關鍵詞為當前連接所有將來執行的事務設置默認的事務隔離級。
你可以使用 --transaction-isolation=... 為 mysqld 設置默認的全局隔離級。查看章節 4.1.1 mysqld 命令行選項
⑹ mysql存儲過程
很明顯,你這個存儲過程是SQL Server的語法,不是MySQL的,兩者之間語法差異挺大。過程類似於如下:
create procere addUser(
username nvarchar(20),
password nvarchar(20),
OUT isSuccess int)
BEGIN
........
END
⑺ mysql 存儲過程總結(一)
1、存儲過程定義:
存儲過程是事先經過編譯並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一段 SQL 語句的集合,調用存儲過程可以簡化應用開發 人員的很多工作,減少數據在資料庫和應用伺服器之間的傳輸,對於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是有好處的。 存儲過程思想上很簡單,就是資料庫 SQL 語言層面的代碼封裝與重用。
2、特點:
封裝,復用 : 可以把某一業務SQL封裝在存儲過程中,需要用到 的時候直接調用即可。
可以接收參數,也可以返回數據 :再存儲過程中,可以傳遞參數,也可以接收返回 值。
減少網路交互,效率提升 : 如果涉及到多條SQL,每執行一次都是一次網路傳 輸。 而如果封裝在存儲過程中,我們只需要網路交互一次可能就可以了。
3、基本語法
(1)創建:
(2)調用:
(3)查看:
(4)刪除
注意: 在命令行中,執行創建存儲過程的SQL時,需要通過關鍵字 delimiter 指定SQL語句的 結束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