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主機埠
1. 存儲和伺服器怎樣連接
首先說一下存儲連接主機的方式
SCSI:這種方式比較老,新設備已經不再使用這種連接方式,使用銅纜,走scsi協議,最快的是Ultra 320 SCSI,介面最大速度320Mb/s。有些磁帶庫驅動器會使用SCSI口連接。不可用乙太網交換機。
SAS:串列SCSI,這種方式在現在一些比較低端的存儲會被採用,價格低廉,使用銅纜,介面為小梯型或小長方型的SAS專用介面。介面最大速庫6Gb/s,有些磁帶庫驅動器會使用SAS口連接。不可用乙太網交換機。典型設備IBM Total Storage DS3200。
ISCSI: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SCSI協議與TCPIP協議的結合,由於存儲系統的重要性,以及乙太網絡的非100%可用性,所以使用的設備也大多是一些低端設備,使用乙太網絡銅纜,可以走乙太網絡交換機或主機與存儲直接連接,主機端可以使用通用網卡,或者專用的ISCSI HBA卡,後者可以實現SANBoot。速度受控制器以及網路條件限制,目前主流為1Gb/s。典型設備IBM Total Storage DS3300。
Fibre Channel:這種方式是目前主流的存儲連接方式,使用多模光纖,使用SCSI協議,價格高,但無論是速度還是穩定性可以很好的符合高可用環境的需要。埠速度1Gb、2Gb、4Gb、8Gb,1Gb、2Gb現在所被使用的設備一般為老設備,現在主流為4Gb,並且新設備多為8Gb。可以走交換機,或者主機與存儲直接連接。但注意交換機,並不是乙太網交換機,是SAN交換機,專用於光纖存儲與主機的連接,特點為,交換機上的rj45為管理,其餘都是SFP口。這種連接方式無典型設備,就IBM而言,DS系統的存儲除ds3200、ds3300,其餘的都是採用光纖介面。這種存儲所使用的硬碟也是所有種類硬碟價格最高的,使用Fibre Channel介面,介面速度同存儲介面速度。另外,當前各家的主流磁帶庫存儲,也都使用光纖來連接驅動器。
另外還有一類存儲同樣使用RJ45,走乙太網交換機,使用網路通訊協議,這類存儲叫NAS。存儲對外提供的並不是存儲空間,而是文件系統,給windows主機使用時提供的可能是cifs,而給類unix主機使用時可能提供的是nfs。IBM N系統的存儲都是這一類。實際環境見的不多。
2. 磁碟的機頭上對外埠類型有iSCSI埠和FC埠,請問有什麼區別
iSCSI和FC都是磁碟機網路(SAN)連接主機的方式,兩者的介質和機理完全不同,介質上iSCSI實用的是乙太網,FC是光纖。
FC(光纖信道)技術近幾年在存儲市場大行其道,與此同時iSCSI方案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FC及iSCSI廠商都聲稱它們的技術代表著將來存儲市場的發展方向——前者的優勢在於快速、高效,後者則廉價、易於實現。
二者都成立有相關產業組織,前者為光纖產業協會(FCIA),典型代表有McData和Qlogic。以EqualLogic、 Network Appliance為代表支持iSCSI方案的廠商則成立有存儲網產業協會(SNIA)。業界一些知名廠商如Brocade、Cisco和IBM甚至同時加入兩家組織,並提供兩類存儲方案。
近年來流行的iSCSI產品方案是iSCSI SAN,主要應用於中小企業,組建低成本和易於使用的IP存儲網。與此同時,FC SAN以其性能優勢逐步蠶食市場份額。於是整個存儲業界發出疑問:FC與iSCSI誰主沉浮?
某iSCSI SAN大型控制器看起來身型也不算太大,因此很受中小企業的歡迎
iSCSI會否取代FC
一種觀點認為,FC將逐漸為iSCSI所取代。支持者認為,雖然目前市場對4Gbps FC需求仍然強勁,但隨著10G乙太網技術進入存儲網,這種狀況持續不會超過兩年時間。IDC認為,相形而言FC主要優勢在性能方面,但若是規模配置,乙太網技術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通常,iSCSI易於使用,實現架構依託乙太網和IP技術,而且成本低廉。現行使用的大多數iSCSI存儲網採用1Gbps以太連接(FC採用1、2、4Gbps模式),通過採用多路控制技術(如微軟的Multipath I/O)可實現聚合帶寬處理,支持多路以太線路連接和負載均衡功能。
與FC技術相比,iSCSI的最大優勢在成本。一個簡單例子,一塊新型FC主機匯流排適配器(用於處理T級數據)的價格超過了用於普通以太連接的Exchange伺服器。FC在安全和容錯方面比iSCSI技術要強;後者則繼承了IP技術的互操作特性,不同廠商的FC適配器、交換機及存儲設備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互操作問題。
iSCSI主要應用於中小企業SAN,尤其是採用Windows系統的刀片式伺服器環境,因為對性能要求不是很嚴,對成本控制要求高。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iSCSI逐步在向「高端」發展。例如,IBM目前在提供兩類存儲方案,該公司認為,低端技術一般會朝高端方案發展,而高端技術則不會針對低端應用。iSCSI朝大容量、高性能商業計算方向發展是完全可能的。
FC能否維系統治地位
支持者認為,未來十年,FC技術將繼續在高性能網路領域居於支配地位,主要是中等規模企業市場,大型企業網架構更是離不開FC支撐。據IDC 的報告,目前有將近40%的存儲伺服器採用FC方案,到2007年將有超過70%的伺服器使用FC技術。期間,iSCSI伺服器應用增長在3%到12%之間,到2008年有可能達到28%左右,但必須是出現成熟的太級(T)數據傳輸技術後。
FC技術的強項在性能、速率和效能方面。在高速和大容量應用方面,目前還沒有與之匹敵的技術。FC採用相對輕量技術協議,伺服器中使用命令少;而iSCSI相對要復雜得多(構建於TCP/IP之上,在不同堆棧中處理求和校驗)。要滿足企業網高速度、大容量存儲需求並保證安全,以及因應大型資料庫和音、視頻流計算處理,FC技術是首選。
對大多數用戶來說,衡量系統性能的最重要指標是I/O吞吐率,也就是說,系統能以多快速度從存儲系統中讀/寫數據。目前一個情況是,廠商提供的方案不一定就能真正滿足客戶需求,尤其是數據中心應用。
去年4月,存儲技術開發商Engenio宣布推出4Gbps的FC存儲系統。該廠商稱系統與緩沖區間的I/O巔峰數據率達到了550000路每秒,與FC媒介間的I/O數據率則可持續達到790000路(目前最快速的iSCSI產品方案是EqualLogic推出的PS系列。據說達到了 360000路I/O每秒)。今年6月,IBM宣布在其TotalStorage DS4800磁碟系統中採用該項技術。之後不久Qlogic與Brocade也宣布推出兼容交換機和主機匯流排適配器產品,使端到端4Gbps解決方案成為可能。Cisco、McData、StorageTek、NCR及其它一些存儲廠商估計也會步其後塵。支持者認為,未來兩年將出現8Gbps FC技術,這類高性能FC產品方案將與現行1G或2G FC基礎架構保持後向兼容性。
可選寬頻技術InfiniBand
另一項可選寬頻連接技術是InfiniBand,在一些高性能計算領域有應用,主要是採用InfiniBand交換機進行伺服器聚合處理的環境,典型地採用Linux操作系統。InfiniBand應用構不成對FC的沖擊,但還是有市場空間,一些公司同時在開發InfiniBand和FC產品方案。
兩大技術將並存發展
照目前發展態勢看,FC與iSCSI相互取代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走向融合。iSCSI、FC及InfiniBand可滿足不同存儲需求,而且現在用戶在採用某類存儲方案時,不一定會馬上舍棄以前的系統。目前FC方案應用仍遙遙領先,估計五年內iSCSI不會超越。期間,iSCSI和 InfiniBand方案將逐步進入數據中心;而且將出現FC與iSCSI互聯的網關技術,將來的系統平台可能是兩類技術的組合。
3. 華三存儲主機到存儲控制器都有鏈路
網路
H3C華三鏈路聚合的原理及配置
那可不嘛
原創
關注
4點贊·6536人閱讀
1.鏈路聚合的作用:
將多條物理鏈路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條乙太網邏輯鏈路,實現增加鏈路帶寬的目的,同時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鏈路通過相互動態備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鏈路的可靠性
2.聚合模式:
⑴靜態聚合:一旦配置好後,埠的選中/非選中狀態掘絕就不會受網路環境的影響,比較穩定
⑵動態聚合:通過LACP協議實現,能夠根據對端和本端的信息調整埠的選中/非選中狀態,比較靈活
3.靜態聚合的工作機制
⑴參考埠的選舉:用來選擇聚合成員埠的標准埠;
優先順序->全雙工/高速率->全雙工/低速率->半雙工/高速率->半雙工/低速率的優先次序,若優先順序相同則選擇埠號最小的的埠
⑵確定成員埠狀態為選中埠
①埠要處於up狀態
②埠的操作key和屬性類配置與參考知襲埠要相同
③聚合組中候選埠的數量沒有超過上限
*操作key:用於選擇鏈路聚合成員埠的配置信息,由參考埠的第二類配置生成,第二類配置與操作Key一致,埠才能被選中
*屬性類配置:包括速率、雙工模式、鏈路狀態(UP/DOWN)這三項配置,速率和雙工模式會參與參考埠選舉,鏈路狀態會影響成員埠是否被選中
*埠的第一類配置:不參與操作Key計算的配置信息;例如:MVRP、MSTP等
*埠的第二類配置:參與操作Key計算的配置信息;例如:Vlan配置、埠類型、QinQ、Mac地址學習配置
4.動態聚合的工作機制
⑴參考埠的選舉:用來選擇聚合成員埠的標准埠;
設備ID越小的優先,設備ID=LACP優先順序+MAC地址(LACP優先順序默認為32768),如果優先順序相同再比較其系統MAC地址,MAC地址越小其設備ID越小
聚合埠ID小的優先,埠ID=埠優先順序+埠編號(埠優先順序默認為32768)
⑵確定成員埠狀態為選中埠
①埠要處於up狀態
②埠的操作key和屬性類配置與參考埠要相同
③聚合組中候選埠的數量沒有超過上限
5.靜態聚合的配置
⑴組網圖判猛姿
⑵配置步驟
①配置S1
# 創建二層聚合介面1
[S1]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1-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別將埠GigabitEthernet1/0/1和GigabitEthernet1/0/2加入到聚合組1中。
[S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S1-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1-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S1-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1-GigabitEthernet1/0/2] quit
②配置S2
# 創建二層聚合介面1
[S2]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2-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別將埠GigabitEthernet1/0/1和GigabitEthernet1/0/2加入到聚合組1中。
[S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S2-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2-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S2-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2-GigabitEthernet1/0/2] quit
⑶驗證配置
# 查看S1上所有聚合組的詳細信息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模式為:靜態模式,埠狀態為選中埠
6.動態聚合的配置
⑴組網圖
⑵配置步驟
①配置S3
# 創建二層聚合介面1,並配置該介面為動態聚合模式。
[S3]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3-Bridg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S3-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別將埠GigabitEthernet1/0/3和GigabitEthernet1/0/4加入到聚合組1中。
[S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3
[S3-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3-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4
[S3-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3-GigabitEthernet1/0/2] quit
②配置S4
# 創建二層聚合介面1,並配置該介面為動態聚合模式。
[S4]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4-Bridg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S4-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別將埠GigabitEthernet1/0/3和GigabitEthernet1/0/4加入到聚合組1中。
[S4]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3
[S4-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4-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4]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4
[S4-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4-GigabitEthernet1/0/2] quit
⑶驗證配置
網路協議
網路
輕卡汽車大全 輕卡車型報價及圖片
精選推薦
廣告
H3C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已成功)
1493閱讀·1評論·0點贊
2021年6月15日
華三H3C鏈路聚合配置實例
1.1W閱讀·4評論·1點贊
2020年11月10日
H3C 路由備份&聚合實驗
60閱讀·0評論·0點贊
2022年10月8日
H3C_交換機_二層/三層鏈路聚合
2743閱讀·2評論·1點贊
2022年4月7日
H3C防火牆配置三層鏈路聚合互通
5370閱讀·0評論·2點贊
2021年6月10日
華三交換機配置靜態鏈路聚合
7656閱讀·3評論·3點贊
2022年4月25日
大魚吃小魚游戲
精選推薦
廣告
H3C鏈路聚合
3339閱讀·0評論·4點贊
2022年5月3日
H3C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
2010閱讀·0評論·0點贊
2022年9月16日
華三鏈路聚合原理及實驗
7034閱讀·0評論·3點贊
2021年10月5日
華三交換機配置鏈路聚合
9854閱讀·3評論·4點贊
2022年5月1日
h3c 鏈路聚合測試_H3CSE學習之鏈路聚合
741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1月17日
華三H3C交換機配置埠聚合之三層埠配置靜態和動態聚合
1.1W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11月23日
H3C交換機埠鏈路聚合
5929閱讀·0評論·0點贊
2020年6月15日
華三交換機路由器圖標_h3c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524閱讀·0評論·0點贊
2020年12月6日
實驗6.配置鏈路聚合
801閱讀·0評論·0點贊
2019年10月7日
華三堆疊技術加加鏈路聚合
171閱讀·0評論·1點贊
2022年9月8日
華為交換機配置鏈路聚合(手工模式鏈路聚合和lacp模式聚合)
2.0W閱讀·1評論·8點贊
2021年12月14日
H3C 鏈路聚合
5517閱讀·9評論·1點贊
2019年7月11日
華三鏈路聚合實驗配置
3014閱讀·2評論·5點贊
2021年5月15日
去首頁
看看更多熱門內容
4. 關於伺服器、存儲埠的綁定有幾種
比較專業!
首先理解綁定,為什麼不叫固定,有一層意思是,前者確定了。其他的機器無法再獲得。而固定是大家平等的。當然區別不大,況且,綁定的電腦關機後,後面設置的也會沖突佔用。
再回到你的提問:
雖然又是伺服器,又是ISCSI。。。其實這些應用只是相對重要一些,特別要求穩定一些。本質來說和一個PC,iphone,imac,是一樣的效果,就是網卡獲取IP,綁定IP.或者綁定MAc地址:
那你又提到了交換機。其實這個只是一個工具,讓網內剛才提到各種應用的綁定得以實現。因此我們綁定的工具還有什麼?
有防火牆,有DHCP伺服器,有路由器。
你的問題:
1,綁定種類,基本有綁定IP,綁定MAC地址。還有二者的合集
2,綁定的意義最重要的是穩定,當我們很重要的業務運行時,經常的沖突會引起不穩定性。其次安全性,這個網口許可權可以上網,可以訪問通過專線連接到其他地方。那麼我們要對其進行限制,不是隨便一台終端接上都可以連接。
3,綁定的實現:要根據現有的設備和技術人員的水平來分。
=====================================
不需要另外開題,發信息後我看到會回復的
5. 電腦上所謂的埠是什麼啊,怎麼查看自己的埠是多少
電腦「埠」為英文port的義譯,可以認為是計算機與外界通訊交流的出口。其中硬體領域的埠又稱介面,如:USB埠、串列埠等。軟體領域的埠指網路中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的通信協議埠,是一種抽象的軟體結構,包括一些數據結構和I/O(基本輸入輸出)緩沖區。
埠可分為3大類:
1、公認埠(Well Known Ports):從0到1023,它們緊密綁定於一些服務。通常這些埠的通訊明確表明了某種服務的協議。例如:80埠實際上總是HTTP通訊。
2、注冊埠(Registered Ports):從1024到49151。它們鬆散地綁定於一些服務。也就是說有許多服務綁定於這些埠,這些埠同樣用於許多其它目的。例如:許多系統處理動態埠從1024左右開始。
3、動態私有(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從49152到65535。理論上,不應為服務分配這些埠。實際上,機器通常從1024起分配動態埠。但也有例外:SUN的RPC埠從32768開始。
(5)存儲主機埠擴展閱讀
埠在入侵中的作用
有人曾經把伺服器比作房子,而把埠比作通向不同房間(服務)的門,如果不考慮細節的話,這是一個不錯的比喻。入侵者要佔領這間房子,勢必要破門而入(物理入侵另說),那麼對於入侵者來說,了解房子開了幾扇門,都是什麼樣的門,門後面有什麼東西就顯得至關重要。
入侵者通常會用掃描器對目標主機的埠進行掃描,以確定哪些埠是開放的,從開放的埠,入侵者可以知道目標主機大致提供了哪些服務,進而猜測可能存在的漏洞,因此對埠的掃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目標主機,而對於管理員,掃描本機的開放埠也是做好安全防範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