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存儲製程
㈠ 2022年上市,國產內存晶元實現量產,領先業界平均製程11~21納米
相較於PC端、智能手機晶元製程的更新換代速率, 汽車 、家用電器等傳統晶元製程過渡到尖端晶元製程的時間相對較長。步入2021年後,內存市場迎來了一波升級, 眼下PC端領域已經步入到DDR5時代 。低端的 DDR3內存逐漸被三星、SK海力士淘汰。 但對於國產廠商來說,這是 切入DDR3內存市場的最佳時機 。
2021年11月18日消息 , 合肥長鑫重拾DDR3業務 ,為 兆易創新代工DDR3內存晶元 。據了解,合肥長鑫為兆易創新代工的DDR3內存晶元採用的是 19納米製程 。這比業界普遍使用的 30~40納米 製程的 DDR3晶元 , 領先了11~21納米 。
目前合肥長鑫的19納米DDR3內存晶元還處在工廠測試階段, 出貨時間暫定在2022年第一季度,預計2022年下半年,合肥長鑫將增加DDR3內存晶元產能。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DDR3早已被淘汰了,眼下已經是DDR5時代,兆易創新委託合肥長鑫代工的DDR3內存晶元,用往何處呢?
正如前面所說的,比起PC端、智能手機行業,家電、燈具等利基市場產品所用晶元的更新換代速率較慢。 合肥長鑫為兆易創新代工的DDR3晶元用於家電、燈具當中 ,這些設備對內存晶元的性能、容量要求並不高。更何況合肥長鑫負責代工的DDR3內存晶元採用的是19納米製程,因此能夠滿足大多數智能家居設備的內存需求。
大數字智能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在朝著信息智能時代過渡,台燈、廚房油煙機、掃地機器人等家用設備對晶元的需求量不斷提高。雖說比起PC端、智能手機等高精尖設備,家電家居的利潤並不高,但「螞蟻再小也是肉」。顯然,相較於手機、PC端,燈具、家電設備的市場規模更大。
為了在短期內實現效益的最大化,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內存晶元巨頭,將目光放在了DDR5身上。但DDR5對於大多數家居家電來說,有些性能過剩,容易造成製程浪費。兆易創新瞅准市場空檔期,趁此機會加大對DDR3的市場布局,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兆易創新的營收以及市場競爭力。
當然,對於合肥長鑫來說,重拾DDR3製程,只是為了擴寬公司的業務營收,推動產業產品鏈多元化發展。作為國產存儲晶元巨頭,合肥長鑫採用自主研發技術於2019年實現了DDR4晶元的量產。關於製程更精密,設計難度更高的DDR5、LPDDR5等內存晶元,合肥長鑫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爭取破冰技術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國產存儲晶元巨頭,長江儲存於2021年7月29日率先攻堅12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技術壁壘,成功推出128層堆棧的快閃記憶體晶元。這拉動了我國內存晶元產業的發展。
相較於三星、SK海力士等內存晶元巨頭,雖說我們還與之存在一定的距離,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在長江儲存、合肥長鑫等國產內存晶元廠商的努力下,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對三星、SK海力士等內存晶元巨頭的持平、趕超。
對於合肥長鑫重拾DDR3內存晶元業務這件事情,大夥有什麼想說的呢?眼下長江儲存、合肥長鑫等國產內存晶元商不斷破冰技術壁壘,在內存晶元領域中取得了許多不錯的成績。你認為我們能否在內存晶元領域中與國外內存晶元技術實現持平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我是柏柏說 科技 ,資深半導體 科技 愛好者。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最新的半導體資訊,學習更多有用的半導體知識。
㈡ 國產存儲晶元開始提速,兩大喜訊接連傳來,實現從0到1突破
全球存儲晶元的格局非常明確,以韓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國美光這三大巨頭為主,在各大存儲晶元領域中占據核心技術和市場份額的主要優勢。常見的NAND,DDR5以及DRAM都掌握在海外巨頭手中。
但其實國產存儲晶元已經開始提速了,兩大喜訊接連傳來,完成了從0到1的關鍵突破。具體是怎樣的喜訊呢?國產存儲晶元產業格局如何?
存儲晶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手機,電腦設備想要運行文件,存儲數據,那麼存儲晶元將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根據存儲晶元種類的不同,賽道競爭程度也不一樣。有些存儲晶元巨頭已經將工藝做到了使用EUV光刻機的程度,而有些企業能在某個細分存儲晶元領域取得一席之地,就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國外巨頭因為起步時間早,有龐大的資本開支優勢,再加上產業鏈發展完善,取得領先也是能理解的。但後來居上,實現反超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國產存儲晶元傳來兩大喜訊,已經在彎道超車了。具體有怎樣的喜訊呢?
第一大喜訊:昕原半導體建成28/22nm ReRAM生產線
對存儲晶元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DAND,DRAM等是發展了幾十年的存儲晶元,已經發展出完整的全球化產業鏈,相關的技術,配套設施和人才儲備也十分完善。
可是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日益發展迅速的新基建領域, 探索 新型存儲晶元也成為了一種趨勢。而ReRAM這種阻變存儲器就是新型存儲晶元,它的優勢體現在讀取速度快,功耗低,應用范圍廣闊。
昕原半導體就是發展ReRAM存儲晶元的國產公司,其成立於2019年,在今年2月中旬正式傳來消息,建成了中國首條28nm/22nm的ReRAM生產線。
基於這座生產線,昕原半導體可以更快將研究成果落地,補充完善國產存儲晶元產業的生產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型的ReRAM阻變存儲器產業中,入局的玩家還不是很多,而建成相關生產線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放眼國外,昕原半導體的這一生產線建設成果都是領先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經在ReRAM新型阻變存儲器中把握住了先手機會,未來可期。
第二大喜訊:曝合肥長鑫今年投產17nm製程的DDR5 內存晶元
相較於昕原半導體大力發展新型阻變存儲器,合肥長鑫這家存儲巨頭則在傳統賽道上持續攻克難關。有消息爆料稱,合肥長鑫會在今年投產17nm製程工藝的DDR5內存晶元,成為國內首個參與DDR5內存晶元市場的中國企業。
DDR5是計算機內存規格的晶元,相比於DDR4等前幾代內存條,DDR5的性能更加出色,且功耗更低,是當下主流的高性能,高品質內存晶元。
DDR5的市場份額一直把控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三大巨頭手中,製造出的DDR5被各國客戶爭相下單采購,國內也一直存在DDR5內存晶元的空白。
然而喜訊傳來,消息爆料合肥長鑫會在今年進行DDR5內存晶元的投產,且還是17nm的工藝製程。在這一領域內,17nm已經是非常先進高端的水準了。
若爆料消息無誤,則說明國產DDR5晶元已經迎來有望參與全球市場的發展能力。除了投產DDR5晶元之外,合肥長鑫也一直在努力提升產能,得益於背後資本的支持,合肥長鑫計劃在今年實現每月12萬片晶圓的目標,而2年前合肥長鑫的產能水準還停留在每月4.5萬片。
以上兩個關於國產存儲晶元的喜訊接踵而至,一個是昕原半導體在新型ReRAM阻變存儲器建成生產線,為國產新型存儲晶元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個是合肥長鑫計劃今年投產DDR5內存晶元,在17nm工藝的支持下,將有望拿下DDR5市場的一席之地,打破海外巨頭單一市場壟斷的局面。
不難發現,這兩個喜訊都是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昕原半導體的ReRAM生產線是國內首條,合肥長鑫投產DDR5也是國內首個參與者,可見國產存儲晶元已經開始提速。
其實不只是這兩大國產存儲晶元巨頭,在其餘的長江存儲,福建晉華等等存儲公司的參與下,構建了如今存儲晶元產業快速破局的格局。他們要麼是興建生產線,要麼加快技術研發突破,齊聚力量之下,相信定能為國產存儲晶元創造全新的未來。
海外巨頭長期耕耘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國產企業要想加速進步,還得一步一個腳印。首先要樹立發展目標,其次包括人才資源,緊接著努力將研究成果落地產業。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希望國產企業的耕耘都能得到應有的收獲。
對國產存儲晶元的兩個喜訊你有什麼看法呢?
㈢ 合肥長鑫和長江存儲兩個企業的存儲晶元和未來發展哪個更有潛力
兩家企業之間內部高層人員同屬於紫光派系。因此在產業結構分工上是協調合作方式。合肥長鑫主攻可讀存儲;長江存儲以研發可寫存儲。
長江存儲屬於國家隊,合肥長鑫地地道道屬省級隊。由此看來,長江存儲比合肥長鑫起步高。不過合肥長鑫率先將上市產品對標到世界同等級別,而長江存儲還需時日。
另外,眾所周知,玩存儲晶圓是個燒錢項目,風險變數極大,所以這些企業背靠的是有實力的大級別體量玩家。長江存儲背靠武漢,是國家傾盡全力打造的存儲之都;合肥近幾年靠集成晶元(京東方)實實在在是掙到百千億的,夾持國家科學中心名頭不可小覷!
綜敘,潛力誰大不好說,一個是小獅子,逐漸霸氣側漏想挑戰王位;一個是小老虎,虎虎生威欲佔山為王!
看哪家產品已經銷售了,其他吹得再好都是假的
理論上說長江存儲潛力更大,技術水平距離三星更近。長鑫的話製程跟三星還有一些差距,另外gddr5和ddr5長鑫都還沒影。
市場來說長鑫的dram內存價值更大。
但是不論nand還是dram存儲市場都是需要巨額投入和多年堅持的,所以誰錢多誰潛力大。
誰先做出產品誰就有潛力,兩家現在主要方向也不一樣,一個nand一個dram,也得看技術和頂級玩家三星的差距
沖出重圍千億起步,強敵環伺巨頭統治。
存儲晶元的前景如何展望?
合肥長鑫,成立於2016年5月, 專注於DRAM領域 ,整體投資預計超過1500億元。目前一期已投入超過220億元,19nm8GbDDR4已實現量產,產能已達到2萬片/月,預計2020年一季度末達4萬片/月,三期完成後產能為36萬片/月, 有望成為全球第四大DRAM廠商。
長江存儲,成立於2016年7月, 專注於3DNANDFlash領域 ,整體投資額240億美元,目前64層產品已量產。根據集邦咨詢數據,2019年Q4長江存儲產能在2萬片/月,到2020年底有望擴產至7萬片/月,2023年目標擴產至30萬片/月產能, 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NANDFlash廠商。
最近利基型內存(Specialty DRAM)的價格大漲,我們今天就來聊聊 DRAM 是什麼?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作用原理是利用電容內存儲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一個二進制比特是1還是0。這一段聽不懂,聽不懂沒關系,你只需要知道,它運算速度快、常應用於系統硬體的運行內存,計算機、手機中得有它,你可能沒聽說過DRAM,但你一定知道內存條, 沒錯,DRAM的最常見出現形式就是內存條。
近幾年的全球DRAM市場,呈現巨頭壟斷不變,市場規模多變的局面。
全球DRAM生產巨頭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分別占據了41.3%、28.2%和25%的市場份額。
2019年市場銷售額為62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7%。其中美國佔比39%排名第一,中國佔比34%排名第二,中美是全球DRAM的主要消費市場。細分市場,手機/移動端佔比40%,伺服器佔比34%。
總結來說,巨頭壟斷,使得中國企業沒有議價權,DRAM晶元受外部制約嚴重。 當前手機和移動設備是最大的應用領域,但未來隨著數據向雲端轉移,市場會逐步向伺服器傾斜。
未來,由於DRAM的技術路徑發展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微縮製程來提高存儲密度。那麼在進入20nm的存儲製程工藝後,製造難度越來越高,廠商對工藝的定義已不再是具體線寬,而是要在具體製程范圍內提升技術,提高存儲密度。
當前供需狀況,由於疫情在韓、美兩國發展速度超過預期,國內DRAM企業發展得到有利發展。
合肥長鑫、長江存儲 兩家都是好公司,都在各自的賽道中沖刺,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打破寡頭壟斷的格局。
目前看合肥長鑫優勢明顯
㈣ 長江存儲品牌怎麼樣它家的固態硬碟性能強嗎
長江存儲是存儲技術行業的領先品牌,在固態硬碟行業里也是佼佼者,致態產品搭載的是長江存儲創新Xtacking®架構3D NAND高品質原肢臘棚廠顆粒,在性能和快閃記憶體品質以及使用壽命歷則方面,都表現得很好。比如致態TiPlus7100固態硬碟,採用長江局旅存儲晶棧®Xtacking®3.0架構,擁有2400 MT/s單顆晶元介面速度,具有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它的散熱控溫效果也很好,搭載Thermal Throttle,Power Management兩大管理系統,能夠動態調整發熱溫度和功耗控制,減少發熱,提高電源效率,可以延長筆記本等設備的續航時間。
㈤ 長江存儲有什麼嵌入式存儲嗎
長江存儲有eMMC嵌入式存儲EC110和UFS嵌入式存儲產品UC114、UC023。EC110基於長江存儲晶棧®Xtacking®三維快閃記憶體架構打造,eMMC 5.1標准,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等多種應用提供理想解決方案;UC114和UC023兩款產品均基於晶棧®Xtacking®2.0三維快閃記憶體技術,架構的升級帶來了更高的性能水準,其中UC114支持JEDEC UFS 2.2技術標准,UC023則支持UFS 3.1最新技術標准,無論是手機、電視還是其他智能終端設備,都能為其提供更高速的存儲速度,帶來更豐富、流暢的視聽享受體驗,滿足5G時代的產品需求。
㈥ 純國產晶元的翻身之作,平價輕奢的光威M.2 固態硬碟
都說存儲領域,國內的生產廠商一直受制於人,自主可控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家手中,直到2018年的時候,中國存儲行業完成了研發生產的大變化,國產主控和國產快閃記憶體才開始浮出水面,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國產SSD成為可能,也拉開了SSD純國產化的序幕。直到2020年,隨著國產化的潮流趨勢和國內自主研發技術的成熟,國內首款真正意義上的100%純國產 「中國芯」光威弈Pro M.2 固態硬碟正式上市,填補了國產SSD技術上的最後一塊空白。
在整個集成電路中,佔比最大的是存儲晶元,它廣泛應用於內存、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和固態存儲硬碟等領域,如果沒有晶元的存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數碼消費產品、通信基站、光通信等設備都無法正常運轉,而且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存儲產業與信息安全相互掛鉤。中國作為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國,國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卻很低,基本需要依靠進口才能滿足供需平衡,最主要的DRAM、NAND存儲晶元也基本被美日韓企業壟斷,因為資金和技術上的缺陷,國內的晶元製造企業一直受到壓制。
作為一個數碼發燒友,早期最先使用的硬碟、U盤、內存條等存儲硬體,也都是三星、美光、東芝等海外存儲品牌,放眼望去,偽國產存儲品牌的口碑並不是很理想,往往都是國外品牌占據了市場主導作用,價格也一度水漲船高,個人迫於需求問題也只能被動接受。可以說今時不同往日,目前主流的固態硬碟SSD的核心主控晶元、快閃記憶體晶元和固件演算法,國內企業都已經具備了全部國產化的能力,可以實現大規模量產,能夠完全擺脫國外技術壁壘,做到整條產品供應鏈的全部國產化。
個人在這幾年也一直在關注著國產存儲的發展情況,據悉國內SSD的研發投入一直在增加,生產技術上不斷在攻克,近兩年市面上的國產SSD也開始出現在存儲市場中,與國外品牌形成對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國外品牌為了打壓國內存儲品牌,降低了長期保持的高價格,當然,國產存儲品牌的高性價比還是給數碼愛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作為國產品牌,Gloway/光威在外包裝上加入了中國元素,以中國紅的色彩加上龍圖騰的設計語言為主要視覺,給人有一種盛氣凌人的霸氣,再仔細看,外包裝盒還有從古至今不同字體的「弈」子,可以說是滿滿的中國氣息。接著我們將視角轉到這條M.2固態硬碟,正面貼上了和外包裝一樣的視覺設計,整體看似小巧,上手之後還有些許分量感,細小的元器件之間相互連接,國產的精湛工藝肉眼可見。為了方便用戶的對電腦硬碟的拆裝,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也單獨為用戶配備了一把小螺絲刀,收到之後就可以直接組裝。不用想著去找什麼工具了。收到之後就可以直接上手。
我選擇的是光威弈Pro固態硬碟 1TB容量,介面的類型為M.2,選擇的它的理由無非就兩個,一個是體積小巧,輕盈便攜,我可以裝在外接的硬碟盒中,隨時隨地都能使用,同時M.2介面的固態硬碟實際的體驗中,有更高的傳輸性能,傳輸速度會比STAT介面高出很多,1TB 的容量可以讓我不用過度擔心日常的存儲問題,畢竟在這個親民的售價上,肯定是要好好享受,平時使用中也能有更好的體驗效果,特別是應對大容量的圖片和視頻,加上一系列的Adobe製作軟體,才能夠更加流暢的運行,提高工作效率。
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在硬體上全國產化之後,基礎配置信息上都能看到Gloway/光威的誠意,在性能上ASSSD總分可達5000分,硬碟介面使用的是比較常見的2280規格,M.2(M KEY)介面,支持PCIe 3.0X4和NVMe1.3協議,在持續讀寫性能上比PCIe 3.0X2高出一半,隨機讀取性能相對更好,積更小同時性能更強的支持NVME協議的M.2介面的SSD符合當今的主流,內存方面採用的是長江存儲基於Xtacking架構的64層 3D NAND,相比傳統3D NAND快閃記憶體架構,Xtacking可帶來更快的I/O傳輸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能夠顯著提升產品性能,緩存方面採用的是國內的長鑫廠商,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DRAM設計製造一體化企業。
重點說到「 中國芯 」,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採用了自主主控憶芯STAR1000P,主控採用新思DesignWare ARC HS38處理多核結構,利用ARC可擴展架構與自定義指令集,提高硬體調度效率:走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 1.3規范,可支持8個內存通道、最大掛載32TB內存容量,兼容市面主流的3D TLC/MLC;理論順序讀寫可達3.5GB/s和3.2GB/s,隨機讀寫600K IOPS;同時,有著極佳的低功耗表現,號稱在全性能模式下僅2W左右;高級特性上,引入了第三代4K LDPC糾錯碼技術,除支持國際AES加密標准以外,也全面支持中國商密(SM2/3/4)安全方案,可以說「中國芯」在性能表現和功耗上都標出了令人滿意的內容。
M.2固態硬碟仔細雖然小巧輕便,傳輸速度快,還是其讀寫壽命還是相當關鍵的。查過資料後得知,目前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有 SLC / MLC / TLC /QLC 之分, MLC 由於價格貴,產能少,供貨周期不穩定主要還是用於軍工行業, 在消費級市場是見不到的,而MLC與 TLC其實相差不大,隨著工藝的進步,製程越來越小的情況下,MLC已經被TLC趕超風頭了,體質較好的 TLC 顆粒已經可以幹掉部分 MLC 了。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選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相比來說足夠日常的使用,它的穩定和壽命都相對比較突出。
作為一款純國產的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算是國內存儲市場的一個新星出道,從性價比方面自然是不亞於當前的國外品牌,但既然是「新星」,究竟純國產化 「中國芯」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在存儲量、讀寫速度、穩定性、溫度等方面的實際使用中是否品質過關,它的綜合表現又如何?光說不測假把式,想要知道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的性能如何,還是要以實際的軟體測試作為參考。
CrystalDiskMark 簡稱 CDM,是一款比較流行的硬碟性能測試工具,它的體積很小巧,而且界面簡單易於操作,讀寫速度測試傾向於非壓縮演算法,因此它的持續讀寫速度更具有性能鑒別意義,藉此可以比較硬碟性能的優劣。在CrystalDiskMark 1G文件傳輸測試中,默認為非壓縮數據測試,得出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的讀取和寫入分別為3042MB/S和1483MB/S,出現了讀寫差距較大的問題,由於是第一個軟體測試,出來的結果似乎有點不正常,於是我繼續用第二款軟體進行讀寫測試論證。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專門用於測試 SSD 固態硬碟性能的工具,可以准確測出固態硬碟持續讀寫的性能,還能非常清楚的查看我們固態硬碟的4K是否已經對齊,它的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秒的形式,另一種是IOPS形式,本次測試主要使用這款軟體的4k隨機讀寫功能,測試4K-64K多任務隨機讀寫速度,4KB隨機讀取訪問IOPS是SSD根本性能的直接表徵。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的讀取和寫入分別為2989.72MB/S和2576.35MB/S,4K隨機的讀取和寫入分別為2009.16MB/S和1984.31MB/S,顯示4K已對齊,通過數據體現出持續讀寫速度略低於官方數據值,而4K隨機讀寫速度反而遠超官方數據值,檢測軟體可能也會有些許誤差,但整體而言,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的讀取和寫入性能表現方面還是可以的。
CrystalDiskInfo 簡稱 CDI,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用於測試性能,作為一款實用的硬碟 健康 診斷工具,可以直觀地檢查硬碟的 健康 狀態、溫度以及更多一些相關的資料。它除了支持一般的機械硬碟之外,也支持 SSD 固態硬碟甚至部分移動硬碟。通過這個軟體可以明顯的看到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介面類型為NVM Express,傳輸模式為PCIe 3.0X4,支持NVM Express 1.3協議,同時也支持S.M.A.R.T.,可以通過硬碟上的監測指令和主機上的監測軟體對磁頭、碟片、馬達、電路的運行情況、 歷史 記錄及預設的安全值進行分析、比較。當出現安全值范圍以外的情況時,就會自動向用戶發出警告,對於不少用戶,特別是商業用戶而言,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一個功能,可以通過常用的系統工具(如AIDA32)來查看,並通過這些參數了解硬碟的" 健康 "狀況。
在實際的長時間使用中,SSD會出現發熱問題,大多數的SSD為了控制溫度,往往會通過控制速度,犧牲性能來達到控溫的目的。溫控的好壞,直接會決定這款SSD是否適合入手。光威弈Pro M.2固態硬碟採用石墨散熱貼,能夠有一定的降溫效果,保證持久的高性能傳輸。
以前的國產晶元確實是不盡人意,讓很多國內用戶失去了信心,但我想說的是,一開始總要出現瑕疵這也是正常的,即使是現在的知名海外晶元品牌,也是一步一個腳部把產品做好,剛開始也同樣是會經歷罵聲。現在的國產儲存品牌正在經歷的漫長路程,更是需要我們去理解和支持。不管是基於情懷也好,還是國產芯的綜合表現,我依舊是選擇光威弈Pro M.2 固態硬碟,目前來說,純國產的存儲品牌已經日漸完善,整體的傳輸穩定性和知名品牌實際差距並不大。國產化存儲的出現,也讓我們不用擔心所謂的存儲大廠著火,晶元漲價的問題,在以光威為開頭領銜之作 的M.2固態硬碟來說,也算是為「國產芯」開了一個好頭,讓每個人都是享受到平價輕奢的固態硬碟。在這里也想告訴大家,並不是任何東西越貴越好,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㈦ 長江存儲的嵌入式存儲分了哪些產品線
長江存儲現在的產品線非常廣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消費級致態品牌的產品,還覆蓋了企業級、OEM和嵌入式存儲。
長江存儲的嵌入式存儲目前包含eMMC和UFS兩種產品,都採用晶棧®Xtacking®2.0三維快閃記憶體技術打造。
eMMC存儲型號為EC110,eMMC 5.1標准,容量從32GB到128GB,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和Chromebook筆記本以及智能家居設備。
UFS存儲有兩款,UC023是UFS3.1標准,容量上從128GB到512GB,多在中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使用。UC114則是UFS2.2標准,容量從64GB到256GB,更適合在性價比手機、電視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