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冷藏存儲保鮮庫
① 北京安裝冷庫——冷庫安裝-保鮮庫-冷凍庫
慧聰暖通空調製冷網目前萊蕪市恆溫冷庫的冷卻水循環應用、綜合應用水平不高。冷庫製冷要用到大量公開水,水假如用一次就排掉會形成宏大糜費。據理解,一座空岩冷庫普通都配有一眼機井,大都用5.5千瓦的電機,一小時抽水就是60方。我市目前有500多座冷庫,以每座冷庫一台電機、斗寬御一天抽兩個小時計算,一天就是7萬多方水。
楊庄鎮大小冷庫共有335座,是個冷庫大鎮。近日在楊庄鎮筆者看到了一些綜合應用冷庫水的辦法。假如全市冷庫都能採取一些節水措施,水資源將得到有力維護。
冷庫水造出金牛灣
來到楊庄鎮小埠頭村。村裡近兩年來施行舊村改造,豎起了一片劃一的安頓樓。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村中碧波盪漾的金牛灣。
金牛灣的面積有1000多平米,湖面如鏡,細波粼粼。金牛灣的旁邊就是村裡的休閑健身廣場,是村民們休閑文娛的好去處。
村莊里有這樣大而美的湖還真是不多見。於是獵奇地問道:「水從哪裡來?」小埠頭村支部委員陳勇領著筆者去看一條條溝渠:「湖水都是冷庫水,有我們村的,還有左近東李村和陳徐村排進來的。」陳勇引見,平常這些水老百姓都用來澆地,足夠用。
「冷庫水有沒有污染?」正在湖邊搞綠化的劉訓茂說:「冷庫水就是公開水,一點污染也沒有。我早年不斷喝冷庫水,啥事也沒有。」來到水邊,看到湖水十分明澈,水裡魚蝦游弋。陳勇說:「金牛灣原先水不斷不多。近年引冷庫水進來,既能存蓄水源,還營造了景觀環境,能夠說一箭雙雕。」
循環池讓水不再白流
位於陳徐村的祥盛農產品有限公司是個冷庫大戶。祥盛公司現有庫洞60餘個,庫容量達3萬噸以上。走進祥盛公司猶如進入一個大市場,十多米高的大棚連成一片,工人們在慌張地裝卸農產品。
找到了公司的技術員李德樹:「這么多冷庫一天用幾水?」李德樹說:「用水不少,但不好答復。由於冷庫製冷用水幾和庫存幾有關,庫存進進出出是個動態量;巧指其次,冷庫水循環完一次進入循環池冷卻,不會接著排掉。」
在李德樹的率領下,筆者去看循環池。在製冷機房中,宏大的緊縮機聲音轟鳴,佔領了大局部空間,在緊縮機下方,有個8米長、2米寬的池子,裡面是明澈見底的水。李德樹說:「一池能盛30多方水,等冷卻了再循環運用。我們共有4個機房,每個機房都配有循環冷卻池子。」
采訪了楊庄鎮經貿辦的王海濤。王海濤說,我們近期會停止企業用水專項督察,循環運用冷庫水是個節水好辦法,值得推行。
水資源亟待綜合應用
冷庫關於延長農產品的儲存期限、調理市場供給具有重要意義。冷庫冷藏大戶為我市的現代農業開展作出了宏大奉獻,帶動了農民增收。但是,我市沒有客水,水資源越來越寶貴,冷庫水資源亟待綜合應用。
萊蕪市冷庫根本都集中在萊城區,水資源問題由萊城區水務局管理。
② 2016年北京冷庫建設的最新趨勢該如何發展
相關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冷庫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1、冷庫行業現狀
國外冷庫行業現狀
國外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芬蘭、加拿大等國。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20℃以下的低溫庫在冷庫中佔80%以上。70年代以前國外冷庫普遍採用以氨為製冷劑的集中式製冷系統,70年代後期逐漸採用以R22為製冷劑的分散式製冷系統[1]。美國和加拿大佔80%以上的冷庫都以使用R717為製冷劑[2]。80年代以來,分散式製冷系統在國外發展很快,冷卻設備由冷風機逐步取代了排管,貯藏水果冷庫中近1/3為氣調庫,在冷庫建造方面土建冷庫正向預制裝配化發展,自動化控製程度比較高。比較著名的裝配式冷庫的製造商如芬蘭的輝樂冷凍集團(HUURRE),其庫板HE-3由無氟絕緣聚氨酯板和兩層鍍鋅的鋼層組成,輕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氣密性好、空間利用率高。
近年來,碧搜國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貯藏冷庫多是果品氣調庫,如美國使用氣調貯藏蘋果已佔冷藏總數的80%;法國、義大利也大力發展該項技術,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70%以上;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t。日本、義大利等發達國家已擁有10座世界級的自動化冷庫。
國內冷庫行業現狀
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製品冷庫,1968年建成第一座貯藏水果冷庫,1978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庫。1995年由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進組合式氣調庫先進工藝,並在山東龍口建造15000t氣調冷庫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大型組裝式氣調冷庫的成功先例,用戶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1997年又在陝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氣調冷庫,氣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氣調冷庫已分布在山東、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陝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區,並獲得客戶的較好信譽。廣東、北京等省市大約先後引進了40座預制裝配式冷藏庫,總庫容約為7.5萬t。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據統計,全國現有冷凍冷藏能力已達500多萬t,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
50萬t,國有冷庫450多萬t,分屬於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其中內貿系統冷庫容量達300多萬t,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萬m2,倉儲能力達130多萬t,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t,普通庫為60多萬t。
果品蔬菜保鮮一般採用最低溫度為-2℃的高溫庫,水產、肉食類保鮮採用溫度在-18℃以下的低溫庫,而我國的貯藏冷庫大多數為高溫庫。大型冷庫一般採用以氨為製冷劑的集中式製冷系統,冷卻設備多為排管蠢判,系統復雜,實現自動化控制難度大。小型冷庫一般採用以氟里昂為製冷劑的分散式或集中式製冷系統
[4]。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庫偏多,自動化控制水平普遍較低。裝配式冷庫近幾年來有所發展。
國內專業生產製冷設備及建造冷庫的廠家很多,如開封空分集團製冷工程公司為國內第一家組裝式冷庫生產廠家,已形成從幾立方米庫容小型室內庫到幾萬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庫;從高溫庫、低溫庫、凍結庫到綜合庫;從全組裝式冷庫到土建結構內部貼板的混合式冷庫;從普通冷庫過渡到的多品種、多規格的氣調冷庫系列產品。此外大連製冷設備廠、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其製冷設備在冷庫行業領域中所佔比重較大,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採用雙面彩鋼聚苯乙烯保溫板建造的裝配式冷庫,在國內發展較快。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研製開發的微型節能冷庫在國內農村各地已廣泛推廣。據統計我國生產企業已生產建設大中小型裝配庫約800座,室內裝配式冷庫約2.5萬套(座),僅蘇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鮮冷庫38座,占江蘇省的40%。
2.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冷庫利用率偏低
空間利用率
傳統的冷庫設計一般高5m左右,但在實際操作應用中,尤其是無隔架層的冷庫悔檔歷利用率低於50%,如物品堆碼的高度一旦達到3.2m時,外包裝為紙箱的食品,因重壓變形、吸潮等原因極易出現包裝破裂、倒塌等現象[6],導致食品品質降低,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周年利用率以蘭州市為例:大多數冷庫每年5~10月份期間貯藏荷蘭豆、西蘭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藍、百合等新鮮蔬菜,然後以冷藏車、簡易汽運等方式運至廣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進行銷售經營,冷庫閑置期長達6個月。蘭州肉聯廠低溫冷庫貯藏肉製品、速凍食品、雪糕、冷飲等,利用率相對較高。而其他冷庫中僅有少量冷庫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貯藏水果,其餘時間基本關閉閑置,周年利用率僅能達到50%。
部分冷庫設計不盡規范,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國內很多冷庫屬於無證設計、安裝,缺乏統一標准,缺乏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現象較為普遍。操作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無證上崗,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容積
500m3以上以氨為製冷劑的土建食品冷庫,其庫址選擇、地基處理、製冷設備安裝等嚴重不符合《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許多冷庫名為氣調庫卻達不到氣調的目的,部分低溫庫一建成就面臨停用或只能按高溫庫降級使用的局面。
製冷系統維修措施不力,設施設備老化嚴重
製冷機的正常維修周期一般為運轉8000~10000h即應進行大維修;運轉3000~4000h進行中維修;運轉1000h進行小維修[5]。適時對製冷系統進行維修、保養,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隱患。因為國內大多數冷庫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庫,設施設備陳舊、管道嚴重腐蝕、牆體脫落、地基下陷、壓力容器不定期檢驗。普遍開開停停,帶病運營現象十分嚴重。
冷庫節能措施未引起足夠重視
冷庫屬於耗能大戶。有數據表明:蒸發器內油膜增加0.1㎜,會使蒸發溫度下降2.5℃,電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發器外表結霜等均會導致蒸發溫度下降,耗電增加。另外,低溫庫凍結間或速凍裝置進貨後壓縮比小於8時,應先採用單級製冷壓縮,當蒸發壓力降下來後,其壓縮比大於8時再改用雙級壓縮製冷方式[5],而許多低溫冷庫一開機就啟用雙級壓縮機,使冷庫能耗加大。
自動化控製程度低迷
國外冷庫的製冷裝置廣泛採用了自動控制技術,大多數冷庫只有1~3名操作人員,許多冷庫基本實現夜間無人值班[2]。而我國冷庫的製冷設備大多採用手動控制,或者僅對某一個製冷部件採用了局部自動控制技術,對整個製冷系統做到完全自動控制的較少,貨物進出、裝卸等方面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
商業冷庫價格競爭激烈
近幾年隨著冷庫數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自備用於存放食品原料或用於科研試驗的冷庫外,商業冷庫出租轉讓頻繁,行業內低價競爭激烈,加之高溫庫和低溫庫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存貯肉類及速凍食品的低溫庫供不應求,大量的高溫庫閑置待用,導致大多商業冷庫經營企業經濟效益不佳。
3.發展趨勢
從市場對冷庫的需求趨勢來看,我國現有的冷庫容量還十分不足,今後冷庫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建設規模
果蔬產區應集中建設氣調冷庫,規模應以大、中、小型相結合,以發展中型為宜。機械氣調庫的建設應擇優推廣預制生產,現場裝配模式冷庫工程化工業產品,果蔬產地適於建單層冷庫和中小型冷庫;盡快推廣塑料薄膜、大棚、大帳、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裝等氣調設施是我國近期發展的重點。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發展中型冷庫,建立冷凍食品貯藏批發市場。將中小型冷庫向社會開放,提供有償的倉庫服務、信息服務、經營後勤服務。
冷鏈物流
我國完整獨立的冷鏈系統尚未形成,市場化程度很低,冷凍冷藏企業有條件的可改造成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凍冷藏企業、超市和連鎖經營企業聯營經營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地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都處於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
製冷設備
製冷設備業應著力開發國際市場先進通用的60HP以下各檔次分體式或一體化且配有電子技術的自動化機組,將計算機與自動化技術廣泛地應用於整個製冷系統的自動控制中,目的是為冷凍冷藏行業升級換代,延長產業鏈,降低工程造價。
整體規劃
冷庫行業必須在有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加強整體規劃與協調,大力發展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同時,要防止盲目重復建設,以保證我國冷凍冷藏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總之,從冷庫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來看,果品恆溫氣調庫發展迅速,低溫庫比例有所增加,適合農戶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庫異軍突起,裝配式冷庫及以氟里昂為製冷劑的分散式製冷系統推廣力度正在加大,冷庫設計更加趨於優化,自動化控製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等管理部門對冷庫的監管力度大大加強。國內冷庫行業正朝著採用發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熱材料的輕便預制裝配化、低溫大型化、管理及進出庫貨物裝卸自動化、果蔬冷庫恆溫氣調化、冷風機代替排管和廣泛使用氟里昂製冷劑的操作方便、靈活多樣、高效安全、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