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三大網路存儲

三大網路存儲

發布時間: 2023-05-28 06:27:17

⑴ 三大存儲協議介紹與存儲資源盤活系統

存儲協議目前主流的有三種,AHCI、NVMe、SCSI。 HDD 磁碟和早期 SSD 磁碟的傳輸協議一般採用AHCI(高級主機控制器介面,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AHCI 為單隊列模式,主機和 HDD/SSD 之間通過單隊列進行數據交互。對於 HDD 這種慢速設備來說,主要瓶頸在存儲設備,而非 AHCI協議。不同於 HDD 的順序讀寫特點,SSD 可以同時從多個不同位置讀取數據,具有高並發性。因此對於 SSD,AHCI 的單隊列模式成為了限制並發性的瓶頸。隨著存儲介質的演進,SSD 盤的 IO 帶寬越來越大,訪問延時越來越低。AHCI 協議已經不能滿足高性能和低延時 SSD 的需求, NVMe(NVM Express 非易失性內存主機控制器介面規范)應運而生。

NVM(non-volatile memory)是固態硬碟(SSD)的常見的快閃記憶體形式。此規范主要是為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存儲設備提供一個低延時、內部並發化的原生界面規范,也為現代CPU、計算機平台及相關應用提供原生存儲並發化的支持,令主機硬體和軟體可以充分利用固態存儲設備的並行化存儲能力。相比此前機械硬碟驅動器(HDD)時代的AHCI,NVMe/NVMHCI降低了I/O操作等待時間、提升同一時間內的操作數、更大容量的操作隊列等。基於 NVMe 的驅動器可實現高達 16Gbps 的吞吐量,且當前供應商正在推動 32Gbps 或更高的吞吐量產品的應用。在 IO 方面,許多基於 NVMe 的驅動器,其 IOPS 可以超過 50 萬,部分可提供 150 萬、200 萬甚至1000 萬 IOPS。與此同時,許多驅動器的延遲低於 20 微秒,部分低於 10 微秒。

SCSI即小型計算機介面(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指的是一個龐大協議體系,到目前為止經歷了SCSI-1/SCSI-2/SCSI-3變遷。 SCSI協議定義了一套不同設備(磁碟,磁帶,處理器,光設備,網路設備等)利用該框架進行信息交互的模型和必要指令集。SCSI協議本質上同傳輸介質(SATA線,PCIE線,網線等)無關,SCSI可以在多種介質上實現,甚至是虛擬介質。例如基於光纖的FCIP(Fiber Channel over IP)鏈路協議,基於SAS(Serial Attached SCSI)的鏈路協議,基於虛擬IP鏈路的iSCSI協議。通俗點說SCSI協議就是一個存儲設備與伺服器之間介面通訊的一個規范。因為這種「兼容各種傳輸介質」的特性,存儲網路都是以 SCSI協議為基礎框架,前端傳輸網路層一直以 FC(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網路為主,後端則以 SAS(串列 SCSI 技術,Serial Attached SCSI)網路為主,這構成了伺服器間以 IP 為主要互聯手段的 IP 存儲網路。

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nternet 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一種由IBM公司研究開發的IP SAN技術,該技術是將現有SCSI介面與乙太網絡(Ethernet)技術結合,基於 TCP/IP的協議連接iSCSI服務端(Target)和客戶端(Initiator),使得封裝後的SCSI數據包可以在通用互聯網傳輸,最終實現iSCSI服務端映射為一個存儲空間(磁碟)提供給已連接認證後的客戶端。

存儲區域網路 iSCSI SAN 是一個基於 IP 的系統,允許 SAN 連接到常規的千兆乙太網交換機和 IP 路由器,一般沒有額外的硬體要求。實施iSCSI SAN有以下幾個優勢:

1.簡化與整合:iSCSI SAN 可以將數據整合到一個分層系統中,該系統自動利用網路上的所有存儲設備來平衡負載。這極大地簡化了存儲結構,消除了對日益繁瑣的 IT 環境的需求,從而減輕了 IT 人員的負擔。

2.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iSCSI SAN 消除了傳統上由伺服器磁碟執行的繁重數據存儲工作。通過專用於存儲數據的 iSCSI 陣列,可以顯著減輕網路其餘部分的負擔。為最終用戶提供更強大的吞吐、更好的可靠性和更快的速度。

3.數據保護、備份和恢復:隨著數據的增長,傳統的備份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並且對網路造成負擔。數據越多,備份所需的時間越長,停機時間越長。此外,災難發生後,恢復數據可能需要數天時間。ISCSI SAN解決方案提供自動化、更快的備份過程,對現有業務運營無中斷。災難發生後,數據可以在短短幾分鍾內恢復。

4.節約成本:使用iSCSI SAN,組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立即降低成本:1) 通過簡化網路架構並消除對昂貴存儲擴展硬體的持續需求,2) 減輕管理網路的 IT 人員的人力成本,3) 通過性能更高的系統提高整個組織的生產力 4) 通過降低能耗的硬體來降低能源成本。

目前主要的 iSCSI SAN 產品包括 Equallogic、Compellent、HBlock等。EqualLogic建立在虛擬化對等存儲架構之上,為小型到大型組織簡化和自動化數據存儲;Compellent是基於可擴展 SAN 架構和虛擬化的企業級存儲解決方案,使用強大的數據移動引擎,幫助組織更有效地管理數據;HBlock是純軟體的綠色存儲控制器,可以將商用伺服器及其內部的硬碟驅動器(HDDs)和固態驅動器(SSDs)轉換成高性能的虛擬存儲陣列。

提到HBlock,一個更加普及的名字恐怕是存儲資源盤活系統。沒錯,這個全新的革命性概念已經被中國電信天翼雲所開發為現實產品了。存儲資源盤活系統通過標准iSCSI協議提供虛擬Target和邏輯卷。它可以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資源成本,助力企業用戶實現綠色轉型。它能夠安裝在任意linux伺服器上,可以把各伺服器中分散的磁碟整合成高性能的存儲資源池,通過分布式雙控制器架構保證了低延遲、高可用、易拓展的特性;通過完善的控制台、命令行與API來統一調度管理所有存儲資源;通過強大的兼容性和獨特的硬體異構特性充分利用全部存儲資源。存儲資源盤活系統特別適用於邊緣計算、混合雲存儲、次級存儲(備份/視頻監控)、提升硬體利用率等場景。如果部署在可靠的硬體環境中,還可以承載企業的重要工作負載。因此,無論使用哪種存儲協議,存儲資源盤活系統都可以將各種伺服器、空閑磁碟整合為統一高性能資源池,靈活調度、分配、使用、上雲,打造無縫融入現有業務的存儲系統。

⑵ 大數據時代下的三種存儲架構

大數據時代下的三種存儲架構_數據分析師考試

大數據時代,移動互聯、社交網路、數據分析、雲服務等應用的迅速普及,對數據中心提出革命性的需求,存儲基礎架構已經成為IT核心之一。政府、軍隊軍工、科研院所、航空航天、大型商業連鎖、醫療、金融、新媒體、廣電等各個領域新興應用層出不窮。數據的價值日益凸顯,數據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資產。作為數據載體和驅動力量,存儲系統成為大數據基礎架構中最為關鍵的核心。

傳統的數據中心無論是在性能、效率,還是在投資收益、安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興應用的需求,數據中心業務急需新型大數據處理中心來支撐。除了傳統的高可靠、高冗餘、綠色節能之外,新型的大數據中心還需具備虛擬化、模塊化、彈性擴展、自動化等一系列特徵,才能滿足具備大數據特徵的應用需求。這些史無前例的需求,讓存儲系統的架構和功能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基於大數據應用需求,「應用定義存儲」概念被提出。存儲系統作為數據中心最核心的數據基礎,不再僅是傳統分散的、單一的底層設備。除了要具備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等特徵之外,還要有虛擬化、並行分布、自動分層、彈性擴展、異構資源整合、全局緩存加速等多方面的特點,才能滿足具備大數據特徵的業務應用需求。

尤其在雲安防概念被熱炒的時代,隨著高清技術的普及,720P、1080P隨處可見,智能和高清的雙向需求、動輒500W、800W甚至上千萬更高解析度的攝像機面市,大數據對存儲設備的容量、讀寫性能、可靠性、擴展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考慮功能集成度、數據安全性、數據穩定性,系統可擴展性、性能及成本各方面因素。

目前市場上的存儲架構如下:

(1)基於嵌入式架構的存儲系統

節點NVR架構主要面向小型高清監控系統,高清前端數量一般在幾十路以內。系統建設中沒有大型的存儲監控中心機房,存儲容量相對較小,用戶體驗度、系統功能集成度要求較高。在市場應用層面,超市、店鋪、小型企業、政法行業中基本管理單元等應用較為廣泛。

(2)基於X86架構的存儲系統

平台SAN架構主要面向中大型高清監控系統,前端路數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一般多採用IPSAN或FCSAN搭建高清視頻存儲系統。作為監控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前端監控數據通過錄像存儲管理模塊存儲到SAN中。

此種架構接入高清前端路數相對節點NVR有了較高提升,具備快捷便利的可擴展性,技術成熟。對於IPSAN而言,雖然在ISCSI環節數據並發讀寫傳輸速率有所消耗,但其憑借擴展性良好、硬體平台通用、海量數據可充分共享等優點,仍然得到很多客戶的青睞。FCSAN在行業用戶、封閉存儲系統中應用較多,比如縣級或地級市高清監控項目,大數據量的並發讀寫對千兆網路交換提出了較大的挑戰,但應用FCSAN構建相對獨立的存儲子系統,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面對視頻監控系統大文件、隨機讀寫的特點,平台SAN架構系統不同存儲單元之間的數據共享冗餘方面還有待提高;從高性能伺服器轉發視頻數據到存儲空間的策略,從系統架構而言也增加了隱患故障點、ISCSI帶寬瓶頸導致無法充分利用硬體數據並發性能、接入前端數據較少。上述問題催生了平台NVR架構解決方案。

該方案在系統架構上省去了存儲伺服器,消除了上文提到的性能瓶頸和單點故障隱患。大幅度提高存儲系統的寫入和檢索速度;同時也徹底消除了傳統文件系統由於供電和網路的不穩定帶來的文件系統損壞等問題。

平台NVR中存儲的數據可同時供多個客戶端隨時查詢,點播,當用戶需要查看多個已保存的視頻監控數據時,可通過授權的視頻監控客戶端直接查詢並點播相應位置的視頻監控數據進行歷史圖像的查看。由於數據管理伺服器具有監控系統所有監控點的錄像文件的索引,因此通過平台CMS授權,視頻監控客戶端可以查詢並點播整個監控系統上所有監控點的數據,這個過程對用戶而言也是透明的。

(3)基於雲技術的存儲方案

當前,安防行業可謂「雲」山「物」罩。隨著視頻監控的高清化和網路化,存儲和管理的視頻數據量已有海量之勢,雲存儲技術是突破IP高清監控存儲瓶頸的重要手段。雲存儲作為一種服務,在未來安防監控行業有著客觀的應用前景。

與傳統存儲設備不同,雲存儲不僅是一個硬體,而是一個由網路設備、存儲設備、伺服器、軟體、接入網路、用戶訪問介面以及客戶端程序等多個部分構成的復雜系統。該系統以存儲設備為核心,通過應用層軟體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服務。

一般分為存儲層、基礎管理層、應用介面層以及訪問層。存儲層是雲存儲系統的基礎,由存儲設備(滿足FC協議、iSCSI協議、NAS協議等)構成。基礎管理層是雲存儲系統的核心,其擔負著存儲設備間協同工作,數據加密,分發以及容災備份等工作。應用介面層是系統中根據用戶需求來開發的部分,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可以開發出不同的應用服務介面。訪問層指授權用戶通過應用介面來登錄、享受雲服務。其主要優勢在於:硬體冗餘、節能環保、系統升級不會影響存儲服務、海量並行擴容、強大的負載均衡功能、統一管理、統一向外提供服務,管理效率高,雲存儲系統從系統架構、文件結構、高速緩存等方面入手,針對監控應用進行了優化設計。數據傳輸可採用流方式,底層採用突破傳統文件系統限制的流媒體數據結構,大幅提高了系統性能。

高清監控存儲是一種大碼流多並發寫為主的存儲應用,對性能、並發性和穩定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該存儲解決方案採用獨特的大緩存順序化演算法,把多路隨機並發訪問變為順序訪問,解決了硬碟磁頭因頻繁尋道而導致的性能迅速下降和硬碟壽命縮短的問題。

針對系統中會產生PB級海量監控數據,存儲設備的數量達數十台上百台,因此管理方式的科學高效顯得十分重要。雲存儲可提供基於集群管理技術的多設備集中管理工具,具有設備集中監控、集群管理、系統軟硬體運行狀態的監控、主動報警,圖像化系統檢測等功能。在海量視頻存儲檢索應用中,檢索性能尤為重要。傳統文件系統中,文件檢索採用的是「目錄-》子目錄-》文件-》定位」的檢索步驟,在海量數據的高清視頻監控,目錄和文件數量十分可觀,這種檢索模式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採用序號文件定位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

雲存儲可以提供非常高的的系統冗餘和安全性。當在線存儲系統出現故障後,熱備機可以立即接替服務,當故障恢復時,服務和數據回遷;若故障機數據需要調用,可以將故障機的磁碟插入到冷備機中,實現所有數據的立即可用。

對於高清監控系統,隨著監控前端的增加和存儲時間的延長,擴展能力十分重要。市場中已有友商可提供單純針對容量的擴展櫃擴展模式和性能容量同步線性擴展的堆疊擴展模式。

雲存儲系統除上述優點之外,在平台對接整合、業務流程梳理、視頻數據智能分析深度挖掘及成本方面都將面臨挑戰。承建大型系統、構建雲存儲的商業模式也亟待創新。受限於寬頻網路、web2.0技術、應用存儲技術、文件系統、P2P、數據壓縮、CDN技術、虛擬化技術等的發展,未來雲存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下的三種存儲架構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⑶ 網路化存儲的三種主要類型

1)DAS

將存儲設備通過SCSI線纜或FC通道直接連接到伺服器上。

2)NAS

一種文件共享服務。擁有自己的文件系統,通過NFS或CIFS對外提供文件訪問服務。

NAS,包括存儲器件和專用伺服器,專用伺服器上裝有專門的操作系統,通常是簡化的unix/linux操作系統,或者是一個特殊的win2000內核。它為文件系統管理和訪問做了專門優化。專用伺服器NFS或CIFS,充當遠程文件伺服器,對外提供文件級的訪問。
3)SAN

一種通過網路方式連接存儲設備和伺服器的存儲架構。

這個網路用於存儲設備和伺服器之間的訪問。當有數據存取請求時,數據可以通過存儲區域網路在伺服器和後台存儲設備之間高速傳輸。
NAS和SAN結合中出現了NAS網關這個部件。NAS網關主要由專為提供文件服務而優化的操作系統和相關硬體組成,可以看成是一個專門的文件管理器。

NAS網關連接到後端的SAN上,使的SAN的大容量存儲空間可以為NAS使用。因此,NAS網關後面的存儲空間可以根據環境的需求擴展到非常大的容量。

主要就是在NAS一端增加了與SAN連接的「介面」,系統對外只有一個用戶介面。

⑷ 大數據存儲的三種方式

大數據存儲的三種方式有:

1、不斷加密:任何類型的數據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通常被認為是私有的,並且在他們自己掌控的范圍內是安全的。

然而,黑客攻擊經常被覆蓋在業務故障中,最新的網路攻擊活動在新聞報道不斷充斥。因此,許多公司感到很難感到安全,尤其是當一些行業巨頭經常成為攻擊目標時。隨著企業為保護資產全面開展工作,加密技術成為打擊網路威脅的可行途徑。

2、倉庫存儲:大數據似乎難以管理,就像一個永無休止統計數據的復雜的漩渦。因此,將信息精簡到單一的公司位置似乎是明智的,這是一個倉庫,其中所有的數據和伺服器都可以被充分地規劃指定。然而,有些報告指出了反對這種方法的論據,指出即使是最大的存儲中心,大數據的指數增長也不再能維持。

3、備份服務雲端:大數據管理和存儲正在迅速脫離物理機器的范疇,並迅速進入數字領域。除了所有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增長得更快,以這樣的速度,世界上所有的機器和倉庫都無法完全容納它。

由於雲存儲服務推動了數字化轉型,雲計算的應用越來越繁榮。數據在一個位置不再受到風險控制,並隨時隨地可以訪問,大型雲計算公司將會更多地訪問基本統計信息。數據可以在這些服務上進行備份,這意味著一次網路攻擊不會消除多年的業務增長和發展。

⑸ 掛載網路存儲NFS的三種方法

    NAS是網路文件系統,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掛載。

1、mount手動掛載

    可以指定更加詳細的參數,-t nfs指定NFS文件系統,-o rw,sync指定讀寫以及立即同步寫操作(默認為非同步)。

2、/etc/fstab開機自動掛載

    系統開機時會主動讀取/etc/fstab這個文件中的內容,根據文件裡面的配置掛載磁碟。

3、autofs 自動掛載

    自動掛載器是一種服務autofs,可以根據需要自動掛載NFS共享,並且在不使用NFS時自動卸載這些共享。NFS不像/etc/fstab一樣永久連接,可以釋放網路和系統資源。

    Autofs與Mount/Umount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種看守程序。如果它檢測到用戶正試圖訪問一個尚未掛接的文件系統,它就會自動檢測該文件系統,如果存在,那麼Autofs會自動將其掛接。另一方面,如果它檢測到某個已掛接的文件系統在一段時間內(/etc/autofs.conf中指定,默認300s)沒有被使用,那麼Autofs會自動將其卸載。因此一旦運行了Autofs後,用戶就不再需要手動完成文件系統的掛接和卸載。

    編輯主映射文件/etc/auto.master,添加/rhome /etc/auto.rhome映射

    編輯vim /etc/auto.rhome,添加掛載信息remoteuser1 -rw materials.example.com:/rhome/remoteuser1 

    因為時autofs服務,需要systemctl enable --now autofs,設置自啟動並立即生效 。

    

⑹ 存儲設備與伺服器的連接方式通常有三種形式:直連式存儲,( )和存儲區域網路

存儲設備與伺服器的連接方式通常有三種形式:直連式存儲,網路附加存儲和存儲區域網路。

直連式存儲的優點:

1、實現大容量存儲;將多個磁碟合並成一個邏輯磁碟,滿足海量存儲的需求。

2、可實現應用數據和操作系統的分離:操作系統一般存放本機硬碟中,而應用數據放置於陣列中。

3、提高存取性能:操作單個文件資料,同時有多個物理磁碟在並行工作,運行速度比單個磁碟運行速度高。

4、實施簡單:無須專業人員操作和維護,節省用戶投資。

局限:

1、伺服器本身容易成為系統瓶頸;

2、伺服器發生故障,數據不可訪問;

3、對於存在多個伺服器的系統來說,設備分散,不便管理。同時多台伺服器使用DAS時,存儲空間不能在伺服器之間分配,可能造成相當的資源浪費;

(6)三大網路存儲擴展閱讀:

常見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之間的數據通訊協議是IDE,SCSI和光纖通道。為了實現伺服器和存儲設備之間的通訊,通訊的兩端都需要實現同樣的通訊協議。存儲設備上通常都有控制器,控制器實現了一種或幾種通訊協議,它可以實現IDE,SCSI或光纖通道等存儲協議到物理存儲設備的操作協議之間的轉換。

而伺服器的通訊協議是由擴展卡或主板上的集成電路實現的,它負責實現伺服器內匯流排協議和IDE,SCSI等存儲協議的轉換。

⑺ 三大網路是哪三個

電信網路、Internet以及廣播電視網路是目前信息技術領域的三大網路,從連接和提供的業務方式上來看,這3種網路各有其特點: (1) 傳統的電信網路(即電話網)採用電路交換,能在任意兩個用戶之間實現一對一、雙向的、實時的連接,主要用於承載話音業務。由於每個用戶都佔用了一個單獨的通信鏈路,因此這種通信方式具有明顯的個人化和實時性。此外,電信網路的計費和管理機制比較城市和完善、雖然傳統的電信網路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但其鏈路帶寬較窄,利用率低,接續信號復雜,不適於大數據量的傳輸。(2) 廣播電視網路將一個寬頻信息源以單向、實時,以及一點對多點的方式連接到眾多的用戶,主要承載視頻廣播業務。用戶只能被動地選擇是否接受此種信息(主滾段陵要是音頻和視頻的廣播)。由於廣播採用的是一點對多點的方式,眾多用戶共享一個信息通道,不涉及任何交換技術,所以用戶幾乎無需任何費用,廣播的經營者往往是通過廣告費而獲得匯報。廣播電視同樣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而且HFC(Hybird Fiber_coaxial Cable, 光纜同軸電纜混合)網路帶寬較寬。但要實現數據、音頻等雙向傳輸業務,需要對網路進行雙向改造,增加數據交換功能,需要很高的改造成本。(3) Internet採用的是基於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主要承載數據通信業務。用戶之間的連接可以是一對一的,也可以是一點對多點的。用戶之間的通信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認為是實時的,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非實時的。通信方式可以是雙向交互的,也可以是單向的。在Intenet中用戶可以共享資源,因而每個用戶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比較低廉。Internet這種靈活的通信功能,低成本的通信方式,使其得到飛速發展,風靡世界。Internet的缺陷主要是對帶寬多媒體業務的支持不夠完善。 目前三大網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電信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的用戶燃頃可以通過ADSL 、Cable Modem等寬頻接入方式接入Internet,享受Internet提供的各種數據通信業務。而IP-TV等媒體傳輸技術使得Internet可以承載一定質量的音、視頻多媒體業務。在原理和技術上,用戶端採用綜合接入設備,配合寬頻接入網和高速光纖骨幹網,完全可以將視頻廣播、數據通信和話音等3類業務融合於單一的網路,即「三網合一「。隨著接入技術和網路建設的不斷發展,短期內實現所謂的」三網合一「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障礙,然而實際發展過程中各大網路之間的利益沖突將成為」三網合一「具體實現的最大障礙,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三大網路將維持在業務上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局面大戚注釋:存儲轉發(Store and Forward)是計算機網路領域使用得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乙太網交換機的控制器先將輸入埠到來的數據包緩存起來,先檢查數據包是否正確,並過濾掉沖突包錯誤。確定包正確後,取出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找到想要發送的輸出埠地址,然後將該包發送出去。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並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輸入/輸出埠間的交換,可有效地改善網路性能。它的另一優點就是這種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⑻ 目前主要三種數據存儲方式

三種存儲方式:DAS、SAN、NAS
三種存儲類型: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

塊存儲和文件存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兩種主流的存儲類型,而對象存儲(Object-based Storage)是一種新的網路存儲架構,基於對象存儲技術的設備就是對象存儲設備(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簡稱OSD。

本質是一樣的,底層都是塊存儲,只是在對外介面上表現不一致,分別應用於不同的業務場景。

分布式存儲的應用場景相對於其存儲介面,現在流行分為三種:

對象存儲: 也就是通常意義的鍵值存儲,其介面就是簡單的GET、PUT、DEL和其他擴展,如七牛、又拍、Swift、S3

塊存儲: 這種介面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le的方式存在,這種介面需要實現Linux的Block Device的介面或者QEMU提供的Block Driver介面,如Sheepdog,AWS的EBS,青雲的雲硬碟和阿里雲的盤古系統,還有Ceph的RBD(RBD是Ceph面向塊存儲的介面)

文件存儲: 通常意義是支持POSIX介面,它跟傳統的文件系統如Ext4是一個類型的,但區別在於分布式存儲提供了並行化的能力,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面向文件存儲的介面),但是有時候又會把GFS,HDFS這種非POSIX介面的類文件存儲介面歸入此類。

⑼ 數據存儲的三種方式

數據存儲的三種方式分別是:內存存儲、硬碟存儲和閃信蘆存存儲。

  1. 內存存儲:內存存儲是計算機中一種臨時性的數據存儲方式,其數據存儲速度較快,但是存儲容量比較有限。內存存儲器通常被用來存儲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數據。

  2. 硬碟存儲:硬碟存儲是計算機中一種永久性的數據存儲方式,其數據存儲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存儲容量比較大。硬碟存儲器通常被用來存儲操作系統、應用程序、文檔、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大容量數據。

  3. 快閃記憶體存儲:快閃記憶體存儲是一種固態存儲器,其數據存儲速度相對較快,而且存儲容量較大。快閃記憶體存儲器通常被用來製作U盤、存儲卡等移動設備。

雙字寬存儲州坦廳器是一種計算機存儲器的類型,其存儲單元的寬度是16個二進制位(即2個位元組),因此可以一次性存儲兩個字冊隱節的數據,稱為「雙字寬存儲器」。雙字寬存儲器在計算機中的應用較廣泛,可以提高數據存儲和訪問的效率。

⑽ 誰能簡述三大網路存儲

三大網路存儲:

1、前端存儲

所謂前端存儲,是在網路視頻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如網路視頻編碼器或網路攝像機)中內置存儲部件,由前端設備直接完成監控圖像的本地錄制和保存。

前端存儲具有幾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可以通過分布式的存儲部署,來減輕集中存儲帶來的容量壓力;二是可以有效緩解集中存儲帶來的網路流量壓力;三是可以避免集中存儲在網路發生故障時的圖像丟失。

對於前端存儲,由於單個前端編碼設備通常所帶監控點路數不多,存儲時間也不長,所以對存儲容量要求不高,網路攝像機一般用CF卡或SD卡,視頻伺服器一般用內置硬碟。

這與以往單機存儲相比,基本沒有區別。

而與以往單機存儲本質上不同的是,為了保證用戶訪問的靈活性和便捷性,網路視頻監控系統中的所有前端存儲除了要能夠提供點對點的單機訪問外,還要能夠通過一個統一的介面提供所有內容的集 *** 享。

為此,網路視頻監控系統通過中心業務平台對所有前端吵察存儲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並實現存儲空間和存儲內容的網路化。

這樣,用戶既可以直接登錄單個前端設備進行錄像資料的點播回放,也可以統一登錄中心業務平台進行所有前端錄像資料的集中檢索和回放。

2、中心存儲

在網路視頻監控系統中,部署得更多的是中心存儲。

前端設備採集監控點圖像並編碼壓縮處理成數字監控碼流,然後通過網路傳送到中心業務平台,由中心業務平台將碼流分發給網路錄像單元進行集中存儲。

在很多大型的視頻監控聯網應用中,也可採用多級分布的中心存儲方式,即分中心存儲,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一個中心點集中存儲帶來的存儲容量和網路流量的壓力,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系統的可靠性。

使用中心/分中心存儲,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對於用戶而言,檢索和調用錄像資源更為方便;二是存儲內容的完整性更容易保證,不會因為某個前端設備失竊或損壞而導致重要內容的丟失;三是可以合理的進行資源調度,為前端設備按需分配存儲空間,從而節約資源;四是有利於制定多樣化的存儲策略,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五是維護方便,便於集中檢測和及時排查問題。

對於監控點路數比較少、存儲時間要求不長的應用場合,中心/分中心存儲可以採用伺服器插硬碟或外接磁碟櫃這種比較簡單的方式進行部署,稱為DAS(直接訪問存儲),與單機類似。

而隨著網路視頻監控的優勢被廣泛認可,侍伍現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型甚至超大型視頻監控系統,比如「平安城市」建設中的社會面治安監控系統、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正在全面推進的「全球眼」和「寬視界」這兩大運營級視頻監控系統,這些監控系統都面臨著前端設備的大規模接入和大容量集中存儲的需求。

以往的單機存儲方式無法滿足這些系統在容量靈活擴展方面的應用需求,必須採用更為先進的網路存儲設備和存儲技術,其中典型的就是SAN、NAS以及iSCSI。

SAN(存儲區域網)起源於上老碰或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與DAS不同,SAN基於光纖通道技術,伺服器和存儲陣列之間通過光纖通道交換機連接,形成專用於數據存儲的區域網路。

SAN採用了面向網路的存儲結構,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分離,具有存儲空間易於擴展、定址靈活、可遠距離傳輸數據、I/O性能高、存儲設備利用率高等特點,是一種全新的存儲體系結構。

與SAN基於專門的光纖通道協議不同,NAS(網路訪問存儲)基於IP網路實現伺服器和存儲陣列的互聯,使用TCP/IP協議進行通信,以文件級的I/O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相比之下,NAS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和管理更簡單,部署成本也相對較低。

iSCSI是IETF一種新的標准協議,即透過IP網路,將SCSI區塊數據轉換成網路封包的一種傳輸標准,它和NAS一樣透過IP網路來傳輸數據,但在數據存取方式上,則採用與NAS不同的,而與SAN相同的Block Protocol協議。

由此,iSCSI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在於:第一,iSCSI使SCSI數據包在乙太網中傳輸成為可能,使SAN擺脫了昂貴的光纖網路,通過IP網路即可實現原先的功能,既降低了管理復雜度又降低了成本;第二,由於用戶應用需求的復雜性,往往會同時部署SAN和NAS兩種存儲網路,而iSCSI則可以將兩者融合起來。

iSCSI的這些特點非常契合現在的視頻監控發展的現狀和方向,特別是在運營級視頻監控領域,存儲的規模大、投入高,基於目前成熟的IP網路進行中心/分中心存儲系統的構建,iSCSI技術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3、混合型存儲

對於視頻監控網路比較復雜,對存儲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又非常高的應用場合,可以採用既有集中存儲也有前端存儲的部署方式,兼有二者的優勢,並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但會帶來管理的復雜度和高昂的建設成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熱點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課程 發布:2025-04-16 17:11:44 瀏覽:639
榮耀x10從哪裡設置密碼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368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84
php微信介面教程 發布:2025-04-16 17:07:30 瀏覽:310
android實現陰影 發布:2025-04-16 16:50:08 瀏覽:793
粉筆直播課緩存 發布:2025-04-16 16:31:21 瀏覽:343
機頂盒都有什麼配置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212
編寫手游反編譯都需要學習什麼 發布:2025-04-16 16:19:36 瀏覽:812
proteus編譯文件位置 發布:2025-04-16 16:18:44 瀏覽:366
土壓縮的本質 發布:2025-04-16 16:13:21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