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為什麼要分為內存和外存
『壹』 存儲器分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又叫什麼,外存叫什麼
電腦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內存又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種。rom是只能讀出信息,不能寫入信息,這里的存放信息能長期保存而不受停電的影響,關機後開機,又可以從中讀出信息。因此rom中常存放管理機器本身的監控程序和一些服務程序。
ram的特點是可讀可寫,但關機後裡面的信息自動消失。因此一般用來存儲電腦運行時所需要的程序,我們通常說的內存條指的就是ram。
外存是電腦中存儲信息的重要部件,它用來存儲大量數據,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移動硬碟等等。其中硬碟固定在電腦主機箱內,容量從幾十g到幾百g不等。
(1)存儲器為什麼要分為內存和外存擴展閱讀:
存儲器分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一般指內存;外存儲器一般指硬碟、光碟、U盤等。
1、內存儲器,一般指內存。內存分為ROM、RAM和CACHE三類。通常是指RAM,內存條。RAM的特點是速度快,但關機斷電後數據就沒有了。
2、外存儲器,是存儲數據用的。一般是指硬碟,現在有更多的存儲方式,比如U盤、光碟等。
『貳』 存儲器為什麼要分內存儲存,外存儲存兩種二者有什麼區別
對電腦來講,內存儲器,就是內存;外存儲器,就是硬碟、光碟、U盤等。
電腦分內外存儲器,是因為外存儲器速度太慢,無法滿足CPU需要而由速度快的內存來代替一部分功能而產生的分類。
電腦的外存儲器,一般指硬碟。CPU在運算的時候要頻繁的讀寫存儲器,但硬碟的速度太慢,嚴重影響了電腦的速度。所以,電腦需要安裝一部分內存,用內存來代替硬碟的這個工作。CPU需要運行一個程序的時候,把程序先讀到內存里,在內存里讀寫完畢,把結果再送到硬碟。
所以,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硬碟有一天速度快到和內存一樣的時候,電腦的存儲器就不會分內外了,只需要硬碟就可以了。
區別方面,一個是速度的區別非常大。另外,現在的內存是ram,關機斷電後數據就會消失。而硬碟可以永久存儲數據。
『叄』 存儲器為什麼分為內存和外存
存儲器分內存和外存,是因為沒有一種內存可以既速度飛快,又保存東西長久,還便宜。所以,用內存和外存的組合來解決這個問題。
1、存儲器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存儲文件,關機不丟失,另一個是運行程序,和cpu交換數據。簡單講,二者的區別是,外存是存儲東西的,內存是運行程序的。
2、硬碟是主要的外存。它完成第一個任務是沒問題的,但完成第二個任務不能勝任,因為速度太慢了,起碼慢100倍。於是只好用內存來代替它,完成第二個任務。
3、但內存雖然速度快,價格卻非常貴,而且關機文件就丟失,也不能做成很大的容量,所以,還得硬碟來輔助。所以,就造成了內存結合外存的局面。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內存可以實現關機不丟失、容量大、便宜,且速度飛快,那麼,就只需要內存,不需要外存了。現在的SSD有這個傾向,但它的速度比起真正的內存來還是差了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