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油輪存儲溫度

油輪存儲溫度

發布時間: 2023-05-22 12:50:46

① 瀝青船屬於油船嗎

瀝青船屬於油船。

瀝青船屬於小范疇的一類油船。它是主要運輸瀝青類高溫液貨的船舶,由於裝貨、卸貨都要行孫升將瀝青加熱到180℃甚至更高的溫度,因此必須配備專用的加熱系統和載貨系統。

油輪(Oil Tanker),是油船的俗稱,是指載運散裝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貨運輸船舶。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凱姿

但是,通檔老常所稱的油船,多數是指運輸原油的船。而裝運成品油的船,稱為成品油船。裝運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的船,稱為液化氣體船。

②  使用多功能浮式儲油生產處理系統開發陸豐深水油田技術

陸豐22-1油田位於南海珠江口盆地17/22合同區塊,在香港東南方約250km,油田平均水深333m,是目前我國海上已開發油田中水深最深的一個油田。

油田面積9.8km2,國家儲委批准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903×104t,控制地質儲量473×104t,總儲量為2376×104t。

油田發現於1986年5月,原作業者為美國西方遠東石油公司。1991年9月,澳大利亞AMPOLEX石油公司接替了原作業者,繼續對陸豐22-1油田進行評價。1995年9月向中方提出總體開發方案報告,1996年3月獲主管部門批准。同年6月AMPOLEX公司正式將陸豐22-1油田轉讓給挪威STOTAIL石油公司。STOTAIL石油公司接替作業權後,枝行對油藏開展進一步評價,並對開發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最後選用一艘多功能「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輪FPSO和水下井口,並由柔性立管回接到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的開發方案。

工程建設自1996年1月開始,1996年12月開始鑽開發井,到1997年10月機械完工,12月27日正式投產,高峰日產原油量0.9×104m3,開采年限5年。

一、陸豐油田開發技術難點

a.地質條件復雜。油田為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1626m。為滿足完井射孔避射高度不小於10m,井眼不能鑽過1615m的深度,使井眼軌跡控制相當困難;油藏受斷層走向分割控制,水平井的井眼軌跡必須沿主斷層走向,致使水平井的水平段必須拐彎;另外,井眼軌跡特別是造斜點深度斷層的影響和小於5m斷層風險的存在,很容易造成鑽井過程中的泄漏和垮塌。

b.底盤鑽井方案決定了平台的位置,同時影響到5口水平井的軌跡,影響到整個鑽井工作量,加大了實施鑽井作業的難度。

c.各井水平段要求精度高,容許變化量小,井眼軌跡控制難度大,這不但要求精確的測量技術,而且變L形井眼軌跡容易形成鍵槽和磨損套管,同時增加了中靶難度。

d.鑒於鑽井存在井漏危險,因此需綜合考慮井眼清洗和井眼穩定,認真研究和選用泥漿的類型,確定各項水力參數。

e.防灶搭伍止鑽進過程中發生屈曲現象,保證滑動鑽進也是一道難關。

f.鑽井平台除完成鑽井作業外,還要承擔許多海底安裝任務,因此,鑽井作業成為油田開發的關鍵路線。

二、陸豐油田採用的新技術

該油田是中外雙方利用當今世界高新技術,在南海海域開發的又一個大型深水油田,成功開創了我國只用一艘油輪開發一個海上油田的典範。概括起來,所採用的主要新技術有9項:①多功能、標准生產模塊組合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輪 FPSO;②可折疊懸掛式組合底盤HOST;③多相水下電驅動海底增壓泵;④新式可解脫的沉沒式STP單點系泊系統;⑤深水吸力錨;⑥水下雙定位卧式採油井口;⑦立管重力垂直對接安裝新工藝;⑧油田全水平井開發,有2000m以上的單井水平段沿斷層走向拐彎鑽進;⑨電液遙控無潛水作業方式。

三、設計條件

1.環境參數(百年一遇)

陸豐22-1油田位於亞熱帶地區,受季風影響,頻繁的台風和從西伯利亞來的強烈寒流使該地區海況更加惡劣。內波流是一種海洋水下流,對海洋建築物的安全和生產操作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主要的環境參數如下:

最大天文潮:1.58m

最大波高:22.8m

最大波高周期:12.2s

海水溫度:①表層最高溫度30.42℃;②表層平均溫度24.81℃;③表層最低溫度21.5℃;④底層最低溫度10.78℃

海水表層流速:2.11m/s

海水底層流速:0.75m/s

一分鍾平均風速:50.3m/s

最高氣溫:36℃

最低氣溫:7℃

2.流體性質參數

地層原油:黏度4.35mPa.s

氣油比0.7m3/m3

脫氣原油:相對密度0.856

傾點43~46℃

黏度22.8mPa·s

凝固點42.2℃

含蠟量25.46%

膠質瀝青量5.0%

含硫量0.07%

油田水:水型CaC12

總礦化度28252mg/L

氯離子16927mg/L

四、油田開發方案

陸豐油田水深333m,海況惡劣,地質情況復雜,油藏氣油比低、壓力低,早期含水高、含蠟高,油田開發難度很大。中國海油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應用高新技術,將無商業開采價值的油田變為有開采價值的油田的經營理念,經過認真細致的經濟評價和技術研究,最後確定採用近幾年海上石油開發的新隱或技術,用技術上可行、設備簡單、費用少的工程開發方案:只使用1艘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配合水下井口方案。油流通過海底水下井口直接輸送到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上進行處理,然後用穿梭油輪外運。

與以往常規油田開發方式建造平台、設置單點、鋪設海底管線、系泊浮式生產設施的開發方式完全不同,陸豐22-1油田只租用1艘新造的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在陸豐22-1油田作業2~7年後,還可以到其他油田服務,這將大大降低油田初期資金投入和總體工程開發費用,使本來不具備開發條件的邊際油田具有了更高的商業開發價值。據估計,這種開發方式使油田開發設備投資至少減少了將近一半。

陸豐22-1油田開發工程設施主要包括(圖12-2):5口水平井;水下懸掛式組合井口底盤HOST;用於人工升舉的多相電驅動海底增壓泵;裝有生產模塊的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睦寧號」;可解脫的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4功能(產出液、高壓電、低壓信號和液壓)多通道旋轉接頭。

(一)水下井口

陸豐22-1油田採用5口水平井,水平井段長達470~2060m。水平井井口和採油樹坐落在鉸鏈式組合底盤上,生產井的液流經採油樹輸送到底盤上的生產管匯,再進入2條203.2 mm(8in)柔性生產立管,柔性生產立管回接到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上。

圖12-2陸豐22-1油田工程設施圖

(二)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

「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輪是由多功能穿梭油輪改造而成的,該油輪船長253m,寬42m,具有雙殼體,總載重量10.3×104t,可儲存原油10.2×104t(64萬桶)。處理設備安裝在主甲板後方,設計原油日處理能力為1.9×104m3(12.5萬桶)油水混合液;主機機艙、生活區和直升機甲板設置在船艏,所有的油艙均可蒸汽加熱。貨油、壓載泵艙以及電力螺旋槳發動機機艙也設在船艏。船上使用柴油電動推進器及動力定位系統,該系統在不使用錨時仍能使船保持在預定位置。中央控制室(CCR)可對船上的主要設備和水下生產實施進行監控。生活區定員86人。船上還安裝了3個自由落體式救生船。

由於原油含蠟高,生產處理設備必須保持原油溫度在62℃以上。進艙合格原油的含水標准設計為0.3%,分離出來的生產水處理到含油量低於50×10-6,符合環境保護排放標准後排入大海。

在強台風到來時,海上人員需要從現場撤離,「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可以從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迅速解脫撤離。

(三)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STP)

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主要包括兩部分。

(1)STP浮筒及系泊系統

「睦寧號」系泊用6個吸力錨固定在沉沒式浮筒上,該浮筒可系泊到浮式生產儲卸油輪上,也可在浪高7m時解脫。解脫後STP浮筒沉入水下約45m處。由挪威APL公司和天津海王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的吸力錨,直徑5m,高度10m,單個錨重量45t,單錨設計系泊力680t。

(2)STP旋轉接頭(STP-RC)

STP-RC旋轉接頭包括6個高壓電旋轉接頭向增壓泵供電,1組液壓旋轉接頭向水下裝置提供液壓動力和注化學葯劑,1組控制訊號旋轉接頭在頂部設施和水下控制系統之間傳遞訊號,還設有2條φ203.2mm原油生產通道,水下生產的原油通過這兩個通道輸往「睦寧號」。

(四)水下懸掛式井口組合底盤HOST

1.懸掛式組合底盤的特點

全稱Hanger Over Subsea Template,簡稱HOST,是挪威Kongsberg Offshore a.s(簡稱KOS)海洋工程公司近兩年研製開發的井口底盤。陸豐22-1油田所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套,是我國海上油氣田首次採用HOST系統井口。HOST系統的主要特點如下。

(1)設計靈活,適應性強

針對常規整體式底盤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生產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弊端,HOST系統把整體式底盤分成中心模塊和若干個井口導向模塊HOGS。導向模塊的數量和大小視油田規模和井數而定,適應性強。

(2)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中心模塊固定後,把井口導向模塊逐一組裝到中心模塊周圍,再根據作業程序相繼把鑽井用的井口和完井用的採油樹通過導向柱分別安裝到導向模塊上。所有安裝作業都可以用常規的鑽井平台來實現。

(3)輕便靈活,運輸方便

HOST底盤可分成若干個小模塊,並且是專門為常規半潛式鑽井平台6.5m×5.5m月池設計的,因此,它可以用駁船送到平台月池下方,再用吊機吊裝到月池上,同平台一起拖航到目的地,下放到井位。用於陸豐22-1油田的HOST系統的中心模塊尺寸為5.95m×5.45m×1.777m,重量為30t。

(4)節省鋼材,安裝費用低

與同等井數的常規整體式底盤相比,可節約鋼材25%,節約安裝費達40%。

(5)滿足完井要求

HOST井口所用的完井系統適應常規完井要求,井口系統使用UWD-5型103.3MPa(150001b/in2)系列,油管懸掛器使用常規的127mm×50.8mm(5in×2in)系統。177.8mm(7in)油管掛與平卧式採油樹是HOST系統的特點。

2.HOST系統的安裝技術

a.在鑽井平台拖航之前,將HOST吊放到鑽井平台上。

b.鑽井平台和HOST中心模塊拖到油田井位後,首先對海底障礙物進行調查,檢查范圍為40m,海床坡度低於1.0°,同時檢查月池區導向繩和氣動絞車以及再回收導向繩接頭。

c.鑽井平台定位合格並壓載後即可開始鑽1066.8mm(42in)中心井眼,井眼設計深度394m,測量井斜α小於或等於0.5°,起鑽前替入20m3的高黏泥漿。用水下機器人ROV在距井眼4m左右處安裝一個感測器,在6m前後處安裝3個2m長繩索的浮標,用於檢查中心模塊的安裝高度。

d.下入中心模塊:

·用常規下套管方法連接914.4mm中心導管串,接上762mm(30in)導管井口頭下入工具和固井管串並作好標記。

·割開中心模塊和鋼梁以及鋼梁與月池左右舷之間的固定焊點;下放導管串並坐到月池上的HOST中心模塊上,鎖緊中心模塊的上鎖模塊,卡緊中心導管,推出下鎖模塊卡緊中心導管,確認處於鎖緊狀態。

·把導向繩的導向頭插入中心模塊4角相應的導向柱並鎖緊,上提中心模塊並移開模塊下的鋼墊梁;往中心導管灌注海水,關閉下入工具上的閥門;將中心模塊下放到海床上方,在下放過程中保持導向繩處於拉直狀態,當中心導管離海床3~5m時,藉助ROV尋找浮標並對准1066.8mm井眼下入導管鞋;繼續下放中心模塊,直到離海床2m為止,從中心模塊上表面至海床的最大距離控制在3.5m之內;用調整4根導向繩松緊的方法控制中心模塊的水平度使其斜度小於2°。

·用常規方法固井,注水泥漿後,保持中心模塊靜止直至水泥硬化;檢查和調節中心模塊的水平度使其等於或小於0.10,最大0.3°。

·用ROV將1根導向繩繩頭插入平衡儀連接頭使之扣緊,從中心模塊上拉出水平儀並起出水面;重新下入該導向繩,並插入下次要下的導向模塊(HOGS)相應的導向柱上。

e.安裝井口導向模塊(HOGS):

井口導向模塊(HingOverStructure)系中心模塊連接井口的特殊機構,起到支撐和懸掛井口以及將導管下入井眼的作用。HOGS模塊也是用鑽機安裝的。

·用ROV檢查中心模塊可旋轉分離的導向桿(GuidePost)接頭處於作業狀態,並確認鎖緊插銷位置。

·用月池後吊車把下入工具組裝到HOGS上,然後起吊到平台船尾月池後方,再把從鑽台上下來的吊環接到下入工具的吊環上,由司鑽和吊車司機聯合操作,將HOGS送到月池作業區。

·連接導向繩,用鑽桿送下HOGS,下入工具藉助導向柱的作用使HOGS坐在中心模塊的正確位置上。

·用ROV鎖緊上扣模塊和中心模塊連接固定。

·鑽機移位,然後接上中心模塊上相應的導向柱,即可進行下一個HOGS的安裝。

f.安裝鑽井井口永久導向架(FGB):

·鑽914.4mm井眼至419m。

·用ROVXX起HOGS上的補心,用月池後絞車將導向架FGB移至月池中間。

·用吊裝HOGS同樣的方法把FGB移到鑽機轉盤底下,連接762mm導管,並用鑽桿下放到月池,導管坐封在FGB上,然後下放導管和FGB。

·將導管鞋插入相應的HOGS,坐封FGB到HOGS上,調整水平度小於0.5°;注水泥漿固井並核實FGB的水平度。

g.安裝中心管匯

·將一對對角導向桿安裝到中心模塊相應的對角導向柱上,鎖住導向柱插銷。

·把中心管匯模塊吊裝到月池BOP插車上並固定好。

·把中心模塊管匯送到月池下方作業區,將提升中心模塊的鋼絲繩和鑽桿接頭對接,提升鑽桿,吊起中心管匯模塊。

·通過中心管匯模塊的一對對角導向柱,把導向繩下放到海底中心模塊上並對接到事先安裝的導向桿上;下放中心管匯模塊並坐到中心模塊底盤上使其固定。

h.中心模塊HOST系統的安裝時間僅3.35d,比計劃的7.5d提前了4.15d;而中心管匯模塊的安裝時間為38h,比計劃的60h提前了22h。中心管匯模塊安裝後,開始水平採油樹安裝作業,5口採油樹安裝作業時間為293h。

③  中國南海流花深水油田開發新技術

流花11-1油田位於中國南海珠江口盆地29/04合同區塊,在香港東南方220km,海域平均水深305m。

流花11-1油田是中國海油和阿莫科東方石油公司(Amoco Orient Petroleum Company)聯合開發的油田。流花11-1油田1987年1月發現,1993年3月在發現該油田6年後,政府主管部門正式批准了該油田總體開發方案,隨即啟動油田開發工程建設,於1995年5月投產,作業者是阿莫科公司。

流花11-1油田包括3個含油圈閉,即流花11-1、4-1和11-1東3個區塊。流花11-1區塊基本探明含油麵積36.3km2,地質儲量15378×104t,控制含油麵積53.6km2,地質儲量6426× 104t。流花4-1區塊控制含油麵積18.2km2,地質儲量1753×104t。流花11-1東區塊控制含油麵積11.3km2,地質儲量458×104t。全油田探明加控制含油麵積為83.1km2,地質儲量共計24015×104t,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南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目前先投入開發的流花11-1區塊,只是流花11-1油田的一部分。

要經濟有效地開發這樣一個大油田,面臨著諸多技術上的難題:水深大、環境條件惡劣、原油比重大、黏度高、油藏的底水充足且埋深淺。針對這些特點,經過中外雙方技術人員共同努力,開拓創新,用全新的思維觀念,採用了當今世界頂尖的高新技術,在工程開發過程中創造了「3個首次、7項一流」。

流花11-1油田設計開采年限12年,工程設施設計壽命為20年,批准投資預算65300萬美元,實際投資決算62200萬美元,比預算節約了3100萬美元。

一、工程開發方案

流花11-1油田採用深水全海式開發方案。整個工程設施包括5部分:半潛式浮式生產系統(FPS)南海「挑戰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南海「勝利號」、單點系泊系統、海底輸油管線和水下井口系統(圖12-1)。

圖12-1流花11-1油田工程設施圖

二、設計條件

(一)環境條件

a.流花11-1油田作業海區除了冬季風、夏季強熱帶風暴(台風)的影響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海況——內波流,它也是影響作業和系統選擇的主要因素。1990年單井測試期間,曾發生過由內波流引起的幾次拉斷纜繩、船體碰撞,甚至拉斷浮標或擠破漂浮軟管的事故。

b.流花11-1油田環境參數見表12-1。

c.流花11-1油田「挑戰號」FPS柔性立管設計參數見表12-2。

d.流花11-1油田「挑戰號」浮式生產系統FPS設計環境參數見表12-3。

e.流花11-1油田「勝利號」FPSO方向性海況設計參數見表12-4。

表12-1流花11-1油田環境參數

表12-2「挑戰號」FPS柔性立管設計參數(百年一遇)

表12-3「挑戰號」FPS浮式生產系統環境設計參數

表12-4「勝利號」FPSO方向性海況設計參數

(三)其他設計參數

水下井口配套設備,包括壓力儀表,其管路最大工作壓力為15.5MPa(22401b/in2);

單井高峰日產量:2384m3/d,含水范圍0%~93%;

FPSO日處理能力:47670m3/d;

大氣溫度:16.4~33.7℃;

水下作業溫度:11~31℃;

井液溫度:11~52℃。

所有的管路材料及計量和壓力儀表應適於輸送帶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的液體,內表層應進行化學防腐處理,外表層以油漆和犧牲陽極進行保護。

(四)延長測試

為了解決油田強大底水快速錐進,減緩水錐速度,更大程度地挖掘油田潛能,對油田長期產能作進一步分析,有效地提高採收率,在正式開發之前用了半年時間對3口井進行了延長測試。

a.流花11-1-3井為一口穿透油藏的直井,初始日產量363m3,綜合含水20%,42d後日產量350m3,綜合含水升至70%。

b.流花11-1-5井,為一口大斜度延伸井,落入油藏段的井斜段達78%,初始日產量為1271m3,綜合含水0%;51d後日產量降為874m3,綜合含水升至51%,水錐上升速度較直井有明顯改善。

c.流花11-1-6井為一口水平井,水平井段全部落入油層頂部滲透率最好的層段,初始日產量1907m3,綜合含水為0%;120d後日產量為1017m3,綜合含水為26%。與前2口井相比,採用水平井開采不但可以提高單井產量,還可以減緩底水水錐速度,是該油田最佳的開發方案。

三、南海「挑戰號」浮式生產平台(FPS)

流花11-1油田海域水深將近310m,使用常規的導管架固定平台結構形式,僅導管架本身費用就高達10億美元,而新造一座張力腿平台的費用估計要12億美元。經過技術和經濟上的論證和比較,最終採用了改造半潛式鑽井平台方案,全部改造費用也不超過2億美元。根據使用要求,改造後的浮式生產系統不但能抵禦海區百年一遇的惡劣海況,還能滿足鑽井、完井、修井作業要求,並且能夠安裝、回收和維修水下井口設備,監視控制水下井口,為井底電潛泵提供懸掛月池和供給電力。根據台風極值具有方向性,東北方向的風、浪、流極值明顯比西北方向大的特點,改變常規的8根或12根錨鏈對稱系泊方式為非對稱的11根錨鏈,還根據實際受力情況,使大部分錨鏈長度有所縮短。錨鏈直徑φ127mm,單錨重量40t,是目前使用於海上商業性用途最大的船錨。錨泊力可以承受百年一遇強台風的襲擊,將南海「挑戰號」永久性地系泊在海底。

「挑戰號」的設計使用壽命是20年。

1993年7月購進改造用的半潛式鑽井平台,經過22個月改造設計和船廠施工,於1995年4月系泊到油田預定位置。

「挑戰號」還配有2台ROV遙控機器人支持作業,通過25根水下電纜向井口供電。生活模塊可容納130人居住。

四、浮式生產儲卸油輪(FPSO)和單點系泊系統

(一)南海「勝利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輪(FPSO)

南海「勝利號」是由一艘14萬噸級的舊油輪改裝的,該油輪型長280m,型寬44m,型深23m,吃水17m。改裝後的油輪具有發電、原油凈化處理、原油儲存和卸油功能。高峰日處理液量為4.77×104m3,日產油量1.03×104m3,可儲存原油72萬桶。針對流花11-1油田原油黏稠特點,原油處理流程採用了世界先進的電脫鹽/脫水二合一新技術,即在一個設備內,分步完成原油脫鹽和脫水。海上油田使用這項新技術在世界上也屬首次,不但節省了大量的空間,還節約了上百萬美元的工程費用。

「勝利號」生活樓模塊可容納85人居住。儲存的合格原油經串靠的穿梭油輪外運銷售。

(二)「勝利號」單點系泊系統

「勝利號」浮式生產儲卸油系統(FPSO)採用永久式內轉塔單點系泊系統。單點用錨鏈固定於海底,通過油輪船體前部空洞內的轉塔機構與船體相連,油輪可繞單點作360°的旋轉。這種結構形式在國內是首次採用,在深水情況下比固定塔架式系泊結構要經濟得多。設計環境條件採用百年一遇極端海況,用10條Φ114.3mm錨鏈系泊。根據環境條件各個方向極值的差別,適當調整錨鏈長度。該單點系泊系統為永久不可解脫式,最大系泊力為600t。

五、水下生產系統

(一)水下井口系統的選型

a.分散水下井口生產系統,適用於作業海區海流流向沿深度分布基本一致並相對穩定的情況。水下井口之間可通過柔性管線相連或與總管匯相連,也可直接與油輪相連,這種水下井口系統的優點是已有一定經驗,井口和表層套管的定位精度要求低。其缺點是,水下井口之間的軟管與特種液壓接頭的成本及安裝費用高,海流方向不穩定時易引起軟管的纏繞,造成軟管和接頭部位損壞,單井修井會影響其他井生產,且施工安裝海況要求高、時間長。

b.集中水下井口生產系統,適用於各種海流條件,井口導向底座之間用鋼質跨接管相連成一整體。這種結構形式以前還從未採用過,缺乏經驗和現成的配套技術及設備,井口和表層套管的定位精度要求高。另一方面,這種結構形式的優點是鋼性跨接管接頭成本遠低於柔性軟管和液壓接頭,只相當於後者約1/3。單井修井作業不影響其他井正常生產,相對獨立的軟管可以單獨安裝和回收,且運動范圍小,不會發生軟管的摩擦和纏繞,鋼性跨接管的測量、安裝和回收作業可與其他作業同時進行,且不需動用其他船隻,在較惡劣海況下照常作業,效率高。通過全面研究對比,最終選用了集中水下井口生產系統。

(二)水下井口系統的主要結構和復裝順序

集中水下井口生產系統被稱為「組塊搭接式控制體系」,是流花11-1油田工程創新最多的體系,首創的新技術包括:集液中樞管匯;鋼制井口間跨接管;濕式電接頭在海上平台的應用;浮式生產平台支持的懸鏈式柔性立管系統;水下生產液壓控制系統;遙控水下作業機器人ROV;新型海底管道固定底座及鋼制長跨接管;水下卧式採油樹。

水下井口設備分三大塊安裝,先將導向生產底座(PGFB)鎖緊在762mm的表層套管頭上,用鋼制跨接管將PGFB下部集輸管線接頭連接起來,從而將獨立的水下井口連成一體,形成復線的封閉迴路,再將水下採油樹鎖緊在476mm的井口頭上,將採油樹出油管線接頭與生產底座上的閥門相連,最後將採油樹帽連同電潛泵電纜一起蓋在採油樹上,電潛泵的電路被接通,原油經採油樹出口進入PCFB下部集輸管匯內,匯集到中樞管匯,再從中樞管匯通過鋼制長跨接管進入海底輸油管道,輸往南海「挑戰號」進行處理。

(三)水下井口設備的功能

1.中樞管匯

中樞管匯組塊長21.3m,寬2.1m,高2.1m,重60t。由2根457.2mm生產管線和1根203.2mm測試管線組成,分別與2條342.9mm(13.5in)海底輸油管線和1條152.4mm的海底測試管線對應。每根管線引入6個接頭,其中4個接頭與井口採油樹的4個翼閥相接,1個接頭與海底管線相接,1個接頭用作管線間的轉換閥。安裝時用平台吊機將中樞管匯吊起扶正,接近轉台,再用鑽機大鉤穿過月池安放到海底。中樞管匯還作為液壓盤的基礎,主控室的液壓信號通過分配盤傳遞到各採油樹上。

2.永久生產導向底座PGFB

與常規的永久導向底座相比,除了尺寸4.8m×4.8m更大,具有導向和作基礎功能外,還具有集液功能。底座下部設計了2條304.8mm集液管,從採油樹出來的原油經生產閥進入集液管。底座的導向桿也經過改進,可以回收多次利用。

3.卧式水下採油樹

為了適應水下無人工潛水作業,這種採油樹帽將所有閥門設計在水平方向並由水下機器人操作。16個不同性能的球閥閥門的開關集中設在便於遙控機器人ROV操作的一塊操作盤上,可用機器人操作這些開關,來控制生產閥、環空閥、安全閥、化學葯劑注入閥等。這些閥門也可由平台液壓控制開啟和關閉,在應急情況下安全閥可自動關閉。

4.水下採油樹帽

採油樹帽蓋在採油樹頂部,帽內側固定濕式電接頭(WMEC)插座,外側法蘭盤內是乾式電接頭(DMEC)插頭,乾式電接頭被固定在IWPC終端法蘭盤內,在平台上先接好乾式電接頭法蘭。考慮到惡劣的環境條件可能對IWPC拉扯造成採油樹的破壞,在IWPC一端設計了一種安全破斷法蘭,在荷載尚未達到破壞採油樹之前,破斷法蘭的螺栓首先破斷,使IWPC與採油樹帽脫離。

5.採油樹及採油樹帽的安裝

安裝作業所使用的工具是一種多功能完井、修井工具(URT)。這種工具經4條導向纜坐在採油樹上,整套系統由液壓控制,能自動對中,調整高度,平緩而高效,不但能安裝採油樹和採油樹帽,還能回收採油樹帽,暫時停放在PGFB上,進行油管塞密封壓力和濕式電接頭電路測試,省去了將採油樹帽和IWPC收回到平台測試再安裝的復雜作業。這種工具的下部為一長方形框架結構,4根用作導向的漏斗柱體間距與採油樹導向漏斗完全相同,1根中心桿,通過液壓控制,可平緩移動。

6.水下遙控機器人(ROV)

2台機器人都是根據流花11-1油田的使用要求設計製造的,一台為永久式,在平台上作業;另一台為移動式,能移到工作船上進行潛水作業。2台機器人的功率均為73.5kW (100HP),6個推進器,6架攝像機(其中1架為可調焦,1架為筆式裝在機械手上),能在2浬的海流中拖著183m的臍帶作業,配備有多功能的模塊——MFPT。ROV配備有下列模塊:旋轉工具模塊、機械手插入式液壓推進器、自動對中伸縮液壓驅動器、輔助作業工具、柔性工作繩剪斷器、電纜截斷器、電纜抓緊器、低壓沖洗槍、黃油注入工具、定位伸縮吸盤、液壓圓鋸、1隻7功能Schilling機械手、1隻5功能Schilling大力機械手和拔插銷功能等。由於設計時考慮了各種作業工況的要求,並事先進行了模型試驗,因此,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性能良好,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作業效率。

7.海底管線連接固定基座(TIB)

海底管線連接固定基座(TIB)是一個將海底管線與水下井口連接在一起的裝置。它的一側通過3根長為22.9m、17.4m和11.3m的鋼制長連接管與水下井口中樞管匯相連,另一側與3條海底管線相接。海底管線連接固定基座(TIB)由浮式生產平台安裝,TIB與3條海底管線的連接則由一套無潛水軟管連接系統(DFCS)完成。DFCS由1台ROV攜帶下水,當海底管線下放到接近目標位置時,另1台 ROV將從 DFCS上引出一條鋼絲繩,將鋼絲繩端的QOV卸扣掛在海底管線連接頭的吊點上,拉緊鋼絲繩,使海管介面順導向槽逐漸貼近TIB上的介面,由ROV將液壓驅動器插頭插進接頭鎖緊孔鎖緊接頭,密封試壓合格後,鬆掉接頭上的ROV卸扣,便完成安裝作業。

六、海底輸油管線

流花11-1油田海底管線包括3部分內容。

1.生產管線

數量:2根;

直徑:131/2」;

輸送介質:油水混合液體;

材質:動力柔性軟管;

距離:從「挑戰號」浮式生產系統(FPS)下面的海管立管基座到「勝利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下面的立管基座(PRB);

長度:2.24km。

2.計量管線

數量:1根;

直徑:6」;

輸送介質:油水混合液體,單井計量或應急情況下代替生產管線;

材質:動力柔性軟管;

距離:從「挑戰號」浮式生產系統(FPS)下面的立管基座到「勝利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下面的立管基座(PRB);

長度:2.24km。

3.立管

數量:生產立管2根,計量立管1根;

直徑:生產立管131/2」,計量立管6」;

輸送介質:液體;

材質:動力柔性軟管;

距離:從「勝利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下面的立管基座到上面的轉塔式單點。

七、水平井鑽井技術

(一)井眼軌跡的設計

該油田特點是面積大、油層埋藏深度淺,從泥面到油藏頂面的垂直距離只有914m。受油藏埋深限制,平台鑽水平井的最大控制半徑約為3km。為保證電潛泵能在無橫向扭矩條件下運轉,水平井井眼軌跡設計分為2個造斜井段,在2個造斜井段之間設計了一段穩斜井段,將電潛泵下入到穩斜井段中。為防止電潛泵下入時受到損壞,第一個造斜井段的造斜率不得超過7°/30m。20口水平井設計的水平井段均處在厚度約為6.8m孔隙度最好的B1層,水平段長度為800m,總水平位移約為910~2590m。

(二)鑽井技術和特點

a.首先使用隨鑽下套管的新工藝安裝套管,成功地完成了25根導管安裝作業。安裝作業時間總計14.4d,平均單井安裝時間14.8h,與常規方法相比較節約時間36d。

b.採用成批鑽井方法,對444.5mm(171/2in)和311.2mm+215.9mm(121/4in+81/2in)井段分別採用成批作業方式。444.5mm井段測量深度650m,平均單井完成時間1.5d;311.2mm+215.9mm井段測量深度2040~3048m,平均單井完成時間10.8d。成批鑽井作業方法的應用大大加快了鑽井作業的速度。

c.鑽井液使用PHPA水基泥漿體系和海水(加Xanvis泥漿)鑽造斜段和水平段,降低了泥漿成本,提高了鑽井速度,減少了對油層的污染,保護了環境。

d.導向鑽井技術採用先進的水平井設計技術和GST(GeosteeringTool)井下導向鑽井工具,隨時掌握鑽井狀態和監測鑽遇地層,及時確定目的層的深度和調整井眼軌跡,不但加快了鑽井進度,還使水平井准確落入厚度僅為6.8m的B1目標層位的比例達到91%。

(三)主要鑽井指標

油田投產前,鑽井作業除成批安裝25套762mm(30in)導管外,共鑽井17口,完井12口,總進尺28207m,總天數180d,平均測量井深2351m,水平井段813m,水平井段落入B1目標層位的比例為91%,單井作業周期13d,單井費用196萬美元。

八、完井管柱

1.油管掛

完井管柱的安裝是通過油管掛安裝工具(THRT)起下油管掛來完成的。油管掛經導向槽導向著陸,再鎖緊在採油樹內的密封布芯內。

2.濕式電接頭(WMEC)

濕式電接頭(WMEC)是電潛泵井下電纜的終端,通過招標選用國外標准化產品,其插頭固定在油管掛中,插座固定在採油樹帽中,在蓋上採油樹帽時,套筒形的插座隨採油樹帽一起套在油管掛插頭上,在海水中對接即可通電,且保證不會漏電,無需再專門進行安裝。插頭咬合部分類似於普通的三相插頭,整個套筒插座長約50cm,直徑約8cm。

為保險起見,用電絕緣液沖洗採油樹帽與油管掛之間的空間,再用氮氣將電絕緣液擠出,以保證濕式電接頭(WMEC)不會因長時間在變高壓和變頻強電流工作狀態下,工作產生高熱量導致採油樹帽熱膨脹而損壞。

濕式電接頭的工作參數為:電壓5kV,電流125A,頻率60Hz。

3.電潛泵

由於流花11-1油田原油黏度高、密度大、井底壓力低以及後期含水上升快等特點,因此選用加電潛泵採油工藝。所選用的電潛泵是Reda公司提供的562系列電潛泵總成,HN13500、73Stages、540HP、125Ams、5000Volts。為電潛泵供電的水下電纜下端與採油樹帽相連,上端懸掛在FPS下層甲板上,與電潛泵控制室中的變頻器相連。單井生產閥和安全閥的開關由FPS上的液壓系統直接控制,採油樹上的液壓接頭通過水下控制軟管與水下中樞管匯液壓分配盤相連,而液壓分配盤通過液壓控制纜與FPS中控室相接。

4.水下坐封式生產封隔器

由NODECO提供的可再次坐封的封隔器有4個通道,包括地層液流動通道、ESP電纜穿越器、化學葯劑注入管線和備用管線通道。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再次坐封,採用再次坐封的封隔器可以避免每次修井都要起出管柱更換封隔器,從而節約了修井時間和費用。

④ 油船怎麼洗艙

輪是海上運輸石油的大型運輸設備,長期使用後油艙中會沉積大量原油污垢沉渣,這些污垢粘度很大甚至呈漿渣狀態,在有鐵做催化劑的條件下,重油分子會發生聚合和凝聚而固化。空氣中氧氣對油渣的形成也有促進作用。這些油漆裂州固輪稿著在油艙底部或四壁很肆桐蔽難去除。用人工清洗油渣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通常使用專用機械配合洗滌劑的方法進行清洗。 在油船上一般都安裝有專用洗艙機,洗艙機與加熱裝置相配合能把含有洗滌劑的海水加熱成高壓熱水,並以120t幾的容量向油艙噴射壓力為1~1.2MPa溫度為90~100℃的熱洗滌液。在許多情況下油艙都是用洗艙機清洗的。

⑤ 怎麼查油輪噸位

可以先測油位及油溫;再根據油位查艙容表查出此油枯脊位所佔的艙容v;再根據油溫修正標准密度在此溫度下的密度d。艙容乘以此溫度下的密度就是油艙里油的噸位:T等於vxd。可以在船訊網查出來,輸入船名即可。

油輪,是油船的俗稱,是指載運散裝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貨運輸船舶。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

但是,通常所稱的油船,多數是指運輸原油的船。而裝運成品油的船,稱為成品吵衡油船。裝運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的船,稱為液化氣體船。油輪除油箱和管道外油輪上還配有鍋爐、螺旋槳、發電機、泵(大的油輪上的裝卸泵可以每小時泵上萬噸液體)和滅火裝置。

今天裝載易燃液體的油輪都使用不燃氣體充入油輪中的空的油箱的方法來防止燃燒或爆炸的危險。這些不燃氣體排擠掉含氧的空氣,使得油輪內空油箱里幾乎完全沒有氧氣。有些船使用船本身的動力機構排出的廢氣來提煉上述的沒碰滲不燃氣體,有些船則在卸貨時從碼頭上充入不燃氣體。

⑥ 加油站的油儲存在哪

儲油罐。
加油站的油都在儲油罐里,儲油罐一般都做在加油站的地下。地咐滾下儲油罐的優點是:安全,溫度變化小,鏈氏不容易氧化,對油品質變化影響小。地下衡喚余儲油罐通過輸油管線連接到加油機。

⑦ 為了保證危險品的安全運輸,油船應當滿足哪些防火技術條件

1.油艙應當嚴控火源管理

為防止煙囪火星影響油輪的安全,機爐艙一般都應當設在油輪的尾部;機艙、生活艙內使用的電爐、電灶與電茶爐壺等電熱器,必須密閉(可用封閉式電灶),並在周圍用石棉分隔和襯墊;對機護艙、廚房的煙囪應當注意觀察冒出的煙色(以淡藍色為好)、火星和風向,發現問題應當及時通知機爐艙或廚房予以調整。在通刷煙囪時,宜打開蒸汽水霧設備,以撲滅火星;錨鏈絞車及錨鏈孔處應當安裝噴水裝置,並且在操作時開啟,以消除油船拋錨時,錨鏈與鋼板摩擦產生的火星。

2.油船的氣密性應當良好

油艙、油管各部位均不得有滲漏。艙蓋填料要好,艙蓋不宜多開,每次打開艙蓋時,最好在填攜渣料上塗敷一層油脂,填料乾燥或磨損時應當予調換。通常,每隔6個月將填料翻轉使用,保持濕潤,維護填料的彈性。泵艙電動機設在機艙時,機艙傳動軸穿過泵艙處的氣密防爆填料,應當保持濕潤。裝運甲、乙類油品的泵房傳動軸不允許穿過機艙,以防油氣進入,接觸爐膛等灼熱物,引起火災。

3.油艙應當防止形成自由液面

為防止艙內油品形成自由液面,保持航行的穩定性,在結構上應當用1~2道縱艙壁和1~3道橫艙壁,將船體分格成若干個單獨的油艙,從而減少油品的液力沖擊,增加油輪航行的穩定性。這樣,在幾個艙室緩慢抽出油品時,可以使油輪向船首或船尾傾斜,便於將油品抽吸更干凈,增加了防火安全性。

4.安全使用電器

泵艙、燃油間、蓄電池間與未用隔離艙隔開的物料間,軟管存放場所,以及靠近貨油艙5~10m以內的電氣照明,應當使用符合防爆標準的防爆型燈具;嚴禁懸掛彩燈,不得任意拉接電線,並且不得帶電安裝照明。

5.應當防止和注意消除靜電

艙面油管法蘭介面處,應當加銅片進行搭接,以便導出靜電。帶纜應用標定麻纜,不得使用鋼纜和尼龍纜,以防止摩擦火花和靜電放電。如必須使用時,應當先用水濕潤,舷牆鋼板摩擦部位應當用帆布包紮。洗艙機應當是銅質結構,洗艙時首先要接地。

6.油艙與其他艙之間應當有防火隔離措施

在油艙與機器艙、燃料艙等其他艙室之間應當設有隔離艙,防止油氣向其他艙室滲漏,以滿足防火防爆要求;當裝載汽油等甲類油品時,隔離艙內應當灌滿水。為了適應油船的裝卸及航行中的安全,油輪上還應當設有油泵艙和壓載艙等。

7.輸油管路應當設置必要的閘閥

在輸油干管及支管上,應當根據裝卸斗隱伍作業的需要設置閘閥;油艙內管系的閘閥,宜設在甲板上,以便於手輪操作。在甲板上的輸油干管上,宜裝設過濾器,以防止污物進入損壞設備或閥門造成滲漏;在通向每一油艙的輸油支管末端,均應當裝設帶濾網的吸油口。吸油口安裝在油艙尾端盡量最低的地方。

8.通氣管、觀察孔口和呼吸閥應當設阻火器

油艙的通氣管、觀察孔口和呼吸閥應當設阻火器或能夠阻火的銅絲網。呼吸閥的要求如下。

(1)當油艙內的氣壓大於大氣壓力21kPa時,壓力閥開啟向外排氣;在閉式卸油時由於油溫降低,體積縮小等原因,油艙壓力小於大氣壓力70kPa時,真空閥開啟,吸入空氣,保持艙內壓力不再下降。

(2)在海上航行或者閉式卸油時,呼吸閥應當置於自動調節位置,裝油或壓載時,呼吸閥應當置於全開位置;發生著火或遇雷雨天氣停止裝卸時,應當置於關閉位置;如呼吸閥的靈活性差,可利用開始裝油速度緩慢時,進行檢查及調節。

(3)在每一個油艙應當設有通氣管,以防由於運輸途中溫度變化而使油品體積發生變化時,使船體及艙壁受到異常的壓力。每個油艙的通氣管均應當設有阻火器及節氣門,以隔絕各艙氣體,阻止火災時蔓延。

9.應當裝設固定滅火裝置

(1)在油輪上應當裝有蒸汽、二氧化碳、水等滅火系統,以及帶有泡沫發生器的利用消防水管的泡沫滅火系統。隨著石油運量的增大,對大型油輪,應當裝設乾粉滅火裝置。運輸特別易燃油品的船舶還應當設有惰性氣體管系。

(2)惰性氣體的來源主要是鍋爐或船舶主輔機排出的煙氣,通過洗滌器等一系列裝置,使得排出的惰性氣體中氧的含量不超空或過5%,二氧化碳不少於10%。由於惰性氣體比空氣重,因此在卸出油品時將惰性氣體壓入油艙,艙內充滿惰性氣體後,即能抑制油氣的起火或者爆炸。

10.要有噴淋降溫裝置

在油輪上應當設有專門的噴淋灑水裝置,以便必要時降低甲板溫度,減少艙內油氣的蒸發。噴淋裝置通常設在棧橋下,沿著主甲板全長敷設管道,管道上開設噴水孔。在熱帶航行時,應當經常打開灑水系統,進行冷卻降溫。

11.要有防雷保護

運輸石油的船舶應當特別注意防雷保護,避雷針頭、防爆燈和白熾燈泡上不得塗漆。因為漆能起絕緣作用,不利於排除雷電,防爆燈和白熾燈泡表面溫度高,漆皮會烤焦起火。

12.水泥船和木船不得運輸石油

水泥船和木船因船體積較小,結構簡陋,在航行中顛簸較大,容易滲漏。特別是經常經過內河的城鎮,如果油料淌流水面,遇火燃燒,後果嚴重。因此,禁止用這類船裝運石油及其他可燃液體。

⑧ 原油的儲運

原油和油品儲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裝儲存和整裝儲存,整裝儲存是指以標准桶的形式儲存,散裝儲存是指以儲油罐的形式儲存,儲油罐可分為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金屬油罐又可分為立式圓筒形和卧式圓筒形。按照油庫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裝原油或油品還可採用地上儲油、半地下儲油和地下儲油、水封石洞儲油、水下儲油等幾種方式。但不管採用哪種儲存方式,原油特別是油品的儲存都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防變質
在油品儲存過程中,要保證油品的質量,必須注意:降低溫度、 空氣與水分、陽光、金屬對油品的影響。
(2)降損耗
油庫通常的做法是:選用浮頂油罐、內浮頂油罐;油罐呼吸閥下選用呼吸閥擋板;淋水降溫。
(3)提高油品儲存的安全性
由於油品火災危險性和爆炸危險性較大,故必須降低油品的爆炸敏感性,並應用阻燃性能好的材料。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不外乎以下幾種形式:鐵路裝卸、水運裝卸、公路裝卸和管道直輸。其中根據油品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輕油裝卸和粘油裝卸;從油品的裝卸工藝考慮,又可分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等類型。但除管道直輸外,無論採用何種裝卸方式,原油和油品的裝卸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必須通過專用設施設備來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專用設施主要有:鐵路專用線和油罐車、油碼頭或靠泊點、油輪、棧橋或操作平台等;專用設備主要有:裝卸油鶴管、集油管、輸油管和輸油泵、發油灌裝設備、粘油加熱設備、流量計等。
(2)必須在專用作業區域內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都有專用作業區,這些專用作業區通常設有隔離設施與周圍環境相隔離,且必須滿足嚴格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靜電要求。
(3)必須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
(4)裝卸的時間和速度有較嚴格的要求。 原油具有一定的黏性,尤其是當溫度較低的時候,存儲在大型儲油罐的油品不容易直接輸出,必須進行一定的加熱,已達到提高原油溫度,提高原油流動性的目的。
目前的原油儲罐加熱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盤管整罐加熱,一種是局部快速加熱。
整罐加熱方式是目前應用比較簡單,採用比價普遍的一種原油加熱方式,而局部快速加熱,具有較好的節約能源,加熱效率高的特點。
整罐加熱與局部快速加熱的對比: 加熱方式 熱媒 出油量 升溫溫度 加熱時間 冷凝水溫度 蒸汽耗量 整罐加熱方式 0.8Mpa飽和蒸汽 60T/t 30℃-60℃ 14小時30分 100℃ 14.6噸 局部快速加熱 0.8Mpa飽和蒸汽 60T/t 30℃-60℃ 1小時30分 55℃ 1.96噸

⑨ VLCC和VLOC有什麼區別

VLCC:Very Large Crude Carrier超級油輪;是專門用來運輸油料的是貨運船舶。

VLOC:Very Large Ore Carrier超大型礦砂船;專門用於運輸礦物的大型船舶稱為礦砂船或礦石船。


超級油輪是指一些超過16萬噸載重量,可以運輸200到300萬桶原油的油輪。最大的超級油輪是諾克·耐維斯號,曾在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下運行。

概念

超級油輪是指載重量鏈褲彎超過 16 萬噸的特大型油輪,是專門用來運輸油料的是貨運船舶。

油輪大小不等,小的一、二千噸,大的幾萬噸、幾十萬噸。二戰後,隨著海上貨運量迅速增加,各種貨運船舶的噸位向著大型化方向發展,尤其是油輪噸位,越來越大,1952年世界上最大的油輪還只有3萬噸級,至 1959年油輪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級。

1966年則超過了20萬噸級;1968年最大的油輪達到了30萬噸;1973年增至47萬噸;到1976年法國建造的「巴蒂呂斯」號超級油輪載重量竟達到了55萬噸。

油輪越造越大,出現了幾十萬噸級的超級油輪。超級油輪素有「海上浮動油庫」之稱。

特點

超級油輪的形狀、構造特殊。

為了使油輪在主尺度不變情況下,增載入重量,超級油輪多半採用較為豐滿的線型,船體肥胖。為了降低運輸成本,所有超級油輪均採用球鼻首,即在船體首部有一個球形鼻子,以降低水阻力。

超級油輪結構獨特,船上有縱橫隔壁將油輪隔成十多個密封艙室,互不相通,可防止油料流動,產生較大自由液面,使船舶穩性喪失。為防止油料污染海洋,油輪通常為雙層船殼。

在超級油輪上設有專門的壓載水艙,裝載壓載水,不用油艙來裝載壓載水。在超純罩級油輪甲板棚悶上設有吊桿、吊車、起重機等吊貨設備,油料的裝卸靠油泵通過專門管道進行。

石油產品容易揮發和燃燒。為了給油料揮發成氣體留有空間,油輪的貨艙口做得又小又高。同時,為了減少太陽輻射,降低油艙溫度,超級油輪外殼漆成淺色,在油艙內設置有完善、高效的消防設備,以防火災的發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超級油輪

⑩ 油船計量中的DCF跟VCF分別是什麼意思

DCF是密度修正系數,其值為標准密度與視密度的比值,即ρ20/ρt

VCF是體積修正系數,其值為標准體積與視體積的比值,歲態即V20/Vt

DCF與VCF有類似的概念與功能,均可以在油品計量過程中計算出油品重量,只不過GB/T 1885-1998《石油計量表》只引進了ISO標准中VCF的換算,沒有亂雀螞引進DCF的換算,因此國內沒有DCF表,但它的概念是存在的。DCF與VCF的關系就象當年f(體積溫度系數)與γ(密度溫度系數)嘩埋的關系一樣,是孿生的關系!

其中DCF的使用為
G=Vt*(ρt-0.0011)=Vt*(ρ20/DCF-0.0011 ) 或者 G=Vt*ρt*F=Vt*ρ20/DCF*F
VCF的使用為
G=V20*(ρ20-0.0011)=Vt*VCF*(ρ20-0.0011) 或者 G=V20* ρ20*F=Vt*VCF* ρ20*F

熱點內容
thinkphp刪除資料庫數據 發布:2025-02-07 21:12:03 瀏覽:942
安卓智能手機哪個更便宜 發布:2025-02-07 21:10:24 瀏覽:144
織夢資料庫連接 發布:2025-02-07 21:09:32 瀏覽:350
緩解情緒解壓的句子 發布:2025-02-07 21:04:23 瀏覽:532
mars的android視頻 發布:2025-02-07 21:04:21 瀏覽:779
分布式網路存儲 發布:2025-02-07 21:02:57 瀏覽:571
android設置靜音 發布:2025-02-07 20:11:53 瀏覽:697
bin存儲 發布:2025-02-07 20:00:50 瀏覽:206
android載入界面 發布:2025-02-07 19:55:28 瀏覽:873
好礦雲伺服器 發布:2025-02-07 19:54:31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