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在配置開始時必須獲得哪些材料

在配置開始時必須獲得哪些材料

發布時間: 2023-05-19 01:56:03

① 在窗口辦理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登記需攜帶哪些材料

個人在窗口辦理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登記時,需攜帶以下相關證件、材料: 內地居民提供: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
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提供:軍(警)身份證件和居民身份證。
港澳居民提供:《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港澳居民身份證》。
台灣居民提前備供:《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外國人提供:有效護埋悔叢照。
各類申請人除提供以上證件、材料之外,還需提供彎櫻本人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
注1:由他人代辦時,在提供以上本人證件、材料的基礎上,還需要提供授權委託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和親屬關系證明(戶口簿或結婚證)。
注2:上述相關證件和各類證明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1份復印件。

② 自己組裝一台台式電腦需要哪些材料

自己組裝台式機的基本硬體配置:
1、cpu(處理器包括風扇)
2、主板(一般包括網卡、音效卡等板載設備)
3、顯卡(部分可集成於主板)
辯簡源4、內存
5、硬碟
6、機箱及鍵盤滑鼠
7、顯示器
8、其他不是必需設備:(包括音箱、耳機、攝像頭、光碟機等)
在組裝的時候主要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對硬體的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打算配置一太玩游戲的電腦,那麼就要顯卡及處理器的要求就高攜態一些。如果是一般上網或文字性需求,一般配置就可以滿足,不必購買過於昂貴的硬體。咐顫

③ 現在電腦組裝配置要哪些材料

顯示器,三星或aoc,用22寸的;處理器有條件用英特爾i3的吧,其實也不貴,可以用酷睿i2的,比較便宜;顯卡,如果打游戲可以用1G獨顯的,市面上有粗帶最低兩百多的1G獨顯,但可以買個三百多的,打現在的游戲足夠,依然是1G獨顯,128位寬;電源少不了,電源的配置依據顯卡的要求而定;硬碟就可以隨便,500G;內存4G就不岩汪蘆用說了,其他的如機箱,鼠鍵隨便買。以上為基本游戲玩家設點,不包括幾十個陵轎G的超大游戲和3D及其以上的圖像製作

④ 自己組裝電腦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組裝電腦,除了購買好電腦需要的配件外,還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

電腦的配置如下。

主機部分:
1,CPU。計算機的心臟,負責運算;
2,顯卡、電腦的顯示核心,用於處理圖像數據。如果是游戲玩家或者圖形工作者,需要獨立顯卡。如果進用來上網,可以不購鋒卜買獨立顯卡;
3,內存。用於CPU和硬碟交換數據,進行臨時存儲
4,硬碟。計算機的所有文件均存儲到此;
5,主板。知租計算機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協同工作;
6,電源。給各部件供電;搭基兆
7,機箱。用於保護機箱內部的所有部件。

外設部分:
1,顯示器。用於顯示電腦的圖像;
2,鍵盤滑鼠。用於操作電腦;
4,音響。用於輸出聲音;
5,攝像頭。用於攝像、視頻聊天、拍照等;
6,話筒。用於輸入聲音、語音聊天等。

⑤ 想要自己配置萬能肥料,都該准備哪些原材料

掌握了配肥的基本技術,就可以自己去購買單一元素肥或復合肥來配肥了,在某種意義上可降低成本,也可以根據自己作物所需的氮磷鉀情況有目的性的配肥,更為科學、節約。這也是科學施肥所提倡的做法。因為復合肥的生產工藝較為復雜,特別是一些養分含量較高的復合肥,對生產的設備和工藝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一些小廠是沒有那個實力去生產的。

一般來說,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的養分含量在53%就是一個分水嶺豆莢放在有蓋的容器里,放上水再發酵一段時間即可用。植物類的東西是制氮肥的原料。磷肥:將魚腸、魚骨頭或肉骨頭(需砸碎)、牛奶喝完後涮的水,放在有蓋的容器里,放上水再發酵一段時間即可用。

量小就用磷酸二銨,尿素,氯化鉀按氮磷鉀比例要求算好分別用量,摻混好即可。如果量大要機施,選購原料時注意粒徑要大至相同。另外,把原料粉碎後重新造粒:,是完全沒必要的。不知回答滿意否?可按照氮磷鉀三要素的百分比含量進行配合成三元素復合肥,但要注意的是農作物對於褐煤或草炭及沸石粉碎,然後加硫酸鉀混合攪拌,然後再加入尿素和二銨或氮磷復合肥,造粒後烘乾;

⑥ 配置砌築砂漿還要用哪些材料

砌築砂漿 -組成材料

水泥

水泥是砂漿的主要膠凝材料,常用的水泥品種有普通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復合水泥等,具有可根據設計要求、砌築部位及所處的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的水泥品種。選擇中低強的水泥即能滿足要求。水泥砂漿採用的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宜大於32.5級;水泥混合砂漿採用的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宜大於42.5級。如果水泥強度等級過高,則可加些混合材料。對於一些特殊用途,如配置構件的接頭、接縫或用於結構加固、修補裂縫,應採用膨脹水泥。
膠凝材料
用於砌築沙漿的膠凝材料有水泥和石灰。

水泥品種的選擇與混凝土相同。水泥標號應為砂漿強度等級的4-5倍,水泥標號過高,將 使水泥用量不足而導致保水性不良。石灰膏和熟石灰不僅是作為膠凝材料,更主要的是使砂漿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細骨料
細骨料主要是天然砂,所配製的砂漿稱為普通砂漿。砂中黏土含量應不大於5%;強度等級小於春仔氏m2.5時,黏土含量應不大於10%。砂的最大粒徑應小於砂漿厚度的1/4-1/5,一般不大於2.5毫米。作為溝縫和抹面用的砂漿,最大粒徑不超過1.25毫米,砂的粗細程度對水泥用量、和易性、強度和收縮性影響很扒散大。 拌合用水砂漿拌合用水與混凝土拌合水的要求相同戚漏,應選用無有害雜志的潔凈水來拌制砂漿。

⑦ 申請辦理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材料如下:

一、以孝感市為例,醫療機構在設備到貨安裝、調試、驗收合格後,在一個月內提交以下材料至裝備處申請做證:

1、《乙類大型醫用設備信息登記表》(電子版);

2、該設備配置(更新)的批文;

3、《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4、《醫療器械注冊證》及《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登記表》

5、中標通知書

二、做證:裝備處收到上述資料後集中一批統一做證。

三、醫療機構接到領證通知後帶齊以下領證資料(否則不予發證)。

1、委託招標協議(單位蓋章)

2、中標通知書(單位蓋章)

3、購置合同復印件(單位蓋章)

4、發票復印件(單位蓋章)

5、驗收合格證明復印件(單位蓋章)

6、《乙類大型醫用設備信息登記表》紙質(單位蓋章)

7、更新的設備還需交回舊證原件(一大一小兩證)

8、醫療機構申報時無人員上崗資質資料的還需提交《全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業務能力考評合格證》。

(7)在配置開始時必須獲得哪些材料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三十四條規定:醫療器械使用單位配置大型醫用設備,應當符合主管部門制定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批准,取得大型設備配置許可證。將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由非行政許可轉為行政許可。

201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年)》。目錄分為甲類和乙類,其中:甲類包括5類大型醫用設備,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配置許可,乙類包括7類大型醫用設備,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配置許可。

⑧ 淺談混凝土配置及原材料選擇

關鍵詞: 混凝土;原材料選擇;級配
一、前言
隨著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及城市建設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應運而生,如何設計高性能混凝土成為關鍵,本文就針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原材料選擇提出一些看法。
一、配合比設計通過長時間的小級配試驗及生產的控制,初步確定了自己的計算方法。現行採用的計算方法是由體積法演化而來,先由砼強度等級、水泥標號及實際強度等因素來確定水灰比,再根據澆築方式確定用水量。當原材料沒有太大變化時,一般泵送的料用水量取200Kg/m3,非泵取195Kg/m3,樁取210Kg/m3,然後得出水泥用量及摻合料用量。
與體積法的一點區別是,在計算中將摻合料(F、SG)及膨脹劑的體積也都考慮到砼體積內,而不是將其考慮成佔用了砂的體積。
採用以下公式計算:VC+VW+VS+Vg+VF+VSG+VUEA+0.01а=1000 …………………… ①頌世敬S/(S+G) …………………… ②砂率根據現場砂的實際情況憑經驗選取,各組份的密度則由試驗確定。
這種計算方法,對於C40以下的砼不成多大問題,但對於C40以上的砼則需將計算後得出的各組份的用量在此基礎上稍加調整,具體調整方法還需進一步試驗,或者採用其他的計算方法。
二、原材料
(一)、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並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並按復驗結果使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檢查數量: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於一次。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對水泥的復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細度(GB/T1345-2005)
水泥細度通常用篩析法或比表面積測定。篩析法稱25g用80μm方孔篩的篩餘量或10g用45μm方孔篩的篩餘量來表示,比表面積法以1Kg水泥返掘所具有的總表面積(m2/Kg)表示。通常在生產中,只使用篩析法,其篩餘量不得超過10%,凡細度不符合規定者為不合格品。
水泥顆粒越細,與水反應的表面越大,因而水化較快而且完全,水泥的早期和後期強度都較高,但是細度太細在預拌砼中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細度小,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水泥的凝結時間縮短,反映到預拌砼中,則是坍落度損失加大,會對預拌砼的泵送、振搗帶來一定的麻煩,特別是水泥採用新標准後,各廠家為了強度能達標,往往將水泥磨的很細,一般水泥細度小於1%後,就會對砼性能產生較明顯的影響。因此,在生產中要經常檢測水泥細度,一旦發現水泥細度較小時,可在砼拌合料中加入適量礦粉取代等量的水泥,以「稀釋」砼拌合料中水泥的比例。
二、 標准稠度用水量(GB/T1346-2001)
水泥標准稠度凈漿對標准試桿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過試驗不同含水量水泥凈漿的穿透性(沉入34±1mm),以確定水泥標准稠度凈漿中所需加入水的量即野慎為標准稠度需水量。硅酸鹽水泥標准稠度需水量一般在126~142ml之間最理想。小於126ml時,砼拌合料對用水量太敏感,稍微加減水就會使坍落度變化很大,使得坍落度難以控制,但是,如果將坍落度控制好的話,那會改善砼的保坍性,給預拌砼帶來一些好處;大於142ml時,會使砼拌合料中的用水量增加,直接影響到砼強度,同時會使坍落度損失加大。在遇到標准稠度需水量偏大時,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改善砼性能:1、增加理論用水量以保證砼強度;2、提高外加劑摻量以保證保坍性;3、摻入適量礦粉以「稀釋」水泥的比例。
三、 凝結時間(GB/T1346-2001)
標准規定普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沉入36±1mm)不得早於45min,終凝不得遲於600min.凡初凝不合規定者為廢品,終凝不合規定者為不合格品。
規定水泥的凝結時間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初凝不宜過快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在初凝之前完成砼泵送、澆搗等各項工序的操作;終凝不宜過遲是為了砼在澆築完畢後,能盡早凝結硬化產生強度,以利於下一道工序的及早進行。
四、 安定性(GB/T1346-2001)
水泥的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性,體積安定性不合格者作廢品處理。
水泥安定性用試餅法或雷試夾法測定,有異議時以雷試夾法為標准。
五、 強度(GB/T17671-1999)
水泥強度是評定其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預控砼質量的首要因素。水泥強度不合格時為不合格品。
當水泥強度變化時,則需調整水灰比,以保證砼強度。
對於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試驗室,水泥的以上幾項性能是必檢項目,同時也是預控商品砼質量的首要考慮因素。
(二)、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細骨料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JGJ52-2006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混凝土拌合料中用的骨料按其粒徑大小分為細骨料和粗骨料兩種。粒徑為0.08~5mm的骨料稱為細骨料,粒徑大於5mm的稱為粗骨料。
從骨料的概念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兩點:1、從砼拌合料的宏觀角度考慮,骨料不應有砂和石之分,而是粒徑從0.08mm開始到粒徑這一系列顆粒組成的連續級配;2、從原材料檢驗及生產質量控制角度考慮,要嚴格區分區分砂和石:5mm及其以上粒徑的為石子,以下的為砂,即5mm這一粒徑的骨料也屬於石子。
立足於這兩點,在配合比設計及施工配合比確定中,就能找出一些規律。
首先是石子粒徑的確定。石子公稱粒級的上限稱為該粒級的粒徑。粒徑增大時,石子的總表面積減小,因此包裹其表面的所需的水泥漿體也減少,可節約水泥,且在一定和易性及水泥用量的條件下能減少用水量而提高強度。不過對於強度等級較高(>C40)時,使用粗骨料粒徑超過40mm時,對強度並無多大好處,因為此時由於減少用水量而獲得的強度提高被大粒徑骨料造成的不均勻性和較少粘結面積的不利影響所抵消。按GB50204-2002規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顆粒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最小間距的3/4.」同時考慮到預拌砼泵送的特點,將石子的粒徑控制在31.5mm以下。
其次,由於我們採用的是5~16mm和16~31.5mm兩種石子的復配來組成粗骨料的,因此在粗骨料內,我們同樣得遵循第一條原則,將粗骨料復配成5~31.5的連續級配。通過顆粒級配試驗可以確定兩級配的比例。
另外,由於自然砂內有部分卵石(5mm及其以上的顆粒),因此必須將這部份骨料在粗骨料中扣除,由於砂中的卵石粒徑一般都小於16mm,所以,直接扣除5~16mm的骨料即可。
最後,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骨料組合體。但是由於砂顆粒級配狀況的變化,必須通過小級配試驗來確定砂率,以獲得的組合體,即獲得砂率。

⑨ 怎麼組裝電腦,需要什麼材料,工具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譽沒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慶橡納。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如悉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安裝系統不同,安裝盤不同,安裝方法有些差別。大體過程如下:
1、准備好WINDOWS XP光碟
2、啟動電腦,按Delete鍵,進入主板BIOS設置界面。
3、設置光碟機啟動:進入BIOS後,根據你所說的主板,請使用方向鍵找到 BOOT,按Enter進入打開,方向鍵選擇 BOOT DEVICE PRIORITY CD/DVD DRIVES 按Enter進入,其中的選項有 Floppy 、HDD-0 等,當然也有 CD-ROM 選項,按鍵盤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鍵選中CD-ROM ,回車,然後按F10後(將光碟裝入光碟機),回車保存退出BIOS設置,計算機自動重新啟動。
4、重新啟動後,電腦從光碟進行引導,並顯示安裝向導界面,你可以根據提示一步步進行安裝設置。不同的安裝光碟啟動後選項菜單不太一致,但大體相同,你只要首先選擇光碟提示中的「安裝…××××系統」就可以了。
5、大致步驟是:按Enter確定繼續安裝;按F8接受許可證協議;選擇你想要安裝的位置一般為C盤,按Enter;選擇文件系統,推薦使用NTFS,按Enter;將進入磁碟掃描,並且將安裝程序復制到硬碟上;計算機將在15秒後重新啟動,按Enter立即重新啟動;從硬碟啟動繼續安裝過程,此時開始是圖形界面模式,在這一界面下,要進行六個步驟的自動安裝:安裝設備、安裝網路、復制文件、安裝開始菜單、注冊組件、保存設置。現在的計算機這六個步驟一般要經過30分鍾左右。
6、系統安裝結束後,自動重新啟動進入到桌面,此時安裝你的主板驅動(一般只要安裝音效卡、顯卡,網卡大多為系統自認,不認當然要安裝了,呵呵……)。由於主板型號不同,驅動程序的安裝方法也不同,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以免誤導!!!
7、一切齊備,建立網路連接,輸入賬號,連接上網。
8、神遊網路空間吧!呵呵……

-----------------------------------------------------------------一、 准備工作
組裝前應先做如下准備工作:
1. 工作台:如果你已購買了電腦桌,它就是最好的工作台。如果你還沒有購買,用其他結實點的三屜桌、飯桌都可以。將工作台放在房間的「空檔」部位,使你能夠圍著它轉,以便從不同的位置進行操作。
2. 部件放置台:床、沙發都可以。在它們上面鋪墊一層硬紙板(如部件包裝盒)、報紙或純棉布都可以,不要用化纖布或塑料布,防止產生靜電損壞部件。
3. 中號十字起子、一字起子各一把;環形橡皮筋幾只;導熱硅脂(購CPU風扇時索取)。
4. 將買回的部件開封,取出部件,除機箱放在工作台上外,其他部件放在部件放置台上,不要重疊。說明書、安裝盤、連接線、螺釘分類放開備用。注意,不要觸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線路及晶元,以防靜電損壞它們。一些帶有靜電包裝膜的部件,如主板、硬碟、內存等,在安裝前,先讓它們呆在裡面。
至此,准備工作就緒。
在組裝過程中,請注意如下事項:
● 在進行部件的線纜連接時,一定要注意插頭、座的方向,一般它們都有防誤插設施,也叫「防呆裝置」——預防你發呆時出錯的措施,如缺口、倒角等。只要留意它們,就會避免出錯。另外,連接光碟機、硬碟、軟碟機的扁平線纜邊上有一條線是紅色的,它表明這是1號線,應與插座的1號線連接。由此,也可輔助驗證你插接連線是否正確。
● 插接的插頭、座一定要完全插入,以保證接觸可靠。如果方向正確又插不進去,應修整一下插頭(電源插頭帶殘留毛邊,難以順暢插入的情況比較多見)。
● 不要抓住線纜拔插頭,以免損傷線纜。

二、 組裝硬體
組裝工作按下列步驟進行(以立式ATX機箱為例):
1. 准備機箱
● 機箱立放在工作台上,拆下機箱兩邊的側面板,取出附送的外接220V市電的電源線和附件包(內有螺釘、機箱腳墊、後面板PCI插槽防塵片等附件)。
● 將機箱腳墊安裝在機箱底部。
● 整理一下機箱揚聲器、控制線,將它們收攏,用橡皮筋簡單捆紮在一起,以免影響後續操作;
● 機箱卧放,左面向上。將附件包中的6顆主板安裝螺絲(6面體銅制,下部帶螺桿,上部帶螺紋孔)根據主板上的安裝孔位置,旋入機箱托板上的對應孔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由里往外推壓,取下光碟機、軟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可拆除擋板;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僅取下光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擋板。
● 對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進行軟碟機試裝。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1顆螺釘將它臨時固定在機倉內。此時插入1張軟盤,調試安裝位置:插入軟盤時,彈出按鈕被頂出;按下彈出按鈕能順暢彈出軟盤。否則,需要調整軟碟機位置或修整機箱的相應部位,使軟盤能夠順暢出入。
● 對照主板輸入/輸出介面的部位,用手或十字起子推壓,去除機箱後面板上相應安裝孔及AGP插槽、將使用的PCI插槽位置上的可拆除鐵片。
● 將隨機箱帶的電源從機箱內部安放到機箱後上方的電源倉內,然後從後面板擰緊固定螺釘。
至此,機箱准備工作完成。將它放到別的地方,騰出工作台。
2. 安裝主板上的部件
● 安裝CPU
主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將CPU插座旁邊的一根「零壓力桿」向上拉起,與主板成90°。

然後,將CPU按針腳對應位置(下部左右各有缺針),放入CPU插座(注意:位置正確時不需要施加壓力即可將CPU平放到插座內。千萬別加壓硬插,以免損壞CPU插針)。然後,將「零壓力桿」壓回水平位置卡住壓力桿即安裝好了CPU。

● 安裝CPU散熱風扇
散熱風扇與CPU的連接方式隨風扇類型有所不同,我們以常見的掛鉤式散熱風扇說明其安裝方法。掛鉤式散熱風扇帶有一條兩端有長方孔、具有彈性的「M」型連接片。安裝前,先比劃一下,確定風扇安裝方向:與CPU插座上的掛鉤凸起一致;並使風扇電源線靠近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方向確定後,在CPU晶元表面均勻、薄薄地塗復一層導熱硅脂(P3-CPU風扇上一般預塗有硅脂,上面蓋有一片白色保護紙,將紙撕去即可,勿需再塗);然後將風扇平放在CPU晶元上,使連接片一邊的鉤孔掛在CPU插座凸起上,調整一下連接片位置,再將風扇另一邊的掛鉤加力壓下,掛在CPU插座的另一個凸起上。安裝完後,用手抓住風扇散熱片輕輕加力、左右旋動一下,使硅脂分散均勻;然後檢查一下安裝是否平穩,掛鉤是否牢靠。最後,將風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FAN1或CPUFAN),將多餘的線收短,用橡皮筋捆紮好,這樣就完成了CPU散熱風扇的安裝。

● 安裝內存條
一般來說,如果只安裝一根內存條,應安放在靠近CPU的第一個內存條插座DIMM1上;如果安裝多根內存條,則按DIMM2,DIMM3順次安放。內存條安裝到哪條內存插座,主板說明書上大多有相應說明,如果出現認不出內存的情況,最好參照主板說明安裝。
安裝內存條時,先將插座兩邊的白色卡子向外扳開(約呈45°);然後,使內存條插腳的缺口與插座上的定位凸起對應,將內存條垂直放入兩邊白色卡子的槽中,雙手拇指按住內存條垂直向下用力,並用食指扶住卡子稍向上用力,使內存條插入插座。插接過程中,兩邊的卡子隨壓力抬起,最後,卡子上端的鉤子,正好卡住內存條兩邊的半圓形卡口。

如要取出內存條,用兩手拇指同時向外扳卡子,即可將內存條撬出。
● 將機箱附件中的幾個塑料防壓支柱,按長端留在主板背面的方向壓入不上螺釘的安裝孔內,以起到防止插入插卡時主板懸空,損傷主板的作用。v
至此,主板上部件的安裝工作完成。
3. 將主板裝入機箱
● 將主板放入機箱,將它安放在機箱托板上,看看與准備機箱時安裝的螺釘位置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應調整托板上安裝螺帽的位置;然後用螺釘將主板固定在機箱托板上。
安放主板時,一定要保證安裝孔對正,能夠輕松旋入固定螺釘,千萬不要湊合。如果安裝孔偏位強行旋入螺釘,將使主板產生內應力,時間一長,可能引起印製板導線斷裂等難以查找和修復的隱患。另外,安裝孔偏位也可能使托板上的銅螺釘與主板背面線路接觸,形成短路或「接地」,造成電路故障,甚至損壞主板。
4. 連接機箱至主板的控制線
● 一般機箱至主板的連接線有如下5組,線端有插座,插座上標有英文名稱:
SPEAKER(揚聲器/蜂鳴器):2線,使用4線插座,有+/-極性;
POWER ON (電源「開」):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RESET(復位):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POWER LED(電源指示燈):2線,使用3線插座,有+/-極性;
HDD-LED(硬碟運行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極性。
某些機箱還可能有:
SMI(睡眠開關線):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SP-LED(省電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極性。
● 在主板上,有與之對應的兩排插針,分別標有:SPEAKER,PWR.ON,RESET,POWER.LED,HDD.LED,SMI,SP.LED。這兩排插針一般在主板靠近機箱底部的位置。
● 將機箱上各個連接線的連接插座插入主板相應的插針上,即可完成機箱控制線與主板的連接。有+/-極性的插座要注意插入方向(一般紅線為+),如果插反了,指示燈不亮。

5. 安裝光碟機
● 在安裝光碟機前,先認識一下光碟機的介面:將光碟機的尾部向著自己,一般可以看到它有5組介面。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輸入埠,粗4針(+5,G,G,+12):+5V,地,地,+12V;
數據線埠,40針;
主從選擇埠,6針(MA,SL,CS):主,從,線選。圖例設置為主設備;
模擬音頻輸出埠,4針(R,G,G,L):右聲道,地,地,左聲道;
數字音頻輸出埠,2針(D,G):數字信號,地。
● 在安裝光碟機之前,應檢查一下光碟機的主從配置。如果我們只有一個光碟機,應將「主從選擇」埠中的「短接端子(小黑帽)」安放到外殼上標記有「master(MA)」的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光碟機,則一個短接到「master(MA)」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短接到「slave(SL)」作為從設備工作。
● 當完成主從配置後,將光碟機由機箱的正面推入機箱,使光碟機面板與機箱面板平整;然後,在機箱內部,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40線IDE扁平電纜,以紅色線對向插座1腳那邊,或根據插頭、座的缺口定位邊,插入主板的IDE2插座,另一端插入光碟機的40線埠。注意:一般主板有兩個IDE埠,分別標記為IDE1和IDE2。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TA66/100,則IDE1為藍色插座,而IDE2為白色插座。

如果你安裝兩個光碟機,主、從光碟機共用一條IDE線纜(IDE線纜除頭、尾各有一個插座外,中間還有1個插座):一般主光碟機使用IDE線纜尾端那個插座;從光碟機使用中間那個插座。如果只有一個光碟機,使用中間或尾端的插座均可。
● 將光碟機附送的兩端均為4線插座的音頻線,一端插入模擬音頻輸出埠,另一端暫不使用。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光碟機電源埠(注意插頭、座方向)。
由左至右:模擬音頻線、40線數據線、電源線。
至此,光碟機安裝完畢。
6. 安裝硬碟
● 安裝硬碟前,先認識一下硬碟的介面:它有3組。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埠,粗4針;
主從配置埠,6針或更多針;
數據介面,40針。
● 安裝硬碟前,應檢查硬碟主從配置。與光碟機類似,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將「主從配置」埠中的「短接端子」安放到「master(MA)」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硬碟,則一個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作為從設備工作。硬碟的主從設置針腳比光碟機稍復雜,應參照硬碟上的標識和說明書設置。
● 將硬碟金屬蓋面向上,由機箱內部推入硬碟安放機倉(一般在軟碟機下面),盡量靠前,但又與機箱前面板間保持一點距離。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如有可能,最好與軟碟機間隔一個倉位,以利散熱。
● 將主板附送的80線IDE扁平電纜的藍色插頭插入主板藍色的IDE1插座。將尾端(黑色)插入硬碟40線埠。注意: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ATA66/100,IDE線纜與光碟機線纜一樣,均為40線,可以互換使用。40線線纜的三個插頭均為黑色。將任一端插入IDE1,另一端接硬碟即可。
如果你安裝兩個硬碟,與光碟機一樣,主、從硬碟共用一條IDE線纜:尾端接主設備,中間(灰色插頭)接從設備。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使用尾端的插座。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硬碟電源埠。
至此,硬碟安裝完畢。
7. 安裝軟碟機
● 軟碟機有2組介面。
數據介面:34針;
電源埠:粗4針小插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外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使面板平整;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34線扁平電纜的一端插入主板上IDE插座附近的FDC插座。另一端插入軟碟機的數據埠。如果你安裝兩個軟碟機,與光碟機一樣,它們共用一條數據線纜:尾端接A軟碟機;中間插頭接B軟碟機。
注意,一般軟碟機的數據線按防呆缺口插接即可。但SONY軟碟機數據插座的上下兩邊均有防呆缺口,如圖10所示,數據線有可能插錯。正確的插接方向為:34線連接電纜上的紅線邊靠近電源插座。

● 將機箱電源「小4線」連接器插入軟碟機電源埠。
至此,軟碟機安裝完畢。

8. 安裝插卡(顯卡、音效卡等)
安裝插卡的工作就簡單多了。
● 將顯卡、音效卡等插卡垂直插入相應的AGP或PCI插槽,並將插卡的金屬翼片固定在機箱後面板的檯面上。
● 將光碟機的模擬音頻線的另一端插入音效卡的「CD IN」端子。
進行到這一步,主要設備的安裝、連接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音箱、MODEM、滑鼠器、鍵盤,都由機箱的後面板接插,暫不管它。
下面還要做兩件事:
1. 將機箱電源的20線ATX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ATX電源插座。注意,該插頭座有一個卡勾,要拔出插頭時,須壓下勾柄,使勾端抬起,否則難以拔出;

2. 整理機箱內的線纜:將多餘長度的線纜和沒有使用的電源插頭折疊、捆綁,使機箱內部整潔、美觀。同時注意不要讓線纜碰到主板上的部件,盡量給CPU風扇周圍留出更大的空間,以利散熱。

⑩ 組裝電腦需要哪些東西

1、首先是主板,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了,主板上有各種插槽,比如內存插槽,顯卡插槽、以及晶元組,購買主板要買大廠家的,是後面電腦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

(10)在配置開始時必須獲得哪些材料擴展閱讀:

1、組裝電腦也稱兼容機或DIY電腦。即根據個人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沖突的配件組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

2、組裝電腦的價格一般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3、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4、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要相配。一般最好選擇立式機箱,而不要選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300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4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5、在網上選購電腦配件時,要看該店是否加入了淘寶保障計劃、商家信譽及評價。淘寶保障計劃是專為保障買家利益而設的,賣家加入時要申請凍結一定的資金(比如2000元,主營產品不同的店鋪,凍結金數額不同,數碼類是2000元),買家利益受損,申訴成功後就會從這筆錢里直接扣,保障類型包括如實描述、七天退換、正品保障等。

熱點內容
大唐無雙冒險腳本 發布:2025-02-08 11:08:36 瀏覽:759
什麼安卓手機可以用個兩三年 發布:2025-02-08 11:02:37 瀏覽:966
安卓收銀軟體哪個好用 發布:2025-02-08 11:01:44 瀏覽:171
實現秘聞存儲的方法 發布:2025-02-08 10:23:33 瀏覽:168
怎麼在微信發文件夾 發布:2025-02-08 10:09:45 瀏覽:795
cryengine源碼 發布:2025-02-08 09:50:58 瀏覽:394
aardio可以反編譯嗎 發布:2025-02-08 09:50:53 瀏覽:484
公司營業執照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5-02-08 09:47:56 瀏覽:855
體驗腳本 發布:2025-02-08 09:46:15 瀏覽:691
醫學生需要什麼配置的筆記本 發布:2025-02-08 09:45:34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