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腐胺
Ⅰ 腐胺如何形成
腐胺是生物胺的一種,是滑搜頂風臭出幾里地的超級臭彈,空氣中濃度殲帆達到幾十個ppm就能把人給熏暈,劇毒.
鳥氨信改歷酸在腸菌作用下的脫羧產物,具體可以上網查查
Ⅱ 細胞污染用什麼培養基搖菌
細胞污染永恆定律:無論什麼細胞只要是不重要的細胞污染了,立刻加84棄之,重新復甦新凍存管培養;實在需要挽救的請參考以下:
細菌污染:主要有洋蔥霍爾伯德菌型污染
確定是非常珍貴的細胞 建議分別配置含10倍慶大黴素和兩性黴素溶液(G/A)的PBS和5倍慶大霉租氏素和兩性黴素溶液(G/A)的完全培養基各一份。然後先用10倍雙抗的PBS洗滌細胞5-10次, 然後用5倍雙抗的完全培養洗滌細胞3次以上,再加上含雙倍的G/A溶液放培養箱培養,一個小時後換液,持續4個小時後,再加上正常培養細胞所需的抗生素,過夜,到最終確定細胞沒有任何污染物,因此時細胞受損過大,建議優化培養基方式(血清提高2%-5%)或者立即凍存衡滲細胞,一個月後復甦。
真菌污染:
污染的多是麴黴菌,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黑黴菌,孢子菌,真菌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已經污染了,建議採用以下方法:
1. 細胞一旦污染,很難挽救,即使使用制黴菌素或放線菌素D,也是傷敵八千自損一萬的辦法,可使用抗生素進行查殺,但是高濃度的抗黴菌素對細胞有毒性作用。
2. 把所有細胞從污染的CO2孵箱轉移,採用過氧乙酸擦洗孵箱(全部,尤其四個角)。並把過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內一個小時,使其蒸汽彌漫。待過氧乙酸的氣味消散後,再移入細胞;
3. 用0.5%新潔爾滅擦拭超凈台和牆壁,確保不留死角,地面用新潔爾滅消毒液拖地。
4. 將環境徹底消毒,整個培養間高錳酸鉀或者乳酸熏蒸,孵箱內部包括托盤等全部用苯酚搽洗,封閉2天。
真菌污染預防方法:
1),將細胞移出來,用微量硫酸銅溶液擦拭CO2孵箱內,再咐型脊把水盤里加適量硫酸銅或者酸氫二鈉高鹽液體防止黴菌
2)孵箱應定期清潔,大約一個月左右清潔一次,
3)可在培養基里加兩性黴素或制黴菌素)或[放線菌素D或雙抗進行預防。
4)最主要的還是要培養良好的無菌觀念,實驗室盡量不要大聲說話,佩戴好口罩,手套,操作時應小心,避免培養基撒入培養箱以及生物安全櫃,這些撒入培養箱的培養基為細菌及真菌的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Ⅲ 牛肝菌有毒的嗎
黑牛肝菌在南歐因為它可以用來烹飪而出名的,由於它是菌類,許多人都會對它小心翼翼的,認為菌類的東西都要注意,或許一個不留神就會中毒。
其實,黑牛肝菌的評價甚至還比美味牛肝菌高。而與黑牛肝菌類似的桃紅牛肝菌羨鏈亦在加州獲業余者或商人們廣泛地採集,以作食材之用。所以,只要是可食用的黑牛肝菌的話,都是沒用毒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由於我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或許很難分辨出黑牛肝菌的特徵,所以這個時候就應該小心,不要胡亂採摘菌類食品,以免有誤,造成嚴重後果。
黑牛肝菌是什麼
黑牛肝菌是一種可以吃的蘑菇,在巴斯克地區和義大利黑牛肝菌經絕讓常被拿來食用。它的外表和菌肉都是黑色的,從其外表看,真是名副其實的黑牛肝菌,它的「長相」和其他的牛肝菌科一樣,有菌柄和孢子,但是菌蓋下並沒有菌折。它的味道鮮美,並且有著強烈的氣味,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夏季生馬尾松,油茶林中地上。也是我國特有品種。
成熟的黑牛肝菌的高度平均在7–25厘米之間;菌蓋是暗褐色或深雪茄棕色,並且菌蓋表面有一些小小的裂紋。它的菌柄高6–10厘米,厚1.1–1.2厘米,通常較菌蓋的直徑小。其擔孢子呈橄欖色或褐色,大小為13.5–15.5 x 4–5.5微米。從它的外表、形狀大小、味道你可以辨認出它就是黑牛肝菌了嗎?
黑牛肝菌的食用方法
黑牛肝菌是菌類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菌類的食物一定在飲食上小心翼翼,要使用正確的食用方法,不然就會容易中毒或引起身體上的不適。那麼黑牛肝菌的食用方法是怎樣的呢?
首先,食用黑牛肝菌的時候,應該先把黑牛肝菌放入盆內,注入清水浸泡3分鍾之後再撈出,沖淘去菌種的泥沙,揀去雜質。
然後,再放入盆內,注入清水(剛好淹過菌子)用一盤子將菌壓下,讓其吸收水分均勻,自然發脹, 要注意浸泡時間不宜太短哦。
待到它發脹好後就可以像普通的菜那麼做著吃了,或炒或燉,隨你喜歡。
黑牛肝菌的做法
黑牛桿菌可並派局以有很多種吃法,可以當煮來吃,可以當配菜炒著吃,可以熬湯喝,不多說了,趕緊來學學它有哪些做法,具體又是怎麼做的?
菜式一:牛肝菌炆滑雞
1、准備好材料:黑牛肝菌、小蘑菇、雞、酒、鹽、生抽、糖、生粉;
2、黑牛肝菌和小蘑菇先用水泡軟,洗凈後晾乾水分備用;
3、雞洗凈斬件;
4、雞先用酒、鹽、生抽、糖、生粉腌好;
5、起鑊放油燒熱;
6、放入姜和蒜頭爆香後;
7、倒入雞塊爆炒片刻後濺酒,加入清水;
8、再將牛肝菌和小蘑菇放入兜勻;
9、加蓋煮五六分鍾,放鹽調味勾芡便成。
小貼士:凡菇菌類的干品一定不可以爆炒的,那樣的話菇和菌會變得象柴皮一樣的難啃了。
Ⅳ 駱駝奶粉能解善神經系統嗎
開始喝駱駝奶吧!
有一個喝駱駝奶的習慣,不但是對睡眠的好處,還可能會改變你磨行脊很多不滿意的現狀。
從免疫系統到內臟器官的排毒修復,都要靠良好的睡眠。長期擁有好睡眠,是十分珍貴的事情。好睡眠帶給你一個好身體,很多疾病會被消滅在萌芽狀態;還會有一些病症,帶賀不用吃葯就漸漸地自行康復了。
女人們更相信,美麗是睡出來的,好睡眠比任何化妝品都管用。天天好睡眠的人,無論外表,還是細胞、血液等各項指標,都要比同齡人顯得年輕。
早晚各喝一杯駱駝奶,直到你完全擁有7-8小時充足睡眠的時候,你不僅僅是扔掉了安眠葯,而且意想不到的收獲會越來越多。
二.駱駝奶是腸道「清道夫」
駱駝奶是一個掃盪腸道腐敗的「清道夫」。長期喝駱駝奶,能抑制體內不飽和醛酮對腸道平滑肌的破壞,會促使腸蠕動的功能修復,把腐敗的東西打掃出去。駱駝奶還會讓腸道內的有益菌快速繁殖,形成強大的有益菌群,來抑制腸道有害菌,令腸道的腐敗土崩瓦解,營造一個健康的腸內微生物環境。在這種健康的腸道環境下,新生的大便無毒無害,通過正常的腸蠕動,定時排出去;這就是健康的「香蕉便」。
有喝駱駝奶習慣的人,很少有便秘和腹瀉的問題。
在新疆的木壘縣做過一個調查,找到12個常喝駱駝奶的人,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有便秘。在讓他們了解了排「香蕉便」的好處後,有幾個人開始觀察自己的大便,過了幾天還特意打來電話,說自己就每天排香蕉便,語氣很興奮。
和朋友聚會、談事,如果你朋友有口臭或不小心放的屁很臭,說明他的腸胃道環境是腐敗的,建議他每天喝點駱駝奶,並跟他講排香蕉便的好處。喝一段時間駱駝奶,可以解決便秘的問題,多數情況排香蕉便。而且,自從排便改善之後,氣色和精神頭可以大為改善。
其實,每天早上的排便也就是在排毒。大便在腸道中的時間超過24小時會腐敗滋生大約22種毒素:氨、吲哚、甲基吲哚、腐胺和屍胺、組胺、硫化氫、神經鹼、苯酚、梭狀芽孢桿菌腸毒素等。這些毒素對人體的傷害大於每天吸一包煙。長期便秘,隱患無窮。
再者,便秘會引起:色斑、痤瘡、皺紋、口臭、大肚子等問題。
全身的瞎滲營養主要是通過腸道吸收進來的,如果腸道內環境是腐敗的,它所滋生出來的毒素會透過腸壁,進入血液,流向全身。經常喝駱駝奶的人,腸道的環境是健康的,全身的各個部分都能夠從中受益。尤其是女士,正常的排便還能祛斑,保持皮膚的光潔細膩,讓你更年輕、讓你更自信、讓你神采飛揚。
Ⅳ 無土栽培植物 缺鉀怎麼辦
看一下根,須多不?要是稀稀拉拉沒幾根,就是缺鉀了。燒點草木灰撒上就成。別燒了小區里的草坪哇~
具體的:
植物缺鉀時細胞形態有明顯變化,其組織中常出現細胞解體,死細胞很多。缺鉀時,植物外形也有明顯的變化。由於鉀在植物體內流動性很強,能從成熟攔和葉和莖中流向幼嫩組織進行再分配,因此植物生長早期,不易觀察到缺鉀症狀,即處於潛在性缺鉀階段。此時往往使植物生活力和細胞膨壓明顯降低。表現出植株生長緩慢、矮化。缺鉀症狀通常在植物生長發育的中、後期才表現出來。嚴重缺鉀時,植株首先在植株下部老葉上出現失綠並逐漸壞死簡喊盯,葉片暗綠無光澤。雙子葉植物葉脈間先失綠,沿葉緣開始出現黃化或有褐色的斑點或條紋,並逐漸向葉脈間蔓延,最後發展為壞死組織。單子葉植物葉尖先黃化,隨後逐漸壞死。植物出現褐色壞死組滲野織與缺鉀體內有腐胺積累有關。
植物缺鉀時,根系生長明顯停滯,細根和根毛生長很差,易出現根腐病。缺鉀植株的維管束木質化程度低,厚壁組織不發達,常表現出組織柔弱而易倒伏。缺鉀的植物葉片氣孔不能開閉自如,因此在水分脅迫的條件下,尤其是高溫、乾旱的季節,植株失水多而出現萎蔫。在大豆結莢成熟後,植株仍保持綠色,是缺鉀的典型症狀。在供氮過量而鉀不足時,雙子葉植物葉片上,常會出現葉脈緊縮而脈間凹凸不平的現象。這是由於氮素充足使細胞內原生質汁液豐富,鉀不足使纖維素合成受阻所致。
Ⅵ 大豆葉片原生質體制備的最適條件
原生質體(Protoplast):指採用機械或酶解法去掉細胞壁的裸露細胞 。
一、原生質體的應用
由於沒有細胞壁,原生質體為作物遺傳改良和植物學研究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試驗材料。原生質體可以用於下面幾種研究。
用作細胞雜交服務於作物改良
用作遺傳轉化的對象
研究細胞壁的發生過程
篩選突變體
膜的結構、運輸、激素接受位點等的研究
用於分離細胞器和大分子
種質資源保存
二、原生質體分離、純化
原生質體分離的最基本原則是保證原生質體不受傷害及不損害它的再生能力。
(一)分離方法
機械法分離
缺點:產量極低;應用的材料受限制;操作極費力
酶法分離 Cocking最早開展這方面研究
克服了機械法分離的缺陷,可分為直接法和順序法兩種。
酶法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原生質體,缺點是:不純的酶制劑所含雜質對原生質體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
(二)影響原生質體分離的因素(酶法)
從理論上講,只要用適當的酶處理,就能從任何活組織中分離得到原生質體。但是對於原生質體培養來說,要得到活性高、能進行分裂、形成愈傷組織、最後再生完整植株的原生質體則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原生質體分離時主要應考慮取材、酶的種類、純度、酶液的滲透壓、酶解時間、溫度等。
1. 外植體來源:
生長旺盛、生命力強的組織和細胞是獲得高活力原生質體的關鍵,並影響著原生質體的復壁、分裂、愈傷組織形成乃至植洞蠢高株再生。用於原生質體分離的植物外植體有葉片、葉柄、莖尖、根、子葉、莖段、胚、愈傷組織、懸浮培養物(Suspension cultures)、原球莖、花瓣和葉表皮等。 葉肉細胞是常用的材料,因為葉片很易獲得而且能充分供應。取材時,一般用剛展開的幼嫩葉片。另一個分離原生質體的常用材料是愈傷組織或懸浮細胞,採用其作材料可以避免植株生長環境的不良影響,可以常年供應,易於控制新生細胞的年齡,處理時操作方便,無需消毒.
選用懸浮細胞作材料時,需每隔3-5天繼代一次,培養一段時間使細胞處於旺盛生長狀態。一般在繼代後的第三天游離原生質體。
2. 酶液組成和濃度 :
纖維素,占納尺壁乾重的25-50%
植物細胞壁由三個主要成分構成 半纖維素, 平均53%
果膠質, 5%
用來分離植物原檔氏生質體的酶制劑主要有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離析酶等,酶解花粉母細胞和四分體小孢子時還要加入蝸牛酶。纖維素酶的作用是降解構成細胞壁的纖維素,果膠酶的作用是降解連結細胞的中膠層,使細胞從組織中分開,以及細胞與細胞分開。
常用的酶制劑及其生產廠家有:
纖維素酶有Cellulase Onozuka R-10 (Kinki Yakult Manuf. Co. Ltd., Nishinomiya, 日本),Cellulase Onozuka RS (Kinki Yakult Manuf. Co. Ltd., Nishinomiya, 日本),Cellulase (Sigma),Driselase (Kyowa Hakko Kogyo Co.,日本)。果膠酶有Pectolyase Y23 (Kikkoman Shoyu Co., Lte. Nishinomiya,日本),Macerozyme(Yakult Biochemicles Co.,日本),Pectinase(Serva)等。半纖維素酶有Rhozyme Hp-150 (Rohm and Haas Co. inde. 美國賓西法尼亞州)。
大多數植物分離原生質體時,纖維素酶濃度在1%-3%,果膠酶在0.1%-1%,但也有很多例外。
3. 滲透壓:
原生質體操作需要在一定滲透壓存在下進行,常用的配製分離原生質體酶液的溶液以及洗滌原生質體的溶液為CPW液,CPW鹽成分為:
KH2PO4 27.2mg/L
KNO3 101.0mg/L
CaCl2.2H2O 1480.0mg/L
MgSO4.7H2O 246.0mg/L
KI 0.16mg/L
CuSO4.5H2O 0.025mg/L
pH 5.8
根據滲透劑的濃度和成分可分為以下幾種培養基:
CPW13M: CPW鹽+13%甘露醇(mannitol)
CPW9M: CPW鹽+9%甘露醇
CPW21S: CPW鹽+21%sucrose
CPW0M: CPW鹽溶液。
多數情況下,甘露醇是常用的滲透劑,可能是由於它的鈍性及擴散入原生質體的速度很慢的緣故,這樣一來能保證一個穩定的滲透壓。
4. 分離培養基:
鈣、鎂離子很重要(?);有時需要激素;PVP有時能增加原生質體產量。分離原生質體的培養基用量一般為10mg/g組織。
5. 培養條件:
最主要的是酶處理時的溫度和pH。不同的酶需要的pH值不一樣,但pH大於6時不利於原生質體生存。一般而言,分離原生質體的培養時間與溫度成反比,可是高溫下短時間分離的原生質體不適於培養,他們易發褐和破裂。但酶處理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一般常用溫度是23-320C。酶處理時一般在暗處培養。葉片分離原生質體可在靜置條件下進行,懸浮細胞由於壁厚,培養(分離)過程中間斷低速震盪有利於酶滲透。
6. 組織前處理: 主要目的是便於原生質體分離和促進細胞分裂
高滲前處理
激素處理
低溫處理
激素處理與低溫處理結合使用
(三) 原生質體的收集、純化與活力測定
經酶解處理後,得到的混合物是一個由原生質體、細胞團與細胞碎片等組成的混合液,只有將雜質和酶液去掉,使原生質體純化,才能進行培養。
1. 收集:
原生質體混合液用濾網(40-100µm)去掉沒有降解的細胞及組織,收集濾液.
2. 洗滌:
將網下物低速離心,去掉上清液,再加無酶液的CPW液懸起原生質體,再離心,棄上清,重復幾次即可.
3.純化:
採用上浮法和下沉法兩種純化方法。上浮法是將酶解的原生質體與蔗糖溶液(23%左右)混合,下沉法是先將原生質體與13%的甘露醇混合,然後加到23%的蔗糖溶液頂部,形成一個界面。兩種方法中,均在100´g下離心5-10分鍾,會在蔗糖溶液頂部形成一條原生質體帶。用吸管將帶輕輕地吸出來,用培養基懸浮離心,然後稀釋到104-105/ml,用於培養。
4. 活力測定:
原生質體培養前通常要進行活力檢查,以便知道其狀態是否正常。測定原生質體活力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胞質環流(Cytoplasmic streaming)、測定呼吸強度和FDA染色,其中最常用的是FDA法。FDA是熒光素雙醋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常用丙酮配置成2mg/ml溶液,在冰箱(4°C)中保存。FDA本身沒有極性,無熒光,可以穿過細胞膜自由出入細胞,在細胞中不能積累。在活細胞中,FDA經酯酶分解為熒光素,後者為具有熒光的極性物質,不能自由出入細胞膜,從而在細胞中積累。在紫外光照射下,發出綠色熒光。相反如果是死細胞,則不會發出綠色熒光。
三、原生質體培養
1.原生質體計數
原生質體培養前必須調到一定密度,即確定每毫升培養基中含多少原生質體.用CPW13M懸浮原生質體,血球計數板計數,計算稀釋倍數,離心,去除CPW13M,用所算體積的培養基懸起原生質體,用於培養.
2.原生質體培養
主要有三種方法:
(1)液體淺層培養(Liquid thin layer culture)
原生質體純化後,將原生質體懸浮於液體培養基中,取少許於培養皿底部形成很薄的一層,封口進行培養。
(2)固體培養(Solid culture)
也叫瓊脂糖平板法(Agarose plate culture)或包埋培養法(Embedding culture)。將原生質體懸浮於液體培養基後,與凝固劑(主要是瓊脂或低熔點瓊脂糖,LMT agarose)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培養皿底部形成一薄層,凝固後封口培養。
(3)固液雙層培養法(Solid over liquid culture)
此法結合液體淺層培養和固體培養的優點,在培養皿底部先鋪一層固體培養基,待凝固後再在其上進行液體淺層培養。固體培養基中的營養成分可以被液體層中的原生質體吸收利用,而原生質體產生的有毒物質可以被固體培養基吸收。
植板率(Plating efficiency,即形成愈傷組織的原生質體數量占所培養原生質體總數的百分比).
3.細胞再生
(1)細胞壁的形成
原生質體培養後經過一段時間會再生出細胞壁,原生質體在培養初期仍然為圓球形,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逐漸變為橢圓形,此時表明已經開始再生細胞壁。不同植物原生質體培養再生細胞壁所需時間不一樣,從幾小時到幾天。簡單的鑒別壁的再生的方法是用熒光增白劑(Calcofouor White),專染纖維素,在熒光燈下發出熒光。一些因素影響壁的再生:①碳源;②培養條件——固體培養時細胞壁再生比液體培養時快;③滲透劑的種類。
(2)細胞分裂
第一次分裂通常發生在培養後2-5天,可在黑麥中需14天。
4.植株再生
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生質體就會不斷分裂,形成多細胞團。當細胞團進一步發育成為肉眼可見的小愈傷組織(Minicallus),要及時轉移到分化培養基(Differentiation medium)中 ,培養與再生過程同一般的愈傷組織培養.
四、影響原生質體細胞分裂的因素
物理條件
密度: 低於一定密度不能分裂,一般培養密度為:5×103—5×105/ml。
光:一般原生質體首先在暗處培養一周利於壁形成和細胞再生。照光如何、什麼時候照光、光強如何等,直接影響著植板率。
溫度:通常22-250C。
化學因素
(1)培養基:
即使來源於同一種基因型的原生質體,在不同培養基中的再生能力也不一樣。許智宏等(1982,1984)發現在形成細胞團的數量上,KM5P和KM5都不如B5P培養基,但對細胞的持續分裂來說,KM5P和KM5又優於B5P培養基。培養基中的附加物質也會影響到原生質體培養效果,如培養基中的激素 、無機鹽組成、氨基酸、有機酸等。MS鐵鹽一般對原生質體培養是有害的,50µM較合適,因為高鐵能降低培養基的pH。
常用的KM8P培養基含有豐富的有機成分,包括維生素、AA、有機酸、核苷酸、糖及糖醇等,已經證實有機酸(丙酮酸、蘋果酸、檸檬酸、延胡索酸)可以提高煙草原生質體的植板率。一些研究證明多胺類物質對原生質體發育有影響,培養基中添加腐胺、精胺、亞精胺及精氨酸可以促進巴旦杏原生質體發生分裂。生長素的使用量一定要小心確定,因為它很易使液泡長大或增加新液泡,從而使細胞破裂。
(2)滲透壓調節劑
培養的原生質體隨發育進程需要不斷降低滲透壓,以促進細胞分裂。
物的原生質體培養基中,以蔗糖和果糖作碳源和滲透壓穩定劑時,細胞不能持續分裂,而用葡萄糖時,原生質體能持續分裂並形成細胞團。 現在一個趨勢是將蔗糖或葡萄糖單獨使用或與甘露醇結合作為穩定劑,一旦糖被降解,培養基滲透壓降低,很利於細胞分裂。
3.原生質體來源
分離原生質體所用外植體的生理狀態與原生質體的質量和其後的分裂頻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在小麥原生質體培養中,3-6月齡的懸浮細胞系分離的原生質體分裂率比1月齡的原生質體高。
4.基因型
基因型與原生質體培養及形態分化有一定的關系,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原生質體脫分化與再分化所要求的條件不一樣,造成不同品種在相同條件下的再生能力也會不同。
5.微電流處理
已經發現微電流處理能夠促進三葉草、白芷、石防風、梨屬、李屬、大豆屬和茄屬植物原生質體細胞壁再生,提高分裂頻率,促進細胞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