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105m交換機怎麼配置
Ⅰ 交換機怎麼設置
交換機怎麼設置
第一步:在交換機上添加VLAN
第二步:將介面添加到相應的VLAN中
Switch1#config terminal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itch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Switch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第三步:配置交換機之間互聯的埠為串口(Trunk)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0/15
Switch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相關其他命令
去除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vlan-list
添加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vlan-list
查看埠狀態:
Switch#show interface f0/15switchport
檢查中繼埠允許VLAN的'列表:
Switch#show interface interface-id switchport
查看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 brief
查看配置:
李昌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溫馨提示 :關於交換機怎麼設置相關問題就到這里了,除肢擾攔了思科交換機,華為等其他品牌的交換機設置方法也大同小異,不會設置或者第一次設置怕交換機出現問題,大家可以先在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器軟體上先自行測試,可以Ping通即可將此配置設歷胡置到真實的交換機上。
Ⅱ 怎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
1、Telnet協議是一種遠程訪問協議,可以通過它登錄到交換機進行配置。 假設交換機IP為:192.168.0.1,通過Telnet進行交換機配置只需兩步:
第1步,單機開始,運行,入「Telnet 192.168.0.1」
第2步,輸入好後,單擊「確定」按鈕,或單擊回車鍵,建立與遠程交換機的連接。然後,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該交換機進行相應的配置和管理了。
2、Web
通過Web界面,可以對交換機設置,方法如下:
第1步,運行Web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交換機IP,回車,彈出如下對話框。
第2步,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
第3步,連接建立,可進入交換機配置系統。
第4步,根據提示進行交換機設置和參數修改。
Ⅲ 交換機如何配置
准備工具/原料:一台PC和一台交換機
1、首先將一台PC和一台交換機用線纜連接起來。
Ⅳ 交換機怎麼配置
如下:
華為交換機基礎信息配置,使用console線連接配置AAA認證以及telnet配置,這里使用華為eNSP軟體來模擬。
工具/原料:華為S1724G、eNSP模擬器。
方法:
1、拿到新的華為交換機使用console線對接連接交換機,設置默認調試頻段進行配置。console如下圖。
Ⅳ B-LINK BL-SG105 5口全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怎麼用
這個是普通的非網管型交換機,5個口都一樣,直接拿5根網線接到5台電腦或路由或其他網路設備就可以了,不需要配置的,也沒有哪個設備必須接哪個口的說法。但是要想使用自動IP地址分配,所接的5個設備中必須有一個支持DHCP伺服器,通常這個設備是一台路由器。
常用的接法是,入戶網線(或光纖,電話線看你的寬頻類型)接路由器的WAN口,路由器隨便哪個LAN口拉根網線到交換機5個口裡面的隨便哪一個,4台電腦(或電視前搭盒,NAS等網路設備)需要高速相互通訊的(比如電腦和NAS)接到交換機的其他隨便哪數明個口。其他隨便接到路由器慧畢拿的剩餘LAN口或交換機上都行。不管接在路由器上還是交換機上的都在一個網段,不用擔心通訊不了的問題。
Ⅵ 思科交換機怎麼設置
交換機作為當代不可或缺的網路傳輸載體之一,功能強大,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思科交換機怎麼設置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步:利用電腦超級終端與交換機建立連接
可進行網路管理的交換機上有一個「Console」埠,它是專門用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管理的。可以通過Console埠連接和配置交換機。用Cisco自帶的Console線,RJ-45端接入Cisco交換機Console口,Com口端接入電腦Com1或Com2口,必須注意的是要記清楚接入的是那個Com口。
按照步驟開啟超級終端:開始-程序-附件-通訊-超級終端(圖2)
(圖2)
點擊文件-新建連接(圖3)
(圖3)
輸入超級終端名稱,選擇數據線所連埠(注意選擇Com口時候要對應Console線接入電腦的Com口):圖4
(圖4)
確定-點擊還原為默認值(圖5)
(圖5)
確定後開啟交換機
此時交換機開始載入IOS,可以從載入IOS界面上看到諸如IOS版本號,交換機型號,內存大小等數據
當屏幕顯示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的時候按回車就能直接進入交換機。
第二步:學習交換機的一些初級命令
首先我們要知道Cisco配置界面分兩種,一種是基於CLI(Command-line Interface 命令行界面),一種是基於IOS(Internetwork Operting System 互聯網操作系統)。暫時我們先探討基於IOS的Cisco交換機。
基於IOS的.交換機有三種模式,「>」用戶模式,「#」特權模式,「(CONFIG)#」全局模式,在用戶模式輸入enable進入特權模式,在特權模式下輸入disable回到用戶模式,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局模式。在特權模式下輸入disable回到特權模式下。
剛進入交換機的時候,我們處於用戶模式,如:switch>。在用戶模式我們可以查詢交換機配置以及一些簡單測試命令。在用戶模式輸入?號可以查詢可以運行的命令。出現命令過多不能全部顯示可以用Enter鍵逐行顯示,空格鍵整頁翻動。
對於一個默認未配置的交換機來說,我們必須對一些命名,密碼和遠程連接等進行設置,這樣可以方便以後維護。
hostname [hostname] /*設置交換機名 如: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
ip address [ip address ][netmask] /*設置IP地址 如:switch(config)#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p default-gateway [ip address] /*設置交換機的預設網關 如: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92.168.0.1
enable password level [1-15] [password] /*設置密碼 如: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level 1 cisco
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拓撲圖的時候要對相關交換機設定容易管理人員識別的交換機名稱,設置的密碼是區分大小寫的。level 1 代表登陸密碼 level 15 代表全局模式。
在完成一些基本設置後,可以用Show命令查看交換機的信息:
show version /*查看系統硬體的配置,軟體版本號等。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當前正在運行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s /*查看所有埠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s [埠號] /*查看具體某個埠號的配置信息
show interfaces status /*查看所有埠的狀態信息
show interfaces [埠號] switchport /*顯示二層埠的狀態,可以用來決定此口是否為二層或三層口
show ip /*查看交換機的IP信息
Ⅶ 交換機如何配置
配置一台交換機的方法有多種,下面我就通過Console控制台埠配置的方式來為大家講解,這是也網路管理員第一次配置一台裝置時採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交換機配置的方法交換機配置前的連結
console口位於交換機背板,將其與PC機的口直連可以對交換機進行配置,連線所使用的線纜一般為一根專用的console電纜。
按照上述說明完成物理連線,將console電纜一端接交換機console口,一端接計算機的口,確認交換機電源已經接上。
進入超級終端,一次選擇選單,「開始」-「程式」-「附件」-「通訊」-「超級終端」。昌兄豎
完成連線描述:填寫連線名稱並且選擇連線圖示,
選擇計塵槐算機的連線埠,也就是實際連線PC機的口。
設定1埠的屬性,要想正常地配置交換機就必須保證電纜兩端引數一致,不過不用擔心,沒有必要記住這些引數,只要單擊下面「還原預設設定」就可以了。
交換機的命令列模式
使用者模式
交換機啟動完成後按下Enter鍵,首先進入的就是使用者模式,在該模式下使用者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用來檢視一些統計資訊。命令提示如下表:
特權模式
在使用者模式下輸入enable可簡寫為en命令就可以進入特權模式了,使用者在該模式下可以檢視並修改交換機裝置的配置。命令提示符如下表:
全域性模式
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 terminal,命令就可以進入全域性配置模式,使用者可以在該模式下修改交換機的全區配置。例如改變裝置的主機名就是一個全域性的配置。
命令提示符如下
介面模式
在全域性配置模式下輸入inerface fasthernet就可以進入到介面模式,與全域性模式不同,使用者在該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針對f01這個介面所設定的。
命令提示符如下:
在交換機的介面型別中常見的還有ethernet、gigabtethernet和tengigabtethernet分別可簡寫為:e、gi和te,「e」表示乙太網介面型別,也就是十兆位乙太網介面:「gi」表示吉位元乙太網介面型別,也就是千兆位乙太網介面,「te」表示十吉位元乙太網介面型別,也就是萬兆位乙太網介面。
如果要從特權模式回到使用者模式,需要輸入「disable」命令,其他無論在那個模式,只要輸入「exit」就能回到前一個模式,在全域性或是介面模式,只要輸入「end」都能回到特權模式,或者按下「Ctrl+Z」組合鍵等效與命令「end」。
這四種模式有很明顯的層次關系,舉個例子來說,一耐大般情況下想要進入到全域性模式就必須進入到特權模式,不能以使用者模式直接跳到全域性模式。這里各處一一張層次關系圖,幫助你記憶和理解。
交換機配置的
Ⅷ 新手配置交換機詳細教程是什麼
新手配置交換機詳細教程: 1、這是交換機的側面,通常都是電源線的介面,當然了不同的交換機可能的位置有些許不同,但一般都在側面。 2、這是正面,主要是交換機的指示燈,等等,可通過此處確定你的網線是否連接成功。 3、開始設置交換機。
一什麼是靜態路由?一種路由的方式,路由項由手動配置,而非動態決定。與動態路由不同,靜態路由是固定的,不會改變,即使網路狀況已經改變或是重新被組態。一般來說,靜態路由是由網路管理員逐項加入路由表。
說白了,就是需要手動添加的,手動添加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穩定可靠。路由有什麼作用呢?路由就是找路、選路的作用,那麼如何選路?就要查表了,實現這個作用的就是路由查詢自己的路由表,路由表的學習就要用到靜態或者動態路由。
路由表的構成就是網路地址、子網掩碼、下一跳地址(網關)。二交換機靜態路由案例:實現不同網段之間互通靜態路由在交換機的有很多應用,可以解決實際項目中的很多組網問題,這裡面我們舉例來看下。
1、項目情況-120所示,屬於不同網段的主機通過幾台Switch相連,要求不配置動態路由協議,使不同網段的任意兩台主機之間能夠互通。圖:配置不同網段通過靜態路由實現互通組網圖。
2、配置思路採用如下的思路配置不同網段通過靜態路由實現互通:1)創建VLAN並配置各介面所屬VLAN,配置各VLANIF介面的IP地址,實現相鄰設備網路互通。2)在各主機上配置IP預設網關。
在各台Switch上配置IPv4靜態路由或者靜態預設路由,實現不配置動態路由協議,使不同網段的任意兩台主機之間能夠互通。
Ⅸ 一台新交換機 如何配置
將交換機連接路由器後,按照如下步驟設置:
1.在瀏覽器輸入路由器ip,在打開界面輸入密碼賬號,點擊登錄
Ⅹ 交換機怎麼設置
解決方案:
1.下面只介紹進入配置界面的方法,至於如何配置那是比較多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作具體介紹。進入配置界面步驟很簡單,只需簡單的兩步:
第1步:單擊」開始「按鈕選擇」運行「菜單項,然後在對話框中按」telnet61.159.62.182「格式輸入。
2.登錄(當然也可先不輸入IP地址,在進入telnet主界面後再進行連接,但是這樣會多了一步,直接在後面輸入要連接的IP的地址更好些),如圖所示。如果為交換機配置了名稱,則也可以直接在「Telnet」。
3.命令後面空一個空格後輸入交換機配置的名稱。
4.這里要注意的是」Hostnqme包括了交換機的名稱,但更多的是我們在前面是為交換機配置了IP地址,所以在這里更多的是指交換機的IP地址。格式後面的「Port」一般是不需要輸入的,它是用來設定Telnet通信所用的埠的。
5.
一般來說Telnet通信埠,在TCP/IP協議中有規定,為23號埠,最好不用改它,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接這個參數。第2步,輸入好後,單擊「確定」按鈕,或單擊回車鍵,建立與遠程交換機的連接。如圖9所示為與計算機通過Tetnet與Catalyst1900交換機建立連接時顯示的界面。
當利用Console口為交換機配置好IP地址信息並啟用HTTP服務後,即可通過支持JAVA的Web瀏覽器訪問交換機,並可通過Web通過瀏覽器修改交換機的各種參數並對交換機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