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配置化療葯物需要帶什麼手套

配置化療葯物需要帶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3-05-03 04:11:34

Ⅰ 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1.化療前要了解血象,消化道有無疾病,病人的營養狀況,對化療的耐受程度,以及肝功能。
2.化療必須新鮮配製葯液,並在短時間內應用.化療葯物刺激性強,要注意保護靜脈,靜脈注射時必須注意觀察,葯物不能逸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組織壞死。用過的注射器和空葯瓶立即放入水中,以免空氣污染.或用專用塑料袋封閉包裝,防止化療葯物污染空氣。
3.配置化療葯時,護士要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手套(聚氯乙烯手套).有條件的醫院在配置化療葯時應該有專用的化療葯物配葯台。
4.葯物如從靜脈外滲或注射時溢出,應先用冷敷,立即停止注葯及輸液,保留針頭並接注射器,盡量回抽外滲的化療葯物, 由保留針頭注入相應的細胞毒葯物拮抗劑後拔出針頭,並於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劑。
5.注意骨髓抑制反應,每周檢查血象,如有異常,遵醫囑用葯物治療。
6.出現胃腸道反應,可應用止吐葯物對症治療。止吐葯物應常規在化療在半小時應用,防治化療中,化療後出現惡心,嘔吐反應
7.大劑量用葯時病人可出現脫發,面部色斑沉著,皮膚脫屑等症狀,護理人員應做好病人和家屬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
8.定期化療,鞏固療效,必須多療程化療,兩療程之間,至少間隔4—6周。
化療時服用人參皂苷Rh2可使病人食慾增加、血小板、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極少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症狀,同時還有止痛、安眠等良好功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病人始終保持正常的體力,順利完成各項治療。

Ⅱ 請教!化療葯物對護士的職業損害及防護

搜集到一點資料,僅供參考!

化療葯物是癌症病人的主要治療葯物,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有資料證實護理人員長期接觸、吸入低劑量的化療葯物可引起臟器損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置葯物的防護設施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對化療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現將臨床護士在接觸化療葯物應掌握的防護知識介紹如下。

1 操作前的准備工作

1.1 化療葯物配置 化療葯物的配置工作應在專用的配葯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配葯室時必須在空氣流通、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

1.2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 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雙層聚氯乙烯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開安瓿時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並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後再攪動。

2.2 抽葯液時 抽吸液體葯物時葯液不應超過注射器的3/4,以免葯液外溢。

2.3 加葯時 將化療葯加入瓶裝液體後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葯液外溢。

2.4 葯液濺身的處理 如果葯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裡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 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葯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葯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後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後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 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加強有關化療葯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葯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 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葯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化療是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化療葯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一,職業危害的主要途徑:

(1)抗癌葯物的准備過程、針劑安瓿瓶破碎、稀釋時的振盪、稀釋瓶內壓力太大和排氣時的葯液噴灑,這些均可能導致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

(2)抗癌葯物的使用過程,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

(3)抗癌葯物使用後的處理過程、抗癌葯物空瓶或剩餘葯物處理不當,可污染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

(4)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嘔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濃度的抗癌葯物,其污染被服後處理不當,也可能使護士接觸到抗癌葯物,從而危害護士的健康。

二,對策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防護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腫瘤專科護士,長期接觸多種抗腫瘤葯物,容易造成職業危害。要減少和降低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必須制定一整套包括組織、技術及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護士的健康體檢和管理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1, 基礎防護措施

(1)增強身體素質。平時注意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充分調動人體抵禦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好健康體檢,每隔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常規及免疫功能等,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和治療。

(2)增強防護知識。要學習抗腫瘤葯物的毒副作用、防護知識,了解病區患者應用抗腫瘤葯物情況。崗前培訓中增設化療的防護課程,使新護士及時掌握有效的防護措施。工作時要牢記一個觀念:嚴格執行衛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的保護自己 ,一絲不苟地落實各項防護措施

Ⅲ 腫瘤化療葯物配置應注意哪四方面的問題

在遠離操作者的方向折斷
稀釋劑的加入:沿壁緩緩注入;振搖前確
保所有葯粉濕潤
在生物安全櫃內的工作
自始至終保持無菌操作
工作檯面在操作前後必須用75%酒精擦拭
滑門開放高度不得大於18cm
安瓿的頸部、輸液瓶蓋用75%酒精消毒
手套定期用酒精消毒,破裂或污染時及時更換
在工作台區域不得交談或咳嗽

包裝
顯著位置警告標簽——「毒」
自封塑料袋

運輸
運輸車
小心謹慎
避免重壓和損壞
備有溢出包
無菌概念及技術
無菌概念(Aseptic Conception)
在100cm2面積上, 5min降落的細菌數,相當於10L空氣中所含的菌數 低於10個
無菌技術
在整個葯物調配過程中,排除微生物污染的各個程序,包括對葯物、包裝、儀器、容器的消毒。
工作環境控制
細胞毒葯物的儲存於專門場所,並謹慎操作
未經許可的人員不得進入配置用凈化室
1萬級凈化室保持負壓狀態
禁止葯品配置區域進食和飲水
凈化室清潔
培訓清潔人員按照清潔程序清潔
1次∕日
按進入潔凈室程序更衣後才能進入
專用清潔工具
清潔順序:從上而下,從內而外
消毒劑根據空氣培養結果調整
潔凈室院感控制規范

1次∕月
空氣培養、手指
洗手
感染控制的簡單有效的措施
洗手步驟

廢物處理
生物安全櫃排出的廢氣
水處理後進入污水管
其他廢物
專用包裝袋
尖銳物品:防漏、防穿透的盒子和銳利物品專用箱
警示標簽

葯物溢灑的處理
生物安全櫃內、外的溢灑物處理
配置區內備有處理工具
專門人員參與並指導處理工作
報告和記錄
生物安全櫃內的溢灑物
開啟狀態
吸液紙吸干溢灑的液體
濕紙或布擦取溢灑的粉狀物
清潔液擦洗檯面
清水洗凈
全部垃圾裝入污物袋
充分洗手
生物安全櫃外的溢灑物
評價環境中的每個人
防護裝備:隔離衣→鞋套→手套→口罩(防護眼鏡)→外層手套
吸液墊吸干液體葯物
濕紙或布吸取粉狀葯物
清水洗凈
全部污物防入污物袋封口後裝入垃圾袋
標准規程注意事項
帶手套和脫去手套後立即吸收
手套和隔離衣被污染後立即更換
操作區必須有塑料背面的墊子
尖銳的廢棄物必須防入放穿透的盒子或專用箱中
所有細胞毒葯物的廢物應使用專用袋
溢出包的准備
隔離衣1件
鞋套1雙
手套2付
防護眼鏡1付、口罩1個
吸液紙1包
塑料背面的墊子2塊
毛巾或海綿2塊
專用垃圾袋1個、尖銳物容器1個
質量管理之流程監測

流程
要點:醫囑處理→排葯→葯物配置→成品
↓ ↓ ↓ ↓
質量
指標:合理用葯 正確 無菌 合理合格

Ⅳ 腫瘤患者PICC置管化療的護理

化療是腫瘤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由於化慎神腔療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承受滲漏性損傷及靜脈炎的痛苦,而血管的破壞,往往會影響患者下一個周期的治療。因此,建立一條好的靜脈通道,不僅可以減少患者因反復穿刺而帶來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療葯物對外周靜脈的破壞和局部組織的刺激,保證化療過程順利地完成。外周靜脈置入中心寬衫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插入導管,其尖端定位於上腔靜脈的方法。PICC在直觀下進行操作,程序簡單易掌握,置管成功率高,並發症少,無嚴重並發症。另外,導管易固定,不易滑脫,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動,在床旁即可進行。採用PICC可保護上肢血管網,避免反復穿刺外周靜脈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減輕化療對外周靜脈的破壞[1]。我科共有56例患者選用PICC作為靜 脈通道行化療。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2003年6月以來,對我科住院的患者進行PICC置管化療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19~73歲。置管時間為15~96天,平均置管時間為56.5天。56例一次置管成功率94.6%,2例因穿刺成功後置入受阻,改在對側重新穿刺置入,二次置管成功率3.6%,1例患者因已行4周期化療,2次穿刺不成功,不成功率1.8%.

2.方法

2.1 用物准備 選用美國巴德公司、美國BD公司或德國Braun公司生產的PICC穿刺包一套,導管型號為4Fr~5Fr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導管。可來福無針密閉輸液接頭1個,無菌手套2副,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數支,根據穿刺包不同,可備止血帶、碘伏、酒精、棉簽、皮尺、20 ml注射器、3L粘貼傷口敷料、脫敏膠布。

2.2 患者准備 平卧位,手臂外展呈90°。

2.3 選擇靜脈,確定穿刺點 首選貴要靜脈,因其直、短且靜脈瓣少,其次為肘正中靜脈、頭靜脈。左側的靜脈路徑較長、較彎曲,插管時難度較大且容易損傷血管內膜,增加並發症的發生率,故插管選擇右側。穿刺點為肘窩下兩橫指處,穿刺點過高可能損傷神經及淋巴系統,且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穿刺點過低則血管相對較細,易引起血流障礙和機械性靜脈炎等並發症。

2.4 置管 用傳統的「橫L行」外測量法及用「一字行」外測量法[2],測量出所需導管的長度。打開PICC包,戴無菌手套,據測量的尺寸修正導管的長度,用0.9%氯化鈉注射液預沖導管並濕化導絲。按照無菌操作原則消毒穿刺點,范圍10 cm×10 cm,扎止血帶,換無菌手套,鋪無菌巾,以15°~30°角進針穿刺靜脈,見回血後壓低角度,再進針1~2 mm,保持針的位置並向前推進插管鞘,使其進入血管,隔無菌巾松止血帶,輕壓穿刺點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針芯,將導管插入插管鞘,緩慢推進至所測量長度,從靜脈內撤出插管鞘,離開入點撕開。緩慢將支持導絲撤出,抽吸至回血,接著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妥善固定導管。接上可來福無針密閉輸液接頭。通過X線確定導管尖端位置,正確後接輸液裝置輸液。

2.5 置管後記錄 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類型、導管型號、導管尖端位置、插入長度及外露長度、所穿刺靜脈名稱、穿刺過程是否順利、固定情況。醫學教育網

3.護理

3.1 置管前護理 PICC是新開展的技術,患者不了解其作用及意義,易產生恐懼心理,不願意應用。插管前向患者詳細講解化療毒副作用及應用PICC的好處:腫瘤患者需長期化療,化療葯物因其化學性、酸鹼度及高濃度等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葯物外滲,易造成血管皮膚損傷而引起劇烈疼痛,反復多次的靜脈穿刺及化療葯物毒副作用的損傷,給再次穿刺及一次穿刺成功帶來困難。使用PICC置管後,化療葯物通過導管進入血管後,被迅速稀釋,從而有效地保護了上肢血管網,解除了葯物對外周血管的損傷[3,4],減少化療性靜脈炎的發生,利於全程靜脈化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置管的優勢、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及費用情況,患者均同意置管並簽署置管同意書。

3.2 置管中的護理 (1)置管過程中注意保暖,當導管進入肩部時,讓患者頭部轉向穿刺側,下頜靠肩以防止導管進入頸內靜脈。(2)送導管困難,可稍拉回導管,輕微調整瞎爛穿刺針再送管,或邊推0.9%氯化鈉注射液邊送管,遇阻力不可強行送管,囑患者適當調整體位,使上肢與軀干垂直,或稍作停頓後再送管,如果不行則改以對側靜脈置入。

3.3 置管後護理

3.3.1 敷料的選擇及更換 1992年,Hoffmen研究認為,棉質敷貼優於透明敷貼。故一般選用無菌紗布或3L粘貼傷口敷料。導管置入第1個24 h必須更換敷料,以後視季節每周更換2次或每日更換1次,出汗多及弄濕敷料後需及時更換。

3.3.2 沖管及封管 在常規輸液結束後,用10~2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採用脈沖方式注入,剩餘最後1 ml液體時,一次性注入,邊推注活塞邊撤注射器,以達到正壓封管。治療間歇期間應每日或隔日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1次。

3.3.3 導管留置時間 PICC留置時間的長短對需長期化療的患者來說十分重要。在留置期間無並發症,不影響置管,可延長時間,不必換管或拔管。

3.3.4 防導管的脫出 對導管插入深度進行記錄,常觀察有無脫出現象,並每天交接班;給患者做護理及治療時,避免牽拉導管,囑咐患者勿做劇烈的手臂運動,以防止導管脫出;兒童患者應囑咐不要玩弄PICC體外部分,以免損傷導管或把導管拉出體外。

3.4 常見並發症的預防及處理

3.4.1 穿刺點出血 置管中,導管送入預定長度拔出插管鞘時,應立即在局部按壓止血,按壓時間根據患者的凝血情況而定。止血後,在針眼上面放一塊紗布以吸收滲血,次日更換敷料。置管後1~2天有少量滲血為正常現象,需及時更換敷料。如出血較多,囑患者屈肘10~20 min或加壓包紮,必要時用雲南白葯局部外敷。

3.4.2 感染 穿刺前需嚴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穿刺後局部的血跡用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干凈,並用2%碘伏消毒。連接輸液及推注葯物時均應嚴格無菌操作,輸液環路每24 h更換,可來福無針密閉輸液接頭每周更換1次。更換敷料時需注意導管周圍皮膚的消毒,順到逆時針消毒法能夠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圍的細菌,保持導管周圍皮膚的無菌環境,可減少細菌污染[5]。必要時穿刺導管周圍外塗百多邦軟膏,可有效預防感染的發生。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寒戰、發熱、局部發紅、腫脹、化膿等,應拔出導管行導管尖端細菌培養,局部給予換葯。

3.4.3 導管堵塞 護理人員需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正確的封管可防止血液進入管腔內,致使血液凝固而發生堵管。輸血、血漿、脂肪乳劑等可使導管堵塞的可能性增加,輸液完畢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不要經導管采血檢驗。一旦發生導管堵塞,不可強行推注液體,否則有導管破裂或導致栓塞的危險。先檢查導管夾是否關閉,導管是否打折,排除以上原因後,若為不完全堵塞,用0.9%氯化鈉注射液反復抽吸或沖洗導管,可獲通管。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通暢時,可用含20~50 u/ml的肝素鈉液10 ml的注射器抽吸,然後放鬆,藉助負壓,使液體充滿管腔,邊抽邊推,如此反復數次,導管可再通。我科有2例發生堵塞,經以上方法處理後導管通暢。

3.4.4 靜脈炎 行PICC後,由於血液流速減慢及導管在血管內造成異物刺激,加之患者緊張致使血管收縮痙攣,易造成上肢腫脹、疼痛、靜脈炎。為減少靜脈炎的發生,選擇導管的型號與血管的管徑相適宜,穿刺動作要輕柔,可減少對血管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血管內膜。輸入刺激性較強的化療葯物,易引起化學性靜脈炎,輸注前應確保導管尖端在上腔靜脈內。發生靜脈炎後,抬高患肢,局部濕熱敷,每日4次,每次20~30 min,3天內症狀未能緩解,應考慮拔管。拔管後,應繼續給予濕熱敷,並停止從此部位輸注液體。

3.5 出院帶管及拔管的護理

3.5.1 出院帶管的護理指導 出院前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導管留在體外的長度、封管及更換敷料的日期、更換敷料的操作指導等。交代注意事項:置管上肢不要做劇烈運動,應避免提過重物品或做引體向上等持重鍛煉,避免游泳等會浸泡到無菌區的活動,淋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包住置管的肢體纏繞2~3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或用寬的松緊帶纏住,避免與水直接接觸,淋浴後檢查敷料,若有浸濕,及時更換敷料。避免盆浴、泡浴等。保持敷料清潔乾燥,每周更換1~2次,可來福無針密閉輸液接頭每周更換1次,敷料外套上松緊適宜且有彈力的織品,可有效地避免導管脫出。注意觀察針眼周圍皮膚有無發紅、腫脹、疼痛、滲出等,如有異常及時與主管護士聯系或到當地醫院請專業護士處理。

3.5.2 拔管的護理 當治療結束或出現並發症時,應及時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講述拔管過程,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側上肢,囑患者做深呼氣動作,緩慢拔出導管,如感覺有阻力,停止拔管,熱敷20~30 min再繼續拔管,拔管後檢查導管是否完整。按壓穿刺點不少於5 min,並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24 h.囑患者拔管後24 h內盡量減少穿刺肢體活動,以防止出血。

PICC置管化療,減輕了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因長期化療引起的靜脈炎、化療葯物外滲造成的組織損傷或壞死,並能始終保持靜脈通暢,有利於化療周期的完成。從而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Ⅳ 化療葯物配置的防護措施

一、最好是有生物安全櫃,安裝通風設備,若沒有的話,可以將治療室進行通風或安裝排氣扇。
二、護士的個人防護:穿一次性防滲透的防護衣;帶手套、眼罩、操作台上鋪一次性墊巾。
三、注意化療葯物的外溢,一旦出現外溢需按照外溢的應急預案處理。

Ⅵ 醫用手套有哪些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使用時應注意頃弊:

(1) 醫用手套應在實驗室工作時使禪則用,不得戴著醫用手套離開實驗區域;

(2) 在接觸感染性物質(血液、體液、分泌物、滲出液)時,必須戴醫用手套;

(3) 醫用手套被污染或破損後,應盡快脫下更換;

(4) 一次性醫用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5) 戴醫用手套的手避免觸摸顏面部和避免觸摸或調整其他個人防護用品;

(6) 戴醫用手套的手不能觸摸不必要的物體表面如燈開關雀襲族、門把手等。

Ⅶ 化學治療葯物使用規范

化療葯物的使用規范和護理措施主要有三點:首先,配葯要在中央葯房集中配置,沒有中央葯房者應在生物安全櫃下配製,減少污染。其次,配置化療葯的時候一定要帶手套,口罩,面罩和護目鏡,排氣的時候要在安瓿里排干凈再抽出注射器,不能將葯液排在空氣中,因為化療葯物可通過呼吸,皮膚等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重視自我防護,熟悉了之後就開始放鬆,但是,保護的概念要時刻保留在心中。最後,如果操作不慎,葯液有噴灑,濺到皮膚黏膜上要立馬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干凈,所有的醫療廢物應單獨處理。

Ⅷ 配化療葯戴什麼手套

化療葯物對正常的皮膚及粘膜都是有損傷的,如果配葯,用一般的乳膠手套就可以了。

Ⅸ 白血病聯合化療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要掌握化療方案、給葯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葯物的毒性反應。鞘內注射時,葯物濃度神李不宜過大,葯液量不宜過多,應緩慢推陵瞎好入,術後需平卧4~6小時以減少不良反應。其次要熟練穿刺技術。化療葯物多為靜脈途徑給葯。且有較強的刺激性。葯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及組織壞死。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光照可引起某些葯物分解。特別注意的是操作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護,以免葯液污染操作者。
注意飲食,保持良好的心態
除了在化療上面的注意以外,對於患者還要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衛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鼓勵患兒進食。食品食具應消毒,水果應洗凈、去皮。特別注意的是要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消除心理障礙。

治療時的輸血護理
最後強調一下白血病治療時的輸血的護理,骨髓暫時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療的必然結果。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液成分或輸血進行支持治療。輸注時應嚴格輸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及貧血程度調整滴速。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尺鉛。

熱點內容
華為8加128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2-11 15:48:20 瀏覽:579
壓縮機三轉子 發布:2025-02-11 15:45:54 瀏覽:827
linux操作系統shell 發布:2025-02-11 15:45:53 瀏覽:338
安卓模擬器如何選擇安裝 發布:2025-02-11 15:34:26 瀏覽:176
安卓手機和華為哪個好用 發布:2025-02-11 15:32:11 瀏覽:555
大眾車載dv設置密碼多少 發布:2025-02-11 15:26:06 瀏覽:413
sqlserver連接超時 發布:2025-02-11 15:24:25 瀏覽:741
求三端類引擎可編譯的源碼 發布:2025-02-11 15:20:01 瀏覽:467
sql2000質疑 發布:2025-02-11 14:52:21 瀏覽:521
se94se頁面訪問升級版 發布:2025-02-11 14:49:42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