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政府的資源配置職能
⑴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介紹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是指政府通過財政收支以及相應的財政稅收政策,調整和引導現有經濟資源的流向和流量,以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功能。資源配置,廣義理解可以是指社會總產品的配置,狹義理解可以是指生產要素的配置。無論何種理解,資源配置就是運用有限的資源形成一定的資產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地區結構,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源配置的目的是用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任何社會,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資源總是稀缺的,所以,高效地配置資源,始終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導,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具有天然高效率的優點。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並不是萬能的,市場失靈和市場缺陷都影響市場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這就需要政府從全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通過包括財政在內的各種手段,介入資源配置領域,實現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高效、優化。
⑵ 如何理解政府與私人之間的資源配置
中國民族倫理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體制是:「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先國後家再個人的集體主義下的社會資源配置,這就是中華民族文明生產力領先世界幾千年,而又在近代屢受外族侵略壓迫,保持不屈的民族凝聚力、生存力的偉大精神力量;有別於西方個人主義影響下的價值觀,不會發生父子同桌吃飯各自埋單的反人文倫理行為,也有別於西方社會「兒童天堂青年戰場老年墳墓」的利已排他意識社會達爾主義,更非「我喜歡我主張」的無政府主義;所以,資源分配反映到精神層面的中國的「大國意識」及共和意識,包容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合理因素更具人文先進性。而西方利益分配准則的強權(霸權)主宰更具鮮明的動物性群體本能,人格完善還須經歷更長的進化期。
⑶ 簡述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
由於市場存在失靈,市場自發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實現帕累托最優效應,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預。財政的配置職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預所產生的,這的特點和作用是通過本身的收支活動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經費和資金,引導資源的注射,彌補市場的失靈和缺陷,最終實現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最優效率狀態。
財政配置的機制和手段有:
(1)根據政府經濟職能確定財政收入佔GDP的合理比例,從而實現資源配置總體效率。
(2)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證重點支出,壓縮一般支出,提高資源配置的結構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資的規模和結構,保證國家的重點建設。
(4)通過政府投資、稅收政策和財政補貼等手段,帶動和促進民間投資、吸引外資和對外貿易,提高經濟增長率
(5)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⑷ 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舉例說明
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舉例說明?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舉例說明?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舉例說明?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舉例說明?
⑸ 為什麼資源配置職能主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
一、資源配置職能主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
政府具有三大經濟職能:穩定經濟、收入再分配、資源配置。 前兩個職能主要由中央政府來承擔,不能由地方政府來承擔。因為:實現經濟穩定的主要手段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這都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收入分配有兩層含義即個人之間所得再分配和一國各地區之間的財富再分配,這都需要中央政府來承擔。 配置社會資源主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以提供地方公共產品的形式。地方公共產品是受益者有明顯的地理空間限制的公共產品,同樣具有排他性、非競爭性的公共產品的特徵。
二、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內容: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既包括對用於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資源的直接分配,也包括財政對全社會資源配置的宏觀調節兩個方面的內容:
1、調節資源在不同地區間的配置,實現合理的地區生產力布局;
2、調節資源在產業部門之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
3、調節全社會資源在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提供結構;
4、調節資源在政府部門內部的配置,形成合理的資本品與消費品供應結構。
⑹ 政府財政職能的資源配置職能
資源既包括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也包括人力、財力等經濟資源。配置是指資源在不同部門、地區、產品等之間的分配。所以,資源配置就是將各種資源分配於不同的使用方向,從而形成一定的資產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地區結構,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過程。而資源的最優配置,就是使社會各種資源始終處於一種最優組合狀態,產生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在沒有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市場會通過價格與產量的均衡,自發地形成一種資源配置狀態。但是由於存在市場失效,市場自發形成的配置狀態,不可能實現最優的效率結構,因而需要政府的介入。例如,市場機制不能提供人們需要的國防、公安、司法等公共產品;市場機制會導致混合產品的扭曲配置;市場機制達到資源最優配置狀態所需要的充分競爭條件也不是市場本身所能完全創造的,諸如存在著市場的地區分割、收入的分配不公等。所以,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預資源的配置所產生的,它的特點和作用就是通過財政本身的收支活動為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提供財力,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外部效應,引導資源的流向,彌補市場的失效,最終實現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最優效率狀態。
財政進行資源配置的范圍是由國家的經濟職能和財政自身的特點、能力所決定的。具體而言,市場經濟中財政配置資源的范圍應當包括:(1)保證國家履行行政、國防、外交、治安、發展文化教育、基礎科技、尖端科技、社會穩定(救災、救濟、撫恤、對落後地區補助)等職能的支出。(2)基礎設施建設。財政集中資金興建公路、橋梁、碼頭、機場、鐵路、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公用設施,等等。(3)基礎工業。部分基礎工業因投資多、周期長、風險大,市場調節不力,尤其在發展的初始階段需政府出資。(4)社會公益性事業。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藝術館、社會福利院等的建設和運作,僅靠市場調節往往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或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需政府介入。此外,財政還可以以財政資金的配置或財政杠桿的運用影響其他社會資金由市場調節形成的配置格局。
財政配置資源的合理范圍不是一成不變的,財政配置資源的范圍不能不受市場機制的完善狀況的制約。市場發育狀況越好,籌資機制越健全,微觀經濟主體的獨立性越大,公民收入水平越高,財政直接進行資源配置的范圍相對越小。尤其是基礎工業投資、部分社會公益投資、文化教育等項目可以轉向市場調節。但這種變化並不一定是單方向的,往往是在減少一些項目的同時,因市場經濟發展而產生新的對政府直接投資的需要,如環境保護和改善方面的支出。此外,即使是實行相同經濟體制的國家,因其生產力發展所處的階段、採取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及其他方面的國情存在差異,財政直接配置資源的范圍也會有所差別。如,處於經濟發展起飛階段的國家,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建設的任務繁重,尤其是實行重化工業—加工工業—高科技產業發展戰略的國家或地區,國家投資額巨大,而以旅遊、金融、加工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或地區,尤其是可以利用天時地利等條件吸引大量外資,甚至可以依賴其他條件得以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國家直接投資相對較少。
就財政配置的機制和手段上看,主要有:(1)實現資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門之間的合理配置。從社會總資源配置的角度看,政府和私人部門各應獲得合理的份額。一方面保證滿足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保證私人部門順利發展的需要,從而實現社會總資源配置的均衡。這就要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確定財政職能的合理范圍,並進而確定財政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適當比例。(2)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支出結構即財政資源內部的配置比例。主要包括生產性和非生產性支出比例、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比例。前一個比例表明資本品和消費品的配置結構,而購買性支出的比例則表明財政配置功能的大小。這兩個比例的恰當與否,直接決定了財政資源內部的配置是否合理。(3)合理安排政府投資的規模、結構。政府投資規模主要指政府投資在社會總投資中所佔的比重,它表明政府對社會總投資的調節力度,而政府投資結構如何則會直接影響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4)合理運用財政收支政策,間接調節社會投資方向。政府投資、稅收、公債、補貼等財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社會資源在不同地區和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對市場機制配置資源起到指導、修正和補充的作用,從而有助於提高社會總體的資源配置效率。(5)提高財政配置資源的效率。財政配置資源的目標是使社會總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所以,財政的資源配置也必須講求效率。比如,通過對投資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對非生產性支出進行成本效果分析,以判明其所費資源和所獲社會經濟效益的對比關系,作為決定是否安排某項支出、安排順序和安排多少數量的依據,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用最少的財政支出取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再如,由於公共產品的提供是通過個人交稅和政府征稅的方式實現的,所以,應對稅收進行徵收成本與稅收收入的比較考核,爭取不斷提高財政配置資源的效率,等等。
⑺ 論述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內容,實現途徑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
是對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經濟的合理調配,實現資源結構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大的效用,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財政資源配置的主體是政府,又稱政府資源配置.
計劃經濟下——計劃配置;市場經濟下——市場配置
在市場經濟下,之所以需要財政資源配置,因為:
1、公共需要和公共產品;
2、市場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實現資源配置是財政的職能之一.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我們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
首先我們要正確理解"資源"一詞的含義.這里的"資源"和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源"指的是自然資源,例如水資源、森林資源等,而我們這里所說的"資源"指的是用來生產商品和勞務的投入物,也就是生產要素.它包含兩大類,一類是人力資源,也就是各種形式的勞動力,另一類是非人力資源,包括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廠房、設備等人造資源.
資源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稀缺性,也就是不能滿足人們的全部需要,因此在客觀上就要求人們在資源的各種用途之間合理地安排資源,這也就是經濟上所說的資源配置問題.
另外,我們財政上所說的配置資源和市場配置資源也有所不同.財政所配置的資源主要是用於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資源,而對於市場來配置的滿足社會其它需要的資源不進行配置.
⑻ 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職責和作用是什麼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資源具有稀缺性,其配置合理與否決定了能否實現資源的最優利用、獲取最佳效益、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並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場經濟也離不開政府的作用。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具有引導性、彌補性、規制性作用。各級政府應在這三個方面充分發揮「有形之手」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既糾正「越位」、解決「錯位」,也避免「缺位」,使資源配置更有效,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⑼ 政府在哪些方面實行了資源配置職能請舉例說明
政府在自然資源,經濟,勞動力等方面進行了資源配置。如:經濟方面,政府在促進經濟的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而市場起主導作用。政府通過影響資源配置,實行經濟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得宏觀經濟平衡,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