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儲器光碟容量
❶ 光碟的存儲容量比軟盤小嗎
軟盤虧慧慎最小,一般是1.44m。
光碟是700m或4g或更大。銷敬
內存目前一般碧慎都在2g以上。
1g=1024m
❷ 求Cache,內存儲器,光碟,硬碟,U盤,軟盤的存儲大小排列。
你的問題簡直悔鬧孝沒法回答,你說的這幾個大小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怎麼排大小,如果都按幾者的最大彎嘩什排的話可以如下排:
硬碟(肯定最大了)》U盤(這個有大有小)》光碟(和U盤難分大小,光碟有40多G的,VCD只有700M)》內存儲器(這個也碧稿不好說,最大一般16G)》軟盤(有幾百M的,如果單說1.44的就小於cache)》Cache這個肯定最小
❸ 光碟一般分多少種容量一般是多少
普通的DVD-R光碟有4.7G,普通CD-R有700M。
這個是我收集的資料
由於軟盤的容量小,光碟憑借大容量得以廣泛使用。我們聽的CD是一種光碟,看的VCD也是一種光碟。
現在一般的硬碟容量在3GB到3TB之間,軟盤的容量為1.44MB多,CD光碟的最大容量大約是650MB,DVD碟片單面4.7GB(雙面8.5GB),藍光的則比較大,其中HD
DVD單面單層15GB、雙層30GB;BD單面單層25GB、雙面50GB。
光碟的存儲原理比較特殊,裡面存儲的信息不能被輕易地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常見的光碟生產出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就一直是那樣了那我們有沒有辦法把自己寫的文章存在光碟上呢?
有一種特殊的光碟CD-R是可以寫的,但需要使用"光碟刻錄機"才能把文章寫到CD-R光碟上。
說到這里,我們來想一下,光碟是屬於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呢?要記住,我們所說的內部存儲器就是內存,而外部存儲器都是可以電腦中拆卸下來的。常見的外部存儲器有硬碟、光碟、軟盤。
❹ 四種存儲器ram,硬碟,算盤,光碟那種容量最大
選 硬碟。ram一蠢知般是指內存,燃猛算盤我就不說了,光碟有600M 750M 4000M的,但硬碟現在帶段消主流都是1000G
1G=1024M
❺ 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之間有什麼區別
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之間的區別:速度不同、容量不同、作用不同、存放位置不同。
1、速度不同
內存儲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價格貴;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
2、容量不同
內存容量一般就幾個G,大的也就是16G、32G等,而外存,比如硬碟,幾百G,幾個TG。
3、作用不同
內存儲器是執行程序時的臨時存儲區,掉電後數據全部丟失;外存儲器是用來存儲原始數據和運算結果的,需要長期保存,掉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4、存放位置不同
內存儲器用於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常常頻繁地交換信息。
❻ CD-ROM光碟片的存儲容量大約為
CD-ROM光碟片的存儲容量大約為650MB。
CD-ROM光碟的容量是用單倍速(150KB/秒)計算的,一張光碟可以存儲74分鍾音樂或650 MB數據,換算方法為74(分)* 60(秒)* 150(KB)=666000KB=650MB。
光碟雙速刻錄音樂CD的時間為74/2=37分鍾,即37分鍾可以刻650MB數據。
(6)內存儲器光碟容量擴展閱讀
第一家CD記錄器製造商是Yamaha和Sony。生產的第一代CD記錄器是單一速度(150Kbps)驅動器,也稱為1X驅動器。從那時起,不同廠家製造的大量CD記錄器出現在市場上。
後幾代記錄器速度已經提高到2X,雙倍速度(300Kbps),和4X,四倍速度(600Kbps)。CD記錄器可以是外用或者內部設備。外用驅動器可與PC機身分開,而一內部驅動器必須是安裝在PC機內。
❼ 光碟屬於什麼存儲器
計算機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個大分支,以上三種盤都屬於外存儲器。
繼續劃分的話,U盤是以快閃記憶體的電子活動作為讀取和改變信息存儲的手段,而硬碟和光碟是以機械部件活動作為讀取和改變信息存儲的手段,所以又可以分為快閃記憶體存儲器和機械存儲器。但近年來固態硬碟的興起改變了這個劃分,固態硬碟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的,它和U盤同屬於快閃記憶體存儲器。而混合硬碟的出現讓這個劃分更混亂了,混合硬碟包含一個固態存儲部分和完整的機械存儲部分,屬於快閃記憶體和機械混合型存儲器。
❽ CD-ROM光碟片的存儲容量大約是多少
CD-ROM光碟片的存儲容量大約為650MB。
CD-ROM是一種只讀光存儲介質,有兩種規格。
1、通常說的CD-ROM光碟指其直徑為120mm、厚度為1.2mm的光碟,標稱容量700MB,實際在電腦上顯示可以存儲大約650MB的數據信息。
2、另一種小的光碟其直徑為80mm,厚度同樣為1.2mm的光碟,標稱容量210MB,實際在電腦上顯示可以存儲大約200MB的數據信息,較常用做電腦外設的驅動光碟。
(8)內存儲器光碟容量擴展閱讀:
CD-ROM運行原理。
光碟由碳酸脂做成,中心帶有直徑15mm的孔洞。在盤基上澆鑄了一個螺旋狀的物理磁軌,從光碟的內部一直螺旋到最外圈,磁軌內部排列著一個個蝕刻的「凹陷」,由這些「凹坑」和「平地」構成了存儲的數據信息。
由於讀光碟的激光會穿過塑料層,因此需要在其上面覆蓋一層金屬反射層(通常為鋁合哪明橡金)李旁使它可以反射光,然後再在鋁合金層上覆蓋一層丙烯酸的保護層。
需要注意的是CD-ROM光碟的表面變臟和劃傷時都會降低其可讀性。盡管光碟是從下方讀取的,盡量避免使用圓珠筆之類槐知的硬制筆在光碟正面寫字,容易劃傷保護層下的數據層。
❾ 計算機的內存容量指的是什麼容量
計算機的內存容量通常是指隨機存儲器(RAM)的容量,是內存條的關鍵性參數,內存容量以MB作為單位,可以簡寫為M。內存的容量一般都是2的整次方倍,比如64MB、128MB、256MB等,一般而言,內存容量越大越有利於系統的運行。
目前台式機中主流採用的內存容量為256MB或512MB,64MB、128MB的內存已較少採用。系統對內存的識別是以Byte(位元組)為單位,每個位元組由8位二進制數組成,即8bit。
內存: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❿ 正常配置的計算機,其外存儲器比內存儲器
正常配置的計算機,其外存儲器比內存儲器存取量大、價格便宜。
PC機常見的外存儲器有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光碟存儲器等。磁碟有軟磁碟和硬磁碟兩種。光碟有隻讀型光碟CD-ROM、一次寫入型光碟WORM和可重寫型光碟MO三種。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價格貴;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內存儲器用於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內檔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常常頻繁地交換信息。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10)內存儲器光碟容量擴展閱讀
硬碟參數:
1、容量——通常所說的容量是指硬碟的總容量,一般硬碟廠商定義的單位1GB=1000MB,而系統定義的1GB=1024MB,所以會出現硬碟上的標稱值大於格式化容量的情況,這算業界慣例,屬於正常情況。
2、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碟片所能存儲的位元組數,硬碟的單碟容量一般都在20GB以上。而隨著硬碟單碟容量的增大,硬碟的總容量已經可以實現上百G甚至幾TB了(商業購買的硬碟容量為1TB的,可能實際只有1000GB,而不是1024GB,真正意義上的1TB=1024GB。)。
3、轉速——轉速是指硬碟內電機主軸的轉動速度,單位是RPM(每分鍾旋轉次數)。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舉蠢顫傳輸率的決定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同時也正敗是區別硬碟檔次的重要標目前一般的硬碟轉速為5400 轉和7200轉 最高的轉速則可達到10000轉每分以上。
4、最高內部傳輸速率——這是硬碟的外圈的傳輸速率,它是指磁頭和高速數據緩存之間的最高數據傳輸速率,單位為MB/s。最高內部傳輸速率的性能與硬碟轉速以及碟片存儲密度(單碟容量)有直接的關系.
5、平均尋道時間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時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一般低於9毫秒。平均尋道時間越短,硬碟的讀取數據能力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