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音樂製作需求什麼配置

音樂製作需求什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10-03 21:59:58

⑴ 做音樂對電腦有什麼要求

做音樂對電腦有什麼要求?
2017-04-15 20:46
最近有一些同學正打算購置新電腦,詢問我,做音樂對電腦配置有什麼要求?
做音樂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並不高,五年以內的中等配置電腦(i5以上處理器,4GB以上內存)都能跑主流的音樂製作軟體。
電腦配置只是其中一方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可靠,省心,免打擾。
現場錄音不能重來,一旦掉鏈子便是事故。當你正在構思一個創意時,電腦突然蹦出來一個彈窗廣告把你的思路打斷了……這些,都是在做音樂時不願意碰到的。
也許被你發現了,有許多音樂人、設計師都在用Mac,蘋果工作站幾乎是專業錄音棚的標配。
對於想在電腦方面省點心,專注創作的人而言,我認為Mac也許是更好的選擇。在本文末尾,我也列出了用PC做音樂的一些建議。
為什麼眾多音樂人選擇Mac
為什麼說Mac比PC更適合做音樂,Mac在操作系統層面就已經更勝一籌。
Mac有自己的一套音頻引擎——Core Audio,從系統層為音頻和MIDI設備提供了更好的支持,這一引擎現在也被沿用到iOS設備上。
而Windows和音頻設備協同工作,需要藉助第三方音頻驅動(ASIO)來實現,相比Mac從系統層面支持,在延遲,性能,支持的功能等方面,降低了至少一個級別。
由於Mac從系統層面對音頻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支持,使得音頻廠商在開發音頻設備和軟體也更加的靈活。有不少音頻介面,MIDI控制器在Mac系統下無需驅動,即插即用。

為什麼IOS平台出現了不少優秀的音樂創作APP,可以連接MIDI鍵盤實時演奏,而安卓卻很少,這都依賴於蘋果公司的Core Audio引擎。
FL STUDIO(水果)也曾嘗試過開發安卓版,結果開發了一半不得不終止,原因是,安卓在系統層面沒有對音頻應用提供足夠的支持。
Core Audio不僅音頻應用帶了高性能,更低的延遲,還能做一些Windows所不擅長的事情,例如對網路MIDI和藍牙MIDI設備支持,AVB網路音頻的支持等。
主流的音樂製作軟體都支持Mac,不支持的也在積極開發Mac版,例如FL STUDIO。蘋果公司的Logic Pro X這款神級別的DAW只支持Mac,我會在近期單獨寫文章來介紹。
更出色的音質
不同操作系統下聲音是有差別的,有機會你可以親自測試一下。
早在幾年前,我和幾位音樂人一起做過盲聽測試,在同一套音頻系統下,同一台電腦,僅僅只是操作系統的不同,導致回放的聲音能夠聽到明顯的差別,Mac系統回放的聲音,在解析度等方面,要好過Windows系統,一耳朵就能聽出來。
雖然這一點點差別並不能決定你音樂作品的成敗,但對於聲音工作者而言,哪怕是一點點提升都是要竭力爭取的。
這一點點細微差別,在音樂製作中有什麼意義呢?聽得更清楚,你從聲音中獲得的信息就更多了,每一步操作就更精準,發揮空間也會更大。
我們又做了另一組測試,在Widnows下完成的混音作品拿到Mac上聽,還可以發現一些毛病,或者叫可改進的空間。
但如果是在Mac下完成的作品,再拿到Windows系統下聽,則聽不到改進的空間。因為Windows的聲音引擎素質沒有Mac那麼高。因此,更出色的音質也是Mac比PC更適合做音樂的一大優勢。
更高的可靠性
由於Mac和Windwos在系統層面對音頻的支持程度不同,給音頻廠商也帶來了一定麻煩。
知名音頻廠商Apogee的音頻介面不支持PC,只支持Mac,並且在Mac上可以做到硬體與音樂製作軟體的高度集成。Apogee音效卡上的一些功能,例如增益控制,輸入切換,48V話筒電源開關,已被整合到了Logic Pro X的調音台上,提高了操作效率。
Universal Audio公司的Apollo Twin音效卡,由於Windows系統下對雷電介面的支持存在技術限制,後來只能繞道通過USB3.0實現相應功能。最初發布的雷電版本只支持Mac。時隔一年才發布Apollo Twin USB。這兩款音效卡一個只支持Mac,一個只支持PC,除了介面不一樣其他完全一樣,讓人哭笑不得。
由於Windows是一個通用操作系統,部分音頻設備在某些PC上容易出現兼容性問題。並不是Windows系統不穩定,而是PC要兼容數以萬計的廠商和設備,出現問題的節點和概率增加了。
音頻設備是一個對延遲要求特別苛刻的硬體。像USB晶元,主板上某個晶元所引起的爆音、藍屏,都是問題比較集中的地方。雖然出問題的總體概率不高,但如果碰上了,解決起來也要費一般周折。
而Mac電腦就那麼幾個型號,蘋果公司在設計Mac時,對於硬體與系統的測試和優化做的就比較足,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音樂人使用Mac的比例高,音頻廠商在開發軟硬體時,圍繞Mac進行的適配和測試工作也更加充分,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更高。
除此之外,我發現多款音頻介面在Mac上以更低的延遲穩定工作。這就像許多手機游戲,只能在iOS設備和部分三星機型上獲得更完整的體驗。在針對其他機型優化和適配時,有時為了能夠在某些機型上流暢運行只能犧牲一些特效,是一個道理。
因此,Mac在可靠性方面確實比PC更高一些。對於現場錄音,演出等關鍵應用,幾乎都是使用Mac,沒有誰敢輕易冒險。
專注創作無打擾
我偶爾也會用Windows處理事情,經常就是正在專注做事,然後被電腦右下的各種衛士,寶寶。輪番出來彈窗刷存在感。或者是裝一個軟體時,一不留神就裝了一堆。朋友告訴我,這叫「外帶全家桶」。
MacOS和Windows就像手機上的iOS和安卓。iOS更統一,安卓更開放。Windwos上的軟體不守規律,跟安卓一樣,都是太過於開放的結果。
至於有的人覺得Mac更具有設計感,更適合創作之類的,就仁者見仁了。我只是覺得,做音樂有時需要沉浸式的思考,使用Mac更容易獲得清爽,專注,免打擾的創作體驗。
Mac App Store有更嚴苛的軟體審核標准,大多數軟體開發者都會遵守Mac規范進行設計,因此很大程度上杜絕了Windows系統上那些彈窗廣告,軟體安裝時捆綁的「全家桶」這類現象發生。
Mac軟體的通知消息,由操作系統的「通知中心」統一管理,在創作時只需一鍵開啟勿擾模式,就徹底清靜了。這些,都讓Mac更適合專注創作。
怎樣為做音樂選購Mac
任何一款在售的Macbook Pro系列,iMac系列都可以勝任音樂製作。具體配置可以參考:i5以上處理器,8GB及以上內存,256GB以上機內硬碟。
一台Mac通常都可以用4-5年,是否需要選擇更高配置,完全取決於你的預算以及這台電腦是否同時兼顧其他用途,如果還要做一些視頻渲染,可能要考慮更高一檔的配置。
關於硬碟容量,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機內硬碟256GB SSD硬碟基本上夠用了。硬碟理論上當然是越大越好,但升級硬碟價格也會更高。
對於有些人(比如我)來說,即使升級到最高,可能也不夠,其他資料我平時存放在一個12TB的磁碟陣列上,我也會定期把MacBook上的文件轉存到磁碟陣列中。
至於是選擇台式機還是筆記本,則取決於你的應用場景。如果是在工作室固定使用的,台式機可能更好。而筆記本的移動性更好,方便在各種環境下使用。
第一台Mac我更建議選擇筆記本。許多在工作室使用台式機的製作人,也都會有一台MacBook方便外出,或者干點別的事情。
其他軟體兼容性方面,Mac的一套辦公軟體比微軟的Office更易用並且,大部分常用軟體都有Mac版本,萬一碰到搞不定的,還有虛擬機,在虛擬機里裝一個Windows,隨用隨開。
Mac容易上手嗎?這個可以參考一下你玩iPhone,iPad的體驗,或者問問你身邊使用Mac系統的Mac用戶。我只想說,一旦上手,愛不釋手。
如果一定要說Mac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價格略高,RMB 9288元起(MacBook Pro 13)。若是從使用Mac所帶來的效率提升,省心程度等方面來說,我覺得已經值回這份錢了。
用PC做音樂的幾條建議
經過多年的發展,Mac越來越簡單,讓沒什麼基礎的人也容易上手。Windows也許更適合動手能力強,愛折騰的專家用戶。
如果你使用Windows做音樂,我這里也有一些建議:
使用最新的操作系統,新系統更可靠,音頻引擎也更好,目前是Windows 10。
拿一台PC專門當工作站,只運行音樂製作相關的軟體。除了少數幾個不得不用的辦公軟體,其餘無關的程序,游戲,盡量不要裝,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穩定性,也能減少被廣告打擾的概率。
如果打算新購PC電腦,我更推薦你購買伺服器或工作站機型,它們比消費類電腦更可靠。
如果是組裝PC電腦,推薦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而不要用AMD,主板推薦用技嘉(GIGABYTE)的高端系列,電源方面也要捨得花錢。
總結
做音樂的電腦,配置只是一方面,我更在意的是——可靠,省心,免打擾。
五年以內的中配電腦(i5以上處理器,4GB以上內存)都能跑主流的音樂製作軟體。
做音樂首選Mac,任何一款在售的Macbook Pro系列,iMac系列都可以勝任音樂製作。具體配置可以參考:i5以上處理器,8GB及以上內存,256GB以上機內硬碟。

⑵ 做音樂對電腦有什麼要求

做音樂使用電腦,其實對配置的要求並不是很高。這是對常說的cpu和顯卡而言的,但是對於內存還是需要大一些的。

問過很多人這個問題,很多人也推薦了蘋果,也就是mac,因為mac有自己的一套音頻引擎,對於系統來說,對於音頻和MIDI的設備有更好的支持也是一種加成吧,比windows的藉助第三方音頻驅動來說匹配程度要更好,在性能和支持方面更好。

那麼第一個推薦就是mac好了,macbook pro,應該是不錯的。

那麼第二種,可以做一個黑蘋果系統啊,我覺得不錯。不過黑蘋果做的比較難,可以到淘寶找人遠程式控制制幫你做或者買個教學自己學一下吧,都是很不錯的。

配置的話,那麼就給一套中等價格的吧。正常家用機的價格在4000到5000這樣。cpu推薦e3吧,老攢機黨都知道當初e3黨的強勢,我不會很推崇e3,但是它確實有著很不錯的數據,e3 1231v3,3.4GHZ的主頻4核八線程的實力僅1400,比1100的i5要強不少,雖然不如i7的強勢但是它勝在穩定和價格低,作為伺服器U穩定性肯定是很好的,並且相當冷靜啊,溫度低的蠻多的,一個50塊錢的風扇就能把溫度壓很低。並且有一個好處,它可以搭配老闆的b85和ddr3的內存啊。

現在內存那麼貴,1根8G的ddr4普條都900了,ddr3的只要600兩根16G就是600的差距了,夠買個顯示器了快。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做音樂和顯卡沒什麼關系,那麼一個1050我覺得還不錯,或者最新的1030.玩玩小游戲什麼的都是OK的,價格也很低。

既然是做音樂,那麼就和音樂有關的音效卡有關系了。音效卡又叫音頻卡,是一種實現聲波/數字信號轉換的一種硬體,它是做音樂的人對電腦需求最高的部件,主板正常都是有板載的音效卡但是很一般,畢竟一個主板一共也就四五百。還是自己去某東某寶購買一個專業的音效卡要好很多。

⑶ 音樂製作需要多少配置多少錢的台式電腦

這要看你用來製作什麼音樂了,音樂製作的電腦配置要求不高,不過主要是音效卡和錄音設備比較貴,所以建議你選擇的外設好一些,建議如下:

AMD Ryzen5 2600處理器:1319元,

華擎B450M PRO4主板:549元,

威剛 游戲威龍 DDR4 2666 8G內存:389元,

索泰GTX1060 3G 毀滅者 顯卡:1269元,

金士頓A1000 240G M.2固態:359元,

希捷1TB 7200轉 64M 機械硬碟:279元,

航嘉JUMPER450B電源:269元,

先馬陰陽師側透版機箱:179元,

戴爾SE2416H 23.8英寸顯示器:799元,

鐵三角ATH-M20X專業監聽耳機:339元(僅供參考,專業錄音設備可自行選購),

iSK AT100電容麥克風:218元(僅供參考,專業錄音設備可自行選購)。

【總價:5968元】

【備註:此配置游戲和音樂製作兩不誤,音樂製作的電腦主要是錄音設備和監聽設備以及音效卡比較貴,這台沒有配置外置專業音效卡,監聽耳機和麥克風都是入門級的,請你根據自身預算進行選購】

⑷ 電腦製作音樂需要的設備和軟體

首先如果你需要自己動手將原創的音樂作出伴奏,那麼你需要如下設備:
1.一台配置較高的電腦(處理器2核以上,內存4G以上,電源功率穩定,主板稍高端)
2.你的電腦必須(注意,是必須)配備專業製作音效卡(我可以很負責地講,創新之類的音效卡絕對不可以,因為在下面我要說的軟體中,類似的非專業音效卡會在製作是有1-3秒間不等的輸入延時)這里我可以建議你兩款價格比較低的--(1)M-AUDIO
2496市場價大約700-800,(2)MAYA44市場價大約400-500。
3.你需要有一個可以充當MIDI輸入的鍵盤,不算太舊的中端以上的電子琴,有很多都可以,你可以自己看琴的後面有沒有MIDI介面或者USB介面,當然,如果你的經濟實力可以支付一台較好的合成器,那樣最好,因為合成器可以充當製作軟體中的硬音源。
4.一個麥克,這里我不做過多的解釋,能有質量、效果好些的麥克當然最好不過。
下面是軟體設備
1.我的建議,如果你想自己做出伴奏,那麼可以使用Nuendo軟體,這款軟體不論操作方法還是功能都是比較不錯的。
2.如果你安裝了Nuendo,你需要有音源,所謂音源就是你在製作過程中所要用到的音色文件。
3.Cool
edit這個軟體,最好也安裝,但不要用它去做什麼,當你用Nuendo做好一個你需要的伴奏,但是你覺得它的速度、音調、或者降噪不夠好,可以用Cool來完成後期的處理。
大體上就是這樣,如果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想往更深發展,我們可以再交流
而這些軟體的教程
網路視頻一般都有
希望你能在音樂製作上找到樂趣!

⑸ 音樂製作電腦配置

CPU:E7000、8000系以上或Q8300;
主板:P43/P43T (注1)
內存:8G 1066MHZ/8G 1333MHZ (注2)
顯卡:GT220/230/240或HD4650/4670等
音效卡:M-AUDIO/(注3)
機箱電源:任意選擇
滑鼠鍵盤:任意選擇

注1:P43支持DDR2內存,最高頻率只能選擇1066MHZ,P43T支持DDR3內存,最高頻率可以選擇1333MHZ;
注2:根據主板來選擇內存頻率,8G內存為了安裝64位OS;
注3:如果純做音樂,不錄音,板載集成音效卡就搞定,如果需要錄音,那麼推薦用M-AUDIO系列火線介面的音效卡;

目前我的配置是 P43+8G內存+Q8300(4核2.5G)+集成音效卡+WIN7 64BIT操作系統+優派1932WA(19存液晶)+羅技鍵鼠套裝;運行Flstudio 9.1/9.5(BASS:Trilogy,吉他:LPC,架子鼓:EZ DRUM/BFD2,弦樂:黃金/白金管弦,鋼琴:象牙/菠菜/SF2鋼琴等,采樣器:康泰克;各種效果器等)沒有任何問題;

⑹ 音樂後期電腦配置怎麼選

音樂製作電腦最主要的配件是CPU,運行內存,儲存硬碟。整個電腦配置下來成本也是很高的,對於音樂後期製作的要求較高的話,整體的配置又會更高了。

選擇雲桌面,提供雲服務,配置都不是問題。普通能聯網的電腦也能享受行業最高端的CPU和GPU。

具體配置內容:

CPU性能過低會造成某些插件(一鍵母帶等吃CPU的效果器,本人實測)無法正常運行;內存容量過低會導致編曲有限制,無法載入更多的音色;硬碟存儲很好理解,決定著你的音色庫大小。

而CPU最關鍵的一點是吃單核頻率和多線程以及三緩,這一點是音樂製作選購CPU 的關鍵所在(cubase官網就有提到過)。單核頻率越高(越貴)越好,線程越多越好,緩存越大越好。

這三種參數會影響到軟體的運行流暢度及導出成品時間。頻率越高,核心與線程越多,導出成品的時間就越短,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對於音樂製作來講,最主要的是CPU性能,內存條容量,硬碟容量。

01 用於編曲的電腦:運存、存儲空間要盡可能大。

02 用於混音的電腦:CPU要盡可能高。

03 用於編曲和混音的電腦:內存條、硬碟、CPU都極其重要。

04 只用於音樂製作的電腦:可使用CPU自帶核顯。

05 用於音樂製作的電腦:機械硬碟、風扇、機箱要盡可能無噪音。

配置推薦:

4000元左右中低端音樂製作主機

CPU:R5 3400G+b450主板套裝(主頻3.7-4.2G,4核8線程,帶核顯)

主板:板U套(價格虛高,入手等節日促銷)

內存:DDR4 32G(16G*2) 3000頻率

固態硬碟:西數藍盤SN550 1T(NVME協議,裝宿主與常用的音源)

機械硬碟: 西數黑盤7200轉 2T

顯卡:3400G核顯

散熱器:玄冰400

電源:長城300W

機箱:品牌隨便

7000元左右中高端音樂製作主機

CPU :R5 4650G+B550套裝3.7-4.2G,6核12線程)

主板:B550晶元組

內存:DDR4 64G(16G*4) 3200頻率

固態硬碟:西數黑盤SN750 2T

機械硬碟:西數黑盤7200轉4T

顯卡:核顯(性能介於GTX750ti與GTX1050之間)

散熱器:利民AS120

電源:長城銅牌500W

機箱:先馬黑洞7

用途:把宿主與常用的音源裝進NVME協議的固態,機械硬碟用來存儲數據與不常用的音源,可提升工作效率。

點評:針對性配置無缺點,性價比極高。

⑺ 音樂製作(編曲)需要買什麼設備么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編曲大部分是在電腦上完成的,所以樓主可以買一個配置比較高的電腦;其次我們在電腦上需要用專門的音樂製作宿主來完成編曲,所以可以再買一個宿主軟體像Cubase、FL Studio、Logic pro X都不錯;其次是買一個較好的監聽耳機或音箱。其實有了上述的設備我們就可以開始編曲了,如果樓主鍵盤功底不錯的話可以買一個MIDI鍵盤,至於像音效卡、麥克風之類的到後期樓主如果有需求的話可以購買,其實現在做編曲與學編曲成本是非常低的,根據旋律進行的二次創作,通俗的說就是根據已有旋律進行和聲編寫和為主旋律配上合適的樂器,一般來說我們編曲是通過電腦上的音樂宿主軟體來完成的。如果樓主對編曲感興趣,可以網路搜索【朱弦三嘆唱片】找到我們哦~我們有開設專業的編曲班級,而且每周還有免費的編曲直播課哦~

熱點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課程 發布:2025-04-16 17:11:44 瀏覽:639
榮耀x10從哪裡設置密碼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368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84
php微信介面教程 發布:2025-04-16 17:07:30 瀏覽:310
android實現陰影 發布:2025-04-16 16:50:08 瀏覽:793
粉筆直播課緩存 發布:2025-04-16 16:31:21 瀏覽:344
機頂盒都有什麼配置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212
編寫手游反編譯都需要學習什麼 發布:2025-04-16 16:19:36 瀏覽:812
proteus編譯文件位置 發布:2025-04-16 16:18:44 瀏覽:366
土壓縮的本質 發布:2025-04-16 16:13:21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