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結構牆拉筋怎麼配置
Ⅰ 二次結構構造柱,10cm牆內構造柱應怎麼配筋允許兩根立筋么
一般構造柱的最小截面180*240,100牆厚少見,取100*200,配筋縱筋2根12,拉筋6@200。轉角處按L形構造柱處理,兩邊長均為200,肢厚100,縱筋3根12,拉筋6@200,望對你有用
Ⅱ 砌體結構中牆體中的拉結筋是怎麼設置的
一般是在砌體與砼柱或砼牆相交處,沿高度方向每500mm高設置2根直徑6.5mm的圓鋼筋,一般伸入砼結構內不少於
200mm,伸入砌體內為1000mm。第一道在距砌體底500mm處設置與最後一道可以距梁底500mm.
Ⅲ 牆體拉結筋的設置
一般是在砌體與砼柱或砼牆相交處,沿高度方向每500mm高設置2根直徑6.5mm的圓鋼筋,一般伸入砼結構內不少於200mm,伸入砌體內為1000mm。第一道在距砌體底500mm處設置與最後一道可以距梁底500mm。
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1m;6、7度時底部三分之一樓層,8度時底部二分之一樓層,9度時全部樓層,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3)二次結構牆拉筋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
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一端通過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塊板間的板縫向下彎折,另一端伸入牆體內彎折。
抗震等級7度及以下地區,上述拉接筋不必與圈樑拉接;8、9度地區,除設上述拉接筋外,還應在板下圈樑中預埋鋼筋與上述拉接筋相連。
Ⅳ 高層二次結構砌體底部加強筋如何放置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13.3.3 砌體牆應採取措施減少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
並應設置拉結筋、水平系梁、圈樑、構造柱等與主體結構可靠拉結: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500mm;8度和9度時,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
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
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Ⅳ 牆體拉結筋設置
拉結筋,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使用鋼筋按照一定的構造要求將後砌體與混凝土構件拉結在一起的鋼筋。拉結筋,用在不同的結構類型中,有不同的鏈接構造。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13.3.3 砌體牆應採取措施減少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並應設置拉結筋、水平系梁、圈樑、構造柱等與主體結構可靠拉結: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500mm;8度和9度時,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牆,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牆體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牆體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Ⅵ 牆體拉結筋設置規則
磚牆拉結筋設置標准: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砌體牆應採取措施減少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並應設置拉結筋、水平系梁、圈樑、構造柱等與主體結構可靠拉結: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1m;6、7度時底部三分之一樓層,8度時底部二分之一樓層,9度時全部樓層,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適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非抗震設計時L不應小於600mm,抗震防裂度為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度時L應沿牆全長貫通;
4)牆長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層高2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4m時,牆體半高處或洞口處設置系梁。
特殊情況:
拉結筋通常用直徑6.5毫米細鋼筋製成,多用在磚牆的L轉角和T字轉角處,每隔500毫米放一層,每層每125毫米寬度范圍內放一根。長度按規范。在砌體留槎的時候必須按規定放置拉結筋。
拓展資料:
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填充牆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應置於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設計院在圖紙說明時均註明了砌入牆內拉結鋼筋的規格、數量、間距、長度。為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施工單位對此均採用了不同的設置方式。
參考資料:牆體拉結筋
Ⅶ 二次結構牆拉筋,按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怎麼設置拉筋這句話怎麼理解
舉個例子吧
如果一道牆是5米,它的1/5是1000MM,這時拉結筋是1000MM
如果一道牆是3米,它的1/5是600MM,這時拉結筋是700MM
總之是在牆長的1/5和700之間選最大值
Ⅷ 二次結構牆拉筋規定不小於700和不小於牆長的1/5,請問牆長是框柱與框柱見距離還是框柱與構造柱間距離
1、一端有柱且牆體比較長時,一般會在另一端設置構造柱,以增加整片牆體的穩定性;不小於700mm是根據地區不同而不同的,這個看設計規范,與抗震等級有關,1/5是指柱子之間的距離,兩框架柱之間沒有構造柱就是框架柱之間的距離,中間有構造柱就是框架柱到構造柱之間的距離,而且這里所謂的距離是指凈距離;
2、按規范,牆體即使小於拉筋設置長度也要設置拉筋,施工員可以根據圖紙對該部位的拉筋適當縮短埋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