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是怎麼存儲的
1. 一個文件在硬碟上如何存放的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鋁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5400轉/min以上),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
2. 計算機是怎樣存儲文件的呢
DOS的組成及啟動過程:引導程序:磁碟格式化時,將引導程序復制到軟盤的0道1扇區(硬碟的DOS分區的1柱面1扇區);啟動時,由ROM將引導程序裝入內存(後者將DOS其餘部分裝入內存)
IO.SYS(IBMBIO.COM):與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的介面程序.
MSDOS.SYS(IBMDOS.COM):為DOS的核心,提供文件目錄管理、內存管理、對實時鍾的訪問、字元設備輸入輸出等功能.
2.可執行文件:包含了計算機執行特定任務的程序指令,如
字處理程序。擴展名為.com 和.exe
3 3.3 計算機如何存儲文件數據
磁技術和光技術
磁存儲通過磁化磁碟或磁帶表面上細小的粒子來存儲數據。
在數據沒有變化時,粒子方向不會變化。磁設備成為長期,
但可更改的存儲介質
光存儲設備:把數據存儲
為細小的亮點或黑點,用
反射的激光來讀取數據
3. hadoop 中文件是怎麼存儲的
1、存儲文件的時候需要指定存儲的路徑,這個路徑是HDFS的路徑。而不是哪個節點的某個目錄。比如./hadoop fs -put localfile hdfspat
一般操作的當前路徑是/user/hadoop比如執行./hadoop fs -ls .實際上就相當於./hadoop fs -ls /user/hadoop
2、HDFS本身就是一個文件系統,在使用的時候其實不用關心具體的文件是存儲在哪個節點上的。如果需要查詢可以通過頁面來查看,也可以通過API來實現查詢。
4. 電腦中文件是如何存儲的
作為二進制存儲在硬碟上
5. 文件是以怎樣的形式(原理)保存在硬碟里的
從原理上講,硬碟保存文件就如同錄音磁帶、錄像磁帶保存音頻視頻一樣,都是磁記錄,無非一個是運動的磁帶,一個是旋轉的磁碟。
從形式上說,無論什麼性質的文件,保存到磁碟上的最終形式都是一連串的二進制數據,也就是類似於00010010101101001111001這樣的數據。
6. 存儲器對文件是怎樣存儲的機制是什麽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外存儲器一般也可作為輸入/輸出設備。計算機把要執行的程序和數據存入內存中,內存一般由半導體器構成。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三大類: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特殊存儲器。
RAM
RAM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點是可以讀寫,存取任一單元所需的時間相同,通電是存儲器內的內容可以保持,斷電後,存儲的內容立即消失。RAM可分為動態(Dynamic RAM)和靜態(Static RAM)兩大類。所謂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是用MOS電路和電容來作存儲元件的。由於電容會放電,所以需要定時充電以維持存儲內容的正確,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稱這為動態存儲器。所謂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是用雙極型電路或MOS電路的觸發器來作存儲元件的,它沒有電容放電造成的刷新問題。只要有電源正常供電,觸發器就能穩定地存儲數據。DRAM的特點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於大容量存儲器。SRAM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於調整緩沖存儲器。
ROM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讀出原有的內容,不能由用戶再寫入新內容。原來存儲的內容是由廠家一次性寫放的,並永久保存下來。ROM可分為可編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編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電擦除可編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儲的內容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來擦除,這使它的內可以反復更改。
特殊固態存儲器
包括電荷耦合存儲器、磁泡存儲器、電子束存儲器等,它們多用於特殊領域內的信息存儲。
此外,描述內、外存儲容量的常用單位有:
①位/比特(bit):這是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在電腦中,一個比特對應著一個晶體管。
②位元組(B、Byte):是計算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單位。一個位元組等於8個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位元組(KB、Kilo Byte):電腦的內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位元組作單位來表示。1KB=1024Byte。
④兆位元組(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機的硬碟和內存等一般都是以兆位元組(MB)為單位。1 MB=1024KB。
⑤吉位元組(GB、Giga Byte):目前市場流行的微機的硬碟已經達到4.3GB、6.4GB、8.1GB、12G、13GB等規格。1GB=1024MB。
⑥太位元組(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是用來接受用戶輸入的原始數據和程序,並將它們變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存入到內存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等。
輸出設備用於將存入在內存中的由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變為人們能接受的形式輸出。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等。
(四)匯流排
匯流排是一組為系統部件之間數據傳送的公用信號線。具有匯集與分配數據信號、選擇發送信號的部件與接收信號的部件、匯流排控制權的建立與轉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機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如圖2-3所示,通常多採用單匯流排結構,一般按信號類型將匯流排分為三組,其中AB(Address Bus)為地址匯流排;DB(Data Bus)為數據匯流排;CB(Control Bus)控制匯流排。
(五)微型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
①CPU類型:是指微機系統所採用的CPU晶元型號,它決定了微機系統的檔次。
②字長: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時傳送和處理的二進制位數,安長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的功能、用途和應用范圍。如Pentium是64位字長的微處理器,即數據位數是64位,而它的定址位數是32位。
③時鍾頻率和機器周期:時鍾頻率又稱主頻,它是指CPU內部晶振的頻率,常用單位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節拍。一個機器周期由若干個時鍾周期組成,在機器語言中,使用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機器周期數來說明指令執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類型和時鍾頻率來說明計算機的檔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能執行的指令數。單位有MIPS(每秒百萬條指令)、MFLOPS(秒百萬條浮點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儲器完成一次讀取或寫存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存儲器的存取時間或訪問時間。而邊連續兩次或寫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對於半導體存儲器來說,存取周期大約為幾十到幾百毫秒之間。它的快慢會影響到計算機的速度。
⑥內、外存儲器容量:是指內存存儲容量,即內容儲存器能夠存儲信息的位元組數。外儲器是可將程序和數據永久保存的存儲介質,可以說其容量是無限的。如硬碟、軟盤已是微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設備。迄今為止,所有的計算機系統都是基於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原理。內、外存容量越大,所能運行的軟體功能就越豐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儲器的低速度是微機系統工作過程中的主要瓶頸現象,不過由於硬碟的存取速度不斷提高,目前這種現象已有所改善。
7. 怎麼把文件存到電腦里
1.
手機和電腦,分別都登陸上微信,在手機微信上找到「文件傳輸助手」,將文件發送至「文件傳輸助手」,在電腦上就可以看到手機傳輸的文件了
2.
手機和電腦同時登陸QQ,在手機QQ上點擊自己的頭像,點擊「文件」,點擊「傳文件/照片到電腦」,進入後點擊下方文件圖標,選擇要傳輸的文件,最後點擊「發送」即可
保存電腦文件,大約有五步,方法如下。 1)文件做好後,點窗口「文件」菜單下的「保存」或「另保存」,都可以。 2)在彈出的另保存窗口,選擇要保存的磁碟與文件夾。 3)給文件起一個名字。 4)再選擇文件保存類型,根據自已的文檔類型來設置,一般不需要設置,因為都會有默認。 5)按「保存」按鈕,文件保存完成。
電腦文件保存操作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點擊「另存為」彈出對話框保存即可,也可以直接按住快捷鍵「ctrl」加「S」鍵進行保存文件。以電腦記事本的文件為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在電腦記事本上輸入完內容之後,點擊左上角的「文件」按鈕;
2、在彈出的菜單欄裡面,點擊「另存為」這一選項,就會跳轉到另存為界面;
3、在另存為界面輸入文件名,以及把文檔類型設置為「txt」的格式即可;
4、或者在完成內容輸入以後,直接點擊快捷鍵「ctrl」加「S」鍵保存即可。
如果是word文檔或者是excel表格類的文件,其操作方法與記事本相似,也是點擊左上角的「文件」按鈕,在選擇「另存為」進行保存,同樣也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加「S」進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