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存儲
A. 未來 信息存儲技術 的發展趨勢,大概哪些方向就行,如果回答詳細的話,可以提高懸賞
目前炒得比較火的概念是:雲存儲
IT行業的熱門是雲,那麼存儲行業作為IT行業的子類也必須要順應趨勢。
雲存儲的概念網上有,我就不追述了。
其實存儲作為底層的核心數據存放設備,需要支持各種上層的業務,所以需要關注相關行業的新技術和新領域,存儲現在最大的性能瓶頸在於磁碟,等SSD磁碟普及後(包括價格和容量),存儲的勢頭將更加迅猛。
B. 雲端存儲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海量數據催生新型的存儲模式——雲存儲
近年來,大數據發展浪潮席捲全球,企業對信息存儲提出了新的需求,雲存儲由此而誕生。雲存儲是基於雲計算相關技術延伸和發展而來的全新的產品形態。
雲存儲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虛擬化技術、重復數據刪除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數據備份技術、內容分發網路技術和存儲加密技術。雲存儲利用這些核心技術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存儲空間。
雲存儲往企業級方向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我國雲存儲行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07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在國內開始出現。2011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落地;2012年,國家將雲計算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雲存儲應用,類Dropbox和類Evernote的應用層出不窮。該階段雲存儲的發展以個人雲存儲發展為主。
2016年,監管政策收緊導致大批網盤企業關停,致使個人雲存儲用戶規模急劇下降。企業雲存儲迎來高速發展期,國家積極鼓勵企業上雲。同時伴隨著海量數據的增長,市場對信息存儲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存儲容災、專屬企業存儲等服務。
據統計,目前企業雲存儲占據了98.63%的雲存儲市場規模,個人雲存儲市場規模佔比僅在1.37%左右。
從整體市場規模看,2015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約為115億元,2019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26億元。2020年,海量數據的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企業對雲存儲的需求,2020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預計接近400億元。
萬物互聯將催生更大雲存儲市場
未來,我國5G的發展與雲計算交織並進,5G時代網路速度的提升帶來萬物互聯,而其背後大量的數據需要有雲計算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支撐,我國雲存儲市場發展空間大,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增長,2026年有望突破1800億元。
C. 未來手機內存的趨勢,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嗎十年前最大1G內存,現在512G內存,有的達到了1TB
是的,未來手機的內存會越來越大。現在各種程序佔用的內存是越來越大,相機像素越來越好,拍出照片佔用空間越來越大,所以對內存的容量也在變大的。
D. 全球互聯網很快儲存空間不足,未來要把數據存在哪裡
未來會建立相應的資料庫的,把數據都存儲在雲端。
E. 能量存儲的未來是怎樣的人類該怎麼利用
能量儲存的未來形式應該是兩種,一種是攜帶型的能源,供人們身上所使用的智能電子設備使用,另外一種就是高密度的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發電效率比較高的,能夠供應一個地區甚至說一個城市的電源,那就不再需要體積特別小而需要效率特別高。
未來真正對普通人造成影響的還是那個攜帶型的通用能源,體積比較小,能量密度比較高。按照現有充電寶的這個程度,它得達到5萬毫安以上,並且體積至少要保持住,現在1萬毫安的充電寶的這個體積,也就是說人們需要開發出一種更高級的儲存能量的載體,而不是現在的這些電池。現在這些電池肯定是達不到那種程度的,這還需要技術的發展。
F. 為什麼IBM說磁帶將是未來十年的主流存儲
5G、AI、IoT、自動駕駛……無數隨時產生著海量數據,對於存儲和處理都提出了極高的需求。IBM大中華區CTO謝東近日提出,磁帶在未來十年仍將是主流存儲媒介,其容量將會每年增長30%,而傳統硬碟的增幅只有10%。
同時,為了滿足冷數據、熱數據的不同需求,未來也需要新的存儲架構,比如IBM就正在考慮快閃記憶體與磁帶混合的FLAPE技術。
IBM還與索尼聯合打破了磁帶存儲密度記錄,在一平方英寸的面積上存儲了2010億比特未壓縮數據。
另據希捷估計,2017年全球數據容量為33ZB,預計到2025年可達175ZB,八年間增長增長超過4倍。
G. 你覺得手機未來的存儲會多大起步
手機儲存未來會變得有多大,這其實是一個沒有辦法確定的東西,因為這要取決於人類對手機的需求,我們在3G時代4G時代的時候,手機所能夠傳輸的數據是非常有限的,能夠儲存的數據當然也是有限的,所以幾百兆的甚至說2g、4g的內存就足以滿足需求了,但現在不行了。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手機空間的需求,如果說不是大規模的儲存數據的話,32g64個g就完全足以滿足需求了,128g都有很大的空餘,所以現在很多國產的旗艦機推到256g乃至512級的空間,真的是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大多數人不會利用到這么多的空間,想讓手機變得更流暢,還應該側重於系統的優化與應用內存的改變,而不是說硬體內存的擴大。
H. 存儲數據的未來趨勢和企業存儲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今天的存儲采購要支持的業務系統,未來幾年很可能會變成私有雲或者乾脆上公有雲;今天的存儲采購只需要100塊磁碟的配置,但是隨著業務發展,很可能要變成上千塊磁碟的規模;今天的快閃記憶體還很貴所以只能小范圍應用,隨著快閃記憶體價格和容量的改進,未來幾年要大面積更換介質;今天的數據存儲都集中在核心數據中心,但是未來因為數據分析的需要,可能要在全國建設幾十上百個小型數據中心或者專用系統等等。
這些問題讓企業的存儲采購和架構設計變得非常困難。利用FreeStor的存儲抽象化功能,不論任何廠商,任何架構,任何介質,任何地點,甚至任何公有雲和私有雲,都可以把所有的存儲資源打通並進行統一管理。只有這樣的管理架構才能應對未來如洪水般涌來的數據的挑戰。而用戶在架構設計、設備采購、介質選擇以及向公有雲遷移的策略和實施上,將獲得無以倫比的自由度和彈性。
企業存儲需求日益復雜,而且隨著業務需求和存儲技術的不斷變化,企業存儲在制定策略時必然要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I. 碟片、光碟、U盤,未來的數據存儲器將會是什麼樣子的
我認為一定是非接觸式的,就像現在的RFID技術,比如公交卡,靠近刷一下就行了,體積也不大,也可以裝在任何載體里,比如手錶上,戒指上,項鏈上,放哪裡都行。目前的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大容量存儲的傳輸速度,慢了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