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體培養基製作步驟計算,稱量
考點: 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 專題: 分析: 制備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制備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培養基制備,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的能力.
Ⅱ 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的配置稱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1)制備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調pH、滅菌、倒平板;
(2)培養基滅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要證明所用培養基已經徹底滅菌只需對未接種的培養基進行培養,如無菌落出現,則證明培養基滅菌徹底.
(3)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基本過程如下:土壤取樣→選擇培養→梯度稀釋→將樣品塗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上→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選擇培養的目的是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的微生物,選擇培養所用的培養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纖維素,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質是剛果紅,該物質能夠與纖維素反應生成紅色復合物,如果某個菌落的周圍出現了透明圈,說明該種微生物能夠產生纖維素酶,能夠分解纖維素.
(4)為測定哪些菌落屬於大腸桿菌,可選用伊紅美藍培養基對該菌落進行鑒定,大腸桿菌的菌落在該培養基上呈現黑色.
故答案為:
(1)溶化
倒平板
(2)高壓蒸汽滅菌
對未接種的培養基進行培養,如無菌落出現,則證明培養基滅菌徹底
(3)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的微生物
纖維素
剛果紅
紅色復合物
產生纖維素酶,能夠分解纖維素
(4)伊紅美藍
黑色
Ⅲ 配製培養基的基本步驟有哪些應注意什麼問題
按
配方
計算
培養基
中各種
成分
的用量→稱量,(一般動作要迅速一些,因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將稱好的各種成分溶解
在水中
,如果是
固體培養基
,需要使用
凝固劑
,如
瓊脂
等,熔化時,注意攪拌,防止糊底)→調pH→滅菌(高壓蒸汽滅菌)→倒平板
Ⅳ 配置培養基的基本步驟有哪些應注意什麼問題
培養基的配置應該注意的幾大步驟:
1、常用玻璃儀器的准備制備培養基所用的吸管、錐形瓶、毛細吸管、平皿等玻璃儀器用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後用清水沖洗干凈,晾乾後備用。
(1)平皿用紙或布包好,或裝在金屬盒內,於121℃高壓蒸汽菌3min後烘乾,備用。
(2)試管管口用棉花塞或硅氟塑料試管塞塞好,再用布或報紙包紮好,121℃高壓蒸汽滅菌20℃後烘乾,備用。
(3)吸管及滴管先用少許棉花塞於吸口端(防止污染物吸出,或橡皮帽內的氣體污染),然後用紙包後或裝入金屬吸管筒內,於121℃高壓蒸汽滅菌20min後烘乾,備用。其他玻璃器皿均應按上法處理,也應裝金屬筒內160℃乾熱滅菌2h後,備用。
2、培養基的制備及儲存
(1)溶化:一般應放在玻璃器皿或搪瓷齊內。加入蒸餾水,隔水加熱以促其溶解,加熱時應經常攪拌,防止焦結,待其溶解後補足水分。
在使用乾燥培養基時,先將蒸餾水按定量加入容器中,然後稱取一定量培養基乾粉放入水中,靜置10—15min,攪拌,振盪,或延長時間以促進溶解,一般不要熱,必要時加熱,但時間不宜過長,溫度不宜過高,避免某些營養成分被破壞。
(2)校正酸鹼度(調節pH):培養基必須有適當的pH。因此測定pH是培養基配製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之一,測定pH的標准溫度為25士2℃。調節pH可用無菌的1mol/l氫氧化鈉溶液或10%碳酸鈉溶液、1mol/l鹽酸溶液。當調節緩沖液的pH時,宜用6mol/l磷酸或10mol/l氫氧化鉀溶液。滅菌後的pH會比滅菌前的pH升高或降低,一般高壓滅菌前培養基的pH會比最終pH調高0.2左右,滅菌後基本合適。因此對培養基、緩沖液、試劑在滅菌前後的pH均進行測定,並記下每次pH的測定結果,有助於積累數據考察每種培養基、緩沖液、試劑對滅菌程序的耐受性,從而指導滅菌前pH的調節。乾燥培養基一般已校正過pH,用時也必須再驗證。測定時,一般用指示劑滴入培養基觀察其顏色的變化,或用pH計校正,如與所需pH不符,可用以上的酸或鹼液加以校正。調整pH後要加熱過濾,使培養基澄清。( 更多質量檢測、分析測試、化學計量、標准物質相關技術資料請參考中國標准物質 www.rmhot.com)
(3)培養基的分裝:大批量配製時使用的自動分配器須經校準和確認。每次使用前後,均要對分配器的管道系統進行沖洗,在分裝無菌培養基前,則要採用無菌硅膠管。
固體培養基一般分裝在250ml、500ml錐形瓶中,高壓滅菌後根據需要分裝平皿或試管。
平皿:傾注平皿,應在無菌室中放置3—4h,如用塑料平皿須在35℃培養箱 中倒置30—60min。讓水蒸汽自然蒸發。
斜面:制備低層斜面分裝於試管,約占容積1/5,滅菌後趁熱斜放在細玻璃棒和木桿上,使成斜度,分裝使注意管口和瓶塞上勿沾有培養基,如沾有培養基應用布抹去,以避免污染。
高層斜面:制備高層斜面分裝於試管,約占試管容積的1/3,滅菌後趁熱放置成高層短斜面,待其凝固後應用。
分裝好的培養基或緩沖液等及時密封後必須在配製當天(2h內最佳)進行滅菌處理。液體、半固體培養基一般在高壓滅前分裝,約裝試管容積的1/3,在滅菌後還要加其他成分的液體、半固體培養基,滅菌後再分裝於滅菌試管或錐形瓶中。
培養基的滅菌:培養基的滅菌多採用高壓蒸汽滅菌,各種培養基的滅菌時間和壓力,按其成分不同而定。普通培養基採用121℃、103.42kPa滅菌15min,但容器和裝量較大時,應延長至20min。含糖培養基115℃、68.85kPa滅菌30min。含糖、血清、 雞蛋等培養基可用流動蒸汽及血清凝固器80—100℃、30min,連續3d,間歇滅菌。血清或組織液,採用低熱56—58水浴1h,連續5—6d滅菌,一些遇高溫即被破壞的物質如尿素、腹水等,可用細菌過濾器,過濾除菌。高壓滅菌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必須逐漸加熱,徹底排除滅菌器內的空氣,再逐漸升壓保持預定的壓力和時間,達到全部殺滅微生物。以上的滅菌時間和溫度要經過驗證確認,如不同類型培養基混合一起滅菌時宜採用115℃、68.85kPa滅菌30min為好。
通過無菌技術為測試制備的每一批培養基其PH在放冷至室溫(25°)後,都應測定。一個扁平的pH計用於培養基表面pH值的測定,浸入式的pH計用於液體的測定。各供應商提供的培養基的pH應該在規定的±0.2的范圍內,除非通過驗證得到更寬的范圍
注意:按配方計算培養基中各種成分的用量→稱量,(一般動作要迅速一些,因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將稱好的各種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體培養基,需要使用凝固劑,如瓊脂等,熔化時,注意攪拌,防止糊底)→調pH→滅菌(高壓蒸汽滅菌)→倒平板
1)確認培養基的成分,並精確稱量;
2)加入各個成分的順序;
3)准確調pH;
4) 適當的滅菌方法;
5)無菌條件下分裝.
Ⅳ 培養基配製成份的用量比由什麼決定
根據物料平衡計算來決定的。
培養基各成分用量的多少,大部分是根據經驗而來。但有些初級代謝產物因為它們的代謝途徑較清楚,所以根據物料平衡計算來決定。在配置培養基時要根據配方來精確計算各種營養成份的用量,還要用電子天平稱量,並遵循含量由低到高的稱量原則,針對含成分量較少的培養基,則需要嚴格按照比例配成高濃度溶液,並加入所需量的水來進行加熱使其完全溶解,才能使細胞的生長速度和效果得到保證。
Ⅵ 微生物培養基配置的基本步驟
1,配方制定,確定配置體積,計算要配製體積下的各組分需稱量的質量。
2,稱量。
3,溶解。
4,定容,用蒸餾水補加,將配製的溶液體積達到規定體積。
5,分裝。
6,消毒。
7,使用。
注,固體培養基的情況略有不同,分裝有區別。
Ⅶ 培養基怎麼配置
(1)配製母液。把培養基m的必需元素按原配方量的50倍/100倍或1000倍稱量後製成一種濃溶液,這種濃溶液叫母液在配製培養基時按比例分別量取母液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即可母液配好後貼上標簽,放在0~4℃的冰箱中可使用半年到1年,這樣傲可節省許多時間可能產生化學反應的或溶解後產生沉澱的不能放在同一個容器m配製母液要用重蒸餾水葯物要使用分析純或等級較高的化學純葯物的稱量和葯液的定容都要准確。
母液①:硫酸鎂18.5克.硝酸銨82.5克.硝酸鉀95.0克;加水定容到10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50倍,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20毫升母液
母液②:氯化鈣22.0克加水定容到5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100倍,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10毫升母液
母液③:磷酸二氫鉀8.5克加水定容到5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100倍,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10毫升母液。
母液④;乙二胺四乙酸二鈉3.73克硫酸亞鐵2.78克,加水定容到10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100倍,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10毫升母液
母液⑤:硼酸620毫克,硫酸錳2230毫克,硫酸鋅860毫克,硫酸銅2.5毫克,碘化鉀83毫克,鉬酸鈉25毫克,氯化鈷2.5毫克,加水定容到10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100信,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10毫升母液。
母液⑥:肌醇5克,甘氨酸100毫克,煙酸25毫克,鹽酸吡哆醇25毫克,鹽酸硫胺素5毫克,加水定容到500毫升,濃度為培養基的100倍,配1升培養基時量取10毫升母液
(2)配製培養基。配製每1000毫升培養基.稱取6~10克瓊:脂作凝固劑,具體按配方要求稱量,放在水浴鍋上慢慢溶解,先在量筒內放入一定量的水,按照母液順序和規定量,量取母液,當母液加完後,根據需要每升培養基再加入生長調節物質如吲哚乙酸或萘乙酸等,細胞分裂素類0.04~10毫克,細胞分裂素應用最多的是6-苄基腺嘌呤,加完後倒入已熔化的瓊脂中,每1000毫升培養基加入蔗糖30克或根據要求確定,定容到所需的體積,繼續加溫,直到瓊脂完全熔解,用鹽酸或氫氧化鈉對培養基的pH進行調節,多數培養基的pH在5.4~6.0,MS培養基的pH為5.7。
將配好的培養基趁熱倒入培養容器中,培養基占容器體積的1/4~1/3不要將培養基沾到容器壁上,否則容易被雜菌感染,然後及時加蓋,進行高壓滅菌,滅菌時要按高壓滅菌鍋的操作規程使用.在121℃、壓力111千帕下維持15~20分鍾,溫度和時間都要嚴格控制,到時間後立即切斷電源,當高壓鍋內壓力降到常壓後,開啟放氣閥,打開鍋蓋,取出滅菌好的培養基,放在接種室中培養3天,沒被感染後才能用來組織培養
Ⅷ 配置培養基計算稱量
A、培養基配置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調節pH、滅菌、倒平板,A錯誤;
B、獲得純凈培養物的關鍵是無菌操作,保證目的微生物的生長,B錯誤;
C、倒平板後平板冷卻凝固後需倒置放置,C正確;
D、培養基濺在皿底和皿蓋之間的平板不能用來做對照實驗,D錯誤.
故選:C.
Ⅸ 微生物培養基配置的基本步驟
什麼培養基啊,
一般步驟是:1、計算
2、稱量葯品,如牛肉膏、蛋白腖;
3、溶化 按照順利加入,防治沉澱產生;對於可溶性澱粉,先用少量冷水調成糊狀,再放入沸水中.瓊脂溶化溫度96℃,凝固溫度~40 ℃.
4、調pH值
5、分裝
6、加塞;
7、包紮:註明培養基的名稱、組別、配製日期;
8、滅菌 .0.1MPa,121℃,滅菌20min即可.
9、擱置斜面:斜面長度不超過試管高度的1/2左右為宜;
10、無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