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怎麼看boot配置
1. 找不到啟動菜單配置文件boot.ini
統盤恢復
C:\boot.ini
是系統啟動配置文件,如果你有多個操作系統它可以讓你
選擇啟動哪一個系統。
因為boot文件壞了,只能從C盤啟動。
你可以用WINXP系統盤恢復
修改Boot.ini文件
Windows XP主要依賴Boot.ini文件來確定計算機在重啟(引導)過程中顯示的可供選取的操作系統類別。Boot.ini在預設狀態下被設定為隱含和系統文件屬性, 並且被標識為只讀文件。
您近來是否不斷對Boot.ini文件進行修改?為確保在Windows Explorer中看到Boot.ini文件而開啟Folder Options(文件夾選項)並在View(查看)菜單上選擇Show hidden files and folders(顯示隱含文件和文件夾)命令的繁冗操作是否已令您感到厭倦?更有甚者, 您是否曾在對該文件進行編輯前忘記過先行取消其所具備的只讀屬性?
您可藉助命令行工具Bootcfg.exe對Boot.ini文件執行編輯操作。您可針對系統等待時間(Windows在選擇預設操作系統前所等候的時間)進行修改, 並在現有基礎上添加新的供選項目。
如需啟動Bootcfg.exe工具, 請依次執行下列操作步驟:
依次點擊Start(開始)和Run(運行), 並在Run(運行)對話框內輸入cmd。
在命令行狀態下輸入bootcfg.exe。
執行bootcfg.exe /?命令以查看相關參數功能。
來自微軟中國
當我們在電腦中安裝了多系統(如Windows 98和Windows XP)之後,每次啟動計算機時都會出現一個系統引導菜單,在此選擇需要進入的系統後回車即可。這個引導程序名為Boot.ini,在安裝Windows 2000(XP)時程序自動被安裝,使用它我們可以輕松對電腦中的多系統進行引導,還可以通過該引導文件,設置個性化的啟動菜單。
--------------------------------------------------------------------------------
當我們在電腦中安裝了多系統(如Windows 98和Windows XP)之後,每次啟動計算機時都會出現一個系統引導菜單,在此選擇需要進入的系統後回車即可。這個引導程序名為Boot.ini,在安裝Windows 2000(XP)時程序自動被安裝,使用它我們可以輕松對電腦中的多系統進行引導,還可以通過該引導文件,設置個性化的啟動菜單。
Boot.ini文件位於C盤根目錄下,是一個隱藏文件,在「運行」中輸入「c:\boot.ini」即可啟動該文件(如圖1)。
圖1
1.自定義延遲時間
延遲時間是系統啟動引導菜單後在設定的延遲時間內用戶沒有進行任何操作時,進入默認的操作系統。系統默認的延遲時間為30秒。如果感覺默認的延遲時間過長,可以輸入自己需要的延時時間,如10秒。設置時,首先打開Boot.ini文件(注意要去掉該文件的隱藏、只讀屬性),隨後在[boot loader]欄位下找到「timeout=」語句,將其中的30,改為10即可。我們還可以在「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中對其進行修改。在「開始/運行」中鍵入「Msconfig」命令,在彈出的「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中單擊「Boot.ini」標簽(如圖2),在「Boot.ini」界面中的「超時XX秒」項中輸入需要的延時時間即可。
圖2
2.自定義顯示內容
在多系統啟動時,有一個操作系統選擇列表,這些列表顯示的是電腦中所有操作系統的名稱,如: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我們可以對這些顯示內容進行修改,載入一些個性化的設置。打開「boot.ini」文件,找到[operating systems]欄位,該欄位是顯示當前操作系統列表,其格式為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3)\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後面引號中的部分就是系統啟動時顯示的內容,只要將引號中的這些內容更改為自己需要的文字即可(如圖1)。
3.定義默認啟動系統
安裝了多系統後,Boot.ini會將其中一個系統設置為默認啟動系統,如Windows XP,在超過延遲時間後將自動引導默認的系統啟動。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將默認的啟動系統更改為其它的系統(如Windows 98)。更改時首先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在系統屬性對話框中單擊「高級」選項,隨後在下面的「啟動和故障恢復」項中選擇「設置」按鈕,彈出一個「啟動和故障恢復」對話框(如圖3)。單擊「系統啟動」項中的默認操作系統下拉菜單,選擇一個需要的系統,單擊「確定」即可。
圖3
4.載入啟動參數,更改啟動畫面
Boot.ini在引導多系統啟動時提供了很多的參數命令,這些啟動參數可以得到不同的啟動效果。Boot.ini在默認的情況下載入的是/fastdetect參數,表示啟動時不檢查串列口和並行口。其實我們可以更改為其它參數,更改時首先在「Boot.ini」中選擇需要更改的系統列表,隨後將該系統中的參數/fastdetect改為相應的參數值即可。以後再啟動該系統就會載入一些設置信息或畫面。我們以可以在「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中對一些參數進行設置,切換到「Boot.ini」選項,先選中需要更改的系統,隨後在「啟動選項」下端勾選需要的啟動參數即可。在此對幾個常用參數加以說明。
/SAFEBOOT:安全啟動,只啟動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afeBoot中的驅動程序和服務,其後可跟三個參數Minimal、Network或Dsrepair。Minimal和Network允許在網路連接下啟動系統。而Dsrepair要求系統從備份設備中調入活動目錄的設置。還有一個選項是Minimal(AlternateShell),它讓系統調入由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afeBoot\AlternateShell指定的SHELL程序,而不使用默認的Explorer。
/NOGUIBOOT:不載入VGA驅動程序,也就不會顯示啟動過程和失敗時的藍屏信息。
/BOOTLOG:將日誌寫入Nnbtlog.txt文件。
/BASEVIDEO:使用標准VGA方式啟動,這種方式主要用於顯示驅動程序失效時。
/SOS:在調入驅動程序名時顯示它的名稱,因驅動問題而無法啟動時使用比較好。
通過以上設置我們就可以輕松設置啟動菜單了
來自PCHOME
boot.ini文件丟失怎麼辦?
問:我的電腦安裝的是Windows 2000專業版,在啟動時顯示「boot.ini非法」,然後從Winnt下啟動已經有好幾周了,但是在Windows 2000的「系統特性」的「高級」里,「啟動和故障恢復」不能點擊,提示「無法打開C:\boot.ini文件。無法更改操作系統及超時設置。」,我的機器裝的是兩塊昆騰火球10代硬碟,一塊硬碟裝的是這個Windows 2000,另一塊硬碟裝的是Win98,都是單獨安裝的,近來出現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答:這是由於您的安裝了Windows 98的那塊硬碟上的C盤上boot.ini文件丟失造成的,對於此文件的丟失,您可以採用自己動手自建文件的方法來解決。您可以在C盤根目錄下新建一個記事本文件,打開後輸入以下語句: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1)disk(1)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C:\ = "Microsoft Windows"
然後把此文件保存為boot.ini文件即可。
2. 怎樣運用CMD(系統命令)查看電腦配置
1.查看磁碟信息:freedisk 可以查看每一個盤的剩餘空間
wmic diskdrive
可以看出來牌子和大小.
Wmic logicaldisk
可以看到有幾個盤,每一個盤的文件系統和剩餘空間
wmic volume
每個盤的剩餘空間量,其實上一個命令也可以查看的
fsutil volume diskfree c:
這個命令查看每一個卷的容量信息是很方便
2.CPU信息
wmic cpu
上面顯示的有位寬,最大始終頻率, 生產廠商,二級緩存等信息
3.內存信息
wmic memorychip
可以顯示出來三條內存,兩條256,一條1G的,速度400MHz
4.BIOS信息
wmic bios
主板型號
BIOS 版本
某台伺服器的 systeminfo 命令結果
Host Name: WIN669
OS Name: Microsoft(R) Windows(R)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OS Version: 5.2.3790 Service Pack 2 Build 3790
OS Manufacturer: Microsoft Corporation
OS Configuration: Standalone Server
OS Build Type: Multiprocessor Free
Registered Owner: www.ctohome.com
Registered Organization: www.ctohome.com
Proct ID: 69712-650-4804041-45439
Original Install Date: 2/21/2012, 7:41:25 PM
System Up Time: N/A
System Manufacturer: RackableSystems
System Model: 99-02-08062
System Type: X86-based PC
Processor(s): 4 Processor(s) Installed.
[01]: x86 Family 6 Model 15 Stepping 11 GenuineIntel~2327 Mhz
[02]: x86 Family 6 Model 15 Stepping 11 GenuineIntel~2327 Mhz
[03]: x86 Family 6 Model 15 Stepping 11 GenuineIntel~2327 Mhz
[04]: x86 Family 6 Model 15 Stepping 11 GenuineIntel~2327 Mhz
BIOS Version: INTEL - 0
Windows Directory: C:\WINDOWS
System Directory: C:\WINDOWS\system32
Boot Device: \Device\HarddiskVolume1
System Locale: en-us;English (United States)
Input Locale: en-us;English (United States)
Time Zone: (GMT-08:00) Pacific Time (US & Canada)
Total Physical Memory: 4,096 MB
Available Physical Memory: 3,790 MB
Page File: Max Size: 5,968 MB
Page File: Available: 5,844 MB
Page File: In Use: 124 MB
Page File Location(s): C:\pagefile.sys
Domain: WORKGROUP
Logon Server: \\WIN669
Hotfix(s): 309 Hotfix(s) Installed.
[01]: File 1
[02]: File 1
[03]: File 1
Network Card(s): 1 NIC(s) Installed.
[01]: Intel(R) PRO/1000 EB Network Connection with I/O Acceleration
Connection Name: Local Area Connection 4
DHCP Enabled: No
IP address(es)
3. uboot201407如何查看從哪啟動SD卡還是EMMC
Arm板系統文件一般有三個——bootloader(uboot)、kernel(uImage)及根文件系統(rootfs)。在arm板上電後,按uboot->kernel->rootfs的順序依次啟動。由於開發板上有多種存儲介質,三個文件可以放在任何可以存儲的介質上,因此也就導致文件的多種啟動方式。本文就來討論,以上三個文件對應不通存放位置的不同啟動配置。
一般開發板上會有flash(Nor or NAND),mmc,emmc,sd卡等。系統文件可以燒寫在其中的任意一種上,因此也就對應不通的啟動。在開發過程中,有時經常需要改動內核,或者修改應用程序,如果每次都修改後都重新燒寫到板上的存儲介質,會比較麻煩。因此,為方便調試,uImage和rootfs還可以從網路啟動,即nfs啟動。但uboot只能從板上介質啟動。
啟動過程其實是先將要啟動的文件從存儲位置拷貝到內存空間,再在內存中運行。因此所謂不同位置啟動,也就是從不同位置拷貝而已。
下面我們以開發板啟動為例,分別介紹三個文件從不同位置啟動的過程方法。我使用的開發板上有emmc和兩個sd卡。我們按照啟動順序,依次介紹。
首先是uboot啟動。Uboot是三個系統文件中第一個啟動的,對它的拷貝工作由cpu中的固件決定。固件中支持從幾個位置拷貝uboot,它就能存放在幾個位置上。至於每次啟動具體從其中的哪裡開始,硬體撥碼開關決定,對應撥碼在開發板手冊上能查到。啟動之前,先將uboot的二進制文件拷貝到對應介質。有兩種不同方法燒寫,如下:
1. uboot二進制文件拷貝到emmc,是通過晶元供應商的下載工具軟體燒寫完成;
2. 拷貝到sd卡是在linux下,通過dd命令完成的。
燒寫完成後,將啟動撥碼撥到對應位置即可啟動uboot。
然後介紹kernel文件(uImange)和rootfs的啟動。如上所述,uImage和rootfs可以從emmc、sd卡或nfs拷貝到內核啟動。具體的啟動位置由uboot中的參數傳遞的內容決定。這些參數的內容在uboot中有寫死的值,也可以在uboot啟動階段進入到命令輸入界面,修改這些參數的值,來改變啟動位置。(作者:圍補)
進入uboot命令界面後,輸入如下一段命令,修改啟動參數,並重啟。
setenv loadaddr 0x10800000
setenv bootargs_base 'setenv bootargsconsole=ttymxc0,115200'
setenv bootargs_mmc 'setenv bootargs${bootargs} root=/dev/mmcblk0p1 rootwait rw video=mxcfb1:dev=ldb,LDB-XGA,if=RGB666video=mxcfb0:dev=hdmi,1920x1080M@60,if=RGB24 ip=dhcp'
setenv bootcmd_mmc 'run bootargs_basebootargs_mmc;mmc dev 1;mmc read ${loadaddr} 0x800 0x2000;bootm'
setenv bootcmd 'run bootcmd_mmc'
saveenv
run bootcmd
命令輸入完後,重啟開發板,即可按照上述命令中設置的參數來啟動系統。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uboot階段輸入的啟動參數的意義,以便讀者自己修改相關內容,讓板子從自己需要的位置啟動。
首先介紹幾個命令。是在上面看到最多的setenv命令,該命令使用來設置或刪除某個環境變數的。當setenv後面只帶一個參數,該參數必須為已有的變數名,輸入命令回車後該變數即被刪除;當setenv後面有多個參數,將把其後第一個參數作為環境變數,後面其他參數作為該變數的值或內容。
第二個要解釋的命令mmc。在uboot命令界面中敲入mmc,回車,能夠看到其多個用法:
Usage:
mmc read addr blk# cnt
mmc write addr blk# cnt
mmc erase blk# cnt
mmc rescan
mmc part - lists available partition on currentmmc device
mmc dev [dev] [part] - show or set current mmcdevice [partition]
mmc bootpart [dev] [part] - show or set bootpartition
mmc list - lists available devices
解釋一下其中幾個用法:
mmc read addr blk# cnt 用來將硬碟(emmc/sd)中的內容讀取到內存中。其中addr指內存中的目標位置起始地址,blk#指被拷貝內容起始存儲塊的塊號,cnt指要被拷貝的塊數。一般每個塊的大小為512byte。
mmc dev [dev] [part] - show or set current mmc device [partition] 顯示或設置當前設備。命令mmc dev即為顯示當前是哪個device;mmc dev #意為設置「#」為當前設備。
第三個命令saveenv是保存環境變數的意思。環境變數設置後,使用該指令保存,下次重啟時會按照上次保存的設置啟動,就不用再次設置了。
最後,run命令比較明顯,「運行」的意思。一般加在某內容為可執行命令的變數前。
再來說明一下變數。在上述參數設置命令中,參數bootargs和bootcmd是uboot的參數,其功能和名稱不能被改變,其他都是用戶自定義的變數,可以改變其名稱。其中bootargs代表由uboot傳給內核的參數;bootcmd是uboot啟動時,系統自動載入的命令序列。如果設置了啟動參數後,想讓系統下次自動按照本次設置的方式啟動,則一定要把拷貝和啟動內核的語句設置為bootcmd的值,否則下次啟動無法自動載入並啟動內核。(作者圍補)
介紹完重要的命令及uboot環境變數後,我們再來看上面的啟動參數設置命令行:
setenv loadaddr 0x10800000
setenv bootargs_base 'setenv bootargsconsole=ttymxc0,115200'
setenv bootargs_mmc 'setenv bootargs${bootargs} root=/dev/mmcblk0p1 rootwait rwvideo=mxcfb1:dev=ldb,LDB-XGA,if=RGB666video=mxcfb0:dev=hdmi,1920x1080M@60,if=RGB24 ip=dhcp'
setenv bootcmd_mmc 'run bootargs_basebootargs_mmc;mmc dev 1;mmc read ${loadaddr} 0x800 0x2000;bootm'
setenv bootcmd 'run bootcmd_mmc'
saveenv
run bootcmd
按照上面對命令和參數的講解,做一些變數的替換之後,可以看到,此處只做了兩件事,一是設置環境變數bootargs的值,二是設置bootcmd的值,並保存。其中bootargs的值傳遞給內核,用來初始化一些設備和啟動rootfs;bootcmd的值用來啟動內核,即自動載入的命令序列。(最後一句run bootcmd是啟動,不再是設置命令了。)
對上述命令中,採用如此多自定義變數的原因是,有些調試工具命令行輸入不能過長,因此用中間自定義變數縮短一次性輸入的命令行長度。我們將不必要的自定義變數做替換掉,然後來分析其內容。
setenv bootargs console=ttymxc0,115200root=/dev/mmcblk0p1 rootwait rw video=mxcfb1:dev=ldb,LDB-XGA,if=RGB666 video=mxcfb0:dev=hdmi,1920x1080M@60,if=RGB24ip=dhcp
setenv bootcmd 'mmc dev 1;mmc read0x10800000 0x800 0x2000;bootm'
saveenv
run bootcmd
將自定義變數替代掉後,能看到,參數設置其實就是做了對兩個系統環境變數賦值的工作。下面具體分析各變數值得內容。
對bootargs的賦值,對要是跟rootfs啟動相關。內容是一個很大的字元串,不同項之間由空格隔開,也可以把由空格隔開的多項看做是多個參數。
第一項是console=ttymxc0,115200是選擇操作台,並設置波特率。
中間幾項root=/dev/mmcblk0p1 rootwait rw,是對rootfs啟動位置設置root=/dev/mmcblk0p1是指從設備mmcblk0的p1分區掛載rootfs。那麼mmcblk0到底是哪個設備呢?由於文件系統的掛載是在kernel啟動後進行的,而內核啟動後會安裝linux的分配方式給現有設備分配名稱,因此可對應區分設備。我使用的開發板上,emmc即為mmcblk0設備,sd安裝掛載順序依次後排。如果多個卡槽在系統啟動前都插上了sd卡,系統會安裝sd卡槽所在介面號依次分配設備名稱號。比如,兩個sd卡槽,slot2和slot3(對應匯流排號),只插一個sd開始,無論在哪個槽都是mmcblk1;但兩個都插上sd時,在slot2中的是mmcblk1,slot3中的則是mmcblk2。Ok,至此,從哪個設備掛載rootfs已經很清楚了。後面兩個參數,rw是聲明啟動許可權,即以讀寫方式啟動;rootwait是指等待設備/dev/mmcblk0p1設備就緒後才嘗試掛載rootfs。如果沒有此參數,linux內核啟動時可能會在存儲設備尚未就緒是就嘗試掛載rootfs,此時肯定掛載失敗,那麼啟動也就失敗了。
最後的幾個參數,video=mxcfb1:dev=ldb,LDB-XGA,if=RGB666video=mxcfb0:dev=hdmi,1920x1080M@60,if=RGB24 ip=dhcp,是做一些設備初始化的,主要是對視頻設備和網路,對不需要視頻設備的嵌入式系統可以不設置此項,ip也可以單獨設置。
然後是第二個環境變數bootcmd的設置,主要跟kernel啟動相關。
setenv bootcmd 'mmc dev 1;mmc read0x10800000 0x800 0x2000;bootm'
設置bootcmd內容為命令序列,用用單引號包圍,命令間由分號分隔。
按照上面對mmc命令的講解,第一個命令mmc dev 1,意思是將dev 1設置為當前設備。這里就是uImage啟動(拷貝)的位置。在我使用的開發板上,dev 1指放在卡槽slot2中的sd卡。此處由於linux內核沒有啟動,設備名稱不能按照linux分配方式確定。在我使用的開發板上,dev 2是放在卡槽slot3中的sd卡,dev3是emmc。對此句做相應修改,即可更改內核啟動位置。
mmc read 0x10800000 0x800 0x2000這句大家也應該可以明白意思了,即將存儲設備上從塊號0x800開始的0x2000個存儲塊的東西拷貝到內存0x10800000開始的空間內。
bootm也是uboot命令,用於載入uboot能辨認的操作系統映像。
4. cmd怎樣看電腦配置
看電腦配置的話,裡面有一個設置,打開控制面板以後可以觀察的到。
5. 電腦查看配置信息cmd
在cmd命令行窗口中運行systeminfo,可查詢電腦部分配置信息。
6. 在CMD(運行)如何查看電腦的配置命令多少
1、首先打開計算機左下角的[開始菜單],然後在列表中找到[運行]選項。
7. 如何用cmd命令查看電腦配置
你好!WIN+R調出運行,輸入CMD回車,然後輸入systeminfo回車即可查看電腦配置。
8. cmd查電腦配置
cmd查電腦配置?購買新電腦預裝win10系統,剛剛買回來對電腦配置一竅不通,不利於後續的使用。網上有很多方法查看電腦配置,但要使用第三方工具,比較麻煩。其實我們可以使用系統cmd進行查看,那麼cmd怎樣看電腦配置?方法很簡單,有興趣的用戶一起來和小編往下看。
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Windows+R】快捷鍵打開運行窗口,輸入「Cmd」命令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如圖:
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systeminfo」命令,按回車鍵,這時窗口會顯示載入一些電腦信息、網路信息、補丁等內容,稍等載入信息;
3、此時我們就可以看到cmd命令提示符中彈出的各種硬體信息了,非常的詳細。
上述小編和大家講解利用cmd命令來進行查看win10電腦配置的方法,操作步驟簡單且安全,不需要下載任何軟體,新手用戶一看就會!
9. cmd查看電腦配置
1、首先打開計算機左下角的[開始菜單],然後在列表中找到[運行]選項。
2、點擊打開【運行】欄目,然後點擊確定。
3、將彈出一個DirectX診斷工具對話框,提示我們是否要檢查,單擊確定。
4、進入診斷工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計算機的配置參數,如內存,顯卡,系統等。
5、然後單擊上方菜單欄中的顯示以查看每個硬體的詳細信息和驅動程序安裝。
6、單擊上面的[輸入]選項以查看當前USB設備的詳細信息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