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配置包含哪些部分
⑴ 計算機軟體配置項是什麼
1、軟體配置項(SCI):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經審批後即可稱之為軟體配置項。
2、軟體配置項包括:
(1)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2)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3)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3、軟體配置項是作為配置項識別活動的產出物,CMMI中要求有文檔化的配置項識別准則,根據准則來進行配置項識別,列出配置項列表,給與配置項唯一的編號、名稱等,並標明配置項的一些重要屬性,如:它的存儲位置、它的負責人、對應源碼語言、受控級別等。
(1)軟體配置包含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1、軟體配置相關
Babich曾經這樣說過:「協調軟體開發使得混亂達到最小的技術叫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種標識、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目的是使錯誤達到最小並最有效地提高生長率。
軟體配置管理,叫SCM,它應用於整個軟體工程過程。因為變更在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因此SCM活動的目標就是為了:
(1)標識變更;
(2)控制變更;
(3)確保變更正確地實現;
(4)向其他有關的人員報告變更。
⑵ 系統軟體配置
( 1) 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
能提供給用戶進行二次開發的 GIS 基礎平台,高級語言編譯系統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1) 錄入軟體。用於採集數據,轉換成系統可接收的格式,並按一定的數據組織形式存儲在資料庫中。錄入的數據包括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錄入的方式可通過手扶跟蹤數字化、掃描數字化、鍵盤鍵入以及從其他系統中轉換等。
2) 編輯軟體。使用人機交互的方式在圖形顯示終端上,完成對數據的修改和更新,提供刪除、插入、截取、移動、復制、旋轉、分離、合並等功能。
3) 管理軟體。將空間數據以一定的格式進行存儲和檢索,提供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泄密並且在遭受意外破壞時能進行恢復處理,能進行完整性檢查,保持數據的一致性。
4) 分析軟體。數據分析預處理軟體: 可進行坐標變換、地理內插、數據配准與糾正、數據格式轉換等。分析軟體: 可進行統計分析、預測模型、評價模型、數學規劃、決策模型等。
5) 輸出軟體。繪圖軟體、數值生成軟體等。
( 2) 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軟體
針對不同用戶、不同功能需求、不同管理和運作方式,基於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平台上的二次開發軟體,如圖 2. 5 所示。二次開發的強度愈大,用戶的使用愈簡單,愈易掌握,只有二次開發做得好的地理信息系統才會是一個成功的、實用的地理信息系統( McGrath et al. ,2006) 。
圖 2. 5 地理信息系統的軟體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的軟體平台包括 G1S 應用軟體及其他基本軟體等。軟體的配置需考慮如下方面:
1) 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本系統的需要,便於使用與開發,漢化程度高;
2) 經受過多年來大型系統建設的考驗,性能穩定可靠,價格相對合理;
3) 軟體的維護、更新、升級有保障。
⑶ 常見的軟體配置項有哪些
csci是計算機軟體配置項(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簡稱,在軟體設計文檔中經常用到。
配置與配置項
在配置管理中,「配置」和「配置項」是重要的概念,「配置」是在技術文檔中明確說明並最終組成軟體產品的功能或物理屬性。因此「配置」包括了即將受控的所
有產品特性,其內容及相關文檔,軟體版本,變更文檔,軟體運行的支持數據,以及其他一切保證軟體一致性的組成要素,相對與硬體類配置,軟體產品的「配置」
包括更多的內容並具有易變性。
受控軟體經常被劃分為各類配置項(configuraion
items,
cis),這類劃分是進行軟體配置管理的基礎和前提,cis是邏輯上組成軟體系統的各組成部分。比如一個軟體產品包括幾個程序模塊,每個
程序模塊及其相關文檔和支撐數據可能被命名為一個ci。一個系統包括的cis的數目是一個與設計密切相關的問題,關於怎樣將一個軟體系統劃分為不同的
cis將在以下有關章節中闡述,注意如果一個產品同時包括硬體和軟體部分,一般一個ci也同時包括軟體和硬體部分,一個純軟體的ci通常也稱之為軟體配置
項(csci)。本規范的ci一般指csci,軟硬體的配置管理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因為軟體更易於修改,所以軟體配置管理是一個更應該系統化的過程。
基線與基線管理
各cis隨軟體開發活動的進展,會有越來越多的部件進入受控狀態。一般地,軟體開發過程從概念演繹和需求分析開始,然後是設計,各cscis的編碼或寫
作,集成測試,最後是用戶手冊的編寫等。軟體配置管理包括了在軟體生命周期的時間分散點上對各cis進行標識並對對他們的修改進行控制的過程。在一個開發
階段結束或一組功能開發完成後,要對相應的cis進行基線化並形成各類基線。在配置管理系統中,基線就是一個ci或一組cis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時間點上
通過正式評審而進入正式受控的一種狀態,而這個過程被稱為「基線化」。每一個基線都是其下一步開發的出發點和參考點。
每個基線都將接受配置管理的嚴格控制,對其的修改將嚴格按照變更控制要求的過程進行,在一個軟體開發階段結束時,上一個基線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線內容形成下一個基線,這就是「基線管理」的過程,因此基線具有以下屬性:
通過正式的評審過程建立
基線存在於基線庫中,對基線的變更接受更高許可權的控制
基線是進一步開發和修改的基準和出發點。
一般地,第一個基線包含了通過評審的軟體需求,因此稱之為「需求基線」,通過建立這樣一個基線,受控的系統需求成為進一步軟體開發的出發點,對需求的變更被正式初始化、評估。受控的需求還是對軟體進行功能評審的基礎。
⑷ 軟體配置管理規范都包括哪些內容
軟體配置管理是貫穿軟體開發過程始終的一項工作。對於一個軟體項目來說,軟體配置管理規范至少包括以下的內容:
(1)配置項及其命名規則。
(2)配置庫文件目錄結構。
(3)角色和許可權定義。
(4)配置項變更流程。
(5)配置項發布。
(6)基線定義和基線變更。
項目中的基線有兩個方面:一是作為里程碑的基線;另一個是模塊的階段性成果基線(對工作產品而言),一般來說都要避免變更基線。對這兩種不同的基線,其影響的范圍不同,確立和變更方式也不一樣。
項目的基線變更控制委員會由客戶代表、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技術經理組成,對發布的里程碑類基線的變更必須由變更控制委員會確認並由QA進行變更記錄,所有被變更影響的配置項都需要重新同步後再次發布;而對於僅僅作為工作狀態保留的基線,一般只需要建立基線的小組確認更改並在QA進行記錄即可。
⑸ 電腦軟硬體基本配置通常包括什麼
主要包括以下六個部分: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緩存越大,速度越快。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
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
類型(如DDR2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決定其性能。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是有影響的,硬碟性能取決於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例如,SSD的讀取和寫入速度比SATA快很多,性能更優越。
5,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一般
300W就足夠一般家庭電腦用功率,500W
大部分電腦都沒有問題了),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於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
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
6,顯示器:顯示器與
主板的介面也有一定有影響,如DVI和VGA介面,DVI可以傳輸高清顯示,
視覺效果上,後者更好。
⑹ 軟體配置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軟體配置管理是貫穿軟體開發過程始終的一項工作。對於一個軟體項目來說,軟體配置管理規范至少包括以下的內容:
(1)配置項及其命名規則。
(2)配置庫文件目錄結構。
(3)角色和許可權定義。
(4)配置項變更流程。
(5)配置項發布。
(6)基線定義和基線變更。
項目中的基線有兩個方面:一是作為里程碑的基線;另一個是模塊的階段性成果基線(對工作產品而言),一般來說都要避免變更基線。對這兩種不同的基線,其影響的范圍不同,確立和變更方式也不一樣。
項目的基線變更控制委員會由客戶代表、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技術經理組成,對發布的里程碑類基線的變更必須由變更控制委員會確認並由QA進行變更記錄,所有被變更影響的配置項都需要重新同步後再次發布;而對於僅僅作為工作狀態保留的基線,一般只需要建立基線的小組確認更改並在QA進行記錄即可。
⑺ 軟體配置的簡介
一般認為: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經審批後即可稱之為軟體配置項。 軟體配置項包括:
①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②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③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什麼是軟體配置項?一般認為: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經審批後即可稱之為軟體配置項。 軟體配置項包括: –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在軟體建立時變更是不可避免,而變更更回劇了項目中軟體工程師間的混亂。之所以產生混亂,是因為在進行變更前沒有仔細分析,或沒進行變更控制。Babich曾經這樣說過:「協調軟體開發使得混亂達到最小的技術叫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種標識、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目的是使錯誤達到最小並最有效地提高生長率。
⑻ 硬體配置和軟體配置分別是什麼
1、硬體配置:表示負載均衡產品的硬體基本配置,如CPU、內存、硬碟等參數的指標。
2、軟體配置: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
1、硬體配置包括:CPU,硬碟,內存,主板,顯卡等。
2、軟體配置包括:
(1)、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2)、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3)、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8)軟體配置包含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軟體配置管理過程
配置管理是通過技術或行政手段對軟體產品及其開發過程和生命周期進行控制、規范的一系列措施。
配置管理的目標是記錄軟體產品的演化過程,確保軟體開發者在軟體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都能得到精確的產品配置。
配置管理過程是對處於不斷演化、完善過程中的軟體產品的管理過程。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軟體產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控性,使產品極大程度地與用戶需求相吻合。通過控制、記錄、追蹤對軟體的修改和每個修改生成的軟體組成部件來實現對軟體產品的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