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類型有那兩種
1. 存儲分類有哪些 什麼SAN/NAS之類的
SAN、NAS、DAS、FC、ISCSI、FC-SAN、IP-SAN等並不是同一類別的概念。SCSI、FC、NAS、ISCSI等概念指的是存儲設備類型,DAS、NAS、SAN等指的是存儲系統的網路結構。存儲設備類型是指通過採用SCSI、FC、TCP/IP,ISCSI等介面類型、數據傳輸協議、以及不同數據存儲介質的存儲設備。常見的存儲設備類型可為SCSI存儲、NAS存儲、FC存儲、iSCSI存儲和磁帶存儲。
2. 數據的儲存結構主要有哪兩種有什麼主要區別
數據的儲存結構主要有: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主要區別
一、存儲單元的連續性不同
鏈式存儲結在構計算機中用一組任意的存儲單元存儲線性表的數據元素(這組存儲單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
順序存儲結構在計算機中用一組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依次存儲線性表的各個數據元素。
二、優缺點不同
空間上
順序比鏈式節約空間。是因為鏈式結構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指針存儲域。
存儲操作上:
順序支持隨機存取,方便操作
插入和刪除上:
鏈式的要比順序的方便(因為插入的話順序表也很方便,問題是順序表的插入要執行更大的空間復雜度,包括一個從表頭索引以及索引後的元素後移,而鏈表是索引後,插入就完成了)
三、適用方向不同
鏈式存儲適用於在較頻繁地插入、刪除、更新元素時,而順序存儲結構適用於頻繁查詢時使用。
3. 存儲設備主要有哪幾種
硬碟:
硬碟是用來存儲數據的倉庫。看到「硬碟」這個名字,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硬碟外面看起明明是個盒子為什麼叫個「盤」呢?這是因為傳統的機械硬碟(HDD)盒子般的外表下藏著一張(或者幾張)盤子的「心」。我們存在電腦上的數據都在這些盤子里,這些盤子的學名叫「磁碟」。磁碟上方有一個名叫「磁頭」的部件,當電腦從磁碟上存讀數據的時候,「磁頭」就會與「磁碟」摩擦摩擦,魔鬼般的步伐…當然不是真的「摩擦」,它們之間是通過「心靈(電磁)感應」實現交流的。傳統的機械硬碟容量已經從G時代步入了T時代,它的量價比(存儲容量/價格)是最大的(嗯,給日本大姐姐們安家很合適)。
固態硬碟(SSD)是近幾年漸漸被普及的新產品,相比HDD來說,固態硬碟的這個「盤」字就有點名不副實了。SSD用快閃記憶體替代了HDD的「磁碟」來作為存儲介質,直接通過電流來寫入、讀取數據,摒棄了HDD中的機械操作過程,並且SSD的讀和寫可以將一個完整數據拆成多份,在主控的控制下並行操作,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讀寫的吞吐量。一般來說固態硬碟的隨機存取速度(讀取大量小文件)比HDD快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持續存取速度(一次讀取一個大文件)也比HDD快一倍以上。不過相對HDD來說,SSD還是硬碟界的高富帥,相同容量的SSD的售價可以買十幾塊同容量的HDD。
U盤、SD卡、MiniSD卡和各種卡:
這幾類產品都是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的常用存儲設備,不過相比SSD而言,存儲容量較小(人家身材好嘛),也沒有復雜的主控電路實現數據的並行寫入,所以存取速度上比SSD慢不少。 U盤的英文名是「USB flash disk」,名字中有個「USB」,顧名思義,這種「盤」經常與電腦上的USB介面插來插去,一般用來做數據中轉站。
4. 在C語言中,存儲類別包括
四種變數存儲類型。說明符如下:
auto static extern register
一、auto
auto稱為自動變數。
局部變數是指在函數內部說明的變數(有時也稱為自動變數)。用關鍵字auto進
行說明, 當auto省略時, 所有的非全程變數都被認為是局部變數, 所以auto實際上
從來不用。
二、static
static稱為靜態變數。根據變數的類型可以分為靜態局部變數和靜態全程變數。
1. 靜態局部變數
它與局部變數的區別在於: 在函數退出時, 這個變數始終存在, 但不能被其它
函數使用, 當再次進入該函數時, 將保存上次的結果。其它與局部變數一樣。
2. 靜態全程變數
Turbo C將大型程序分成若干獨立模塊文件分別編譯, 然後將所有模塊
的目標文件連接在一起, 從而提高編譯速度, 同時也便於軟體的管理和維護。靜態
全程變數就是指只在定義它的源文件中可見而在其它源文件中不可見的變數。它與
全程變數的區別是: 全程變數可以再說明為外部變數(extern), 被其它源文件使用,
而靜態全程變數卻不能再被說明為外部的, 即只能被所在的源文件使用。
三、extern
extern稱為外部變數。為了使變數除了在定義它的源文件中可以使用外, 還要
被其它文件使用。因此, 必須將全程變數通知每一個程序模塊文件, 此時可用
extern來說明。
四、register
register稱為寄存器變數。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5. 常見存儲器一般分為哪兩個類型
兩個都對。要看根據什麼分類了,一個按照結構分,一個按照存儲特點分。
你的機子裡面一定裝有內存,就是主存.而硬碟,可移動磁碟,光碟等就屬於外存
6. 存儲器可分為哪三類
存儲器不僅可以分為三類。因為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存儲器可分為不同種類。常見的分類方法如下。
一、按存儲介質劃分
1. 半導體存儲器:用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存儲器。
2. 磁表面存儲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儲器。
二、按存儲方式劃分
1. 隨機存儲器:任何存儲單元的內容都能被隨機存取,且存取時間和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無關。
2. 順序存儲器:只能按某種順序來存取,存取時間和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有關。
三、按讀寫功能劃分
1. 只讀存儲器(ROM):存儲的內容是固定不變的,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的半導體存儲器。
2. 隨機讀寫存儲器(RAM):既能讀出又能寫入的存儲器。
二、選用各種存儲器,一般遵循的選擇如下:
1、內部存儲器與外部存儲器
一般而言,內部存儲器的性價比最高但靈活性最低,因此用戶必須確定對存儲的需求將來是否會增長,以及是否有某種途徑可以升級到代碼空間更大的微控制器。基於成本考慮,用戶通常選擇能滿足應用要求的存儲器容量最小的微控制器。
2、引導存儲器
在較大的微控制器系統或基於處理器的系統中,用戶可以利用引導代碼進行初始化。應用本身通常決定了是否需要引導代碼,以及是否需要專門的引導存儲器。
3、配置存儲器
對於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片上系統(SoC),可以使用存儲器來存儲配置信息。這種存儲器必須是非易失性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大多數情況下,FPGA採用SPI介面,但一些較老的器件仍採用FPGA串列介面。
4、程序存儲器
所有帶處理器的系統都採用程序存儲器,但是用戶必須決定這個存儲器是位於處理器內部還是外部。在做出了這個決策之後,用戶才能進一步確定存儲器的容量和類型。
5、數據存儲器
與程序存儲器類似,數據存儲器可以位於微控制器內部,或者是外部器件,但這兩種情況存在一些差別。有時微控制器內部包含SRAM(易失性)和EEPROM(非易失)兩種數據存儲器,但有時不包含內部EEPROM,在這種情況下,當需要存儲大量數據時,用戶可以選擇外部的串列EEPROM或串列快閃記憶體器件。
6、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
存儲器可分成易失性存儲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儲器,前者在斷電後將丟失數據,而後者在斷電後仍可保持數據。用戶有時將易失性存儲器與後備電池一起使用,使其表現猶如非易失性器件,但這可能比簡單地使用非易失性存儲器更加昂貴。
7、串列存儲器和並行存儲器
對於較大的應用系統,微控制器通常沒有足夠大的內部存儲器。這時必須使用外部存儲器,因為外部定址匯流排通常是並行的,外部的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也將是並行的。
8、EEPROM與快閃記憶體
存儲器技術的成熟使得RAM和ROM之間的界限變得很模糊,如今有一些類型的存儲器(比如EEPROM和快閃記憶體)組合了兩者的特性。這些器件像RAM一樣進行讀寫,並像ROM一樣在斷電時保持數據,它們都可電擦除且可編程,但各自有它們優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器
7. 存儲的分類有哪幾種並簡單進行描述
四種變數存儲類型。說明符如下:
auto static extern register
一、auto
auto稱為自動變數。
局部變數是指在函數內部說明的變數(有時也稱為自動變數)。用關鍵字auto進
行說明, 當auto省略時, 所有的非全程變數都被認為是局部變數, 所以auto實際上
從來不用。
二、static
static稱為靜態變數。根據變數的類型可以分為靜態局部變數和靜態全程變數。
1. 靜態局部變數
它與局部變數的區別在於: 在函數退出時, 這個變數始終存在, 但不能被其它
函數使用, 當再次進入該函數時, 將保存上次的結果。其它與局部變數一樣。
2. 靜態全程變數
Turbo C將大型程序分成若干獨立模塊文件分別編譯, 然後將所有模塊
的目標文件連接在一起, 從而提高編譯速度, 同時也便於軟體的管理和維護。靜態
全程變數就是指只在定義它的源文件中可見而在其它源文件中不可見的變數。它與
全程變數的區別是: 全程變數可以再說明為外部變數(extern), 被其它源文件使用,
而靜態全程變數卻不能再被說明為外部的, 即只能被所在的源文件使用。
三、extern
extern稱為外部變數。為了使變數除了在定義它的源文件中可以使用外, 還要
被其它文件使用。因此, 必須將全程變數通知每一個程序模塊文件, 此時可用
extern來說明。
四、register
register稱為寄存器變數。
8. C語言中變數的存儲類型有哪幾種,存儲方式哪幾種謝嘍
在C語言中,對變數的存儲類型說明有以下四種:
1、auto 自動變數
2、register 寄存器變數
3、extern 外部變數
4、static 靜態變數
所謂存儲類型是指變數佔用內存空間的方式,也稱為存儲方式。
變數的存儲方式可分為「靜態存儲」和「動態存儲」兩種。
1、靜態存儲變數通常是在變數定義時就在存儲單元並一直保持不變,直至整個程序結束。
2、動態存儲變數是在程序執行過程中,使用它時才分配存儲單元,使用完畢立即釋放。典型的例子是函數的形式參數,在函數定義時並不給形參分配存儲單元,只是在函數被調用時,才予以分配,調用函數完畢立即釋放。
如果一個函數被多次調用,則反復地分配、釋放形參變數的存儲單元。從以上分析可知,靜態存儲變數是一直存在的,而動態存儲變數則時而存在時而消失。
(8)存儲類型有那兩種擴展閱讀:
變數根據定義的位置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域,作用域可分為6種:全局作用域,局部作用域,語句作用域,類作用域,命名空間作用域和文件作用域。
一、從作用域看:
1、全局變數具有全局作用域。全局變數只需在一個源文件中定義,就可以作用於所有的源文件。當然,其他不包含全局變數的定義的源文件需要用extern關鍵字再次聲明這個全局變數。
2、靜態局部變數具有局部作用域,它只被初始化一次,自從第一次被初始化直到程序運行結束一直存在,它和全局變數的區別在於全局變數對所有函數都是可見的,而靜態局部變數只對定義自己的函數體始終可見。
3、局部變數也只有局部作用域,它是自動對象(auto),它在程序運行期間不是一直存在,而是只在函數執行期間存在,函數的一次調用執行結束後,變數被撤銷,其所佔用的內存也被收回。
4、靜態全局變數也具有全局作用域,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在於如果程序包含多個文件的話,它作用於定義它文件里,不能作用到其他文件里,即被static關鍵字修飾過的變數具有文件作用域。這樣即使兩個不同的源文件都定義了相同名字的靜態全局變數,它們也是不同的變數。
二、從分配空間看:
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都在靜態存儲區分配空間,而局部變數在棧里分配空間。
全局變數本身就是靜態存儲方式,靜態全局變數當然也是靜態存儲方式。這兩者在存儲方式上並無不同。這兩者的區別雖在於非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是整個源程序,當一個源程序由多個源文件組成時,非靜態的全局變數在各個源文件中都是有效的。
而靜態全局變數則限制了其作用域,即只在定義該變數的源文件內有效,在同一個源程序的其他源文件中不能使用它。由於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局限於一個源文件內,只能為該源文件內的函數公用,因此可以避免在其他源文件中引起錯誤。
1、靜態變數會放在程序的靜態數據存儲區(全局可見)中,這樣可以在下一次調用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原來的賦值。這一點是它與堆棧變數和堆變數的區別。
2、變數用static告知編譯器,自己僅僅在變數的作用范圍內可見。這一點是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變數-存儲類型
9. 存儲器可分為哪兩種
存儲器可分為即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簡稱內存和外存。
內存是直接受CPU控制與管理的並只能暫存數據信息的存儲器,外存可以永久性保存信息的存儲器。存於外存中的程序必須調入內存才能運行,內存是計算機工作的舞台。內存與外存的區別是:內存只能暫存數據信息,外存可以永久性保存數據信息;
外存不受CPU控制,但外存必須藉助內存才能與CPU交換數據信息;內存的訪問速度快,外存的訪問速度慢。內存可分為:RAM與ROM。RAM的特點是:可讀可寫,但斷電信息丟失。ROM用於存儲BIOS。外存有:磁碟(軟盤和硬碟)、光碟、U盤(電子盤)。
(9)存儲類型有那兩種擴展閱讀:
構成存儲器的存儲介質,目前主要採用半導體器件和磁性材料。存儲器中最小的存儲單位就是一個雙穩態半導體電路或一個CMOS晶體管或磁性材料的存儲元,它可存儲一個二進制代碼。由若干個存儲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然後再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器。
一個存儲器包含許多存儲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可存放一個位元組。每個存儲單元的位置都有一個編號,即地址,一般用十六進製表示。一個存儲器中所有存儲單元可存放數據的總和稱為它的存儲容量。
假設一個存儲器的地址碼由20位二進制數(即5位十六進制數)組成,則可表示220,即1M個存儲單元地址。每個存儲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組,則該存儲器的存儲容量為1KB。
10. 存儲器的類型
根據存儲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存儲器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1、按存儲介質分類:半導體存儲器:用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存儲器。磁表面存儲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儲器。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存儲器的相關知識。
存儲器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掉電後存儲信息就會丟失,另一類是掉電後存儲信息依然保留,前者專業術語稱之為「易失性存儲器」,後者稱之為「非易失性存儲器」。
1 RAM
易失性存儲器的代表就是RAM(隨機存儲器),RAM又分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和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
SRAM
SRAM保存數據是靠晶體管鎖存的,SRAM的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但SRAM速度較快,所以一般被用作Cashe,作為CPU和內存之間通信的橋梁,例如處理器中的一級緩存L1 Cashe, 二級緩存L2 Cashe,由於工藝特點,SRAM的集成度不是很高,所以一般都做不大,所以緩存一般也都比較小。
DRAM
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保存數據靠電容充電來維持,DRAM的應用比SRAM更普遍,電腦裡面用的內存條就是DRAM,隨著技術的發展DRAM又發展為S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DDR SDRAM(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SDRAM只在時鍾的上升沿表示一個數據,而DDR SDRAM能在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表示一個數據。
DDR又發展為DDR2,DDR3,DDR4,在此基礎上為了適應移動設備低功耗的要求,又發展出LPDDR(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SDRAM),對應DDR技術的發展分別又有了LPDDR2, LPDDR3, LPDDR4。
目前手機中運行內存應用最多的就是 LPDDR3和LPDDR4,主流配置為3G或4G容量,如果達到6G或以上,就屬於高端產品。
2 ROM
ROM(Read Only Memory)在以前就指的是只讀存儲器,這種存儲器只能讀取它裡面的數據無法向裡面寫數據。所以這種存儲器就是廠家造好了寫入數據,後面不能再次修改,常見的應用就是電腦里的BIOS。
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ROM也可以寫數據,但是名字保留了下來。
ROM中比較常見的是EPROM和EEPROM。
EPROM
EPROM(Easerable Programable ROM)是一種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後即可進行再編程的ROM內存,寫入前必須先把裡面的內容用紫外線照射IC上的透明視窗的方式來清除掉。這一類晶元比較容易識別,其封裝中包含有「石英玻璃窗」,一個編程後的EPROM晶元的「玻璃窗」一般使用黑色不幹膠紙蓋住, 以防止遭到紫外線照射。
EPROM (Easerable Programable ROM)
EPROM存儲器就可以多次擦除然後多次寫入了。但是要在特定環境紫外線下擦除,所以這種存儲器也不方便寫入。
EEPROM
EEPROM(Eelectrically Easerable Programable ROM),電可擦除ROM,現在使用的比較多,因為只要有電就可擦除數據,再重新寫入數據,在使用的時候可頻繁地反復編程。
FLASH
FLASH ROM也是一種可以反復寫入和讀取的存儲器,也叫快閃記憶體,FLASH是EEPROM的變種,與EEPROM不同的是,EEPROM能在位元組水平上進行刪除和重寫而不是整個晶元擦寫,而FLASH的大部分晶元需要塊擦除。和EEPROM相比,FLASH的存儲容量更大。
FLASH目前應用非常廣泛,U盤、CF卡、SM卡、SD/MMC卡、記憶棒、XD卡、MS卡、TF卡等等都屬於FLASH,SSD固態硬碟也屬於FLASH。
NOR FLAHS & NAND FLASH
Flash又分為Nor Flash和Nand Flash。
Intel於1988年首先開發出Nor Flash 技術,徹底改變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統天下的局面;隨後,1989年,東芝公司發表了Nand Flash 結構,強調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有更高的性能,並且像磁碟一樣可以通過介面輕松升級。
Nor Flash與Nand Flash不同,Nor Flash更像內存,有獨立的地址線和數據線,但價格比較貴,容量比較小;而Nand Flash更像硬碟,地址線和數據線是共用的I/O線,類似硬碟的所有信息都通過一條硬碟線傳送一樣,而且Nand Flash與Nor Flash相比,成本要低一些,而容量大得多。
如果快閃記憶體只是用來存儲少量的代碼,這時Nor Flash更適合一些。而Nand Flash則是大量數據存儲的理想解決方案。
因此,Nor Flash型快閃記憶體比較適合頻繁隨機讀寫的場合,通常用於存儲程序代碼並直接在快閃記憶體內運行,Nand Flash型快閃記憶體主要用來存儲資料,我們常用的快閃記憶體產品,如U盤、存儲卡都是用Nand Flash型快閃記憶體。
在Nor Flash上運行代碼不需要任何的軟體支持,在Nand Flash上進行同樣操作時,通常需要驅動程序。
目前手機中的機身內存容量都比較大,主流配置已經有32G~128G存儲空間,用的通常就是Nand Flash,另外手機的外置擴展存儲卡也是Nand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