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下行怎麼配置
⑴ 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趨勢難改嗎
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多位理財經理表示,與往年月末、季末、年中理財收益率顯著沖高的現象不同,受資管新規影響,當下銀行理財收益普降。此外,市場流動性較充足,也拉低了理財收益率。
近期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預計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變化主要取決於市場利率走勢,大概率穩中趨降。
發行理財產品是銀行拉存款的主要方式之一。往年,在月末、季末、年中等關鍵時點,銀行都傾向於通過加大理財產品發行量等方式以應對貸存比等考核壓力,從而使得這些時點發行的理財產品利率較高。
「理財產品利率中樞下移,主要原因是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續向市場穩定供給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此外,嚴監管環境下,金融去杠桿繼續,銀行等金融機構杠桿降低後流動性壓力減小,也會對利率形成壓制。」西澤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趙建說。
強監管使得非標、通道類業務得到有效規范。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隨著強監管政策陸續落地,金融去杠桿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非標、通道類業務的有效規范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現象。
強監管政策之一就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出台,其對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顯著。興業研究分析師孔祥表示,非標資產目前不能錯配,因此新理財產品不能配置傳統高收益資產,導致收益率下滑。
如果不發生極端事件,預計銀行理財整個利率中樞穩中下移,但空間不大。同時,要警惕由於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流動性環境再緊張。
⑵ 關於債券市場收益率下降,對市場的影響是什麼除了債券價格上升。
我來回答哈。
第一句:上半年中長端利率品種收益率出現了超預期的下降。什麼意思喃,正如你所說,收益率下降,債券價格將會上升。上半年收益率都出現了超預期的下降,說明機構投資者認為上半年的中長端債券漲太多了,高估了,下半年怎麼可能在高價位接棒喃?那麼多資金怎麼配置喃?
第二句:具有絕對收益率優勢的信用品種又受到投資政策限制。這個很明白了,因為中長端的非信用債價太高他們不能配置,機構投資者想買些信用溢價高的信用債,但這又受到了監管部門的投資政策限制。
第三句:在規模上難以滿足配置需求。這句話也很白,什麼叫規模上難以滿足配置需求?就是說我機構投資者錢太多啦,中長端債價格高估不敢配置;信用債又被政策所限,咋辦喃?
所以結論是這對於公司傳統領域投資是巨大的挑戰。結論是說我們惱火呀!我們難辦呀!錢太多了,投不出去呀。
⑶ 銀行降息該如何理財
保險
買傳統型養老保險較為合適
銀行利率一降再降,負利率時代已經到了。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嚴冬,因為保險資金很大一部分屬大額存款,與銀行利率關系密切。負利率時代,購買保險是否恰逢其時?
利率下調對於萬能險的影響最為明顯,現在有些地區已經叫停萬能險銷售就是明證。在當前銀行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2.25%)低於萬能險預定利率上限2.5%,加大了保險資金的利差損,保險公司已經感受到很大壓力。專家認為,之前保險公司結算利率越高、產品銷售量越大,背負的壓力就越重。若保險公司長期出現嚴重的利差損,很有可能會出現萬能險為零收益。可見,目前購買萬能險並不是好時機。
據專業人士介紹,如果僅從當前收益的穩定性來看,買傳統型的養老保險較為合適。不論銀行利率上下浮動,這一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而且收益是保險公司已經承諾下的,所簽合同作為合約。例如,某人買繳費期為十年的養老險,到一定退休年齡,保險公司會一次性支付一筆養老金或每月足額領取,直到合同約定的時限為止。養老金的領取一般不會受銀行利率變化的影響。由此看來,如果長期處於低利率或負利率時代,買這樣的保險產品較為劃算。不過,專家指出,利率會隨時根據動態經濟狀況做出調整,不會長期保持在某一個點位。
另外,在長期低利率時代,購買分紅險也較為劃算。業內人士表示,分紅險都有2%-2.5%的保底收益,這一收益與當前一年期銀行利率相當,而且投保人還可以參與公司的經營分紅。
投連險存在多個投資賬戶,收益並不單純受銀行利率的影響。專家指出,投連險本身的性質決定,它是一個中長期投資產品,與股市、債市和貨幣市場聯系比較緊。真正的收益是在低谷的時候進倉,才能在利好的時候增大收益。不過投保人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投資偏好和對市場的信心。
除了短期消費險外,絕大多數保險都是中長期的家庭財務規劃和風險保障規劃,一定要根據個人與家庭的風險信號與收入能力進行考量。專家認為,保險理財規劃一般都是10年、20年的規劃,在這么長時間內,肯定會受包括銀行利率在內各種經濟因素影響。不能僅憑利率變動來決定是否買保險,要把它當做生活的必需品來看待。
商報記者 崔啟斌
基金
貨幣型基金價值凸顯
隨著央行再度降息,很多基金投資者更加關注降息究竟對手中的基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認為,降息後,相對於活期儲蓄利率的下降,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不斷凸顯出來。另外,機構套利投資規模縮減,有利於貨幣基金的長期穩定收益。數據顯示,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從去年的1110億元,增長到近期1631億元左右,流動性贖回風險經過2006-2007年集中釋放後,規模趨於穩定。因此,貨幣市場基金受益於降息周期,在保證了高流動性的同時,投資收益得到較大提升。
在政策利好和基本面博弈過程中,明年債市出現轉折的概率較小。信誠基金分析,一方面來自宏觀政策的降息預期對債市構成支撐,未來收益率下行空間仍存;另一方面,持續釋放的流動性在宏觀基本面沒有好轉的情形下,可投資的機會並不多,出於避險的考慮,債市將是眾多資金的惟一選擇。而考慮近期國務院出台的「金融三十條」提出推動銀行進入交易所國債市場,未來債券市場資金面將十分充裕,2009年債市依然會面臨不錯的投資機會。
華商收益增強債券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毛水榮認為,百日內的連續5次降息,累積幅度已經比較明顯,累積效應會逐步體現。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所營造的低利率環境,使得債券資產的收益空間上升,也為明年大規模發行國債以及其他債券品種做出了鋪墊。債券品種的豐富和債券市場規模的擴大,都為明年的債券型基金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股票型基金方面,中郵創業基金公司指出,昨日市場做出的反應將本次降息作為短期利好出盡來對待。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市場處於短期估值的合理位置,前期投資拉動收益行業的炒作正好告一段落,而經濟刺激效果有待時間觀察的前景不明確時期,市場確實有回調整固的需要。
專家表示,降息對於基金整體來說是件好事,如果從投資角度看,目前債券型基金是最直接受益的 ,而且現在債市走勢相對於貨幣市場和股市更為樂觀一些,債券型基金可以作為投資者的首選。對於更加穩健的投資者,貨幣型基金則是最佳選擇。而股票型基金是風險與收益同在的投資品種,投資者應對此有所了解,一定要仔細分析後再做投資抉擇。商報記者 王磊
銀行
可適當配置銀信理財產品
央行的每一次降息,都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迅速縮水。本次降息後,記者從多家銀行渠道了解到,目前投資者想購買銀行自主研發的理財產品,已經比較困難了。一方面銀行能夠抵禦降息風險的產品越來越少;另一方面,銀行代銷的貨幣型基金收益突出,如果客戶確實急需理財,銀行寧願將銷售平台讓給基金。
「此次利率調整幅度不是很大,對百姓儲蓄收益影響比較小。如果選擇一款短期掛鉤央票和債券的理財產品,很可能產品收益率還沒有銀行儲蓄劃算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設銀行某支行理財經理這樣表示。據她介紹,目前銀行自主研發的3個月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僅為1.5%,低於新調整後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71%;而6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僅為1.7%,低於新調整後半年期存款利率1.98%。如果客戶用1萬元投資6個月期產品,到期後收益170元,1萬元存6個月得到利息為198元,相比之下,選擇理財產品的客戶少賺28元。
對此,有部分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客戶可以適當配置銀信類理財產品。「1年期銀信理財產品收益率為4.02%,在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中也不算低了。」招商銀行某理財經理這樣介紹一款銀信產品。而據記者發現,截至目前還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全部縮水,從原來最高20%下降至最高5%,僅為最新存款利率的2倍多。但相對其他產品而言,銀信產品的收益率仍處在較高的位置。
「但投資者要注意的是,此款產品年底前就結束發行,4.02%屬於浮動利率。如果明年央行繼續降息,收益率也要隨著一起降。但如果明年央行加息了,這個收益率不會跟著漲。」該人士補充道。
「如果真有一筆閑錢想理財,我建議客戶在銀行理財櫃台上購買一些貨幣型基金。現在很多貨幣型基金年收益率能夠達到9%,我們很多銀行員工都申購了。」某銀行理財經理這樣表示,而這樣的投資建議記者在調查中已多次聽到。
另據記者了解,很多銀行正在代銷的貨幣型基金收益率的確偏高。其中某銀行代銷的海富通貨幣基金B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達3.8%, 其中11月份年化收益率高達7.46%;而嘉實貨幣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達3.76%,其中11月份年化收益率高達7.19%,收益率均位居貨幣基金前列,高於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商報記者 崔呂萍
國債
可關注記賬式國債
國債曾經具有很好的群眾美譽度,因為其利息較銀行存款更高、無風險,而且不交利息稅。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投資者更喜愛投資穩健的國債。由於前兩年基金銷售的火爆,讓國債投資漸趨冷落。目前,股市的持續大跌,讓基金持有者產生了巨額虧損。不少投資者現在深切感受到,無風險的長期投資,還是國債最好。
一提到買國債,很多人就會想到夜裡三點去銀行排隊的情景,而且還不一定買得上。其實,想買國債不一定要去銀行,證券交易所的國債也是很好的投資品種。
下面說說交易所國債和銀行國債的區別。一般來說,交易所國債也叫記賬式國債,銀行賣的國債叫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通過交易提前變現。也就是說,如果你哪天突然需要用錢,你可以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賣出,這樣可以少花很多手續費,真正實現了活期期限定期收益。這一點,憑證式國債很難實現。
除此之外,在降息周期下,記賬式國債還有投機機會。舉個例子,一種面值為100元的國債,票面利率為4%,而當新國債發行時,票面利率降為3%,那麼老國債的交易價格就不再是100元,而是101元,也就是說記賬式國債的新老債券總會實現一個實際收益率的平衡。進一步講,當新國債利率降為2%時,老國債的價格還會漲至102元,這2元的收益,可以看做是降息帶來的附加收益。當然,在升息周期,記賬式國債還會產生浮動的虧損。
所以說,在目前的降息周期,國債投資遠比存款和貨幣基金更具優勢,而記賬式國債的投資機會又明顯好於憑證式國債。
商報記者 周科競
外匯
外幣轉存人民幣更劃算
上周美聯儲史無前例地把美元利率降到0至0.25%區間之後,除農行外,工行、中行、建行三大行紛紛從22日起,不同程度下調了各自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其中,工行將美元活期利率調至0.05%,一年期定期存款下調至1.25%;港元活期利率下調至0.05%,一年期定期存款為1%。中行和建行的降幅更大,美元活期利率降為0.05%,一年期利率僅剩0.95%,下降幅度達到95%;港元活期利率也降至0.01%,一年期利率則為0.7%。 但有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目前仍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在央行22日宣布降息之後,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變為1.98%,活期存款利率繼續維持在0.36%。相較於中行下調後的美元活期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差距還是相當大的。據相關規定,小額外幣存款的下限是300萬美元,我們假設有兩條方案:一是存為美元,如果這一利率標准不再下調的話,一年後將獲得2.85萬美元(300×0.95%)的利息收入;二是,以23日的匯價轉存為人民幣,期限也是一年,將獲得40.6萬元人民幣(300×6.8389×1.98%)的利息,以23日的匯價計算,摺合約5.94萬美元。
此外,中國銀行一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受實體經濟走軟的影響,國際匯市上美元在超買的情況下,會面臨一個階段性的向下調整,而非美貨幣和黃金也可能繼續下跌,考慮到人民幣將恢復上漲態勢這一因素,那麼以上的兩個方案誰更劃算就一目瞭然了。當然理財師建議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即轉換為同類貨幣的理財產品,因為它們受各國輪番降息的影響較小。
商報記者 黃競儀
房貸
二次置業首選公積金貸款
央行百日內連續5次降息,對於「房奴」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5次降息後,5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從7.83%降至5.94%,累計下調了1.89個百分點。
由於新的貸款利率一般都是從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開始執行,所以,半個月後,供房者將可享受5次降息的累計幅度。
以50萬元、20年期,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為例,5次降息前,執行的利率為7.83%,月供為4129.46元;明年1月1日起,貸款利率將執行5.94%,月供將降為3564.87元,每月減少564.59元,20年可共節省利息135500.64元。
今年10月27日,央行推出了房貸新政,房貸利率下限從基準利率的0.85倍降至0.7倍,而市民如果能享受到7折優惠利率的話,那麼,房貸利率將降為4.158%,今年9月16日之前,銀行5年期以上房貸的最優惠利率為6.655%,兩相對比,降幅達2.497個百分點,比基準利率的降幅更大。具體來看,50萬元、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的房貸,5次降息前,優惠後月供為3773.93元,總利息為405742.77元;降息後,優惠月供為3072.22元,總利息為237333.26元。兩相對比,月供減少了18.5%,總利息減少了41.5%。
此外,5次降息後,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更低了,目前5年期以上為3.87%,5年期以下為3.33%,比降息的商業貸款7折的優惠利率還分別低了0.29%和0.70%。同樣以50萬元、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房貸為例,明年起,公積金貸款的供房者需支付利息218982.6元,月供2995.76元。比選擇優惠利率商業貸款購買第一套房每月可少還76.46元。而同樣條件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商業貸款,總利息則為396808.45元,月供為3736.7元。由此可見,二次置業時選擇公積金貸款更劃算。
⑷ 債券收益率下行,持有浮動利率債券的商業銀行如何進行利率互換的交易
受益這個浮動利率相互變換的。
⑸ 在經濟下行趨勢下,全球資產配置格局發生了什麼變化
中國無疑正處於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回頭看2015,很多一致預期被證明是一致錯誤:A股沒有等來6124,卻等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股災;央企沒有等來激進的混改,卻等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合並;地方政府沒有等來期待的財權,卻等來一堆來去無蹤的置換債,人民幣沒等來美聯儲加息,但還是來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暴貶……不是我們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快。當下面臨的政治、經濟、人口和外部環境換擋任何一項都足以改變中國,更何況是所有沖擊疊加在一起。我們只能從歷史中吸取經驗,不斷調試自己的邏輯。2015至少告訴我們三點經驗:第一,當所有人形成一致預期的時候,很可能是一致錯誤,機會和風險往往藏在大家都忽視的地方,比如股市中的配資。第二,政策沖擊只會改變經濟的節奏,不會改變方向。比如增長破7,通脹1時代,流動性寬松,基本面並沒有任何的出乎意料。第三,市場雖然有時會偏離基本面,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偏離的越多,回歸的方式約劇烈,比如股災。帶著這些經驗,我們對2016年做出以下判斷:1、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6.5%,實際增速略高於目標。2015全年保7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預測GDP不能只看三大需求,因為中國根本沒有三大需求的准確統計,固定資產投資不等於資本形成,凈出口不等於經常賬戶順差,社會消費品零售也不等於最終消費。更准確的方法是看從生產法分析各產業對GDP的增長拉動。對比今年和2015年,除了工業和金融業之外,其他所有行業的波動不到0.1個百分點。所以基本只要分析工業和金融業即可。工業可以看規上工業增加值,10月還在下行,而且看不到拐點。金融業可以看幾個指標。一是存貸款增速,10月幾乎萎縮了一半,和三季度增兩倍落差明顯;二是證券交易額,兩市成交量增速已經從二三季度的10倍和3.4倍回落到2.5倍;三是金融業相關稅收,10月營業稅從19.3%大降至9.7%,企業所得稅業大降10%。綜合判斷,四季度最多與三季度持平。形勢比人強,從以往4次下調目標的歷史來看,如果當年沒有完成目標,一定會導致增長目標下調,比如1998和2014年。以此推斷,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是大概事件。而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目標可能定在6.5%,但最終的實際增速可能略高於6.5%。2015年第一產業拉動沒有變化,第二產業少拉動0.9個百分點左右,第三產業多拉動0.6個百分點左右。先看趨勢,2016年第一產業不會有明顯波動,第二產業大概率貢獻下降,第三產業的貢獻還會上升。再估算幅度,2016年的周期下滑壓力應該介於2015和2014年之間,按2014和2015的均值計算,假設第二產業少拉動0.6,第三產業多拉動0.3,這樣算下來2016年的增速應該在6.7%左右,略高於預期目標。2、CPI繼續「1」往無前,PPI連跌超過50個月,通脹有驚無險2016年預計CPI同比1.6%,較2015年略有回升,但仍然有驚無險。首先,2016年翹尾因素略高於2015年。假設今年CPI為1.42%,則2016年翹尾因素為0.55%,略高於今年的0.44%。其次,2015年豬價上漲8.2%,帶動CPI新漲價因素0.33%。考慮到豬價上漲帶動補欄以及明年總需求依然不強,明年豬價繼續強勢的概率不大,假設2016年豬肉均價為22元/千克,拖累CPI新漲價0.38%。最後,2015年Brent原油均價約為53.83美元/桶,較2014年大幅下跌45.6%,對CPI新漲價因素拖累0.91%(原油價格和CPI新漲價因素相關系數為0.02)。考慮到低油價對頁岩油產業的沖擊,部分企業去產能,在最新的報告中EIA上調2016年原油價格預期至56.24美元/桶,較2015年上漲4.5%,貢獻物價上漲0.09%。第四,在經濟下行的基本判斷之下,其它價格因素的貢獻應該也略低於今年的1.56%,假設和去年的下滑幅度相同,則為1.38%。綜合看2016年CPI約為1.64%(翹尾因素0.55%-豬價因素0.38%+油價因素0.09%+其它因素1.38%)。預計明年PPI累計負增長將超過50個月,但同比跌幅將收窄。考慮到本次去產能周期中,宏觀經濟政策強調底線思維和嚴守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去產能的力度總體上溫和於98年的大破大力去產能,上游原材料行業過剩產能並未明顯去化,PPI轉正仍需時日。但明年PPI同比跌幅有望在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下收窄,一是穩增長政策重點轉向財政政策,總需求沖擊邊際上有所緩解;二是近期中央首提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力度有望加大;三是明年信用風險加速爆破,企業破產倒逼產能去化;四是人民幣貶值可能帶來一定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五是美元升值周期下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對PPI的拖累減弱,尤其是油價,今年是跌45.6%,假定明年油價漲4.5%,其它因素影響不變,則PPI跌幅可能收窄2.5-3個百分點左右;3、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資本加快「走出去」,人民幣再現一次性貶值。美聯儲加息的條件已經具備,現在只是何時扣動扳機的問題。目前看,12月加息的概率已經達到70%,即便12月沒加,明年也會至少加一次息。對人民幣來說,美聯儲加息也好,加入SDR也好,其象徵意義都已經大於實質意義,人民幣的長趨勢拐點已經形成:(1)美元升值預期已經形成,只會有節奏變化,不會有方向變化。一方面在基本面比爛時代相對不爛(失業率甚至低於我們加工過的登記失業率),另一方面在比賽放水時代相對偏緊,尤其是相對於歐洲,歐元在美元指數中佔比60%,而歐洲未來可能日本化,歐央行已經是覆水難收,歐元長期看貶。(2)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趨於收窄,甚至轉向逆差。長期看,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儲蓄投資缺口收窄必然導致逆差,短期看,商品的衰退性順差不可持續,服務貿易逆差在屢創新高,投資負收益短期無法逆轉。(3)中國資本[0.00%]賬戶逆差將加速擴大,吃掉經常賬戶順差。今年三季度資本賬戶逆差已達到創紀錄的2239億美元,完全吃掉了經常賬戶的634億美元順差,導致外匯儲備縮水1606億。這種趨勢不可逆轉:一是個人資產配置多幣種化,二是企業加快走出去,三是中美利率收窄,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打破,套利資金逆轉,過去是借低利率又貶值的美元投資高利率又升值的人民幣,可能逐步成為借低利率又貶值的人民幣投資高利率又升值的美元。綜上,盡管短期央行可以通過量價干預維穩,為加入SDR護航,但貶值壓力只會推遲,不會消失,最終達到臨界點,央行可能不得不再次允許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從防範資本外逃的角度來看,一次性貶值確實也比漸進貶值更有效。但風險在於,第一次市場覺得是偶然,第二次市場會當成趨勢。4、貨幣政策從主角變配角,降息空間明顯收窄,降准次數不少於今年。2015年貨幣政策是絕對的主角,2016年可能逐步退居配角。貨幣寬松的方向不會變化,但思路上會有所調整,從主動到以被動對沖為主,政策重心逐步轉向財政政策和供給側改革。第一,融資成本的矛盾已經大幅緩解。貸款加權利率下降107個BP,其中一般貸款利率下降91個BP,住房貸款下降123個BP,對於依然融資難的企業,問題出在風險偏好,不是貨幣寬松能解決的。第二,通脹會掣肘貨幣寬松。從今年來看,央行對匯率依然自信,主要的掣肘因素還是來自通脹,全年最長的一段貨幣空窗期就和CPI的回升有直接關系。而根據我們的預測,2016的通脹會高於今年。(1)2016降息的次數會明顯減少。一是存貸款利率已經完全市場化,降息的邊際作用在遞減。降息的意義的體現在降低國企等強議價主體的貸款利率和住房貸款利率,但目前住房貸款利率已經從最高時的6.97%大幅降到5%,從10月降息時保持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來看,這似乎已經達到央行的合意水平。二是CPI和PPI都應該高於今年,由於通知下滑導致的實際利率攀升壓力緩解,而且會反過來壓低實際利率。三是降息對貸款利率的影響大於存款利率,會進一步擠壓銀行的息差。(2)2016降準的次數不少於今年。一是對沖央行外匯占款的趨勢性下滑,今年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大降1.2萬億,而2013和2014年分別是增加2.8萬億和6411億,一來一去產生每年近2萬億的基礎貨幣缺口。2016年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減,為了維穩,央行口徑外匯占款的下降幅度預計不少於今年,必須充分降准對沖。二是穩增長的資金需求也需要降准來滿足。1998年為了配合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央行曾一次性降准5%給四大行輸送火葯。2016年專項金融債等公共融資工具會繼續放量,這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特別國債,如果只是從存量池子里拿錢,那可能會使穩增長的效果大打折扣。5、財政赤字至少擴大到2.5%,擴大發債+結構性減稅,政策性金融+PPP配合政府大幅加杠桿財政政策將逐步取代貨幣政策成為主角,財政赤字率至少會擴大到2.5%。2014年財政赤字率僅有2.1%,2015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雖然提高到2.3%,但橫向來看與美國的3.2%、日本的3.3%、印度的4.1%均有較大差距,縱向與2000年至2002年的2.6%、2.4%、2.6%相比也有提升空間。近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要反思財政政策,其中特別提及「3%的赤字率是不是絕對科學,值得探討」,暗示中央已經開始反思積極財政不積極的問題。財政政策主要有兩個抓手:擴大政府發債規模+結構性減稅。首先,擴大政府發債規模。傳統的地方政府債券雖然是大勢所趨,但目前預算管理和財政透明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擴容不會太明顯。主要還是置換債,一定會比今年的3萬億大得多。其次,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可採取的措施包括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提高個稅征點,加大小微企業減稅力度等。明年更重要的是財政政策的配套政策,主要是通過發行政策性金融和推廣PPP配合政府加杠桿。第一大抓手是政策性金融。中央層面雖然暫時還發不了特別國債,但以政策性銀行為主體的專項金融債其實是一種另類的特別國債。今年已發行的6000億專項金融債由國開行和農發行、中央財政貼息,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年為了解決增量項目的融資來源問題,至少會擴容到1萬億。第二個抓手是PPP,今年是項目招標年,明年才是簽約年,3.4萬億的存量PPP項目中的簽約規模將超過1萬億。6、注冊制推動股票供給放量,股票市場不會有驚心動魄的瘋牛,只有搖搖晃晃的慢牛。2016年大概率推出IPO注冊制。從近期IPO重啟釋放的信號看,監管層明年可能把加快供給作為核心工作。首先,2016年錢多資產少的堰塞湖現象將繼續強化,注冊制相當於擴大股市池子泄洪。其次,有助於減少隱性的「殼」價值對市場的扭曲,促使市場回歸價值投資。第三,加快供給也有助於促使資金的流向實體經濟,提升直接融資佔比。最後,市場熱度明顯回升,也為加快供給提供了條件。目前來看,明年實施注冊制的可能性較大。一是證券法修訂已提上日程,一讀已經完畢,明年可完成二讀和三讀。二是在重啟IPO的同時完善了新股發行制度,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加強信息披露,可視為推出注冊制的准備工作之一。注冊制長期是利好,但短期可能加劇市場波動。一是大量資產推向市場將直接分流存量資金,尤其是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存量股可能遭受重創;二是注冊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信息披露、監管體系、退市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改革,推出後如果出現超預期的波動,政策可能出現反復(類似之前IPO政策的反復),打擊市場對改革的信心。以台灣為例,台灣在完全注冊制之前實行了23年的核准制與注冊制並行制度,2006年才過渡到完全的注冊制,當年台灣股指呈現出大起大落的W型走勢。總體來看,2016年股市不可能重復今年的瘋牛,搖搖晃晃的慢牛是大概率事件。近兩年的股市繁榮大部分靠走心,即通過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和改革帶來的轉型預期來提升估值,而分子上的企業盈利並沒有明顯改善。2016年的企業盈利依然不支持瘋牛,一是成本下行可能放緩,二是需求端尚未完全企穩,三是供給端產能尚未開始消化。因此支撐市場還是只能靠估值,而這樣的市場一定是敏感和反復的。盡管無風險利率下行推動的牛市還將繼續,但2016年的市場可能會在以下風險的沖擊下加大波動:一是人民幣貶值,二是注冊制和國企整體上市導致供給放量,三是實體信用風險,四是無風險利率從快速下行轉向緩慢下行。全年市場可能圍繞這些因素頻繁波動。7、信用風險加速爆破,國企違約成為常態,無風險收益率繼續下行。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約為123%,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未來去杠桿無非五種途徑:一是靠經濟復甦,企業收入提升加快償債;二是靠融資成本的下行,同樣的收入可以償還掉的債務;三是靠政府輸血,財政兜底;四是靠市場輸血,被兼並收購;五是靠債務減記;六是信用違約。目前來看,第一種方式看不到希望;第二種方式能解決一部分國有企業的問題,但對於大部分高風險的民企來說,銀行並不願意降低利率;第三種方式也只適用於國企;第四五種方式對過剩行業來說也是奢求;到頭來,大部分傳統產業都不得不選擇最後一種道路。基於這種邏輯,2016年信用風險會比2015年更頻繁。2012年第一例國企債券違約(11海龍CP01),2013年第一例P2P違約(東方創投P2P平台),2014年又相繼發生第一例信託(誠至金開1號信託計劃)、第一例私募債(13中森債)、第一例民企債券(11超日債)違約,2015年更是蔓延至央企債券(11天威MTN2)。只要看不到經濟復甦或大規模債務減記,2016年信用違約事件會進一步蔓延。政府為守住金融風險底線,仍會去保一部分存量債務,但失去保護的范圍會越來越大,國企違約將成為常態。信用風險的釋放有助於推動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一是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僵屍企業所佔用信貸資源減少,減少異化的資金需求。二是貨幣供給繼續保持寬松,穩增長和去杠桿防風險都需要低利率的支持,貨幣寬松是大趨勢。三是債務置換雖然短期可能對利率造成沖擊,但長期來看解決了期限錯配和滾動融資問題,有利於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四是經濟增長從重資產工業向輕資產服務業轉型的過程中,資金需求系統性下行;五是人民幣雖有貶值趨勢,但總體來看中國資本賬戶依然處於管制狀態,不會因資本大規模外逃終結利率下行趨勢。8、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加速落地,美麗中國成為最大亮點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而美麗中國無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亮點。十三五規劃把綠色發展列入五大發展理念,並首次提出「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和「美麗中國」概念。生態環保作為一個產業已經站在了更大的風口上。第一,監管體系從屬地管理轉向垂直管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十三五規劃首次提出「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這意味著從環境監察總隊到縣級監察機構都將脫離地方政府的管轄,改由省級環保機構直接管理,包括相關的人事任命權、資金管理權等。這有利於打破過去屬地化管理帶來的地方保護主義,讓環保監測數據說出真相,讓環保執法落到實處。第二,通過市場化的交易、融資和管理機制來激發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十三五規劃首次提出「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這是環保體制的一個重大創新。過去環保基本是依靠政府的生態補償,這種方式一方面加大了地方政府負擔,另一方面對社會資本也沒有吸引力。十三五將重點通過交易機制激勵地方政府,即地方政府可以把自己節省出來的排污權等拿到市場交易。初始分配製度完成確權和生態空間的劃定將為此創造條件。對於過去束縛環保的融資問題,可以在生態空間整體開發的基礎上,通過「綠色金融」和「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加入。9、國企改革1+N方案陸續落地,國企整體上市加速推進,央企合並步伐放緩。2015年是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出台,1+N的頂層設計逐步成型,2016年將進入落地之年。(1)央企層面主要看整體上市,合並步伐會低於預期。國企改革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廣集團整體上市,一是相對公平又迅速的提高國資證券化率,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市場化的定價方式也易被各方接受。二是緩解市場的堰塞湖效應,同時也加大國企的股權融資,減少對信貸資金的佔用。三是注冊制和市場供給將是2016年資本市場的重點之一,為國企整體上市創造了條件。從地方國企看,隨著IPO重啟與注冊制改革,上市門檻降低,國資證券化的進程將繼續加快。從央企看,一大波資產正在靠近。很多央企證券化空間巨大,即便資產證券率較高的中航工業集團8000億資產中,也只有約60%實現了上市,實現整體上市還有3200億空間。央企合並的步伐將低於市場預期。2015年最火爆的央企合並在2016年可能會低於預期。中央的確有意支持央企整合重組,各行業的央企也上報了很多合並方案,但從包括南北車在內的已有案例來看,央企合並的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問題是整而不合,有的是因為互補性不強,比如當年行政主導的中外運長航合並,結果是長油航運退市,有的是經營能力和文化的差異,比如南車在經營能力和資產質量上遠遠優於北車,門不當戶不對引發的矛盾可想而知。(2)地方國企改革重點看混改,主要是資產優質的發達地區。央企通過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已完成大部分混改工作,混改重點在地方國企,尤其是廣東、上海、重慶等國企資產較為優質的發達地區。一是地方國企數量龐大,超過10萬家,多數企業難以上市,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員工持股、PPP等方式混改是較為可行的改革方案。二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國企混改步伐比央企更快,在國企改革頂層文件發布前,已有20多個省市公布了改革方案,公布了積極的混改目標。很多資產在地方政府手中無法物盡其用,交給市場有助於盤活存量資產,減輕地方政府負擔。10、房地產銷售結束迴光返照,地產投資第一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國家住房銀行提上日程房地產銷售在2015年迴光返照,2016年將再次回到現實。30大中城市的高頻銷售數據9月就已開始回落,全國的商品房銷售也在10月首次出現回落,政策寬松帶來的短期效應正在逐步消散,地產身上的鐐銬從來就沒有消失過。短期看,政策寬松的邊際力度會減弱,去年限制地產銷售的信貸和利率因素都已經基本消除,房貸利率已經從高點回落123個BP,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不大,10月降息時已經特別要求公積金貸款利率不作調整。中長期看,人口壓力才剛剛開始。根據我們的估算,2005到2014年間全國的剛需人口(20-29歲)暴增6500萬,而未來5年可能會減少5000萬,這種趨勢會在2016年進一步加速。而在戶均超過1套、人均超過33平米的情況下,改善型需求也空間有限。房地產投資的情況要比銷售更糟。2014年新開工面積負增長,2015年施工面積負增長,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出現全年負增長。實際上從當月數據來看,今年8月之後就已經出現負增長。銷售的火爆並沒有引燃地產商投資的熱情,目前的主基調依然是消化庫存。待售面積已經從去年底的6.2億平米上升到6.7億平米,而待售面積與近一年月均銷售的比值也從去年底的6.0上升到6.3,庫存不僅沒有消化,反而隨著新項目的竣工繼續惡化。如果再考慮到近50億平米的在建面積,就更沒有理由對房地產投資樂觀了。不過話說回來,地產投資的下行是好事,如果地產投資明年回升,只會讓房地產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房地產政策的核心是消化庫存。擴大供給的措施會逐步弱化,比如保障房建設,擴大需求的措施會繼續強化,比如信貸政策、公積金政策和交易稅費的進一步調整。此外,作為激發合理需求、構建住房融資體系的關鍵,國家住房銀行有望加速提上日程。
⑹ 經濟下行如何做資產配置
一句話指導一生投資: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尋找價值投資窪地,敢於進場!
全球知名資產配置模型:按照40%穩健收益產品(固收和類固收產品),30%權益類產品(股權股票等產品),20%現金資產(貨幣基金,短期借貸等產品)和10%的保險計劃,來幫助客戶做好科學化的資產配置方案。
具體產品的配置,需要根據個人風險和收益要求來匹配。
⑺ 收益率下行,銀行理財產品該咋買
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下降了,看了幾家銀行沒有超過4.2%的,大部分都在4%以下了,要是去年買一年期產品就好了。”邊女士去年10月份買的理財產品最近快到期了,對比了附近幾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後,她不是很滿意。去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下滑,到了今年都已經破“4”了,能夠選擇的較高收益率的產品越來越少。可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持續下行的態勢。
收益率下降成為新常態
目前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沒有以前多,一方面是收益下降,另一方面是這幾款理財產品時間短。我們這里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大部分為50歲-80歲的中老年人,投資意識比較保守,偏向於一年期左右的理財產品。此外,多家銀行理財經理均表示,目前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已經成為新常態。
投資者需謹慎投資合理配置
在市場利率下行的大前提下,百姓怎麼做才能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呢?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建議,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優先選擇中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收益,也可以適當考慮將一部分資金購買基金等進行合理搭配。
中信銀行長風街支行理財經理小薛表示,到今年底,所有銀行新發理財產品都要求符合凈值化轉型要求,所以各家金融機構都在逐步轉型,市場內的理財產品也進行了新一輪的更迭,保本類理財以及假凈值類理財產品也會逐步退出舞台。目前市場上理財凈值化以及權益類資產也會登上歷史的舞台,理財產品以半年或者一年定開類產品、FOF類權益理財為主,理財凈值化也正在讓大部分客戶開始接受,並受到追捧。
總之,青藤小編建議,投資者可以將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凈值類理財產品或者權益類基金中,適當加大對黃金的配置。但是理財也是投資,投資就有風險,購買前需要對產品有一定的了解,謹慎投資。
⑻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債券基金怎麼走
大幅度下跌。
自2018年之後債券就進入了小牛市,而最近債券基金出現反轉連續下跌,這與國債的走勢非常吻合。
真相很簡單: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它就代表債市上漲。 對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它的全稱是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而到期收益率跟債券價格呈反向關系。
⑼ 銀行大額存單,收益率比較低,要怎麼樣做資產配置,資產收益能比較穩步的提升,要求風險小,最好能保本。
針對理財要牢記「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針對你風險小且保本的理財需求,應該是屬於穩健保守型用戶。
針對不著急用的資金可以購買周期較短收益較好的理財,一般是5萬起存,有90天、180天這種,詳情可以咨詢銀行工作人員;
另外還可以選擇貨幣基金,最安全的一款基金類型,像是支付寶的余額理財,每日結算利息,要用也可以隨時支取;
最不濟就是選擇普通的定期存款,就是收益率比較低的那種,但是很安全的;
只留一部分錢放在活期余額里零用就行,針對活期不同銀行也會有不同的產品,都可以問問,反正積小錢變大錢。
⑽ 年復合收益率10%的資產配置方案有哪些
1、嚴格意義來講,平均年收益率10%和年復合收益率10%不是同一個概念。如果以10年為一個周期,10年翻番,年均收益率是10%,但復合收益率是7.17%。如果這10年的復合收益率是10%,那你的總回報是159%,兩者之間差別還是挺大的。個人認為7.17%的年復合收益率並不能大幅跑贏CPI,因此至少應該以10%的年復合收益率為投資目標。
2、如果你期望的年復合收益率是10%,那麼單年度本金虧損20%的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如果可以承受20%資金回撤的風險,那期望的年復合收益率至少要在15%-25%這個區間。
理由很簡單,如果你頭一年虧損20%,那麼你下兩年投資收益10%,這三年的投資收益幾乎為零(年復合虧損1.1%);如果你頭一年虧損20%,即使你下兩年投資收益都為15%,總體收益也僅為5.8%,這三年的復合收益率才2%不到;除非你下兩年投資收益率達到了30%,這三年的復合收益率才能達到10%出頭。
但是一個年復合收益率期望值為10%的資產配置,連續兩年收益率達到30%的難度顯然是很大的,因此,20%的負向波動是不應該出現在這樣的資產配置中的。
所以呢,樓下有人提到過以證券類產品(包括股票、基金、私募、EFT)+信託的資產配置組合,單年的凈值虧損完全是有可能超過20%性的,除非你有更大的收益期望值,否則就應該規避這種風險。還有就是單一的指數基金,長期而言它們的復合收益率確實是接近10%這個數字的,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的策略支撐,單年度的資金回撤實在是太大了,也不太適合這種偏向穩健的資產配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