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配置你會按照哪些原則
① 如何合理配置我國的衛生資源
摘要 資源配置的原則即為效率原則
② 好的企業資源配置的標準是什麼
企業的資源配置是企業經營總戰略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更為細致的戰略,屬於企業的職能戰略或經營戰略。現代企業的資源除了人、財、物等傳統資源概念以外,信息在現代企業資源管理中盼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現代企業的資源戰略應該包括采購戰略、財務戰略、人才戰略和信息資源戰略。
一、采購資源配置。現代企業的運行,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從外部獲得生產經營所需的物資,為了以盡可能低的支出取得完全符合需要的物資,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進行,必須考慮是自己生產還是即時購買(SpotPurchase)或以長期合同(Long-termContracts)形式購買?以及如何選擇供貨企業和最優庫存規模的確定等等。
企業一般在下述情況下可以考慮自己生產:(1)與資源供應企業合作或協調不方便,如距離過遠、運輸不方便等;(2)企業所需物資量大,規格統一,自己生產成本低於購買價格;(3)資源供應企業不能滿足本企業的某些要求,或者是沒有可靠的供應企業;(4)對原材料的供應需要加強控制。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企業原材料需要量全部由自己投資建廠生產,實行縱向一體化,從而使企業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應;二是企業自己生產一部分,為的是在外部供貨商供應中斷時起緩沖作用。
如果有可靠的供應企業的話,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外界的力量。
二、財務資源配置。資金是企業系統的組成要素之一,是每個企業不可缺少的經營資源。企業在進行投入—轉換—產出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有一股資金流,企業要用資金購置設備,購買材料,發放工資,支付銷售與管理費用。
企業確定自己籌資的原則:(1)以滿足企業最低必要資金需求作為資金籌集的數量目標。為投資而籌資,投資項目應確實必要、有利,投資方案應真正技術先進、經濟可行。(2)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作為爭取資金來源的基礎。(3)貸款利率的高低是籌資的主要標准。企業籌集的資金絕大部分要支付使用報酬,尤其是以各種貸款為主要來源的投資必須按期付息,必須選擇利率低的籌資對象。(4)要認真考慮資金的用途和資金提供者的權利。
三、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管理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但是,對於如何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這是人力資源管理長期以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必須遵循如下的原則:能級對應原則,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優勢定位原則,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動態調節原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內部為主原則,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
四、信息資源配置。現代企業如何圍繞用戶信息需求和現有信息資源分布結構,採用有效手段配置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在時間、空間上分布合理,已成為信息資源戰略的重要內容。要盡可能降低信息資源配置成本。信息資源配置成本是指信息資源配置中的資源耗費,即信息資源配置所需付出的代價,盡可能減少信息資源配置成本是信息資源配置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現代企業要善於應用公共信息資源及信息企業提供的信息資源,而不要一味地光靠自己。
③ 人力資源配置的原則是什麼
人力資源配置的原則
人力資源管理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但是,對於如何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這是人力資源管理長期以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怎樣才能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必須遵循如下的原則:
能級對應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企業崗位有層次和種類之分,它們占據著不同的位置,處於不同的能級水平。每個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縱向上處於不同的能級位置。崗位人員的配置,應做到能級對應,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具有的能級水平與所處的層次和崗位的能級要求相對應。
優勢定位
人的發展受先天素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實踐的制約。後天形成的能力不僅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與實踐的環境有關,因此人的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個性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其總體的能級水準,同時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及工作愛好。優勢定位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
動態調節
動態原則是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崗位或崗位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對崗位的適應也有一個實踐與認識的過程,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能級不對應,用非所長等情形時常發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終身,既會影響工作又不利於人的成長。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只有在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中才能實現。
內部為主
一般來說,企業在使用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時,總覺得人才不夠,抱怨本單位人才不足。其實,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人才,問題是「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因此,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這兩個機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開發機制,而沒有激勵機制,那麼本企業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從內部培養人才,給有能力的人提供機會與挑戰,造成緊張與激勵氣氛,是促成公司發展的動力。但是,這也並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當確實需要從外部招聘人才時,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死死的扣住企業內部。
④ 人力資源配置的基本原則
人力資源配置的基本原則有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動態調節、內部為主下面具體介紹:
1、能級對應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企業崗位有層次和種類之分,它們占據著不同的位置,處於不同的能級水平。每個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縱向上處於不同的能級位置。
崗位人員的配置,應做到能級對應,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具有的能級水平與所處的層次和崗位的能級要求相對應。
2、優勢定位
人的發展受先天素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實踐的制約。後天形成的能力不僅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與實踐的環境有關,因此人的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個性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其總體的能級水準,同時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及工作愛好。
優勢定位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
3、動態調節
動態原則是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
崗位或崗位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對崗位的適應也有一個實踐與認識的過程,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能級不對應,用非所長等情形時常發生。
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終身,既會影響工作又不利於人的成長。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只有在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中才能實現。
4、內部為主
一般來說,企業在使用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時,總覺得人才不夠,抱怨本單位人才不足。其實,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人才,問題是「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
因此,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這兩個機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開發機制,而沒有激勵機制,那麼本企業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
從內部培養人才,給有能力的人提供機會與挑戰,造成緊張與激勵氣氛,是促成公司發展的動力。但是,這也並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當確實需要從外部招聘人才時,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死死的扣住企業內部。
人力資源配置結構圖:
(4)資源配置你會按照哪些原則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配置的道德原則:
1、公正
公正是一種價值尺度,一種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既具有利益均等的內涵,也具有機會均等的內涵。只有在公正的社會制度下。才會有公正的社會秩序,才能實現人際關系的公正和和諧。
公正是人力資源配置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主要表現在用人制度方面,其過程主要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是起點公正。就是在人員的聘用上要公道和平等,對所有的應聘者應該一視同仁,必須確保具有相同的資格條件的人具有均等的參與競爭的機會,保證任人唯賢,而不任人唯親。
(2)是過程公正。它包括競爭規則的公正和實施規則的公正,而實施過程的公正與否是實行招聘制,它是過程公平的重要保下,沒有確保公正目標實現的途徑和手段,其公正性值得懷疑。
(3)是結果公正。人力資源開發的目標是選拔出適合職位要求的員工或領導,只有結果是公正的,其制度才是公正的,其人力資源配置也才是最合理的。
2、先公後私
先公後私,要求在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時,要樹立先國家、集體,後個人的道德規范,在謀求個人正當利益的同時,努力為集體和國家做貢獻。
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文化,培訓和提高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加強他們「團隊精神」。
其要點是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道德觀,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在方法上不能僅依靠單方面的「灌輸」 的「教育」,應當養成員工自己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企業應著力培育員工崇高的道德風尚,用以提高人力資源配置的水平。
3、尊重員工
尊重員工的道德原則,就是指管理活動要從人的需要和願望出發,要依靠人來進行,其目的又是為了人的素質的提高,讓人生活得更好。
企業的發展從根本上來講是人的問題,只有尊重個體以及個體的價值和貢獻,才能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企業員工作為道德個體,他們有著對幸福和利益追求的權利,也有對人生自我實現和成功的需要,更有被人尊重要求。
因而,企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需要充分認識到這本身就是一種道德,是人力資源配置中的重要因素,是企業管理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其他要素只有通過對人的整合才能發揮作用。
4、誠信與信任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信作為一種要素在資源配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資產;它能持續不斷地為企業獲得效益,誠信的缺失會導致交易成本的提高,使競爭力下降,甚至使企業虧損和破產。
誠信是對企業的嚴肅要求。而恪盡職守、誠實守信是對現代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個體只有遵守信用和道德,才稱得上有了人生的正確價值目標,可以說,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至關重要。
⑤ 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的原則有哪些
僅供參考
人力資源配置的原則
人力資源管理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但是,對於如何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這是人力資源管理長期以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怎樣才能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必須遵循如下的原則:
能級對應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使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強化,使人的能力與崗位要求相對應。企業崗位有層次和種類之分,它們占據著不同的位置,處於不同的能級水平。每個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縱向上處於不同的能級位置。崗位人員的配置,應做到能級對應,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具有的能級水平與所處的層次和崗位的能級要求相對應。
優勢定位
人的發展受先天素質的影響,更受後天實踐的制約。後天形成的能力不僅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與實踐的環境有關,因此人的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個性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其總體的能級水準,同時也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及工作愛好。優勢定位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指人自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崗位的要求,選擇最有利於發揮自己優勢的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應據此將人安置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優勢的崗位上。
動態調節
動態原則是指當人員或崗位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要適時地對人員配備進行調整,以保證始終使合適的人工作在合適的崗位上。崗位或崗位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人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對崗位的適應也有一個實踐與認識的過程,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能級不對應,用非所長等情形時常發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職定終身,既會影響工作又不利於人的成長。能級對應,優勢定位只有在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中才能實現。
內部為主
一般來說,企業在使用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時,總覺得人才不夠,抱怨本單位人才不足。其實,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人才,問題是「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因此,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人才資源的開發機制,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這兩個機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開發機制,而沒有激勵機制,那麼本企業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從內部培養人才,給有能力的人提供機會與挑戰,造成緊張與激勵氣氛,是促成公司發展的動力。但是,這也並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當確實需要從外部招聘人才時,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死死的扣住企業內部。
⑥ 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
盡管其他文獻[7]中對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有不同論述,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大綱》給水資源合理配置所下的定義中所述的3個原則是基本到位的。
5.2.1有效性原則
對水資源的利用應以其利用效益作為經濟部門核算成本的重要指標,而其對社會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或效益)作為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使水資源利用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但是,這種有效性不是單純追求經濟意義上的有效性,而是同時追求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小的環境效益,以及能夠提高社會人均收益的社會效益,是能夠保證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利用效益。這需要在水資源合理配置問題中設置相應的經濟目標、環境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並考察目標之間的競爭性和協調發展程度,滿足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性原則。
5.2.2公平性原則
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公平性以滿足不同區域間和社會各階層間的各方利益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為目標。它也許遵循有效性原則,也許不遵循。它要求不同區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間的協調發展,以及發展效益或資源利用效益在同一區域內社會各階層中的公平分配。例如家庭生活用水的公平分配是對所有家庭而言的,無論其是否有購水能力,都有使用水的基本權利。也可以依據收入水平採用不同的水價結構進行分水。
5.2.3可持續性原則
可持續性是以研究一定時期內全社會消耗的資源總量與後代能獲得的資源量相比的合理性,反映水資源利用在度過其開發利用階段、保護管理階段和管理階段後,步入的可持續利用階段中最基本的原則。它要求近期與遠期之間、當代與後代之間對水資源的利用上需要有一個協調發展、公平利用的原則,而不是掠奪性地開采和利用,甚至破壞,即當代人對水資源的利用,不應使後一代人正常利用水資源的權利受到破壞。
⑦ 資源整合的方法和原則有哪些資源整合的方法和原則是什麼
1、資源整合的方法包括合作、聯合經營、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加盟、收購與兼並、被收購、兼並。
2、資源整合的原則包括識別利益相關者及其利益,管理好保持企業持續成長的人力資本,要構建一個雙贏的機制,維持長期的信任合作。
3、資源整合是指企業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進行識別與選擇、汲取與配置、激活和有機融合,使其具有較強的柔性、條理性、系統性和價值性,並創造出新的資源的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是企業戰略調整的手段,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的重點是要優化資源配置,獲得整體的最優。
⑧ 資源配置的原則是什麼 公共經濟學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15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第160-162頁。
.{9}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
⑨ 資產配置的三多原則
這三個原則分別是跨資產多類別配置、跨地域多國別配置和另類資產配置。
【拓展資料】
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是指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做出的選擇。
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資產配置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決定投資組合相對業績的主要因素。據有關研究顯示,資產配置對投資組合業績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
一方面,在半強勢有效市場環境下,投資目標的信息、盈利狀況、規模,投資品種的特徵以及特殊的時間變動因素對投資收益都有影響,因此資產配置可以起到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隨著投資領域從單一資產擴展到多資產類型、從國內市場擴展到國際市場,其中既包括在國內與國際資產之間的配置,也包括對貨幣風險的處理等多方面內容,單一資產投資方案難以滿足投資需求,資產配置的重要意義與作用逐漸凸顯出來,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單一資產的非系統性風險。
從實際的投資需求看,資產配置的目標在於以資產類別的歷史表現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決定不同資產類別在投資組合中所佔比重,從而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消除投資者對收益所承擔的不必要的額外風險。
也就是說,隨著資產類別的組合方式日益多樣化,在同等風險的情況下,全球投資組合應該能夠比嚴格意義上的國內投資組合帶來更高的長期收益,或者在風險水平降低的基礎上提供相似的收益。反而言之,當投資者因為受到對投資項目的限制而減少投資機會時,他們只能運用該限制范圍內的狹義市場投資組合,其投資選擇機會必然受到限制,長期收益與風險狀況也將受到不利的影響。
⑩ 戰略資源配置的原則是什麼
適度合理
權變原則
統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