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耦合
Ⅰ 有關存儲器的問題~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外存儲器一般也可作為輸入/輸出設備。計算機把要執行的程序和數據存入內存中,內存一般由半導體器構成。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三大類: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特殊存儲器。
RAM
RAM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點是可以讀寫,存取任一單元所需的時間相同,通電是存儲器內的內容可以保持,斷電後,存儲的內容立即消失。RAM可分為動態(Dynamic
RAM)和靜態(Static
RAM)兩大類。所謂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是用MOS電路和電容來作存儲元件的。由於電容會放電,所以需要定時充電以維持存儲內容的正確,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稱這為動態存儲器。所謂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是用雙極型電路或MOS電路的觸發器來作存儲元件的,它沒有電容放電造成的刷新問題。只要有電源正常供電,觸發器就能穩定地存儲數據。DRAM的特點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於大容量存儲器。SRAM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於調整緩沖存儲器。
ROM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讀出原有的內容,不能由用戶再寫入新內容。原來存儲的內容是由廠家一次性寫放的,並永久保存下來。ROM可分為可編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編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電擦除可編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儲的內容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來擦除,這使它的內可以反復更改。
特殊固態存儲器
包括電荷耦合存儲器、磁泡存儲器、電子束存儲器等,它們多用於特殊領域內的信息存儲。
此外,描述內、外存儲容量的常用單位有:
①位/比特(bit):這是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在電腦中,一個比特對應著一個晶體管。
②位元組(B、Byte):是計算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單位。一個位元組等於8個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位元組(KB、Kilo
Byte):電腦的內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位元組作單位來表示。1KB=1024Byte。
④兆位元組(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機的硬碟和內存等一般都是以兆位元組(MB)為單位。1
MB=1024KB。
⑤吉位元組(GB、Giga
Byte):目前市場流行的微機的硬碟已經達到4.3GB、6.4GB、8.1GB、12G、13GB等規格。1GB=1024MB。
⑥太位元組(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是用來接受用戶輸入的原始數據和程序,並將它們變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存入到內存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等。
輸出設備用於將存入在內存中的由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變為人們能接受的形式輸出。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等。
(四)匯流排
匯流排是一組為系統部件之間數據傳送的公用信號線。具有匯集與分配數據信號、選擇發送信號的部件與接收信號的部件、匯流排控制權的建立與轉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機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如圖2-3所示,通常多採用單匯流排結構,一般按信號類型將匯流排分為三組,其中AB(Address
Bus)為地址匯流排;DB(Data
Bus)為數據匯流排;CB(Control
Bus)控制匯流排。
(五)微型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
①CPU類型:是指微機系統所採用的CPU晶元型號,它決定了微機系統的檔次。
②字長: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時傳送和處理的二進制位數,安長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的功能、用途和應用范圍。如Pentium是64位字長的微處理器,即數據位數是64位,而它的定址位數是32位。
③時鍾頻率和機器周期:時鍾頻率又稱主頻,它是指CPU內部晶振的頻率,常用單位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節拍。一個機器周期由若干個時鍾周期組成,在機器語言中,使用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機器周期數來說明指令執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類型和時鍾頻率來說明計算機的檔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能執行的指令數。單位有MIPS(每秒百萬條指令)、MFLOPS(秒百萬條浮點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儲器完成一次讀取或寫存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存儲器的存取時間或訪問時間。而邊連續兩次或寫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對於半導體存儲器來說,存取周期大約為幾十到幾百毫秒之間。它的快慢會影響到計算機的速度。
⑥內、外存儲器容量:是指內存存儲容量,即內容儲存器能夠存儲信息的位元組數。外儲器是可將程序和數據永久保存的存儲介質,可以說其容量是無限的。如硬碟、軟盤已是微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設備。迄今為止,所有的計算機系統都是基於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原理。內、外存容量越大,所能運行的軟體功能就越豐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儲器的低速度是微機系統工作過程中的主要瓶頸現象,不過由於硬碟的存取速度不斷提高,目前這種現象已有所改善。
Ⅱ 分布式存儲技術有哪些
中央存儲技術現已發展非常成熟。但是同時,新的問題也出現了,中心化的網路很容易擁擠,數據很容易被濫用。傳統的數據傳輸方式是由客戶端向雲伺服器傳輸,由伺服器向客戶端下載。而分布式存儲系統QKFile是從客戶端傳送到 N個節點,然後從這些節點就近下載到客戶端內部,因此傳輸速度非常快。對比中心協議的特點是上傳、下載速度快,能夠有效地聚集空閑存儲資源,並能大大降低存儲成本。
在節點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QKFile市場趨勢開始突出,未來用戶數量將呈指數增長。分布式存儲在未來會有很多應用場景,如數據存儲,文件傳輸,網路視頻,社會媒體和去中心化交易等。網際網路的控制權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型技術公司的手中,它的網路被去中心化,就像分布式存儲一樣,總是以社區為中心,面向用戶,而分布式存儲就是實現信息技術和未來網際網路功能的遠景。有了分布式存儲,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加自由、創新和民主的網路體驗。是時候把網際網路推向新階段了。
作為今年非常受歡迎的明星項目,關於QKFile的未來發展會推動互聯網的進步,給整個市場帶來巨大好處。分布式存儲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基礎結構產生的,區塊鏈分布式存儲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有疊加作用。對今天的中心存儲是一個巨大的補充,分布式時代的到來並不是要取代現在的中心互聯網,而是要使未來的數據存儲發展得更好,給整個市場生態帶來不可想像的活力。先看共識,後看應用,QKFile創建了一個基礎設施平台,就像阿里雲,阿里雲上面是做游戲的做電商的視頻網站,這就叫應用層,現階段,在性能上,坦白說,與傳統的雲存儲相比,沒有什麼競爭力。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一個新型的去中心化存儲的信任環境式非常重要的,在此環境下,自然可以衍生出許多相關應用,市場潛力非常大。
雖然QKFile離真正的商用還有很大的距離,首先QKFile的經濟模型還沒有定論,其次QKFile需要集中精力發展分布式存儲、商業邏輯和 web3.0,只有打通分布式存儲賽道,才有實力引領整個行業發展,人們認識到了中心化存儲的弊端,還有許多企業開始接受分布式存儲模式,即分布式存儲 DAPP應用觸達用戶。所以QKFile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商業應用。創建超本地高效存儲方式的能力。當用戶希望將數據存儲在QKFile網路上時,他們就可以擺脫巨大的集中存儲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用戶可以看到在線存儲的礦工及其市場價格,礦工之間相互競爭以贏得存儲合約。使用者挑選有競爭力的礦工,交易完成,用戶發送數據,然後礦工存儲數據,礦工必須證明數據的正確存儲才能得到QKFile獎勵。在網路中,通過密碼證明來驗證數據的存儲安全性。采礦者通過新區塊鏈向網路提交其儲存證明。通過網路發布的新區塊鏈驗證,只有正確的區塊鏈才能被接受,經過一段時間,礦工們就可以獲得交易存儲費用,並有機會得到區塊鏈獎勵。數據就在更需要它的地方傳播了,旋轉數據就在地球范圍內流動了,數據的獲取就不斷優化了,從小的礦機到大的數據中心,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共同努力,為人類信息社會的建設奠定新的基礎,並從中獲益。
Ⅲ 耦合劑如何存儲
超聲耦合劑產品知識
一、 超聲耦合劑的概念
超聲檢查時,探頭與病人皮膚之間的空氣將阻礙超聲波傳入人體,為獲得高質量的圖像,需要液性傳到介質來連接探頭與病人體表,這種介質就是耦合劑。
二、 使用超聲耦合劑的理由
使用超聲耦合劑的目的首先是充填接觸面之間的微小空隙,不使這些空隙間的微量空氣影響超聲的穿透;其次是通過耦合劑「過渡」作用,使探頭與皮膚之間的聲阻抗差減小,從而減小超聲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損失。另外,還起到「潤滑」作用,減小探頭面與皮膚之間的摩擦,使探頭能靈活的滑動探查。
三、 超聲耦合劑對圖像的影響
耦合劑的好壞與得到的聲像圖質量密切相關。質量不好的耦合劑可使超聲能量損失,分辨力降低,圖像模糊,甚至刺激皮膚和損壞探頭。
Ⅳ 隨著硬體性能的提升傳統的計算與存儲強耦合的方式有哪些弊端
隨著硬體性能的提升傳統的計算與存儲強耦合的方式有以下弊端。
計算與存儲強綁定,意味著兩種資源總有一個是浪費的。
我們在對伺服器進行選型的過程中,開始糾結是計算型、還是存儲型,大大增加復雜度和降低通用性在雲計算場景下,彈性的顆粒度是機器,不能真正做到資源的彈性。
Ⅳ 存儲器對文件是怎樣存儲的機制是什麽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外存儲器一般也可作為輸入/輸出設備。計算機把要執行的程序和數據存入內存中,內存一般由半導體器構成。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三大類: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特殊存儲器。
RAM
RAM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點是可以讀寫,存取任一單元所需的時間相同,通電是存儲器內的內容可以保持,斷電後,存儲的內容立即消失。RAM可分為動態(Dynamic RAM)和靜態(Static RAM)兩大類。所謂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是用MOS電路和電容來作存儲元件的。由於電容會放電,所以需要定時充電以維持存儲內容的正確,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稱這為動態存儲器。所謂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是用雙極型電路或MOS電路的觸發器來作存儲元件的,它沒有電容放電造成的刷新問題。只要有電源正常供電,觸發器就能穩定地存儲數據。DRAM的特點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於大容量存儲器。SRAM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於調整緩沖存儲器。
ROM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讀出原有的內容,不能由用戶再寫入新內容。原來存儲的內容是由廠家一次性寫放的,並永久保存下來。ROM可分為可編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編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電擦除可編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儲的內容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來擦除,這使它的內可以反復更改。
特殊固態存儲器
包括電荷耦合存儲器、磁泡存儲器、電子束存儲器等,它們多用於特殊領域內的信息存儲。
此外,描述內、外存儲容量的常用單位有:
①位/比特(bit):這是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在電腦中,一個比特對應著一個晶體管。
②位元組(B、Byte):是計算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單位。一個位元組等於8個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位元組(KB、Kilo Byte):電腦的內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位元組作單位來表示。1KB=1024Byte。
④兆位元組(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機的硬碟和內存等一般都是以兆位元組(MB)為單位。1 MB=1024KB。
⑤吉位元組(GB、Giga Byte):目前市場流行的微機的硬碟已經達到4.3GB、6.4GB、8.1GB、12G、13GB等規格。1GB=1024MB。
⑥太位元組(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是用來接受用戶輸入的原始數據和程序,並將它們變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存入到內存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等。
輸出設備用於將存入在內存中的由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變為人們能接受的形式輸出。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等。
(四)匯流排
匯流排是一組為系統部件之間數據傳送的公用信號線。具有匯集與分配數據信號、選擇發送信號的部件與接收信號的部件、匯流排控制權的建立與轉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機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如圖2-3所示,通常多採用單匯流排結構,一般按信號類型將匯流排分為三組,其中AB(Address Bus)為地址匯流排;DB(Data Bus)為數據匯流排;CB(Control Bus)控制匯流排。
(五)微型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
①CPU類型:是指微機系統所採用的CPU晶元型號,它決定了微機系統的檔次。
②字長: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時傳送和處理的二進制位數,安長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的功能、用途和應用范圍。如Pentium是64位字長的微處理器,即數據位數是64位,而它的定址位數是32位。
③時鍾頻率和機器周期:時鍾頻率又稱主頻,它是指CPU內部晶振的頻率,常用單位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節拍。一個機器周期由若干個時鍾周期組成,在機器語言中,使用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機器周期數來說明指令執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類型和時鍾頻率來說明計算機的檔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能執行的指令數。單位有MIPS(每秒百萬條指令)、MFLOPS(秒百萬條浮點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儲器完成一次讀取或寫存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存儲器的存取時間或訪問時間。而邊連續兩次或寫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對於半導體存儲器來說,存取周期大約為幾十到幾百毫秒之間。它的快慢會影響到計算機的速度。
⑥內、外存儲器容量:是指內存存儲容量,即內容儲存器能夠存儲信息的位元組數。外儲器是可將程序和數據永久保存的存儲介質,可以說其容量是無限的。如硬碟、軟盤已是微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設備。迄今為止,所有的計算機系統都是基於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原理。內、外存容量越大,所能運行的軟體功能就越豐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儲器的低速度是微機系統工作過程中的主要瓶頸現象,不過由於硬碟的存取速度不斷提高,目前這種現象已有所改善。
Ⅵ 靈動雲存儲是怎樣做應用和負載的存儲優化技術
都雲存儲的該用戶負載的存儲優化技術還是非常不錯的
Ⅶ 嵌入式存儲器的類型有哪些,對比他們的性能參數
兩個問題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我搜了下,參考`
ARM指令集發展史
作者:xdpeter 提交日期:2006-4-12 20:01:00
第2章 典型ARM體系結構介紹
一、版本簡介
迄今為止,ARM體系結構共定義了6個版本,版本號分別為1—6。同時,各版本中還有一些變種,這里將某些特定功能稱為ARM體系的某種變種(variant),例如支持Thumb指令集,稱為T變種。長乘法指令(M變種),ARM媒體功能擴展(SIMD)變種,支持JAVA的J變種,和增強功能的E變種。
ARM處理器核當前有6 個系列產品ARM7,,ARM9, ARM9E, ARM10E,SecurCore 以及最新的ARM11 系列。以及Intel XScale 微體系結構和StrongARM 產品各系列產品性能見下表
ARM7 性能特徵
Cache大小
(指令/數據) 存儲器管理單元
緊密耦合存儲器
(TCM) Jazelle
Thumb
DSP
AHB介面
ARM7TDMI 無 無 無 無 有 無 有
ARM7TDMI-S 無 無 無 無 有 無 有
ARM7EJ-S 無 無 無 有 有 有 有
ARM720T 8K MMU 無 無 有 無 有
ARM7採用ARMV4T(Newman)結構,分為三級流水,空間統一的指令與數據Cache,平均功耗為0.6mW/MHz,時鍾速度為66MHz,每條指令平均執行1.9個時鍾周期。其中的ARM710,ARM720和ARM740為內帶Cache的ARM核。具有如下特點:
- 具有嵌入式ICE-RT邏輯,調試開發方便。
- 極低的功耗,適合對功耗要求較高的應用,如攜帶型產品。
- 能夠提供0.9MIPS/MHz的三級流水線結構。
- 代碼密度高並兼容16位的Thumb指令集。
- 對操作系統的支持廣泛,包括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
- 指令系統與ARM9系列、ARM9E系列和ARM10E系列兼容,便於用戶的產品升級換代。
- 主頻最高可達130MIPS,高速的運算處理能力能勝任絕大多數的復雜應用。
ARM7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應用領域為:工業控制、Internet設備、網路和數據機設備、行動電話等多種多媒體和嵌入式應用。ARM7系列微處理器包括如下幾種類型的核:ARM7TDMI、ARM7TDMI-S、ARM720T、ARM7EJ。其中,ARM7TMDI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32位嵌入式RISC處理器,屬低端ARM處理器核。TDMI的基本含義為:T:支持16為壓縮指令集Thumb;D:支持片上Debug;M:內嵌硬體乘法器(Multiplier)I:嵌入式ICE,支持片上斷點和調試點;
從ARM公司提供的ARM7 Data Sheet可以看出,ARM7屬於結構比較簡單的32位RISC體系結構,與一般的、採用五級流水線的32位RISC結構相比,簡化了流水線的設計。這一方面限制了ARM7晶元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得ARM7的結構更加簡單,不必考慮在多級流水線中需要解決的沖突、中斷現場恢復等等復雜棘手的問題,有利於簡化設計、提高設計的正確性、有效性。
由於指令長度、格式的限制,在ARM7的一般指令中,只能夠訪問4位的寄存器空間,這和其他32位RISC體系結構中能夠訪問到5位、6位的寄存器空間又不同。ARM7通過特殊的模式轉換方式,使得用戶可以訪問到其它的15個通用寄存器。
ARM7所有的指令都是條件執行的。這在目前主流的32位RISC體系結構中並不多見。通過在指令中設置條件域,可以使得編譯器有條件完成指令的條件執行功能,優化編譯效果。另外,由於條件域的引入,使得在設計流水線的時候,必須考慮解碼後的指令是否可以執行。
ARM7中的所有指令,除了訪存指令之外,都是基於寄存器進行操作的,這是典型的RISC設計思路。
註:arm體系結構的版本及命名方法
arm體系結構共定義了6個版本,版本號分別為1~6。
arm體系的變種:將某些特定功能稱為arm體系的某種變種(variant)
#T變種(Thumb指令集)表示Thumb,該內核可從16位指令集擴充到32位ARM指令集。
#D:表示Debug,該內核中放置了用於調試的結構,通常它為一個邊界掃描鏈JTAG,可使CPU進入調試模式,從而可方便地進行斷點設置、單步調試。
#M變種(長乘法指令)表示Multiplier,是8位乘法器。
#I表示EmbeddedICE Logic,用於實現斷點觀測及變數觀測的邏輯電路部分,其中的TAP控制器可接入到邊界掃描鏈。
#E變種(增強型指令)DSP指令支持。
#J變種(Java加速器Jazelle)JAVA指令支持。
#SIMD變種(arm媒體功能擴展)單指令流多數據流(SIMD)能力使得軟體更有效地完成高性能的媒體應用像聲音和圖像編碼器。
arm/thumb體系版本的字元串是由下面幾部分組成的:
#字元串ARMV
#arm指令集版本號,1~6
#ARM指令集版本號後為表示所含變種的字元。由於在ARM體系版本4以後,M變種成為系統的標准功能,字元M通常不需要列出來。
#最後使用的字元x表示排除某種寫功能。比如,在早期的一些E變種中,未包含雙字讀取指令LDRD、雙字寫入指令STRD、協處理器的寄存器傳輸指令MCRR/MRRC以及cache預取指令PLD。這種E變種記作ExP,其中x表示缺少,P代表上述的幾種指令。如ARMv3M,ARMv5xM,ARMv6等
eg:ARMv5xM--->ARMv+4+x+M
ARM9 性能特徵
Cache大小
(指令/數據) 存儲器管理單元
緊密耦合存儲器
(TCM) Jazelle
Thumb
DSP
AHB介面
ARM920T 16K/16K MMU 無 無 有 無 有
ARM922T 8K/8K MMU 無 無 有 無 有
ARM940T 4K/4K MMU 無 無 有 無 有
ARM9採用ARMV4T(Harvard)結構,五級流水處理以及分離的Cache結構,平均功耗為0.7mW/MHz。時鍾速度為120MHz-200MHz,每條指令平均執行1.5個時鍾周期。與ARM7系列相似,其中的ARM920、ARM940和ARM9E為含Cache的CPU核。性能為132MIPS(120MHz時鍾,3.3V供)或220MIPS(200MHz時鍾)。ARM9 E性能特徵
Cache大小
(指令/數據) 存儲器管理單元
緊密耦合存儲器
(TCM) Jazelle
Thumb
DSP
AHB介面
ARM926EJS 4-128K/4-128 MMU 有 有 有 有 雙AHB
ARM946EJS 4-1MB/4-1MB MMU 有 無 有 有 AHB
ARM966ES 無 無 有 無 有 有 AHB
ARM9E系列微處理器為可綜合處理器,使用單一的處理器內核提供了微控制器、DSP、Java應用系統的解決方案,極大的減少了晶元的面積和系統的復雜程度。ARM9E系列微處理器提供了增強的DSP處理能力,很適合於那些需要同時使用DSP和微控制器的應用場合。
ARM9E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特點如下: - 支持DSP指令集,適合於需要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的場合。 - 5級整數流水線,指令執行效率更高。 - 支持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 - 支持32位的高速AMBA匯流排介面。 - 支持VFP9浮點處理協處理器。 - 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多種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 - MPU支持實時操作系統。 - 支持數據Cache和指令Cache,具有更高的指令和數據處理能力。 - 主頻最高可達300MIPS。 ARM9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下一代無線設備、數字消費品、成像設備、工業控制、存儲設備和網路設備等領域。 ARM9E系列微處理器包含ARM926EJ-S、ARM946E-S和ARM966E-S三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ARM10 E性能特徵
Cache大小
(指令/數據) 存儲器管理單元
緊密耦合存儲器
(TCM) Jazelle
Thumb
DSP
AHB介面
ARM1020E 32K/32K MMU 無 無 有 有 雙AHB
ARM1022E 16K/16K MMU 無 無 有 有 雙AHB
ARM1026EJ-S 可變 MMU+ MMU 有 有 有 有 雙AHB
ARM10採用ARMV5T結構,六級流水處理,指令與數據分離的Cache結構。平均功耗為1000mW,時鍾速度為300MHz,每條指令平均執行1.2個周期,其中ARM1020為帶Cache的版本。ARM10TDMI:與所有ARM核在二進制級代碼兼容,內帶高速32X16MAC,預留DSP協處理器介面。其中的VFP10(矢量浮點單元)為七級流水結構。ARM1020T:ARM10TDMI+32K Caches+MMU結構,300MHz時鍾,功耗為1W(2.0V供電)或00mW(1.5V供電)。指令Cache和數據Cache分別為32K,寬度為64bits。能夠技術多種商用操作系統。適用於下一代高性能手持式網際網路設備及數字式消費類應用。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由於採用了新的體系結構,與同等的ARM9器件相比較,在同樣的時鍾頻率下,性能提高了近50%,同時,ARM10E系列微處理器採用了兩種先進的節能方式,使其功耗極低。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的主要特點如下: - 支持DSP指令集,適合於需要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的場合。 - 6級整數流水線,指令執行效率更高。 - 支持32位ARM指令集和16位Thumb指令集。 - 支持32位的高速AMBA匯流排介面。 - 支持VFP10浮點處理協處理器。 - 全性能的MMU,支持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多種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 - 支持數據Cache和指令Cache,具有更高的指令和數據處理能力 - 主頻最高可達400MIPS。 - 內嵌並行讀/寫操作部件。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下一代無線設備、數字消費品、成像設備、工業控制、通信和信息系統等領域。 ARM10E系列微處理器包含ARM1020E、ARM1022E和ARM1026EJ-S三種類型,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
ARM11性能特徵
Cache大小
(指令/數據) 符點
運算 存儲器管理單元
緊密耦合存儲器
(TCM) Jazelle
SIMD
DSP
AHB介面
ARM1136J-S 4-64K 無 MMU 有 有 有 有 四個64
位AHB
ARM1136JF-S 4-64K 有 MMU 有 有 有 有 四個64
位AHB
ARM11是ARMv6體系結構的第一個實現,ARM11微結構的設計目
Ⅷ hadoop在虛擬環境下存在的計算存儲耦合問題是什麼
現在Hadoop在一月發布了2.7.2的穩定版, 已經從傳統的Hadoop三駕馬車HDFS,MapRece和HBase社區發展為60多個相關組件組成的龐大生態,其中包含在各大發行版中的組件就有25個以上,包括數據存儲、執行引擎、編程和數據訪問框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