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生產要素如何配置與聚集

生產要素如何配置與聚集

發布時間: 2022-06-27 09:06:04

㈠ 生產要素分配原則

(來源課本的回答)意義: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詳解)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就在於有利於調動資本、技術所有者投資經濟活動的積極性,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資本、勞動力、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提多種所有者,而這些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各自發揮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承認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憑生產要素的貢獻獲得自己相慶的收入是合法的,使生產要素的貢獻成為確定收入份額的依據。這種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分配體制,一方面能激勵要求投入者更多地投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激勵要素使用者節約的積極性,因為作為商品買入的生產要素,都必須按照市場購買價格支付一定的報酬和代價,這樣,就可以形成投入和產生的高效率,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

㈡ 現實中是怎樣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可變要素 投入 和固定要素 投入 之間都存在著一個 最佳的 數量 組合 比例 。一旦 生產要素的投入 量達到 最佳的組合 比例時, 可變要素的編輯產量達到最大值,這一點之後隨著可變要素 投入 量的 增加, 生產要素的投入 量越來越偏離最... 社會化大生產實際上就 是生產要素 和自然資源的有效配置和 最佳組合 。這種有效配置和 組合的 過程就是形成新的... 都離不開 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和自然資源的有效配置。 要素和資源配置的結果,直接決定著 投入 產出效率和經濟...

㈢ 請用現代經濟學的原理說明生產要素如何配置最合理

當所有生產要素的邊際成本相同時,配置最合理

㈣ 「生產要素分配」包括哪些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時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的多少,進行收益分配的一種方式」。這句話說「白」了,就是生產前,你所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譬如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等愈多,將來生產後所形成的利潤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簡單地說,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這跟「按勞分配」中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是同樣的道理。但比前者內容更豐富,方式更進步。因為,這表明你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不一樣,所獲得的「好處」也就不一樣,比方說,拿出土地「好處」便是地租;假如你拿出來的是勞動,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就是工資;如果你拿出來的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鈔票,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便是利潤。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就是在社會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基礎上,按各種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所做的貢獻進行分配。」「由於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所以,社會主義的工資、利息和地租,不過是根據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所做的貢獻而給予這些要素所有者的報酬。
【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區別】
1、兩種分配方式的產權主體不同。按勞分配的產權主體只能是公有制;而按生產要素 分配方式則適用於包括公有制在內的多種產權主體。
2、兩種分配方式所處的地位不同。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方式是主體,起主導作用,這一條要堅持不動搖。按生 產要素分配只是與按勞分配並存的多種分配方式中的一種,它要與按勞分配相結合。
3、兩 種分配方式所遵循的原則不同。按勞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優先的原則,其不足之處是忽 視市場因素的影響,忽視效率。按生產要素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優先原則,一切要素都 要通過市場來實現優化配置,市場決定分配,高效率必然獲得高效益、高回報。其不足之處 是忽視非市場因素,忽視公平

㈤ 計劃經濟體制下地質工作的生產要素配置

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地質工作的機構連同它使用的生產要素,全部由國家統一配置。主要包括勞動力、勞動資料以及資金等。

一、地質勘查勞動力

地質勘查勞動力是地質勘查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正確選擇地質勘查勞動力,合理使用地質勘查勞動力,充分發揮這個生產要素的作用,對提高地質勘查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由於地質勘查工作具有如下兩個特點,這一點就更加突出:

第一,地質勘查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勞動密集一般是指技術裝備程度較低,需要大量使用勞動力從事生產活動的部門,如服裝工業、玩具工業、傢具工業、皮革工業等。它們具有投資少,單位投資能吸收較多勞動力,技術操作要求較低,勞動工具比較簡單,單位產品成本中活勞動消耗所佔比重較大等特點。但是地質勘查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部門同上述工業部門並不完全相同,只是在總體成本構成上,以及某些工種手段上(如淺井、槽探上)有如上特點。表1-1是地質勘查業同建築業,工業對比其活勞動消耗占成本的比重。

表1-1 三行業活勞動消耗占成本的比重

這個比例說明,在地質勘查業節約活勞動,對提高地質勘查經濟效益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第二,地質勘查業不僅具有一般的勞動密集型特點,而且具有知識勞動密集型特點。這一點是其他任何產業部門所少有的。所謂知識勞動密集型,主要是指各類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很高。還以地質勘查業同建築業、工業對比,其技術人員占各自職工的總數的比重如表1-2所示。

表1-2 三行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比重

這個比例說明,在地質勘查業中如何合理使用和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對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經濟效益是很重要的。而且這種重要性,不僅表現在比例關繫上,更表現在地質找礦中地質技術人員的作用上。因為地質勘查工作是通過人對客觀地質體的正確認識來獲得地質信息的。而在具體工作中具體人的認識是否正確,完全取決於具體人的技術業務水平和勞動態度。如果水平高,勞動態度好,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水平低,勞動態度不好,也會事倍功半。所以對地質勘查業來說,如何培訓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業務技術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對提高地質勘查的經濟社會效益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地質勘查勞動力的配置是按下列分類的:

(1)工人:是指從事地質勘查生產的工人,輔助生產的工人,運輸裝卸的工人,及其他生產的工人。

(2)學徒:是指在熟練工人指導下,在生產勞動中學習生產技術,領取學徒工待遇的人員。

(3)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能力並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包括:①已取得工程技術職稱,並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②無技術職稱,但從大學、中專的理工科系畢業,已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③無技術職稱或學歷,但具有中專以上水平並能處理技術問題,實際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④已取得工程技術職稱或大學、中專理工科系畢業,擔負工程技術管理(如主管地質工作的隊長,車間主任及計劃、生產、安全技術、設計,工藝,勞動定額、工具設備,動力、基建、環境保護等科室管理工作等)工作的人員。

工程技術人員中,不包括已取得工程技術職稱或大學、中專理工科系畢業、但未擔負任何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

工程技術人員中的地質技術人員系指從事礦產普查勘探的地質技術人員,以及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技術人員、石油地質和海洋地質技術人員之和。

(4)管理人員:是指在單位各職能機構及分隊、車間從事行政、生產、經濟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員,包括長期(6個月以上)脫離生產崗位、從事管理工作的工人及服務人員在內。

(5)服務人員;是指服務於職工生活或間接服務於生產的人員,以及社會性服務的人員。包括:食堂工作人員、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工作人員、文化教育工作(如職工文化技術教育、圖書館、俱樂部)人員、衛生保健(如醫務所、保健室)工作人員、警衛消防人員、住宅管理與維修人員、勤雜人員(與生產有關的車間勤雜人員是工人,不是服務人員)、生活福利(如浴室、理發、招待所)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服務人員(如電話員、鍋爐水暖人員、傳達員、通訊員、收發員、打字員等)。

部、局(廳)、公司(中心)指揮部所屬行政上、經濟上獨立的服務性機構,如子弟學校、醫院、療養院、招待所,服務公司等單位的人員一律按從事工作崗位分類統計。

各單位[含部局(廳)公司(中心)指揮部機關]行政上、經濟上不獨立的服務性附屬機構,如子弟學校、招待所,醫務所、浴室、理發室,托兒所等單位的全部人員均統計為服務人員。

(6)其他人員:是指由本單位開支工資,但所從事的工作與本單位生產、工作基本無關的人員,包括出國援外人員,長期(6個月以上)學習人員;長期(6個月以上)病、傷、產假人員,派出外單位工作人員、退養人員和待安排的人員等。

二、地質勘查勞動資料

地質勘查勞動資料也稱勞動手段,它是人們在地質勘查勞動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和物質條件的總稱。它包括的范圍很廣,首先是地質勘查勞動工具,其次是充當勞動對象的容器,此外,廣義地說,地質勘查勞動資料還包括除勞動對象以外的為地質勘查生產過程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它們不直接參與勞動過程,但沒有它們勞動過程就不能進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進行。

地質勘查勞動工具是地質勘查勞動資料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從簡單的橡皮,小刀、斧頭到現代的各種復雜的機器,儀表、機器體系等。在這些種類繁多的地質勘查勞動工具中,機械性的勞動工具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不管地質勘查勞動資料多麼復雜,從實質上說,它無非是勞動者自身器官的延長和功能的擴大與強化。確實如此,在勞動工具上,人好比是獲得了改變他自己身體構造的新的器官。自從人類能夠使用勞動工具以來,人類的發展史有了完全新的面貌。以前這個歷史,如一切動物一樣,歸結為他的自然器官的變化,而現在這個歷史,則是人為器官改進的歷史,也是生產力迅速增長的歷史。例如,機床是人手的延長和擴大,汽車是人腿的延長和擴大,望遠鏡和顯微鏡是人眼的延長和擴大等等。隨著人類生產經驗的積累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資料的構成也日益復雜,其范圍也日益擴大,種類日益繁多,因而它在地質勘查生產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地質勘查勞動資料是發展地質勘查生產力的重要物質保證。首先,地質勘查勞動資料能夠促進生產率的提高,這一點無論在地質普查還是在地質勘探中都表現的十分明顯。以往由於現代化交通工具不足,主要靠人的兩條腿填圖,每天完成的觀察點是很有限的;如今小比例尺地質填圖,普遍配上了輕便汽車,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過去的兩倍到三倍。過去在含金礫岩和河砂中尋找金礦,只靠人工掘進探井,常常以極低的勞動生產率開展工作;如今採用了新型的鑽探機械並配以先進的鑽頭,每天完成的鑽進工作量是人工掘進的幾十倍。由此可見,先進的技術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是十分驚人的。其次,運用新的科學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勞動資料,還能夠節約資金,降低物化勞動,以及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比如,採用高效率的鑽探設備,可減少每米鑽探工作量佔用的固定資金;運用先進的地震儀器圈定地質構造,可以大量減少為圈定地質構造而施工的鑽孔,大大地降低了勘查成本;採用新型的動力設備,可以大幅度減少油料消耗;採用小口徑鑽進技術,可以大量減少鋼材消耗。此外,使用先進的勞動資料,還可以提高探礦工程質量、改善勞動條件。比如採用金剛石小口徑鑽進,配以優質泥漿,大大提高了岩心採取率;配備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機台操作設備,可以大大降低鑽工的勞動強度。總之,諸如此類的現代化的技術裝備,給地質勘查生產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昔日又臟又累的探礦生產,如今已有很大改觀。

三、地質勘查勞動對象

地質勘查勞動對象是組成地質勘查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地質勘查勞動者在地質勘查生產過程中,通過勞動資料將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物質。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天然存在的客觀地質體,也就是廣大地質工作者直接的工作對象、調研對象,如一定的區域地質調查空間,一定的工作礦區、礦段、礦點,一定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調研范圍等;二是經過人類勞動過濾的勞動對象,即一系列燃料、原材料等。按其在地質勘查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可以分為主要原料、輔助材料和燃料等。主要原料構成地質勘查勞務或工程手段的實體,它在工程手段的實物構成和價值構成中,都佔有重要地位。輔助材料雖不構成工程手段的實體,但在其形成過程中起著多種不同的輔助作用。它或者作用於主要原材料,使其發生物質變化,或者為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所消耗的物質,或者為生產活動創造一定的勞動條件。燃料本屬於原料,但是由於它的消耗最大,在生產過程中佔有特殊地位,任何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它,所以在經濟管理中單列為能源問題來研究。

地質勘查的這些勞動對象,對地質勘查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1)作為燃料、原材料的勞動對象,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被消耗掉,需要不斷地補充。只有原材料、燃料源源不斷地供應,並且隨著地質勘查規模的擴大、追加補充所需要的燃料、原材料,才能保證地質勘查生產和再生產的進行。因此,燃料、原材料是制約和決定地質勘查生產規模和發展速度的重要物質基礎。比如在鑽探生產中,在各種成井工程中,必須有足夠的鋼材,特別是無縫鋼管,才能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這些關鍵的原材料一旦供應中斷,整個工程勢必被迫停下來。這就是原材料對地質勘查的制約作用。

(2)燃料、原材料的品種、質量,不僅反映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地質勘查生產的質量。在鑽探生產中,如果構成管材的鋼材質量不佳,鑽機一加大負荷就彎曲、折斷,勢必影響鑽孔的質量,採用高質量的沖洗液,既可以提高鑽進的效率,又可以保護鑽孔(護壁)。所以正確、合理地使用燃料、原材料,直接關繫到地質工作質量的提高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隨著地質勘查生產中先進技術和尖端技術的採用,對相應的原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反之,如果原材料得不到相應的發展,也必然限制地質勘查先進技術的使用。

(3)燃料、原材料的消耗狀況和正常周轉,對降低成本、節約資金進而提高地質勘查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從整個地質勘查費用的構成看,燃料及原材料的消耗大約佔30%左右,其中對某些工程手段,其原材料費用要佔50%以上。因此合理利用燃料、原材料,降低消耗,是大力降低地質勘查成本的重要途徑。同時,節省燃料、原材料,也是合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國家經濟實力的根本要求。燃料,原材料的周轉狀況、供給源地和使用現場的連接,對地質勘查的經濟效益也有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周轉速度快,可以節省流動資金,減少利息支付;供給源地與使用現場銜接地好,可以節省運輸費,減少運輸中的損失。

(4)作為客觀地質體的勞動對象,對地質工作的成果和效益,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這里又可以劃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地質工作者不能選擇的勞動對象,完全聽命於服務對象的指定,如為某項建築工程查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問題。這種情況對地質勘查的投入具有無法擺脫的被動影響,即如果地質條件復雜,就必須投入較多的地勘費,如果地質條件簡單,就可以少投入地勘費。另一種情況,是地質工作者自己可以選擇的勞動對象,如地質找礦的空間,而且這種選擇過程本身就是調查研究過程,在配置上應當充分聽取基層生產單位的意見。

四、地質勘查資金

地質勘查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仍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價值的再生產,另一方面是價值的再生產。而地質勘查資金,就是這種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運動著的價值,也是墊支於這個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能夠帶來增值的價值。所以地質勘查資金首先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這個貨幣是用來預付兩種需要的,一是用來購買生產資料的資金,二是用來支付地質工作者工資方面的資金。而生產資料和地質工作者的結合正是地質勘查生產所必需的前提條件。因此,地質勘查資金也自然是地質勘查生產所必需的前提條件,只是這兩種條件的形態不同,前者表現為實際形態,後者表現為價值形態。

地質勘查生產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從購買生產設備、購買原材料開始,經過野外生產,編寫地質報告,到結算價款,大致分為購買、生產、結算三個階段。與這三個階段相適應,地質勘查資金必須處於不斷活動之中才能在再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地質勘查資金的運動,如果從單個的或個別的資金變化來看,它要按照順序先後經過流通過程——生產過程——流通過程三個階段。它的形態則先後採取貨幣資金、生產資金和產品資金三種變化,這是一個不斷轉化和循環的過程。在這個循環中,第一階段處於流通過程,它通過購買各種生產設備和原材料,以及支付給地質工作者的工資,而由貨幣形態轉化為生產形態。第二階段進入生產過程,它通過生產資料與地質工作者相結合,進行著生產活動,在結合中生產工人通過具體勞動,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地質成果上,通過抽象勞動,創造出新價值凝結在地質成果上。於是資金由生產形態轉化為產品形態。第三階段又回到流通過程.它通過地質成果的價款結算,資金由商品形態又回到貨幣形態。這種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就是資金周轉,而資金處於生產領域時間和處於流通領域時間的總和,就是資金周轉的時間。

為了研究地質勘查資金的運動規律,管好用好各項資金,需要對資金進行科學分類。根據當前我國地質勘查資金的實際情況,可按以下兩種方法進行劃分:

第一,按地質勘查資金在地質勘查再生產過程中所處的領域,可以分為生產資金和流通資金兩類。生產資金是指處於生產領域的資金,包括以生產資料形態和各種未完地質工作形態存在的資金。流通資金是指處於流通領域的資金,包括已完成的最終地質成果但尚未結算價款那部分資金以貨幣形態存在的資金,以及尚未進入生產領域以物質儲備形態存在的資金。這兩類資金在地質勘查再生產中是互相聯系和互相制約的,並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換,因此保持這兩類資金的合理比例是保證地質勘查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第二,按地質勘查資金周轉方式,可以分為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和專項基金三類。固定資金是以實物形態存在的生產用建築物、機械設備,生產工具等固定資產。它是地質勘查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勞動資料,可以長期使用、參加多次生產過程而不改變自身的物質形態,具有相對固定性。它的價值是按照損耗的程度、逐漸轉入生產的地質成果中去,逐步由地質成果結算收入中收回,以折舊基金的形式儲備起來,作為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結束後更新之用。流動資金是指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原材料儲備、未完地質工作和已完地質工作但尚未結算價款,以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周轉性資金。它和固定資金相反,在生產過程中其價值一次全部轉移到生產的地質成果中去,從而也一次全部由地質成果結算價款中得到補償。由於它在生產周期中只完成一次周轉,具有明顯的流動性,所以稱為流動資金。專用基金是指除固定資金、流動資金之外的,根據國家規定設置的具有專門來源和專門用途的資金,如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事業發展基金、福利基金、獎勵基金等。

為了保證地質勘查生產過程不間斷地順利進行,就必須使地質勘查資金的運動保持其連續性。而要實現連續性,各種形態的資金就必須在空間上並存,在時間上銜接好。在空間上並存,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地勘單位的全部資金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貨幣資金、生產資金和產品資金三個部分,並使之同時並存。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中斷。在空間上銜接好,是指處在各種形態的資金必須不斷地按時轉化,否則,生產過程也會中斷。總之,在地質勘查資金運動中,三種資金形式在空間上並存和在時間上銜接,是保證地質勘查再生產連續不間斷地順利進行的客觀要求。

我國地質勘查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地質勘查業的形成和發展歷史所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建立的時候,並不存在作為獨立產業的地質勘查業。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資源問題,特別是優先發展重工業所需要的礦產資源。這是促進地質勘查業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動力。為此,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國民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國家不得不拿出大量資金組建地質勘查隊伍,然後運用這支隊伍去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從資金來源這個角度來考察,當時唯一的來源是國家財政。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財政管理體制,國家通過財政手段收繳利潤和稅金,形成財政收入,然後再將其中一部分用於積累。地質勘查業的基本建設投資、地質勘探費和地勘產業的流動資金,都是從這部分積累中分配的。地質勘查業這三部分資金究竟能分配多少,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狀況,收入好,財政充裕,就可能多給一些,收入不好,財政緊張,就可能少給一些,但大體上還是可以保證均衡投入的,只有在20世紀60年代3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短暫的一段,出現過大幅度削減;二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地質成果需求狀況,需求得強烈,就可能多給一些,需求不十分緊迫,就可能少給一些。但從總體上看,地質勘查業所需要的資金,從來就沒有同地質成果建立嚴格的數量制約關系。

國家財政撥給地質勘查業的資金,主要分兩部分:一是固定資產投資,用於地勘產業的土建工程和設備購置,包括生產用的廠房建築、家屬基地建築和各種設備,儀器購置。這部分資金全部形成了國有的固定資產;二是流動資金,其中定額流動資金是一定時期按照地勘費比例核定的,一經核定,相當長一個時期不變。此外,國家財政撥付的地質勘探費,由於是按工程進度支付,待地質項目完成時再結算,所以這部分經費在沒有結算以前,也起到流動資金的作用。它可以用來支付工資、津貼,備用金和購置燃料、原材料。因此我們在考察地質勘查業資金時,也把地勘費作為資金的一部分來對待。地勘費除了起到流動資金的作用外,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地質勘查成本項目中還有一項「設備購置」,用它來代替設備折舊費。這部分費用直接形成固定資產,因而它實際上同基本建設投資互補。

㈥ 開一家麵包店的生產要素是什麼,要素應如何配置配置

摘要 一般把生產要素劃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自然資源,如土地、礦藏等;第二類為勞動,勞動的供給決定於多種因素因而具有特殊性;第三類為資本品,通常假定該類要素的供給與價格同向變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㈦ 生產要素如何集聚

因此,按生產要素分配,從整個社會角度講,也就是按上述這些要素分配。但在我國新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中所說的按生產要素分配,只是指個人的收入分配,即個人依據其所有的要素貢獻大小獲取相應的報酬,而不包括各種非個人的要素所有者的要素報酬分配,在這里,要素分配的參與主體是個人,按個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分配,在我國,目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按資本要素分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收入已突破了過去單純消費基金的范疇,形成了消費基金後的剩餘資金。並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這種剩餘資金也越來越大,這種剩餘資金一部分用於購買了房產,另一部分則主要轉化成了投資資金。居民私有房產和投資資金的出現,必然會導致按資本要素分配形式的出現。對這種收入的性質,目前學術界看法還不完全一致。有人認為屬於按勞分配收入,理由是:按勞分配實質是承認和保護社會成員的個人所有制,這種個人所有制的始點是社會成員的勞動力極其收入,同時也賦予了社會成員對其收入使用的自主權力,即無論是用於消費還是用於投資,都屬於按勞分配這種個人所有制范圍。按勞分配既包括按現期勞動的成果分配,也包括按過去的勞動成果分配。從目前看,居民的按資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體形式:一是將資金用於銀行儲蓄,獲取利息收入:二是將資金用於購買各種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獲取利潤、紅利、股息以及有價證券買賣收入;三是將資金以獨資、合資等形式從事實業投資以獲取投資利潤;四是將自有房產、車輛等出租獲取租金收入。 2、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即勞動者依據自己的勞動力狀況獲取要素報酬。勞動力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勞動力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在市場經濟國家已得到普遍的認同。按勞動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勞動力價值分配,而勞動力價值又是由生產與再生產這一勞動力的社會平均費用決定的,因而它有一個底線,即不能低到影響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是對市場上勞動力價值貨幣表現的價格即工資進行最低立法保障。要指出的是,我國在勞動報酬上也採用了工資這一形式,但這種作為按勞分配形式的工資與作為勞動力價格形式的工資是不同的。換句話說,按勞分配與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是不同的。按勞分配依據的是勞動量,即勞動力使用價值的發揮情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依據是勞動力價格,這種分配隨勞動力供求狀況上下波動。不僅如此,按勞分配的對象是作為產出的勞動成果,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對象是作為投入的勞動耗費。此外,時間不同,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是在生產過程之前進行的,而按勞分配是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後進行的。在按勞動力要素分配中還有一種情形是,隨著資本概念從物質資本到人力資本的擴展,勞動者還可根據其人力資本大小獲得派息和分紅。這是按勞動力要素分配的新發展,它表明勞動力要素不僅可從投入方面參與分配,而且可從產出(利潤)方面參與分配。這也表明勞動力已從商品上升為資本形態。從投入方面參加分配,從一定意義上說,作為勞動力價格的工資是人力資本投資於生產活動的直接成本,人力資本的派息分紅是人力資本的利潤,它是勞動者提高勞動能力、擴大再生產的基礎,是一種發展工資,也是人力資本產權的主要組成部分。 3、按技術要素分配。這是指技術要素所有者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並據此取得報酬。在我國,按技術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專利權的形式獲得專利收益和以技術入股的形式獲取利潤分紅兩個方面。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力提倡並鼓勵按生產要素分配,對於我國發展高科技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4、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組織協調和指揮運籌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包括承包制、年薪制。津貼制等。 5、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在知識經濟時代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誰擁有足夠的信息,誰就能掌握生產經營的主動權,占據生產經營的優勢。因此,信息要素所有者提供信息時則根據該信息對生產經營的貢獻來給予回報。 要指出的是,由於生產要素具有生產有用性、產權明確性、功能特定性、使用增值性、發展變化性等特點,因此技生產要素分配的具體形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從當前看,我們應特 別注意搞好按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 貫徹按生產要素分配,在運作上應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1)在理論上不能把按生產要素分配同勞動價值論對立起來。勞動價值論是指商品的價值是由人的活勞動創造的,它涉及的是生產領域,而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價何如何分配,它涉及的是分配領域,不涉及價值如何創造問題。因此,不能把按生產要素分配說成生產要素能夠創造價值。否則,就犯了薩伊的三要素分配論的錯誤,對這一錯誤,馬克思早已作過系統而深刻的批判。(2)在認識上,不能把按勞分配同按生產要素分配對立起來。把二者看成屬於性質不同的東西。當前,理論界和實際工作中,有一種看法認為按勞分配是同公有制相連、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同私有制相連的。這實際上是將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對立了起來。與這種觀點相一致,不少人在講按勞分配時,則排斥按生產要素分配,認為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按勞分配否定了以生產資料所有權為依據的分配;在講按生產要素分配時,又避而不談按勞分配。其實,馬克思並不否認以生產資料所有權為依據進行分配。相反,認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只是在典型的公有制條件下,由於個人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生產資料所有權已為公有而不能作為個人收入分配的條件,因此,也就談不上按生產要素分配,這時,只能把個人在生產過程中提供的屬於自己的勞動作為分配的依據,即實行按勞分配。可見,按勞分配並不排斥私有。在完全私有制下,由於生產條件均為個人所有,勞動者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只擁有勞動力生產要素,這些生產要素只有組合起來,才能發揮特定功能,因而,按生產要素分配也要求經濟組織對這些生產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公有。在混合所有制下,個人既提供勞動,又提供其它生產條件,因此,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3)在操作上,不能認為只有按生產要素分配才體現效率,進而把效率優先理解為按生產要素分配優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從個人收入分配運行機制上講的,也就是說,在個人收入分配上,要堅持收入與投入掛鉤,以收入根據為尺度,但收入差距不能過分懸殊,使分配能促進效率的提高和有利於社會的安定。(4)在政策上:首先,凡是進入市場的生產要素都具有相應的分配收益權。如前所述,它們參與 收益分配同勞動創造價值並不矛盾。如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生產資料,它本身就包含著一定量的過去勞動(即物化勞動或死勞動)。從市場體系的構成看,進入市場的不僅包括物質性商品(如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等),還包括一切可以用來生產物質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經濟資源,如資金、勞務、信息、技術及房地產等生產要素。如果不承認它們的收益分配權,還有多少人能夠自覺自願地無償提供呢?其次,如果把這些生產要素當作資本看待,它們的所有者就是要憑借所有權參與分配。如國家、集體或城鄉居民個人投資入股、購買有價證券、銀行儲蓄,就是要獲得股息、利息和紅利等;國家和集體出讓土地使用權,單位集體和私人出租房屋以及轉讓閑置設備的,就要收取一定數額的房地產費用和租金;那些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信息、技術服務的,也要收取信息、技術轉讓費和服務費;等等。第三,生產要素的收益分配數額,要通過市場競爭和價格機制來實現。生產要素的這種收益分配或者稱之為價格,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而應隨著它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這類似於簡單商品經濟中通過市場價值實現,或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通過生產價格實現的方式,共性之處就在於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第四,對於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在依法保護其合法收入的同時,也要依法整頓其中的不合理收入。並逐步調節那些過高的收入。這樣,有利於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更好的優化資源配置,以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之目的。

㈧ 誰能告訴我「生產要素」之一的「勞動」有什麼特點啊

生產要素指進行物質生產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環境條件。一般而言,生產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結合因素,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所以是生產的最基本要素,是因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它們始終是生產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當勞動者和生產資料處於分離的情況,它們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要素。它們要成為現實的生產要素就必須結合起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人類生產的一般條件,沒有它們的結合,就沒有社會生產勞動。但由於生產條件及其結合方式的差異,使社會區分成不同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隨著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會有新的生產要素進入生產過程,生產要素的結構方式也將發生變化,現代科學、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等要素將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發揮各自的重大作用。

所謂勞動者是指具備勞動技能和勞動能力的人,包括直接勞動者和間接勞動者。生產資料是人們從事物質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即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勞動資料是指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和勞動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生產工具被置於勞動者和勞動對象之間,起著把勞動者的勞動傳導到勞動者對象上去的作用,生產工具的先進和落後,反映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標志著人類征服務自然能力的加強,隨著現代管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交流的加強,生產工具將更加先進,生產效率將更快地提高,勞動對象則是指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將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具體包括原材料和一切自然資源。只有具備了上述基本要素,生產才能正常進行,生產活動才成為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分配是社會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分配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發展,並確立了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時期內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也是工會理論最基礎性研究的課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深化的實踐,許多固有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上我們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有兩個根本標志:「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在公有制問題上,經過多年的探索,在理論上提出了「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性」,在實踐上開始實現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即所有制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分配製度和政策上也同步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上,首先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觀念確立為我國分配製度的原則之一,在分配製度中突出效率問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多勞多得、優質優價問題,也不僅是為了打破大鍋飯問題,而是涉及了效率和公平這個現代經濟學上的基本問題。黨的十五大又把按勞分配原則擴展為,「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原則,並特別突出了「鼓勵和提倡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第一次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觀念,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次黨的十六大,再次突出了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觀念,第一次把勞動也作為生產要素排在了首位,並且仍然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為什麼在突出了「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同時,還要把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為什麼「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還不足以解決分配問題,還必須把勞動也加入到生產要素行列中參與分配?筆者認為這就是十六大所確立的分配製度的最大亮點。其本質是確立在諸生產要素中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最終仍然是解決公平與效率問題。 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首先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價值觀;其次是要堅持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到對馬克思按勞分配理論的創新和發展;第三是要清除對馬克思按勞分配原則的片面理解和錯誤做法。真正落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 勞動作為第一生產要素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價值觀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用於交換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而非勞動性的生產要素價值是通過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上,其本身並不創造新的價值。但是這些非勞動性生產要素卻同勞動共同創造了財富。馬克思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本來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⑴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實際上對共同創造出的財富進行分配,創造價值與分配價值(使用價值即財富)是不同的。當代西方經濟學普遍採用「邊際效應」和「均衡理論」的分析方法來解決分配問題,認為:「經濟收入是在生產要素市場上分配的。三種最重要的要素是:勞動、土地和資本。」「每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報酬取決於某種要素的邊際產量的供給和需求。需求又取決於某種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在均衡時,每種生產要素賺到了它對生產物品與勞務的邊際貢獻的價值。」⑵ 通俗地講,它是指這三種要素的價值形式(價格),工資、地租和利潤的形成,都取決於市場上供需狀況。任何一種要素的供需不平衡都會影響到自身價格升降,同時也會影響到其他要素價格的升降。所謂均衡時,是指通過市場的力量,使各種生產要素按照其在生產過程中的邊際效應(貢獻),達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表面上看,這與勞動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很相象,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些經濟理論大多是在經濟運行層面上來分析生產要素的運行規律,是研究如何增加、聚集和擁有財富的理論,是「賺錢的學問」。而較少從社會基本制度層面上研究經濟問題。一般來講,社會基本制度要解決的經濟問題是為什麼和必須要這樣做,而經濟運行層面是解決怎樣做的經濟問題。換句話說,社會基本制度體現出的價值觀決定了必須確立勞動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經濟運行層面則要解決的是各生產要素如何按貢獻參與分配。勞動作為第一生產要素則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價值觀。 馬克思創立的勞動價值論是在批判、繼承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是馬克思科學理論和價值觀的統一,也是同「三要素共同創造價值」理論斗爭的結果,但馬克思並不否認「三要素共同創造財富」,相反馬克思在糾正、補充、完善亞當斯密「勞動價值論」的缺陷時,特別強調了土地和資本的重要性。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創立,是針對當時整個社會的物慾橫流、對金錢、對商品的「拜物教」等「物統治人」的現象,通過勞動問題——這一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作為理論支點,把「物統治人」的世界顛倒過來,實現「人對物的統治」。「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本質上是一個為人類社會發展而設置的評價體系,它在評價個人對社會的作用上將勞動看作唯一的標准,認為個別生產者對社會的真正貢獻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勞動。」⑻「在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關於勞動是人類及其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因素、非勞動者依賴勞動者而生存的觀點是最基本的思想,勞動價值論只是他的這一唯物主義歷史觀在經濟理論上的具體體現。」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通過經濟運行中的物與物的交換規律,看到其背後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更多的是社會基本制度層面上研究經濟問題。學習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要全面地學習,「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之上創立的,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包括諸多范疇,例如:商品的二重性、勞動的二重性、價值的本質、價值實體、價值量、價值載體、價值形式、價值構成、價值轉形、價值規律、國際價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兩個方面視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將陷入片面性。深化和發展勞動價值論,必須全面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是基礎。」⑽ 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是堅持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首先是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有利於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有利於公平與效率的統一、發展與和諧的統一。市場是有缺陷的,存在著市場的失靈,必須進行適當干預和調節,所以我們建立的市場經濟是有宏觀調控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但是按照自由主義學派的觀點,當前存在的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階層的斷裂是正常的也是無法克服的,也不必去克服。例如帕累托認為「人們對於不平等實際上是無能為力的。造成不平等的基本力量強大到國家干預所不能影響的地步。」 ⑾「勞動的工資、土地的地租、資本的利潤為經濟規律所決定,而不是政治力量所決定。如果工會或改良主義的政黨試圖利用國家來修正這些生活的現實,那麼最終不會產生效果。在這種嘗試中,他們所能做到不過是使整個社會生產的餡餅較小一些,而較小的餡餅很可能仍然用同樣的方式加以分配。試圖用干擾和暴力來改變這種情況只會造成經濟混亂和階級沖突。」⑿因此,他認為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在經濟學上是沒有意義的,主張實行完全的自由主義經濟,實際上是維護資本至上的制度,反對社會的革命。 然而,事實上在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社會里,也並不贊同帕累托等自由派的觀點,在經濟活動中也存在著「按勞分配」,但只是非常有限的「按勞分配」 ,是在發達國家政府為了緩和勞資矛盾和在工會的強大壓力下,所採取了一些「讓步政策」。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些做法,客觀上是承認了勞動對剩餘價值的部分所有權和分享權,是在一定程度上允許「按勞分配」進入剩餘價值的分配領域。當然我們更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資本主義的本質決定了對剩餘價值的分配方式主要是實行「按資分配」,而不是「按勞分配」。但也從另一方面啟示我們勞動要素參與分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其次,勞動要素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在現代社會,人的素質的提高,對社會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比物質資本和勞動力數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識和才能基本上是人力投資(特別是教育投資)的產物。這就是著名的「人力資本」理論。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美國經濟學家H.P道格拉斯和 R.索洛用統計方法衡量美國的生產函數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的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在某種微妙的意義上勞動是唯一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每增加1%的勞動所增加的產量三倍於每增加1%的資本所增加的產量。(美國工資占國民生產值的大約3/4,而剩下的1/4大致為財產收入的份額。約等於工資的1/3。)」⒀ 第三、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途徑。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是社會資源配置方式的選擇,而不是社會制度的變更。勞動力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當然也要按市場原則進行配置,但是勞動力資源又是一種特殊的資源,不同於貨幣、土地、設備等。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資源的配置過程的原則與方式必然有其特殊性。必須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是「人統治資本」而不是「資本統治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前提和手段;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在全面實施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如何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高效率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又能有效消除由競爭機制和供求機制而產生的兩極分化的負面影響。其中一條重要的思路就是,要使勞動者的勞動資本化,而絕不能停留在「勞動力商品化」的階段。所謂勞動力商品化,其特點就是在流通領域勞動力所有者同資本所有者,通過平等交換,完成買賣關系。資本所有者通過支付工資獲得勞動者勞動力的使用權,勞動者通過獲得工資將自己的勞動力讓渡工資支付者使用,這一切似乎很公平。但是,當職工的勞動力進入生產領域,由於商品屬性原則,勞動力的購買者就可以完全佔有、支配、使用勞動力及其勞動成果。 問題就在這里,此時的勞動力已不再是商品,而是生產過程中的可變資本,是可以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多價值的資本。而這些增殖部分,按照商品歸屬的原則,被資本所有者(勞動力的購買者)全部佔有,這就是資本所有者資本不斷增殖的秘密,也是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的基礎和前提,「所謂僱傭勞動,實際上就是通過勞動力的商品化,把勞動者的勞動力轉變成資本家所佔有的可變資本的一種社會經濟制度。」⒁它是製造工人階級永遠貧困的社會經濟制度。因此,當勞動者擁有的只是「勞動力商品」所有權時,結果只能是永遠的貧困。 當勞動者的「勞動要素」同資本一樣參與分配時,按照資本運行的原則,勞動者的勞動所得實際上是除了工資之外,還要加上勞動者勞動要素投入的回報,獲得剩餘價值的索取權——實現「勞動分紅、利潤共享」,這就是勞動要素參與分配的最本質的現實意義。這樣才能擺脫「僱傭勞動制」所帶來的「絕對貧困規律」,廣大勞動者才有可能實現「共同富裕」。 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存在著「資本收益率遠遠高於勞動收益率」的現象,在我國由於資本的緊缺和勞動力大大富裕而形成的供求現狀,使這個問題則更為突出。我們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在實現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偉大目標中,關鍵的問題是盡快讓廣大勞動人民富裕起來。而如何讓廣大勞動人民盡快富裕起來,特別是工人階級如何致富問題,是一個沒有解決好的問題。我們常說勤勞致富,事實上在「資本收益率遠遠高於勞動收益率」的現實中是很不容易實現的,也就是說職工只靠工資收入是不可能致富的。工資體現的僅是勞動力的價值,是補償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費用的,主要用於生活費用的開支,因此工資水平總是同生活水平的高低相同步。依靠工資節余形成的財富,實際上是以減少消費(或滯後消費)及降低生活水平為代價的,對促進積極的社會再生產來說並不是積極因素。而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對剩餘價值的分配,是能夠使勞動變為資本不斷升增殖的。讓勞動變為資本勞動者才能真正致富,依靠資本形成的財富,是投資,是再生產的結果,本身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社會再生產的循環。因此通過制度的確定使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勞動效率、創造力、智慧及綜合素質成為富起來的資本,通過勞動力產權制度的建立,把勞動者的勞動力資源與資本進行有效的合作及有機融合,發揮出最大的效能。使勞動者可以從認真努力的勞動中獲得工資收入,獲得一定的利潤分成(勞動力資本投入的產出)。此外勞動者還可以將這些利潤分成轉化成金融資本,進行投資在擴大再生產的同時獲得投資收益。使廣大勞動者由「無產者」變為「有產者」,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 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根本目的在於解放勞動、解放勞動者,在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第一位的是不斷解放勞動、勞動者;發展生產力,第一位的是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勞動效率(文化、科技)。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就是勞動積累的過程,就是勞動、勞動者解放的過程,就是勞動者素質和勞動效率不斷提高的過程。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發展,這就是勞動是第一生產要素最終意義。 (作者單位:新疆自治區工運幹校)2003年10月10日草擬2004年4月1日第二次修改 注 釋:⑴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第15頁 人民出版社⑵ 曼昆:《經濟學原理》(下)第19頁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一版⑻ 左大培:《重新理解勞動價值論》 載《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第6期和2003年第1期⑼ 同上⑽ 李鐵映:《關於勞動價值論的讀書筆記》載《中國社會科學》 2003年 第1期⑾ 薩繆爾森:《經濟學》(上) 第121頁 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⑿ 薩繆爾森:《經濟學》(下) 第226頁 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⒀ 薩繆爾森:《經濟學》(中) 第221頁 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⒁ 王珏、李濤:《勞動力資本論——國企改革出路探析》 第2頁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㈨ 按生產要素分配要注意什麼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時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的多少,進行收益分配的一種方式」。這句話說「白」了,就是生產前,你所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譬如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等愈多,將來生產後所形成的利潤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簡單地說,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這跟「按勞分配」中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是同樣的道理。但比前者內容更豐富,方式更進步。因為,這表明你拿出來用於生產的「東西」不一樣,所獲得的「好處」也就不一樣,比方說,拿出土地「好處」便是地租;假如你拿出來的是勞動,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就是工資;如果你拿出來的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鈔票,那麼給你帶來的「好處」便是利潤。

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的原則,以及讓勞動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不矛盾的,關鍵是要把價值的創造和價值的分配區別開。創造價值的仍然是勞動,但是由於其他生產要素在價值的創造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也應當參與分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提出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不是對薩伊「三位一體」公式的翻版,也不是對按勞分配製度的顛覆,而是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把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區別開來,這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大貢獻。在資源的配置方式上選擇市場經濟,客觀上就要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分配方式即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因為沒有人願意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讓別人白白使用。而市場經濟之所以能夠優化資源配置,也是因為市場經濟規律發揮了作用,哪裡的生產要素供不應求,哪裡的價格就相對較高,就能夠賺更多的錢。把資源配置到高利潤的行業或部門,無疑是我國分配製度改革的目標之一。

熱點內容
買釣箱要哪些配置就夠了 發布:2025-01-11 20:24:23 瀏覽:509
防腳本取色 發布:2025-01-11 20:15:17 瀏覽:637
為什麼莊周活動安卓沒開始 發布:2025-01-11 20:14:23 瀏覽:460
我的世界花雨庭國際服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1-11 20:13:27 瀏覽:718
c數據導入資料庫 發布:2025-01-11 20:07:55 瀏覽:828
可以上傳片 發布:2025-01-11 20:07:55 瀏覽:792
outlook伺服器郵件怎麼找 發布:2025-01-11 20:06:12 瀏覽:95
javac編譯jar 發布:2025-01-11 20:06:11 瀏覽:483
電腦伺服器小功率 發布:2025-01-11 20:02:02 瀏覽:832
唱吧上傳自己的歌 發布:2025-01-11 19:57:35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