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配置電腦兼容性怎麼樣
Ⅰ 自己組裝電腦,怎樣的配置兼容性最好
兼容性
主要是看CPU
,主板,顯卡和內存之間的就OK
了,其它
的可以忽略不計。
金士頓內存的兼容性很強,比較適合裝機使用。
主板和顯卡最好用同個生產廠家的,那樣本身的兼容性
就會強很多,畢竟,廠家首先也會從這個方面支考慮,
INTEL
的CPU配華碩主板P5LD2-X
,不會存在什麼兼容性
不良的問題,我用的也是差不多這個配置。
綜合分析,樓主所說配置,所選都為上榜品牌,相對而
言,兼容性能也很不錯。
真接配回來,開機老化24小時,看看效果就OK。
Ⅱ 自己組裝電腦怎麼看硬體兼容不兼容
你在電腦硬體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就可以自己組裝一台機器,它的性價比很不錯,而且對於正品的電腦配件,其質量也是信得過的,因此組裝起來的電腦在質量上一般沒問題。組裝機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升級方便。隨著電腦配件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品牌機的升級顯得很不方便,反而不如組裝機。
如果你是一位完全不懂電腦的用戶,那麼選擇品牌機肯定好一些。首先是方便,用戶購機後不需要拆裝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就能使用;其次,品牌機的配置一般來說都是經過產品工程師精心挑選的組合,因此在產品配置上相對比較合理;另外品牌機的原始配件多是從正規渠道進的貨,因此在產品質量上可以放心。當然品牌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善的售後服務,這可為你購買的電腦解除後顧之憂。
如果你打算自己組裝電腦,千萬別忘了找一位懂電腦的朋友幫忙,以免上當受騙;如果你選擇品牌機的話,切記要買一些名牌的電腦,因為只有大品牌才有比較完善的售後服務及技術支持體系。事實上,買雜牌電腦往往還不如自己動手組裝一台。
裝機的過程組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選件;2.檢查配件;3.點亮主板;4.把配件裝入機箱;5.安裝操作系統。下面讓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具體情況。
1.選件。選件的時候說法很多,但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對配件了解不多的,小編建議盡量選擇品牌信譽好一些,質保時間長一些的產品。
2.檢查配件。一般來說三好街賣貨,都會在配件上貼自己公司的保修帖。大家要注意的是,貼保修貼之前要注意檢查配件是否是全新的。檢查的說法很多,小編建議仔細檢查每一個配件是否有外傷,是否有使用過的痕跡。(1)重要檢查CPU是否是原包,是否有打磨痕跡,是否有針腳斷或歪的問題。(2)內存條是否有打磨痕跡,內存條金手指是否劃痕較重,金手指是否歪斜。(3)主板封貼是否完好,板基是否完好。(4)顯卡檢查和內存條相似。(5)硬碟檢查和CPU類似,重要查看有無破損,有無劃傷。(6)光碟機是否完好,有無劃傷,是否干凈。(7)檢查顯示器是否干凈,是否有劃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檢查顯示器有沒有被拆開過。只有在保證配件基本沒有外傷或明顯使用過的痕跡才可以安裝,否則可能導致多個部件損壞。再一方面檢查是為了確保配件是全新的,防止出問題的時候JS推卸責任。
3.點亮主板。雖然說是點亮主板,其實算是簡單的檢查系統是否能運行。首先把CPU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這里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蠻力,CPU都有缺角,只要對好主板上的缺角就能把CPU輕輕的插到主板上。如果發現不能很輕松的插入,建議檢查後再次安裝,直到能輕松插入。CPU插入以後,就可以把壓桿按下,直到壓桿緊貼主板。接下來安裝CPU風扇。一般風扇都附帶了硅膠,在風扇底部塗層薄薄的硅膠即可。風扇安裝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特別是那些沒有金屬封頂的CPU。風扇夾子最好分別採用不同的方向扣在CPU插槽兩側。然後把風扇的電源線插到CPU插槽附近的三針電源介面上。至此CPU安裝圓滿完成。其次插入內存條。內存條介面設計的不對稱,只要對齊缺口就可以順利插入。插入以後,稍微用力壓一下內存條,主板上內存插槽的扣就會自動卡緊內存條。到此內存條圓滿安裝完成。接下來是顯卡的安裝。顯卡介面設計的也是不對稱的,同樣可以很輕松的插入。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別忘了有的顯卡需要外接電源。同樣很多主板在AGP槽上設計了扣,顯卡正確安裝以後,就會被主板卡的牢牢的。當然拔顯卡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別把那卡顯卡的東東給弄斷了!然後把顯示器的介面插入顯卡。接下來需要把電源接到主板上。大家注意到主板上很寬很長的一般為白色的插槽就是用來接電源的。同樣這個介面設計了倒勾,安裝反了是插不進去的。主板上也只有這一個介面可以安裝電源。然後把四孔的電源介面插入主板上唯一對應的介面。到這里,電源的連接也基本完成。接下來找到POWER跳線(一般這個跳線設計在主板邊緣,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查看主板說明書,其實很好找,一般的主板都在跳線附近標出PWR SW字樣),用螺絲刀或者鑰匙短接一下兩個跳線柱,即可點亮主板。點亮後,系統會先顯示顯卡信息,然後BIOS顯示主板,CPU,內存的信息。大家可以對比BIOS顯示信息是否和自己的配置相同。如果發現不同之處,建議查閱主板說明書中有關跳線設定,然後更改。
在確認BIOS中信息和自己的配置一樣以後就可以把配件全部安裝到機箱內部了。再次短接上面提到的跳線,主板即可斷電。小心拆下顯卡和電源連接線即可。這時候沒有必要拆下CPU、風扇和內存。
4.把配件裝入機箱。首先把光碟機和硬碟裝入機箱內部。光碟機安裝有時候需要拆掉機箱前面的金屬擋板和塑料擋板,有時候則不用拆,這要看機箱是如何設計的。一般來說不用拆塑料擋板的機箱,都需要把光碟機托盤的前蓋拆下來。拆這個東東需要給光碟機供電後彈出托盤才能進行,並且一般來說是比較費勁的,建議經驗少的朋友最好不要拆這個東東,防止出問題的時候沒辦法保修。從機箱前面把光碟機塞如機箱內,擰好兩側的螺釘即可。硬碟的安裝比較簡單,但是小編建議安裝前應該先設置好硬碟的跳線,一般來說把硬碟跳為主盤比較好一些。跳線設置完後,把硬碟放入機箱的3.5英寸架,擰好兩側的四個螺釘即可。如果需要安裝軟碟機,可以參考光碟機的安裝辦法。
接下來就是把主板安裝到機箱內。機箱的安裝也有說法。一般來說先比量好主板定位孔和機箱定位孔的位置,然後把機箱附帶的底座(有的底座是金屬螺絲,有的是金屬片,還有的是塑料片)安裝在相應的位置,這時候要主要不能用蠻力,選粗細合適能輕松擰入的底座就可以了。拆掉機箱背面的處於PCI插槽位置的擋板和處於COM口、音頻介面位置的擋板,把主板放入機箱,擰好螺釘(一般要擰6個以上)即可。然後把電源安裝到機箱內部,電源線連接到主板上即可。
再下來安裝硬碟、光碟機的數據線和電源線。電源線的安裝比較簡單,驅動器的電源介面都設計為梯形,安裝反了是進不去的。數據線首先接到主板上,這一步較簡單,主板的數據線介面一般採用不對稱設計,安裝反了同樣插不進去。大家要注意的是ATA100的數據線和ATA33的數據線顏色很形狀是不一樣的,ATA100的數據線要細一些,一般把它安裝在IDE1上面,而ATA33的數據線安裝在主板的IDE2上面。同樣一般主板都標出了IDE1和IDE2。而數據線一般都有三個介面,應該哪一個接在主板上呢?很多數據線採用了顏色標記,藍色的和主板藍色IDE口對應。如果數據線顏色不對應的話,應該看數據線的介面設計位置。一般來說,接驅動器的兩個介面距離要近一些。而數據線接驅動器的時候應該把數據線紅色的一端靠近電源介面,否則數據沒辦法傳輸。在接好了光碟機、硬碟的數據線和電源線以後,這一步就完成了。軟碟機數據線和電源線的安裝跟上面的類似,小編就不在這贅述了。
然後是很多人都頭疼的機箱開關,指示燈等和主板跳線的連接。好在很多主板都有標記,對於沒有標記的或者標記不清楚的主板,大家可以試著調換。關於前置USB口連線方法大家可以參考前兩天小編轉載的《教你學硬體 如何正確判斷USB等介面的接線順序》。直到機箱指示燈、POWER、RESET這些都能正常工作為止。然後把滑鼠鍵盤連接主板。需要注意的是,鍵盤滑鼠介面同樣設計為不對稱,大家要注意該介面中間長方形孔的位置。然後把顯示器數據線連接到顯卡上。
到這里為止,一台電腦硬體安裝就基本完成了。
Ⅲ 我這樣電腦配置兼容性怎麼樣
顯卡和CPU太差,其它都還是可以的。 浪費主板啊,你CPU和顯卡這么差勁,你有必要用這張主板嗎? 相當於你一個人明明吃個1菜一湯就夠,但是你卻點了個三菜二湯,這不是浪費是什麼? 還有個就是你是什麼時候買的,如果是在今年買的話,那就被商家給算計的.......
Ⅳ 電腦配置兼容性如何
硬體兼容性到是沒有問題,可以組裝使用。
但你的CPU是可以超頻的型號,而B360主板卻不支持CPU超頻。
如果你不玩超頻的話,就這么使用也是可以的。
要玩超頻的話,那麼主板最好是換Z370主板才行的。
Ⅳ 這是我自己選配的電腦配件,請問一下兼容性怎樣有沒有問題
你這配置寫的不明確 固態選的是970 PRO還是pm981a 前者太貴你這配置沒必要 後者是丐版性能差容易壞 建議換成970 EVO Plus或者WD SN750
顯卡沒寫型號 估計是影馳GTX1660 Super 金屬大師 OC 用這顯卡的話 cpu主板應該要換 具體看下圖
Ⅵ 有沒有懂哥 幫我看看這套電腦配置兼容性怎麼樣
首先從描述我印象里內存條威剛adata 8G*2的頻率是3200MHZ,樓主確認下,如果是那麼這個頻率是和cpu和主板不匹配的,cpu最大支持頻率只有DDR4 2666MHZ,主板支持最大頻率 2933MHZ,這點要樓主確認下詳細內存參數;第二點,顯卡選擇1650(s)配i5 10代的cpu略顯不足,1660(s)(Ti)會更合適(價格差異大概貴了1000塊),也更容易全方位發揮cpu性能,當然如果樓主糾結於那1000塊,選擇1650(s),常規的3D游戲是可以滿足的,只是如果有更高的大型做圖要求或者追求3D游戲體驗的可以考慮1660(s)(Ti);最後就是沒有看到機械硬碟的選擇,SSD選了以後,建議再選個2T的硬碟,以上個人意見,供參考.
Ⅶ 自己配置的電腦會不會有兼容性的問題
看你選什麼樣子的配置
隨便選當然不可以。有些硬體支撐不起其他的硬體,會很傷機子的。
起碼
各大件——CPU
主板
顯卡
內存之間的參數要沒有沖突
好像主板要支撐得起CPU
內存之類的
只要參數符合
一般都沒問題
主流牌子的配件
搭配起來一般都可以的了
Ⅷ 這電腦配置是我自己選的,請問一下各位大神我選的配置兼容性怎樣
電腦搭配挺好,價錢也不便宜,電源建議選擇:振華(SUPER FLOWER)額定650W 冰山金蝶GX650 電源,80PLUS金牌/半模組。
Ⅸ 電腦配置兼容性怎樣
沒有什麼顯卡和主板不兼容的,如果非要說顯卡和主板不兼容,那可能是因為主板的插槽與顯卡的插口類型不匹配,也許有的主板上沒有某種顯卡的特定插槽,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基本上主流的顯卡插槽主板上都有,所以出現這種顯卡與主板不兼容的問題很少,再說如果在裝機的時候裝機人員會提醒你。
INTEL和AMD的CPU的針腳不同,主板的選擇也不同。所以現在主機配置的很多人會問你要裝什麼平台,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一個好的主機配置單的評價標準是:是否具有性滿足自身的需要和較高的性價比。兼容是最基本的,如果一台新機器不兼容,那還玩個屁。
Ⅹ 自己配置的電腦會不兼容嗎
現在硬體技術成熟了。
很少會有不兼容的情況。。。
只要介面對的。基本上不會出現不兼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