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雲存儲行業標准
❶ 有哪些組織參與全國雲計算標准制定
去年參會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准二部、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華為、英特爾、數人雲、DMTF協辦,新華三集團、網宿科技、海雲捷迅、雲宏、Hyper提供支持的第六屆中國雲計算標准和應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來自工信部、國標委、地方政府、國際組織代表、中國標准組織、學術界代表、雲計算標准工作組成員、中國開源雲聯盟成員、行業用戶代表,以及媒體代表等共計300餘人出席大會。
❷ 雲存儲的現狀
雲存儲,其實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市場,因為這兩種模式很多時候是很難界定,所以出現了很多尷尬的情況。諸如金山快盤,金山t盤。迅雷隨身盤,迅雷方舟,迅雷網盤等等,更為混亂的是qq網盤,q盤,微雲,qq網路硬碟,qq文件中轉站…讓用戶很難去分清。
混亂的行業最根本的是盈利模式的迷茫。雲存儲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也是很有潛力的市場,可以說,誰贏得雲存儲,誰就贏得未來。只是,再有未來的產品,也需要有他的盈利模式。
比較熟悉的一家軟體公司開發的cStor雲存儲系統和PB級超低功耗雲存儲系統做的很是不錯,在市場上已經廣泛適用,獲得了廣電、安防、刑偵、政務、交通、動漫等各行業用戶青睞。
❸ 紫光雲存儲系統究竟怎麼樣啊
親身使用之後,覺得他們存儲系統確實挺不錯的,將雲存儲數據可用性提升到15個9,遠超行業平均標准,值得選擇的。
❹ 企業內網雲存儲滿足什麼需求呢
在企業的日常辦公場景中,有大量的文件產生,員工有通過網盤的保管文件的需求,員工之間有文件共享需求,員工與外部協作企業之間有著文件傳遞需求,雲企網盤有著統一文件發布需求,企業有著對大文件的統一管理需求。企業內網雲存儲就顯得很重要了。企業內網雲存儲滿足什麼需求呢?
1. 企業標准文件管理
公司內部有很多標准化文件,並會定期發布一些標准。例如:公司制度、通知公告、上級發文、VI規范、標准模板、部門標准。
這些標准文件經常會被員工使用,但是沒有一個統一存儲的地方。如果文件進行了變更,例如發了新的版本,或者有新的制度或發文的替代,往往不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容易在工作中造成失誤。或者需要臨時去查找,到處去詢問,影響了工作的及時准確性。
雲企網盤通過建設統一的標准文件發布平台,可進行文件的發布,並且推送給員工,使員工第一時間知道最新動態。並且能夠隨時查找調用常用的信息資料,提升整體的辦公效率。
2. 知識文件共享
這是一個提倡共享的互聯網時代,每個員工都有很多的工作經驗可以傳遞,很多用戶都習慣了使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展現自己的個性,分享好的知識內容。公司內部也需要這樣一個良好的分享環境。能將工作中的積累,或者工作中的成果進行展示。
目前公司員工之間的知識分享需要一個易用的平台進行支撐。能夠進行知識的分享,能夠進行文件的共享。在企業內部形成分享文化,通過分享形成知識體系,提升文件的流轉效率,提高員工素質,打造先進的辦公文化。
3. 存儲技術
雲企網盤存儲系統的建設,應當使用主流大數據管理資料庫,能夠充分保證文件的安全性。保證系統的使用效率。通過文件的雲端存儲,本地文件丟失可在雲端找回。永久保存,即使刪除文件,文件也依然保存在非結構化資料庫中,可以找回。通過碎片存儲,任何人無法在資料庫中直接復制竊取文件。資料庫自動備份,可將文件自動備份至多塊硬碟中,即使硬碟損壞也不會丟失數據。
4. 私有雲部署
對於企業來講,不僅僅需要考慮應用系統的私密性,還要考慮到私密性以及可擴展性,企業更希望使用一種能夠獨立部署的網盤產品,雲企網盤就比較符合大眾的需求。企業通過組建自己的雲服務平台,搭載雲應用產品,能夠使文件的管理更加安全,有更多的擴展性,可進行定製化開發,可以進行系統集成。
技術標准需求
5. 傳輸技術
雲企網盤存儲系統的建設,應當採用先進的傳輸控制技術,完全一樣的文件不會反復存儲,當上傳文件時,系統自動判斷該文件是否已經存儲在伺服器中,則啟動秒傳功能,給用戶添加這個文件,同時系統做出標記,但不再次上傳。這樣既提高了傳輸效率,又節省了伺服器空間。能夠進行斷點續傳處理,避免因為網路中斷浪費大量的時間,或者因此而產生文件丟失。
❺ 雲計算有什麼行業標准 雲計算缺乏行業標准
雲計算只是一種信息的處理方式與存儲方式的變化,會有CIO有一定影響,不過如果說企業想通過雲計算標准來代替CIO,本質上來講是不在一個層面上的問題,在尋找答案的前提下,需要明確企業CIO的職責范圍,CIO可以不是技術人員,但必須是一個構架與需求設計人員,要將企業系統管理系統與企業戰略系統對接,現在CIO這個職位生存境地不太理想並不是因為雲計算,而是因為大多數企業沒有完整的戰略規劃,讓優秀的CIO沒有發揮的餘地。另外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在所謂的雲應用大多提供的共性較高的應該服務,對於初級企業也許適用,但中型以上的企業還是需要特性的系統來維持自己的企業的特殊優勢,可以預見的是一點,今後同行業企業在競爭過程當中,兩家企業所採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將也決定兩家企業的行業的地位,信息化程度現在在咨詢行業當中,已經做為企業系統分析的硬性指標之一。同時祝你工作快樂,如果有其它問題可以簡訊我~!
❻ 軟體定義存儲軟體中,國內實力較強的有哪些
XSKY星辰天合的產品范圍廣,包括SDS軟體、SDS一體化產品、數據管理軟體等,
服務過上千家大中型政企機構。多次牽頭參與雲存儲資源管理、
分布式存儲等國家標准及行業標準的制定,非常有實力的!
❼ 雲計算管理標准:IaaS管理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好消息是,SaaS管理還是只關注於管理應用程序。該基礎設施對用戶都是不可見的,這意味著SaaS的管理重點在於控制使用應用程序的授權,以及數據存儲和備份的方法。這些在雲中指定的功能與數據中心指定的功能極其類似。因此,雲計算管理標准不可能對SaaS產生多大的影響。如果你是一位SaaS的消費者,提升自我能力來管理你的應用程序而無需任何所謂標準的幫助,你的管理負擔最小。在擁有了平台即服務(PaaS)之後,雲計算託管了伺服器、存儲服務、操作系統以及諸如資料庫管理系統之類的應用程序中間件工具等。企業對應用程序軟體和某些額外的中間件組件還是做出了貢獻的。IT也對應用程序管理做出了貢獻,即他們以與管理預安裝在數據中心的應用程序相同的方式管理一個PaaS應用程序。在PaaS模式中的數據中心在雲中,因此這是不同管理過程中的一部分。在如MicrosoftAzure的通用PaaS模式中,一個管理門戶將管理著整個PaaS環境。使用兩個不同PaaS雲的企業可能會發現管理過程難以協調的原因有二:1.與應用程序管理一樣,平台管理對於平台的組件及其組織方式依賴性極高。因此,由於PaaS產品本身不同,每一個PaaS供應商都可能有一個不同的管理系統。2.建議使用兩個(或更多個)不同PaaS供應商的企業在數據中心內的實際應用中擁有兩個或更多個截然不同的伺服器平台。例如,Windows和Linux。任何具有實際使用經驗的人士都知道跨平台的協調管理與支持過程都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在你必須使用雲計算管理介面而不是使用內部管理選項時將變得特別的困難。但是SaaS不同,我們可以從PaaS的雲計算管理標准中希望得到些什麼,這是因為平台組件是如此難以實現管理協調。IaaS管理標準是如何脫穎而出的雲計算管理標准在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最具相關性的。因為IaaS模式允許IT經理們選擇除了硬體本身之外所有的一切,從而有更好的機會把你所鍾意的管理工具遷往雲計算並在其中隨意使用。你不需要更改你的應用程序和平台管理,但是你必須對雲計算供應商如何分配其伺服器、存儲、緩存以及其它工具資源進行管理。因為企業比其它的雲計算模型更可能擁有多個IaaS供應商,IaaS標準是至關重要的。即使雲計算管理的標準是完整並得到堅持從而使IaaS能夠從中獲益,但也無法滿足那些限制性條件的。第一個問題是雲計算管理標準的多重性,這是因為有如此多的雲計算標准機構而造成的。在流行雲計算標准機構的網站上列有13家,其中至少半數與某一種雲計算管理標准有著頗多的利益牽扯。該集團正致力於形成一個標准,但還沒有定案。第二個問題是業內領先的雲計算供應商很少有機會支持標准。例如,Amazon就不遵守任何處於制定過程中的標准。那麼,你該如何來尋找雲計算管理標准呢?答案就是在你的雲計算架構允許下盡可能多地使用管理工具。你還應當祈禱,大多數的供應商會緊跟Amazon公司的雲計算管理策略。如果真的存在著高效的雲計算管理標准,那麼他們一定應與該策略相互兼容。最後,依靠諸如HP公司的OpenView或IBM公司的Tivoli這樣的高層次管理工具以協調管理策略——即便在內部雲計算服務也有著不同的管理選項。不必強求簡易性,但是雲計算管理應當比你想像中更為容易。【編輯推薦】雲存儲十大無人能及的好處數據中心安全金鍾罩--雲安全分析雲安全數據中心安全防護新舉措雲計算不是萬能 五大誤區需要謹慎企業高管必問的六個雲計算問題剖析
❽ 雲存儲的自建雲存儲
雲存儲盛行的今天,IT專家需要用比以往更加寬廣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數據中心,雲計算,雲存儲,大數據,這些概念和技術不但要關注,而且如何融入到自己的當前環境中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以往在組織內部獨來獨往的IT部門(比如網路和存儲)現在由於融合的緣故必須更加緊密地互相配合。這促使IT部門之間提高合作程度,從而給IT組織帶來了莫大的好處,推動性能上的提升和成本上的削減。
對於大多數IT組織來說,可擴展性是內部雲存儲的一個關鍵指標。雖然支持者聲稱雲非常易於擴展,且擁有近乎無限制的增長潛力,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仔細考慮雲的容錯性、動態擴展和容量增長規劃。雲並不是應對數據增長的萬靈葯,它是一個需要有效管理的商品。
此外,在實施雲存儲之前,我們也需要定義和理解關鍵的性能指標。通常,我們假設非活躍數據不需要像高層存儲那樣高的性能。但是,同時進行的其他項目,比如電子發現,可能需要這類數據有相當的性能。
響應時間和終端用戶體驗也必須協調。我們必須有服務水平協議(SLA)或運行水平協議(OLA),
且雲解決方案必須可以滿足這些要求。由於數據是通過內部網訪問的,在進行雲存儲實施前,必須對當前網路能力和容量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判斷好可能的延遲性。對於特定的內部雲解決方案,必須在整個解決方案中加入最佳實踐指導。
在考慮新技術的時候,我們需要評估管理上的簡單性和實施上的方便性。我們經常需要依賴已經有工作任務的現有人員來部署實施新的技術。
我們需要判斷好需要什麼樣的角色和職責,這些職責如何分配,以及需要多少時間。這些問題並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有助於提高現有人員整體效率的思考過程。
判斷雲存儲是否適合於某個組織是需要仔細考慮的。首先,我們需要分析數據中心數據,判斷有多少數據可以遷移到雲。然後,IT人員必須判斷這些數據可以以怎樣的方式遷移到雲。一些數據的遷移很簡單,就像復制過程一樣;另一些數據的遷移可能需要某種形式的數據遷移器,以保證這些數據遷移後能夠符合實現設定好的政策。
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經濟上的可行性。外部雲可能適合於那些關心現有存儲成本並厭惡風險的公司,而那些對外部雲的成本和風險比較敏感的公司可能會選擇部署內部雲。
由於外部雲實際上是存儲即服務,因此其成本取決於存儲數據量和合約時間。另一方面,內部雲在總擁有成本上的考慮和大多數其他內部存儲方式一樣。
克服安全問題的關鍵因素:
不斷增長的雲存儲容量的需求帶來了不斷增長的安全問題。那麼企業將如何克服雲存儲的安全挑戰? 要確保雲端數據的安全,企業必須拿出時間徹底審核所有的服務水平協議(SLA)。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違約罰金條款:如果該提供商不能確保數據的安全時,數據丟失或沒有提供認可的正常運行時間時,怎麼辦?
同時,關於數據備份、災難恢復和存儲設備本身這些具體問題也要問上一問。畢竟,雲存儲市場還比較新,沒有現成的、牢不可破的行業標准,這樣,許多雲廠商都只口頭在吹噓,並沒有實質的行動可鑒。 為了確保數據在雲端的安全,使用分裂棧就沒什麼不對。把關鍵任務應用存儲在本地伺服器上,非敏感數據、冷數據存儲在雲端。另外,這一概念也可擴展到考慮使用多用雲廠商,避開廠商鎖定。對歸檔信息,一個低成本的、可保證基本安全的廠商就可處理;但對於使用頻率高的數據,就需要找到效率高、零知識的備選方案。如果處理得當,分裂棧可以做到成本節約,而且沒有安全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