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空間配置體現了群落的什麼
A. 什麼叫群落的空間結構
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群落空間結構的實例
(1)群落的垂直結構
大多數群落的內部都有垂直分化現象,即成層現象。以陸生群落為例,成層現象包括地面以上的層次和地面以下的分層。層的數目依群落類型不同有很大變動。森林的層次比草原的層次多,表現也最清楚。大多數溫帶森林至少有3~4層,最上層是由高大的樹種構成喬木層,之下有灌木層、草本層,以及由苔蘚與地衣構成的地被層。在地面以下,由於各種植物根系所穿越的土壤深度不同,形成了與地上層相應的地下層。熱帶雨林的種類成分十分復雜,群落的層數最多。多數農田植物群落僅有一個層次。
正如群落中植物有分層現象一樣,各種動物也因生態位不同而占據著不同的層。例如,鳥類經常只在一定高度的林層做巢和取食。在我國珠穆朗瑪峰的河谷森林裡,白翅擬臘嘴雀總是成群地在森林的最上層活動,吃食大量的滇藏方枝柏的種子;而血雉和棕尾虹雉是典型的森林底層鳥類,吃食地面的苔蘚和昆蟲;煤山雀、黃腰柳鶯則喜歡在森林中層做巢。
在水域生態系統中,垂直分布也是很明顯的。藻類總是分布在陽光能夠照射或透過的水體上層;浮游動物生活在植物能延伸到的地區,而且能夠在較深的水域活動;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和蟹類則生活在水體的底層。不同魚類也常分布在不同層次上,這些動物的垂直分布都與水體的物理條件(溫度、鹽度和氧氣含量等)和生物條件(食物、天敵等)有密切關系。
群落成層現象的出現使生物群落在單位面積上能容納更多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能最充分地利用空間和營養物質,產生更多的生物物質。農業生產中的間作、套種和「多層樓」等,就是人們模擬天然植物群落的成層性,在生產實踐中的一種創造性的應用。
(2)群落的水平結構
群落的水平結構主要表現特徵是鑲嵌性。鑲嵌性表明植物種類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勻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現為斑塊相間的現象,具有這種特徵的群落叫做鑲嵌群落。在鑲嵌群落中,每一個斑塊就是一個小群落,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種類成分和生活型組成,它們是整個群落的一小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林下陰暗的地點有一些植物種類形成小型組合,而在林下較明亮的地點是另外一些植物種類形成的組合。這些小型的植物組合就是小群落。內蒙古草原上錦雞兒灌叢化草原是鑲嵌群落的典型例子。在這些群落中往往形成1~5 m左右的錦雞兒灌叢,呈圓形或半圓形的丘阜。這些錦雞兒小群落內部由於聚集細土、枯枝落葉,具有良好的水分和養分條件,形成一個局部優越的小環境。小群落內部的植物較周圍環境中的返青早,生長發育好,有時還可以遇到一些越帶分布的植物。
群落鑲嵌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內部環境因子的不均勻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變化、土壤溫度和鹽漬化程度的差異、光照的強弱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人為的干擾,諸如過度放牧、粗放開墾等能破壞地表的植被,增加地表的蒸發,加快土壤鹽分向地表聚積的速度,導致地表土壤的含鹽量逐漸增加,使一些耐鹽鹼植物生活良好,而其他植物逐漸死亡,形成鹼斑裸地,在景觀上體現鑲嵌性或植物的斑塊分布。
B. 群落中各物種在水平空間方向上的配置狀況成為群落的什麼
D項,群落的結構是指生物在空間中的配置狀況,它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故D項正確。A項,群落中物種的組成主要指群落物種的豐富度,故A項錯誤。B項,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是描述群落中各個物種的種群密
C. 群落的結構和種群的結構分別是什麼
群落的結構有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之分。
1、水平
水平結構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鑲嵌分布。
2、垂直
形成原因: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
種群的空間格局分為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
1、均勻分布均勻型分布,指種群在空間按一定間距均勻分布產生的空間格局。
2、隨機分布
隨機型分布,是指中每一個體在種群領域中各個點上出現的機會是相等的,並且某一個體的存在不影響其他個體的分布。
3、集群分布,是最常見的內分布型。
(3)生物的空間配置體現了群落的什麼擴展閱讀:
群落的組成
組成生物群落的種類成分是形成群落結構的基礎。群落中種類組成,是一個群落的重要特徵。營養物質的豐富程度不同,種類數目可以相差很大。
陸地生物群落中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結構的復雜性能直接影響動物種類和數量。微生物和土壤動物是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成員,促進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過程。
D. 高中生物解析第四個選項
A、S型增長曲線表示種群數量與環境容納量的關系
B、人類對群落的演替的影響遠超其他自然因子,不僅可以改變方向而且可以改變素的
D、 .群落的結構
主要描述一個群落內部各種生物的空間配置。
2.1水平結構:水平結構是群落的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現在鑲嵌性,復合體和群落交錯區.①鑲嵌性是指群落內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勻配置現象.②復合體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間隔的現象.③群落交錯區是兩個及兩個以上群落的過渡地帶,其生境復雜多樣,物種多樣性高,某些種群密度大.
2.2垂直結構:
一個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間配置。
最直觀的是分層現象,如:
植物的分層現象
垂直結構為同一空間的不同層次,本題選D因為他們的空間都緊貼山,所以屬於水平結構
E. 簡述生物群落的概念,並說明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生物群落指特定空間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種群有規律的組合,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彼此影響,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與營養結構,執行一定的功能。生物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水平結構,時間組配和種類結構
F. 什麼是群落層次什麼事結構層次與環境條件有什麼關系
網路有
群落 (Biocoenosis)或稱為「生物群落」。指的是生態學中,在一個群落生境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所有生物,或曰生物的總合。也有人作如下定義:生存在一起並與一定的生存條件相適應的動植物的總體。群落生境是群落生物生活的空間。一個生態系統則是群落和群落生境的系統性相互作用。
一個群落的生物物種占據不同的小生境。一個群落的生物相互之間有著不同的關系。
[編輯本段]基本原則
1.一個群落生境的小生境越是多樣,那麼其中的群落就越是物種豐富。(熱帶雨林)
2.一個群落生境的非生物因素和全球平均值相差越大,其物種也會越少,但個體數目卻會越多。這個區域的群落通常是高特異性的。(鹽湖,深海)
3.一個群落生境的生存環境越是緩慢連續的交替改變,群落也會越是豐富。(珊瑚礁)
在生物群落中,各個種群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結構。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相對穩定了的生物群落其重要特徵之一,是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中各種生物在空間上的配置狀況,即為群落的結構。群落結構包括形態方面的結構和生態方面的結構,前者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後者指層片結構。
[編輯本段]分類
1.垂直結構
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成層現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許多層次的現象。
群落的成層性包括地上成層和地下成層。層的分化主要決定於植物的生活型,生活型不同,植物在空中占居的高度以及在土壤中到達的深度就不同,水生群落則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形成物種的分層排列,這樣就出現了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配置的成層現象。
成層現象在森林群落表現最為明顯,而以溫帶闊葉林和針葉林的分層最為典型,熱帶森林的成層結構則最為復雜。一般按生長型把森林群落從頂部到底部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苔蘚地衣)四個基本層次,在各層中又按植株的高度劃分亞層,例如熱帶雨林的喬木層通常分為三個亞層。草本群落則通常只有草本層和地被層。
在層次劃分時,將喬木和其他生活型植物不同高度的幼苗劃入實際所逗留的層中,生活在各層中的地衣、藻類、藤本等層間植物通常也歸入相應的層中。
群落的地下分層和地上分層一般是相應的。森林群落中的喬木根系為分布到土壤的深層,灌木根系較淺,草本植物的根系則大多分布在土壤的表層。草本群落的地下分層比地上分層更為復雜。
群落的成層性保證了植物在單位空間中更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條件。如在發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層喬木可以充分利用陽光,而林冠下為那些能有效利用弱光的下木所佔居,林下灌木層和草本層能夠利大型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用更微弱的光線、草本層往下還有更耐蔭的苔蘚層。
生物群落中動物的分層現象也很普遍。動物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其次還與不同層次的微氣候條件有關。如東歐亞大陸北方針葉林區,在地被層和草本層中,棲息著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丘鷸、楱雞)、獸類(黃鼠)和各種鼠形嚙齒類;在森林的下層——灌木林和幼林中,棲息著鶯、葦鶯和花鼠等;在森林的中層棲息著山雀、啄木鳥、松鼠和貂等,而在樹冠層則棲息著柳鶯、交嘴和戴菊等。
水域中某些水生動物也有分層現象,這主要決定於陽光、溫度、食物和含氧量等。比如湖泊,在一年當中湖水沒有循環流動的時候,浮游動物都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它們多分布在較深的水層,在夜間則上升到表層來活動,這是因為浮游動物一般都是趨向弱光的。
2.水平結構
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現特徵是鑲嵌性。
鑲嵌性即植物種類在水平方向不均勻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現為斑塊相間的現象。具有這種特徵的群落叫做鑲嵌群落。在鑲嵌群落中,每一個斑塊就是一個小群落,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種類成份和生活型組成,它們是整個群落的一小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林下陰暗的地點有一些植物種類形成小型的組合,而在林下較明亮的地點是另外一些植物種類形成的組合。這些小型的植物組合就是小群落。內蒙古草原上錦雞兒灌叢化草原是鑲嵌群落的典型例子。在這些群落中往往形成1~5米左右的錦雞兒叢,呈園形或半園形的丘阜。這些錦雞兒小群落內部由於聚集細土、枯枝落葉和雪,因為具有良好的水分和養分條件,形成一個局部優越的小環境。小群落內部的植物較周圍環境中返青早,生長發育好,有時還可以遇到一些越帶分布的植物。
群落鑲嵌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內部環境因子的不均勻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變化,土壤溫度和鹽漬化程度的差異,光照的強弱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在群落范圍內,由於存在不大的低地和高地因而發生環境的改變形成鑲嵌,這是環境因子的不均勻性引起鑲嵌性的例子。由於土中動物,例如田鼠活動的結果,在田鼠穴附近經常形成不同於周圍植被的斑塊,這是動物影響鑲嵌性的例子。
3.層片結構
層片一詞系瑞典植物學家加姆斯首創。他起初賦於這一概念以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把層片劃分為三級:一級層片,即同種個體的組合;二級層片,即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組合;三級層片,即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種類植物的組合。現在一般群落學研究中使用的層片概念,均相當於加姆斯的二級層片,即每一個層片都是由同一生活型的植物所組成。
生活型是植物對外界環境適應的外部表現形式,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不但體態上是相似的,而且在形態結構、形成條件、甚至某些生理過程也具相似性。目前廣泛採用的生活型劃分是郎基耶爾的系統。他按照休眠芽在不良季節的著生位置把植物的生活型分成五大類群,高位芽植物(25厘米以上),地上芽植物(25厘米以下)、地面芽植物(位於近地面土層內)、隱芽植物(位於較深土層或水中)和一年生植物(以種子越冬),在各類群之下再細分為30個較小的類群。我國植被學著作中採用的是按體態劃分的生活型系統,該系統把植物分成木本植物、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葉狀體植物四大類別,再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或低級的單位。對於層片的劃分,可以根據研究的需要,分別使用上述系統中的高級劃分單位或低級單位。
層片作為群落的結構單元,是在群落產生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它所包含的種具有一定的生態生物學一致性,並且具有一定的小環境,這種小環境是構成植物群落環境的一部分。
需要說明一下層片與層的關系問題。在概念上層片的劃分強調了群落的生態學方面,而層次的劃分,著重於群落的形態。層片有時和層是一致的,有時則不一致。例如分布在大興安嶺的興安落葉松純林,興安落葉松組成喬木層,它同時也是該群落的落葉針葉喬木層片。在混交林中,喬木層是一個層,但它由闊葉樹種層片和針葉樹種層片兩個層片構成。在實踐中,層片的劃分比層的劃分更為重要,但劃分層次往往是區分和分析層片的第一步。
和層結構一樣,群落層片結構的復雜性,保證了植物全面利用生境資源的可能性,並且能最大程度地影響環境,對環境進行生物學改造。[2]
[編輯本段]影響要素
生物因素
群落結構總體上是對環境條件的生態適應,但在其形成過程中,生物因素起著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競爭與捕食。
競爭對群落結構的影響
競爭對群落結構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對種間競爭在形成群落結構的作用問題上,最直接的證據可能是在自然群落中對物種進行引進或去除實驗,Schoner和 Cornell 就分別對種間競爭研究的文獻進行過統計(分別達184和72 例研究),平均有90%的例證說明有種間競爭,表明自然群落中競爭是相當普遍的。他們的結果還表明,海洋生物中有種間競爭的比例較陸地生物多;大型生物間比小型生物間高;而植食性昆蟲中競爭比例低,因為綠色植物到處都有,較豐富,很少被一食而空,所以為食物資源而競爭的可能性比較小。
已有證據表明,競爭是群落形成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但競爭的重要性在多個群落間顯然是不同的,而且常常只是影響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小部分。
那麼為什麼許多調查結果顯示的競爭往往是不強烈的呢?
一般認為:① 自然選擇可能已有效地通過生態位劃分而避免了競爭(或者抹去了過去競爭的痕跡);② 在一個環境斑塊中,具有強競爭力的物種共存,因為它們並不利用相同的資源;③ 物種也許僅僅在種群爆發、資源短缺時才發生競爭。
捕食對群落結構的影響
捕食對形成群落結構的影響,視捕食者是泛化種還是特化種而不同。對泛化種來說,捕食使種間競爭緩和,並促進多樣性提高。但當取食強度過高時,物種數亦隨之降低。對特化種來說,隨被選食的物種是優勢種還是劣勢種而異。如果被選擇的是優勢種,則捕食能提高多樣性,如果捕食者喜食的食競爭力弱的劣勢種,多樣性就會隨著呈現型下降趨勢。
干擾對群落結構的影響
干擾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干擾不同於災難,不會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但它經常會反復的出現,使物種沒有充足的時間進化。近代多數生態學家認為干擾是一種有益的生態現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強調了干擾在群落結構形成和動態中的作用。
① 干擾與群落的缺口
連續的群落中出現缺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缺口經常由干擾構成。森林中的缺口可能由大風、雷電、砍伐、火燒等引起;草地群落的干擾包括放牧、動物挖掘、踐踏等。干擾造成群落的缺口以後,有的在沒有繼續干擾的條件下會逐漸地恢復,但缺口也可能被周圍群落的任何一個種侵入和佔有,並發展為優勢者,哪一種是優勝者完全取決於隨機因素,這可稱為對缺口的抽彩式競爭。
但是,有些群落所形成的缺口,其物種更替是有規律性的。新打開的缺口常常被擴散能力強的一個或幾個先鋒種所入侵。由於它們的活動,改變了條件,促進了演替中期種的入侵,最後為頂級種所替代。在這種情況下,多樣性開始較低,演替中期增加,但到頂級期往往稍有降低。
② 中度干擾假說
缺口形成的頻率影響物種多樣性,據此,T.W.Connell等提出了中度干擾假說,即中等程度的干擾水平能維持高多樣性。其理由是:
一、在一次干擾後少數先鋒物種入侵缺口,如果幹擾頻繁,則先鋒種不能發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樣性較低;
二、如果幹擾間隔期很長,使演替過程能發展到頂級期,多樣性也不很高;
三、只有中等干擾程度使多樣性維持最高水平,它允許更多的物種入侵和定居。
類 型 作用方式 實 例
捕食者 抑制競爭者 海洋:海獺、海膽陸地:依大小選擇性採食種子的動物
食草動物 抑制競爭者 大象、兔子
病原體和寄生物 抑制捕食者、食草動物競爭者 粘液瘤菌、采采蠅
競爭者 抑制競爭者 演替中的物種更替,如森林中的優勢樹種和雜草
共生種 有效的繁殖 關鍵的共生種依賴的植物資源傳粉者、傳播者
掘土者 物理干擾 兔子、地鼠、白蟻、河狸、河馬
系統過程調控者 影響養分傳輸速率 固氮菌、菌根真菌分解者
空間異質性
群落的環境不是均勻一致的,空間異質性的程度越高,意味著有更加多樣的小生境,所以能允許更多的物種共存。
植物群落研究中大量資料說明,在土壤和地形變化豐富的地方,群落會有更多的物種;而平坦、同質土壤的群落多樣性低。 Harman 研究了淡水系統軟體動物種數與空間異質性的相關性,也得出棲境質類型越多,淡水軟體動物種數越多的正相關的關系結果。
MacArthur等通過研究鳥類多樣性與植物物種多樣性和取食多樣性之間的關系,發現鳥類多樣性與植物種數的相關,不如與取食——高度多樣性相關明顯。所以對於鳥類生活來說,植被的分層結構比物種組成更為重要。在草地和灌叢群落中,垂直結構不如森林群落明顯,而水平結構,即鑲嵌性和斑塊性,就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從表上可知,每一類植物群落都是由幾種生活型的植物所組成,但其中有一類生活型占優勢,生活型與環境關系密切,高位芽植物占優勢是溫暖、潮濕氣候地區群落的特徵,如熱帶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占優勢的群落,反映了該地區具有較長的嚴寒季節,如溫帶針葉林、落葉林群落;地上芽植物占優勢,反映了該地區環境比較濕冷,如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一年生植物占優勢則是乾旱氣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區群落的特徵,如東北溫帶草原。
群落類型 Ph. Ch. H. Cr. T.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94.7 5.3 0 0 0
鼎湖山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84.5 5.4 4.1 4.1 0
浙江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76.7 1.0 13.1 7.8 2
秦嶺北坡溫帶落葉闊葉林 52.0 5.0 38.0 3.7 1.3
長白山寒溫帶暗針葉林 25.4 4.4 39.8 26.4 3.2
東北溫帶草原 3.6 2.0 41.1 19.0 33.4
島嶼效應
島嶼的物種數與面積的關系
島嶼由於與大陸隔離,生物種遷入和遷出的強度低於周圍連續的大陸。許多研究證實,島嶼中的物種數目與島嶼的面積有密切關系。島嶼面積越大,島嶼上的物種數越多,島嶼面積與島嶼上物種數的關系可以用簡單方程描述為:
S = cAz
或用對數表示: lgS = lgc + z ( lgA )
式中:S —— 種數;
A —— 面積;
z 、c —— 兩個常數。
2.3.4.2 MacArthur 的平衡說
島嶼上的物種數雖決定於島嶼的面積,但它是物種遷入、遷出和滅亡平衡的結果,這是一種動態平衡,不斷地有物種滅亡,也不斷地由同種或別種的遷入而補償滅亡的物種。
島嶼上物種的平衡關系可用圖3 — 2說明,以遷入率曲線為例,當島上無留居種時,任何遷入個體都是新的,因而遷入率高。隨著留居種數加大,種的遷入率就下降。當種源庫(大陸上的種)所有的種在島上都有時,遷入率為零。滅亡率則相反,留居種數越多,滅亡率越高。遷入率取決於島嶼與大陸距離的遠近和島嶼的大小,離大陸較近且面積大的島,其遷入率高;遠而小的島,遷入率低。同樣,滅亡率也受島的大小影響。
圖 3 —2 不同島上物種遷入率和滅亡率
遷入率曲線與滅亡率曲線交點上的種數,即為該島上預測的物種數。根據平衡說,可說明下列四點:① 島嶼上的物種數不隨時間而變化;② 這是一種動態平衡,即滅亡種不斷地被新遷入的種所代替;③ 大島比小島能「供養」更多的種;④ 隨島距大陸的距離由近到遠,平衡點的種數逐漸降低。
平衡學說和非平衡學說
對於形成群落結構的一般理論,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即平衡學說和非平衡學說。
平衡學說認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種種群處於一種穩定狀態。其中心思想是:①共同生活的物種通過競爭、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種間相互作用而互相牽制;②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穩定性特點,種間相互作用導致群落的穩定特性,在穩定狀態下群落的物種組成和各種群落數量都變化不大;③群落實際上出現的變化是由於環境的變化,即所謂的干擾所造成的,並且干擾是逐漸衰亡的。因此,平衡學說把生物群落視為存在於不斷變化著的物理環境中的穩定實體。
非平衡學說的主要依據就是中度干擾理論。該學說認為,構成群落的物種始終處於變化之中,群落不能達到平衡狀態,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穩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和恢復性(群落在受干擾後恢復到原來狀態的能力)。
比較平衡學說和非平衡學說,除對干擾的作用強調不同以外,一個基本的區別是:平衡學說的注意焦點是系統處於平衡點的性質,而對於時間和變異性注意不足;而非平衡學說則把注意的焦點是系統在平衡點周圍的行為變化過程,特別強調時間和變異性。兩個學說另一重要區別是把群落視為封閉系統還是開放系統。[1]
[編輯本段]應用
群落結構在生態農業上有廣泛應用,如:
1.在稻田裡養鴨
2.用加工後的雞糞喂豬
3.利用玉米螟蟲天敵赤眼蜂防治蟲害
4.坡上種果樹 樹下養家禽
5.稻藕魚立體生態農業[3]
G. 群落的結構特徵有哪些
群落結構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態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反映。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植被的特徵,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決於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徵。陸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組成群落的植物種類形態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決定的。
一定水域中各種生物的聚合稱為水生生物群落。一個群落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都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由這些相互關系決定的各種生物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配置狀況,稱為群落結構。
群落結構的特徵主要表現在種類組成、群落外貌、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方面。群落的生物種類是群落結構的基礎;群落的外貌和結構是群落中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標志。群落中的各種生物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周圍環境起了變化,它們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表現為群落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增減;群落外貌、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水體污染必然引起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研究這些變化,就可以評價水體的質量狀況。
H. 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的結構是指群落中的什麼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營養結構兩部分,營養結構為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物群落的結構是指 群落中生物的空間配置狀況。
I. 群落的空間結構是什麼
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屬於群落的空間結構。群落中各種生物在空間上的配置狀況,即為群落的結構。
群落結構包括形態方面的結構和生態方面的結構,前者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後者指層片結構。
群落的結構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1、水平,水平結構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鑲嵌分布。
2、垂直,形成原因: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種群的空間格局分為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
3、均勻分布均勻型分布,指種群在空間按一定間距均勻分布產生的空間格局。
4、隨機分布,隨機型分布,是指中每一個體在種群領域中各個點上出現的機會是相等的,並且某一個體的存在不影響其他個體的分布。
5、集群分布,是最常見的內分布型。
6、群落結構形成原因及意義,原因,群落中,各個種群分別占據不同的空間;是在長期自然選擇基礎上形成的對環境的適應。意義:有利於提高生物群落整體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