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共享塊存儲

共享塊存儲

發布時間: 2022-05-27 04:34:55

1. linux redhat6.3兩台機器共用一塊存儲

可以使用NFS(網路文件系統)來實現。

一、NFS服務簡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縮寫,即網路文件系統。一種使用於分散式文件系統的協定,由Sun公司開發,於1984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過網路讓不同的機器、不同的操作系統能夠彼此分享個別的數據,讓應用程序在客戶端通過網路訪問位於伺服器磁碟中的數據,是在類Unix系統間實現磁碟文件共享的一種方法。

NFS 的基本原則是「容許不同的客戶端及服務端通過一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統」,它是獨立於操作系統,容許不同硬體及操作系統的系統共同進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傳送或信息傳送過程中依賴於RPC協議。RPC,遠程過程調用 (Remote Procere Call) 是能使客戶端執行其他系統中程序的一種機制。NFS本身是沒有提供信息傳輸的協議和功能的,但NFS卻能讓我們通過網路進行資料的分享,這是因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傳輸協議。而這些傳輸協議用到這個RPC功能的。可以說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個程序。或者說NFS也是一個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啟動RPC服務,不論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這樣SERVER和CLIENT才能通過RPC來實現PROGRAM PORT的對應。可以這么理解RPC和NFS的關系:NFS是一個文件系統,而RPC是負責負責信息的傳輸。
下面是5.6的步驟,6.3和這步驟差不多了。

二、系統環境

系統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

NFS Server IP:192.168.1.108

防火牆已關閉/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

SELINUX=disabled

三、安裝NFS服務

NFS的安裝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兩個軟體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況下,是作為系統的默認包安裝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與監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務的連接
1、查看系統是否已安裝NFS

系統默認已安裝了nfs-utils portmap 兩個軟體包。

2、如果當前系統中沒有安裝NFS所需的軟體包,需要手工進行安裝。nfs-utils 和portmap 兩個包的安裝文件在系統光碟中都會有。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cd /mnt/cdrom/CentOS/
# rpm -ivh portmap-4.0-65.2.2.1.i386.rpm
# rpm -ivh nfs-utils-1.0.9-50.el5.i386.rpm
# rpm -q nfs-utils portmap

四、NFS系統守護進程

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戶端是否能夠登錄伺服器;
mountd:它是RPC安裝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統。當客戶端順利通過nfsd登錄NFS伺服器後,在使用NFS服務所提供的文件前,還必須通過文件使用許可權的驗證。它會讀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來對比客戶端許可權。
portmap:主要功能是進行埠映射工作。當客戶端嘗試連接並使用RPC伺服器提供的服務(如NFS服務)時,portmap會將所管理的與服務對應的埠提供給客戶端,從而使客戶可以通過該埠向伺服器請求服務。
五、NFS伺服器的配置

NFS伺服器的配置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在相應的配置文件中進行設置,然後啟動NFS伺服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錄

/etc/exports NFS服務的主要配置文件
/usr/sbin/exportfs NFS服務的管理命令
/usr/sbin/showmount 客戶端的查看命令
/var/lib/nfs/etab 記錄NFS分享出來的目錄的完整許可權設定值
/var/lib/nfs/xtab 記錄曾經登錄過的客戶端信息
NFS服務的配置文件為 /etc/exports,這個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過系統並沒有默認值,所以這個文件不一定會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動建立,然後在文件裡面寫入配置內容。

/etc/exports文件內容格式:

<輸出目錄> [客戶端1 選項(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其他)] [客戶端2 選項(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其他)]
a. 輸出目錄:

輸出目錄是指NFS系統中需要共享給客戶機使用的目錄;

b. 客戶端:

客戶端是指網路中可以訪問這個NFS輸出目錄的計算機

客戶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機:192.168.0.200
指定子網中的所有主機: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機: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機:*.bsmart.cn
所有主機:*
c. 選項:

選項用來設置輸出目錄的訪問許可權、用戶映射等。

NFS主要有3類選項:

訪問許可權選項

設置輸出目錄只讀:ro
設置輸出目錄讀寫:rw
用戶映射選項

all_squash:將遠程訪問的所有普通用戶及所屬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nfsnobody);
no_all_squash:與all_squash取反(默認設置);
root_squash:將root用戶及所屬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或用戶組(默認設置);
no_root_squash:與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將遠程訪問的所有用戶都映射為匿名用戶,並指定該用戶為本地用戶(UID=xxx);
anongid=xxx:將遠程訪問的所有用戶組都映射為匿名用戶組賬戶,並指定該匿名用戶組賬戶為本地用戶組賬戶(GID=xxx);
其它選項

secure:限制客戶端只能從小於1024的tcp/ip埠連接nfs伺服器(默認設置);
insecure:允許客戶端從大於1024的tcp/ip埠連接伺服器;
sync:將數據同步寫入內存緩沖區與磁碟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async:將數據先保存在內存緩沖區中,必要時才寫入磁碟;
wdelay:檢查是否有相關的寫操作,如果有則將這些寫操作一起執行,這樣可以提高效率(默認設置);
no_wdelay:若有寫操作則立即執行,應與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則nfs伺服器將檢查其父目錄的許可權(默認設置);
no_subtree:即使輸出目錄是一個子目錄,nfs伺服器也不檢查其父目錄的許可權,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六、NFS伺服器的啟動與停止

在對exports文件進行了正確的配置後,就可以啟動NFS伺服器了。

1、啟動NFS伺服器

為了使NFS伺服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啟動portmap和nfs兩個服務,並且portmap一定要先於nfs啟動。

#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2、查詢NFS伺服器狀態

# service portmap status
# service nfs status

3、停止NFS伺服器

要停止NFS運行時,需要先停止nfs服務再停止portmap服務,對於系統中有其他服務(如NIS)需要使用時,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務

# service nfs stop
# service portmap stop
4、設置NFS伺服器的自動啟動狀態

對於實際的應用系統,每次啟動LINUX系統後都手工啟動nfs伺服器是不現實的,需要設置系統在指定的運行級別自動啟動portmap和nfs服務。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 chkconfig --list nfs

設置portmap和nfs服務在系統運行級別3和5自動啟動。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七、實例

1、將NFS Server 的/home/david/ 共享給192.168.1.0/24網段,許可權讀寫。

伺服器端文件詳細如下:

# vi /etc/exports

/home/david 192.168.1.0/24(rw)
2、重啟portmap 和nfs 服務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 service nfs restart
# exportfs

3、伺服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詢NFS的共享狀態

# showmount -e//默認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務,前提是要DNS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報錯

# showmount -a//顯示已經與客戶端連接上的目錄信息

4、客戶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詢NFS的共享狀態

# showmount -e NFS伺服器IP

5、客戶端掛載NFS伺服器中的共享目錄

命令格式

# mount NFS伺服器IP:共享目錄 本地掛載點目錄
# mount 192.168.1.108:/home/david/ /tmp/david/

# mount |grep nfs

掛載成功。

查看文件是否和伺服器端一致。

6、NFS的共享許可權和訪問控制

現在我們在/tmp/david/ 裡面建立一個文件,看看許可權是什麼

# touch 20130103

這里出現Permission denied,是因為NFS 伺服器端共享的目錄本身的寫許可權沒有開放給其他用戶,在伺服器端打開該許可權。

# chmod 777 -R /home/david/

再次在客戶端/tmp/david/ 裡面建立一個文件

我用root 用戶建立的文件,變成了nfsnobody 用戶。

NFS有很多默認的參數,打開/var/lib/nfs/etab 查看分享出來的/home/david/ 完整許可權設定值。

# cat /var/lib/nfs/etab

默認就有sync,wdelay,hide 等等,no_root_squash 是讓root保持許可權,root_squash 是把root映射成nobody,no_all_squash 不讓所有用戶保持在掛載目錄中的許可權。所以,root建立的文件所有者是nfsnobody。

下面我們使用普通用戶掛載、寫入文件測試。

# su - david

$ cd /tmp/david/

$ touch 2013david

普通用戶寫入文件時就是自己的名字,這也就保證了伺服器的安全性。
關於許可權的分析

1. 客戶端連接時候,對普通用戶的檢查

a. 如果明確設定了普通用戶被壓縮的身份,那麼此時客戶端用戶的身份轉換為指定用戶;

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戶,那麼此時客戶端登錄賬戶的身份轉換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戶;

c. 如果沒有明確指定,也沒有同名用戶,那麼此時 用戶身份被壓縮成nfsnobody;

2. 客戶端連接的時候,對root的檢查

a. 如果設置no_root_squash,那麼此時root用戶的身份被壓縮為NFS server上面的root;

b. 如果設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時root 身份被壓縮為指定用戶;

c. 如果沒有明確指定,此時root用戶被壓縮為nfsnobody;

d. 如果同時指定no_root_squash與all_squash 用戶將被壓縮為 nfsnobody,如果設置了anonuid、anongid將被壓縮到所指定的用戶與組;

7、卸載已掛載的NFS共享目錄

# umount /tmp/david/

八、啟動自動掛載nfs文件系統

格式:

<server>:</remote/export> </local/directory> nfs < options> 0 0
# vi /etc/fstab

保存退出,重啟系統。

查看/home/david 有沒有自動掛載。

自動掛載成功。

九、相關命令

1、exportfs

如果我們在啟動了NFS之後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還要重新啟動nfs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exportfs 命令來使改動立刻生效,該命令格式如下:

# exportfs [-aruv]

-a 全部掛載或卸載 /etc/exports中的內容
-r 重新讀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並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載單一目錄(和-a一起使用為卸載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錄)
-v 在export的時候,將詳細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

具體例子:
# exportfs -au 卸載所有共享目錄
#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錄並輸出詳細信息

2、nfsstat

查看NFS的運行狀態,對於調整NFS的運行有很大幫助。

3、rpcinfo
查看rpc執行信息,可以用於檢測rpc運行情況的工具,利用rpcinfo -p 可以查看出RPC開啟的埠所提供的程序有哪些。

4、showmount

-a 顯示已經於客戶端連接上的目錄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顯示此IP地址分享出來的目錄

5、netstat

可以查看出nfs服務開啟的埠,其中nfs 開啟的是2049,portmap 開啟的是111,其餘則是rpc開啟的。

最後注意兩點,雖然通過許可權設置可以讓普通用戶訪問,但是掛載的時候默認情況下只有root可以去掛載,普通用戶可以執行sudo。

NFS server 關機的時候一點要確保NFS服務關閉,沒有客戶端處於連接狀態!通過showmount -a 可以查看,如果有的話用kill killall pkill 來結束,(-9 強制結束)

2. windows的伺服器和linux的伺服器如何設置成共享同一塊存儲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linux的核心!~~~
簡單點說就是你的linux是否支持windows分區的讀寫!~~~~

我的是FC8的系統~~~~
是跟我的XP裝在一個電腦上的~~~~
在FC8下能夠完全識別windows下的所有NTFS分區~~~
只是系統盤需要用ROOT的許可權才能讀!~~~~

明白我說的了嗎?
只要你的內核支持,就可以在linux下訪問windows的分區,
也就實現了你所說的了~~~~

不過需要提醒一下的是:
我看到過一份資料說在linux下寫windows的NTFS分區是不安全的~~~
至於之中的原因!~~我給忘了~~~~!!!!!!

給你提供關鍵字:linux下如何訪問windows分區
看看其中的信息對你有用不~~~

希望能夠幫到你!~~~
嘿嘿~~~~

多看了一下你的補充內容!~~
感覺有毛病~~~
比如你說的sql
windows和linux的資料庫系統都不一樣~~~
一個是MSSQL一個是MYSQL~~~~
如果你在windows下裝個mysql的話到也能實現你說的
訪問同一存儲空間的SQL~~~
可如果你想把mssql裝到linux上的話~~~
請先問下windows同意不~~~
我估計不會同意~~~~呵呵~~~

3. autocad中如何快速創建共享塊

文章對AutoCAD軟體中的一些特性做了探討,並研究了實際生產中塊與屬性的建立與應用的一些問題。

在現代化大規模生產當中,技術集成使設備日趨完美而又微型化,市場上的競爭又使時間更趨寶貴。這就迫使人們想方設法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以便創出更高的效益。AutoCAD軟體正順應了這一潮流,它從20世紀80年代初被開發出來以來,經過不斷升級,如今已成為日趨成熟的當今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包之一。相對於手工繪圖,它的速度之快、精度之高,令人驚嘆;它所繪圖形復雜的程度,編輯的手段,又給人們的手工繪圖觀念帶來了一次大的革命。如何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成為工程技術人員面臨的一大技術應用性課題。本文旨在對AutoCAD軟體中塊的應用做些探討。

一、塊的意義

AutoCAD軟體中,繪圖速度快的體現之一是省去了重復出現的結構的畫法,如零件圖上粗糙度的標注、標題欄的畫圖與填寫、減速機上的螺栓聯接、電路板上重復出現的一些結構等。在這樣一些結構的畫圖中,除了尺寸相同的結構可以用Copy命令來畫外,其他尺寸不同的結構則完全可以用「塊」來完成。

塊是由多個圖形對象組成的一個復雜集合。它的基本功能就是為了方便用戶重復繪制相同圖形,用戶可以為所定義的塊賦予一個名稱,在同一文件中的不同地方方便地插入已定義好的塊文件,並通過塊上的基準點來確定塊在圖面上插入的位置。當塊作為文件保存下來時,還可以在不同的文件中方便地插入。在插入塊的同時可以對插入的塊進行縮放和旋轉操作,通過上述操作,就可以方便地反復使用同一個復雜圖形。

在AutoCAD中,使用塊還能給人們帶來以下一些好處:

(一)便於創建圖塊庫(BlockLibrary)

如果把繪圖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圖形定義成塊並保存在磁碟上,就形成一個圖塊庫。當需要某個圖塊時,把它插入圖中,即可把復雜的圖形變成幾個簡單拼湊而成的圖塊,避免了大量的重復工作,大大提高了繪圖的效率和質量。

(二)節省磁碟空間

在圖中的每一個實體都有其特徵參數,如圖層、位置坐標、線型、顏色等。我們保存所繪制的圖形,實質上也就是讓AutoCAD將圖中所有的實體特徵參數存儲在磁碟上。當使用Copy命令復制多個圖形時,圖中所有特徵參數都被復制了,因此會佔用很大的磁碟空間。而利用插入塊功能則既能滿足工程圖紙的要求,又能減少存儲空間。因為圖塊作為一個整體圖形單元,每次插入時只需保存塊的特徵參數,而不需保存塊中各個實體的特徵參數。

(三)便於修改圖形

在工程項目中經常會遇到修改圖形的情況,當塊作為外部引用插入時,修改一個早已定義好的圖塊,AutoCAD就會自動地更新圖中已經插入的所有該圖塊。

(四)便於攜帶屬性

在繪制某些圖形時,除了需要反復使用某個圖形外,還需要對圖形進行文字說明,而且說明還會有變化,如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形位公差數值等。AutoCAD提供了屬性功能來滿足這一需要,即屬性是從屬於塊的文字信息,它是塊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這些需要對圖形進行文字說明的塊,我們可以把它做成屬性塊。

二、塊的建立

能否准確地建立一個塊,是考驗一名技術人員能否正確使用塊的標准。正確地建立塊,可以加快人們利用計算機繪圖的速度。在繪圖時,必須要有前瞻性,要能預見什麼樣的結構會重復出現。對於重復出現的結構,我們應該首先建立好塊。在塊的建立過程中,比較直觀、方便的方法是利用對話框建立塊。

例如要建立圖1(a)所示的塊,我們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1.用滑鼠單擊(不特殊註明時均為左擊,下同)工具欄上的MakeBlock按鈕,彈出對話框。

2.用鍵盤在對話框的BlockName欄中輸入塊名A。

3.單擊對話框中的SelectObject按鈕,此時對話框消失而返回到繪圖界面。

4.單擊並拖動滑鼠,選中圖1(a)所示圖形後再右擊滑鼠予以確認,此時對話框再次出現。

5.單擊對話框中SelectPoint按鈕,對話框再次消失而返回到繪圖界面。

6.選擇圖塊插入點(也稱圖塊的特徵點)。此時可根據不同的圖形選擇一個有特殊意義的點,如圓的圓心、標題欄的右下角點等;圖1(b)中選擇1點作為插入點。確定插入點後,對話框再次彈出。

7.單擊OK按鈕。一個名為「A」的塊即告建立完成。

以上介紹的是最簡單也是最直觀的一種塊建立方法。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通過鍵盤輸入命令(Block)來建立塊,在此不再探討。

我們利用工具欄中的InsertBlock工具或選擇Insert下拉菜單中的Block選項,在圖形中引用塊。使用WBlock命令則可以將塊作為一個單獨的文件存儲在磁碟上,以便在繪制其他圖形時採用。

屬性的定義可以在Draw菜單中選中Block級聯菜單的DefineAttribute菜單項完成。

例如要將圖1(a)所示的塊設置為圖2(a)所示的屬性塊,可按下面討論的塊在表面粗糙度標注中的應用來進行操作。

4. 電腦上什麼是共享內存

共享內存指 (shared memory)在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中,可以被不同中央處理器(CPU)訪問的大容量內存。由於多個CPU需要快速訪問存儲器,這樣就要對存儲器進行緩存(Cache)。任何一個緩存的數據被更新後,由於其他處理器也可能要存取,共享內存就需要立即更新,否則不同的處理器可能用到不同的數據。共享內存是 Unix下的多進程之間的通信方法 ,這種方法通常用於一個程序的多進程間通信,實際上多個程序間也可以通過共享內存來傳遞信息。
注意事項
共享內存相比其他幾種方式有著更方便的數據控制能力,數據在讀寫過程中會更透明。當成功導入一塊共享內存後,它只是相當於一個字元串指針來指向一塊內存,在當前進程下用戶可以隨意的訪問。缺點是,數據寫入進程或數據讀出進程中,需要附加的數據結構控制。

5. 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這三者的本質差別是什麼

一、概念及區別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的分布式存儲方案也會不同,因此有了對象存儲、塊存儲、文件系統存儲。這三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存儲介面:

1. 對象存儲:

也就是通常意義的鍵值存儲,其介面就是簡單的GET,PUT,DEL和其他擴展,

2. 塊存儲:

這種介面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le的方式存在,這種介面需要實現Linux的BlockDevice的介面或者QEMU提供的BlockDriver介面,如Sheepdog,AWS的EBS,青雲的雲硬碟和阿里雲的盤古系統,還有Ceph的RBD(RBD是Ceph面向塊存儲的介面)

3. 文件存儲:

通常意義是支持POSIX介面,它跟傳統的文件系統如Ext4是一個類型的,但區別在於分布式存儲提供了並行化的能力,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面向文件存儲的介面),但是有時候又會把GFS,HDFS這種非POSIX介面的類文件存儲介面歸入此類。

二、IO特點

按照這三種介面和其應用場景,很容易了解這三種類型的IO特點,括弧里代表了它在非分布式情況下的對應:1. 對象存儲(鍵值資料庫):

介面簡單,一個對象我們可以看成一個文件,只能全寫全讀,通常以大文件為主,要求足夠的IO帶寬。

2. 塊存儲(硬碟):

它的IO特點與傳統的硬碟是一致的,一個硬碟應該是能面向通用需求的,即能應付大文件讀寫,也能處理好小文件讀寫。但是硬碟的特點是容量大,熱點明顯。因此塊存儲主要可以應付熱點問題。另外,塊存儲要求的延遲是最低的。

3. 文件存儲(文件系統):

支持文件存儲的介面的系統設計跟傳統本地文件系統如Ext4這種的特點和難點是一致的,它比塊存儲具有更豐富的介面,需要考慮目錄、文件屬性等支持,實現一個支持並行化的文件存儲應該是最困難的。但像HDFS、GFS這種自己定義標準的系統,可以通過根據實現來定義介面,會容易一點。

因此,這三種介面分別以非分布式情況下的鍵值資料庫、硬碟和文件系統的IO特點來對應即可。至於冷熱、快慢、大小文件而言更接近於業務。但是因為存儲系統是通用化實現,通常來說,需要盡量滿足各種需求,而介面定義已經一定意義上就砍去了一些需求,如對象存儲會以冷存儲更多,大文件為主。

6. 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塊存儲有什麼區別

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塊存儲區別為:存儲設備不同、特點不同、缺點不同。

一、存儲設備不同

1、對象存儲:對象存儲的對應存儲設備為swift,鍵值存儲。

2、文件存儲:文件存儲的對應存儲設備為FTP、NFS伺服器。

3、塊存儲:塊存儲的對應存儲設備為cinder,硬碟。

二、特點不同

1、對象存儲:對象存儲的特點是具備塊存儲的高速以及文件存儲的共享等特性。

2、文件存儲:文件存儲的特點是一個大文件夾,大家都可以獲取文件。

3、塊存儲:塊存儲的特點是分區、格式化後,可以使用,與平常主機內置硬碟的方式完全無異。

三、缺點不同

1、對象存儲:對象存儲的缺點是不兼容多種模式並行。

2、文件存儲:文件存儲的缺點是傳輸速率低。

3、塊存儲:塊存儲的缺點是不能共享數據。

7. 關於VMware vsphere ESXi 6.0如何共用同一塊存儲器

建議虛擬出一台Windows系統,做iscsi存儲就可以兩個esxi主機共享了。

8. 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塊存儲的區別有哪些

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塊存儲的區別如下:

1、速度不同

塊存儲:低延遲(10ms),熱點突出;

文件存儲:不同技術各有不同;

對象存儲:100ms-1s,冷數據;

2、可分步性不同

塊存儲:異地不現實;

文件存儲:可分布式,但有瓶頸;

對象存儲:分步並發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塊存儲:大小都可以,熱點突出;

文件存儲:適合大文件;

對象存儲:適合各種大小;

4、介面不同

塊存儲:Driver,kernel mole ;

文件存儲:POSIX;

對象存儲:Restful API ;

5、典型技術不同

塊存儲:SAN;

文件存儲: HDFS,GFS;

對象存儲:Swift,Amazon S3;

6、適合場景不同

塊存儲:銀行;

文件存儲:數據中心;

對象存儲:網路媒體文件存儲。

(8)共享塊存儲擴展閱讀:

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塊存儲的聯系:

通常來講,磁碟陣列都是基於Block塊的存儲,而所有的NAS產品都是文件級存儲。

1. 塊存儲:DAS SAN

a)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 是直接連接於主機伺服器的一種存儲方式,每台伺服器有獨立的存儲設備,每台主機伺服器的存儲設備無法互通,需要跨主機存取資料室,必須經過相對復雜的設定,若主機分屬不同的操作系統,則更復雜。

應用:單一網路環境下且數據交換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環境,技術實現較早。

b)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是一種高速(光纖)網路聯接專業主機伺服器的一種存儲方式,此系統會位於主機群的後端,它使用高速I/O聯接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特點是,代價高、性能好。但是由於SAN系統的價格較高,且可擴展性較差,已不能滿足成千上萬個CPU規模的系統。

應用:對網速要求高、對數據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對數據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應用環境中。

2. 文件存儲

通常NAS產品都是文件級存儲。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網路存儲設備,通常直接連在網路上並提供資料存取服務,一套NAS儲存設備就如同一個提供數據文件服務的系統,特點是性價比高。

它採用NFS或CIFS命令集訪問數據,以文件為傳輸協議,可擴展性好、價格便宜、用戶易管理。目前在集群計算中應用較多的NFS文件系統,但由於NAS的協議開銷高、帶寬低、延遲大,不利於在高性能集群中應用。

3. 對象存儲:

總體上講,對象存儲同時兼具SAN高級直接訪問磁碟特點及NAS的分布式共享特點。

核心是將數據通路(數據讀或寫)和控制通路(元數據)分離,並且基於對象存儲設備(OSD),構建存儲系統,每個對象存儲設備具備一定的職能,能夠自動管理其上的數據分布。

對象儲存結構組成部分(對象、對象存儲設備、元數據伺服器、對象存儲系統的客戶端)

9. 什麼是共享內存,就是有的筆記本是共享內存,多大啊共享內存好嗎和256M的哪個好

共享內存指在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中,可以被不同中央處理器(CPU)訪問的大容量內存。由於多個CPU需要快速訪問存儲器,這樣就要對存儲器進行緩存(Cache)。任何一個緩存的數據被更新後,由於其他處理器也可能要存取,共享內存就需要立即更新,否則不同的處理器可能用到不同的數據。共享內存 (shared memory)是 Unix下的多進程之間的通信方法 ,這種方法通常用於一個程序的多進程間通信,實際上多個程序間也可以通過共享內存來傳遞信息。

共享內存的創建
共享內存是存在於內核級別的一種資源,在shell中可以使用ipcs命令來查看當前系統IPC中的狀態,在文件系統/proc目錄下有對其描述的相應文件。函數shmget可以創建或打開一塊共享內存區。函數原型如下: #include <sys/shm.h> int shmget( 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flag ); 函數中參數key用來變換成一個標識符,而且每一個IPC對象與一個key相對應。當新建一個共享內存段時,size參數為要請求的內存長度(以位元組為單位)。 注意:內核是以頁為單位分配內存,當size參數的值不是系統內存頁長的整數倍時,系統會分配給進程最小的可以滿足size長的頁數,但是最後一頁的剩餘部分內存是不可用的。 當打開一個內存段時,參數size的值為0。參數flag中的相應許可權位初始化ipc_perm結構體中的mode域。同時參數flag是函數行為參數,它指定一些當函數遇到阻塞或其他情況時應做出的反應。shmid_ds結構初始化如表14-4所示。
編輯本段初始化
shmid_ds結構數據 初 值 shmid_ds結構數據 初 值
shm_lpid 0 shm_dtime 0
shm_nattach 0 shm_ctime 系統當前值
shm_atime 0 shm_segsz 參數 size
下面實例演示了使用shmget函數創建一塊共享內存。程序中在調用shmget函數時指定key參數值為IPC_PRIVATE,這個參數的意義是創建一個新的共享內存區,當創建成功後使用shell命令ipcs來顯示目前系統下共享內存的狀態。命令參數-m為只顯示共享內存的狀態。 (1)在vi編輯器中編輯該程序如下: 程序清單14-8 create_shm.c 使用shmget函數創建共享內存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define BUFSZ 4096 int main ( void ) { int shm_id; /*共享內存標識符*/ shm_id=shmget(IPC_PRIVATE, BUFSZ, 0666 ) ; if (shm_id < 0 ) { /*創建共享內存*/ perror( "shmget" ) ; exit ( 1 ); } printf ( "successfully created segment : %d \n", shm_id ) ; system( "ipcs -m"); /*調用ipcs命令查看IPC*/ exit( 0 ); } (2)在shell中編譯該程序如下: $gcc create_shm.c–o create_shm (3)在shell中運行該程序如下: $./ create_shm successfully created segment : 2752516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00000000 65536 root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2654209 root 666 4096 0 0x0056a4d5 2686978 root 600 488 1 0x0056a4d6 2719747 root 600 131072 1 0x00000000 2752516 root 666 4096 0 上述程序中使用shmget函數來創建一段共享內存,並在結束前調用了系統shell命令ipcs –m來查看當前系統IPC狀態。
編輯本段共享內存的操作
由於共享內存這一特殊的資源類型,使它不同於普通的文件,因此,系統需要為其提供專有的操作函數,而這無疑增加了程序員開發的難度(需要記憶額外的專有函數)。使用函數shmctl可以對共享內存段進行多種操作,其函數原型如下: #include <sys/shm.h> int shmctl( int shm_id, int cmd, struct shmid_ds *buf ); 函數中參數shm_id為所要操作的共享內存段的標識符,struct shmid_ds型指針參數buf的作用與參數cmd的值相關,參數cmd指明了所要進行的操作,其解釋如表14-5所示。
編輯本段cmd參數詳解
cmd的值 意 義
IPC_STAT 取shm_id所指向內存共享段的shmid_ds結構,對參數buf指向的結構賦值
IPC_SET 使用buf指向的結構對sh_mid段的相關結構賦值,只對以下幾個域有作用,shm_perm. uid shm_perm.gid以及shm_perm.mode 注意此命令只有具備以下條件的進程才可以請求: 1.進程的用戶ID等於shm_perm.cuid或者等於shm_perm.uid 2.超級用戶特權進程
IPC_RMID 刪除shm_id所指向的共享內存段,只有當shmid_ds結構的shm_nattch域為零時,才會真正執行刪除命令,否則不會刪除該段 注意此命令的請求規則與IPC_SET命令相同
SHM_LOCK 鎖定共享內存段在內存,此命令只能由超級用戶請求
SHM_UNLOCK 對共享內存段解鎖,此命令只能由超級用戶請求
使用函數shmat將一個存在的共享內存段連接到本進程空間,其函數原型如下: #include <sys/shm.h> void *shmat( int shm_id, const void *addr, int flag ); 函數中參數shm_id指定要引入的共享內存,參數addr與flag組合說明要引入的地址值,通常只有2種用法,addr為0,表明讓內核來決定第1個可以引入的位置。addr非零,並且flag中指定SHM_RND,則此段引入到addr所指向的位置(此操作不推薦使用,因為不會只對一種硬體上運行應用程序,為了程序的通用性推薦使用第1種方法),在flag參數中可以指定要引入的方式(讀寫方式指定)。 %說明:函數成功執行返回值為實際引入的地址,失敗返回–1。shmat函數成功執行會將shm_id段的shmid_ds結構的shm_nattch計數器的值加1。 當對共享內存段操作結束時,應調用shmdt函數,作用是將指定的共享內存段從當前進程空間中脫離出去。函數原型如下: #include <sys/shm.h> int shmdt( void *addr); 參數addr是調用shmat函數的返回值,函數執行成功返回0,並將該共享內存的shmid_ds結構的shm_nattch計數器減1,失敗返回–1。 下面實例演示了操作共享內存段的流程。程序的開始部分先檢測用戶是否有輸入,如出錯則列印該命令的使用幫助。接下來從命令行讀取將要引入的共享內存ID,使用shmat函數引入該共享內存,並在分離該內存之前睡眠3秒以方便查看系統IPC狀態。 (1)在vi編輯器中編輯該程序如下: 程序清單14-9 opr_shm.c 操作共享內存段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gc, char *argv[] ) { int shm_id ; char * shm_buf; if ( argc != 2 ){ /* 命令行參數錯誤 */ printf ( "USAGE: atshm <identifier>" ); /*列印幫助消息*/ exit (1 ); } shm_id = atoi(argv[1]); /*得到要引入的共享內存段*/ /*引入共享內存段,由內核選擇要引入的位置*/ if ( (shm_buf = shmat( shm_id, 0, 0)) < (char *) 0 ){ perror ( "shmat" ); exit (1); } printf ( " segment attached at %p\n", shm_buf ); /*輸出導入的位置*/ system("ipcs -m"); sleep(3); /* 休眠 */ if ( (shmdt(shm_buf)) < 0 ) { /*與導入的共享內存段分離*/ perror ( "shmdt"); exit(1); } printf ( "segment detached \n" ); system ( "ipcs -m " ); /*再次查看系統IPC狀態*/ exit ( 0 ); } (2)在shell中編譯該程序如下: $gcc opr_shm.c–o opr_shm (3)在shell中運行該程序如下: $./ opr_shm 2752516 segment attached at 0xb7f29000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00000000 65536 root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2654209 root 666 4096 0 0x0056a4d5 2686978 root 600 488 1 0x0056a4d6 2719747 root 600 131072 1 0x00000000 2752516 root 666 4096 1 segment detached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00000000 65536 root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2654209 root 666 4096 0 0x0056a4d5 2686978 root 600 488 1 0x0056a4d6 2719747 root 600 131072 1 0x00000000 2752516 root 666 4096 0 上述程序中從命令行中讀取所要引入的共享內存ID,並使用shmat函數引入該內存到當前的進程空間中。注意在使用shmat函數時,將參數addr的值設為0,所表達的意義是由內核來決定該共享內存在當前進程中的位置。由於在編程的過程中,很少會針對某一個特定的硬體或系統編程,所以由內核決定引入位置也就是shmat推薦的使用方式。在導入後使用shell命令ipcs –m來顯示當前的系統IPC的狀態,可以看出輸出信息中nattch欄位為該共享內存時的引用值,最後使用shmdt函數分離該共享內存並列印系統IPC的狀態。
編輯本段共享內存使用注意事項
共享內存相比其他幾種方式有著更方便的數據控制能力,數據在讀寫過程中會更透明。當成功導入一塊共享內存後,它只是相當於一個字元串指針來指向一塊內存,在當前進程下用戶可以隨意的訪問。缺點是,數據寫入進程或數據讀出進程中,需要附加的數據結構控制,共享內存通信數據結構示意如圖14-9所示。
編輯本段結構示意
%說明:圖中兩個進程同時遵循一定的規則來讀寫該內存。同時,在多進程同步或互斥上也需要附加的代碼來輔助共享內存機制。 在共享內存段中都是以字元串的默認結束符為一條信息的結尾。每個進程在讀寫時都遵守這個規則,就不會破壞數據的完整性。

10. 共享內存有何用途

共享內存可以說是最有用的進程間通信方式,也是最快的IPC形式。兩個不同進程A、B共享內存的意思是,同一塊物理內存被映射到進程A、B各自的進程地址空間。進程A可以即時看到進程B對共享內存中數據的更新,反之亦然。由於多個進程共享同一塊內存區域,必然需要某種同步機制,互斥鎖和信號量都可以。
採用共享內存通信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效率高,因為進程可以直接讀寫內存,而不需要任何數據的拷貝。對於像管道和消息隊列等通信方式,則需要在內核和用戶空間進行四次的數據拷貝,而共享內存則只拷貝兩次數據:一次從輸入文件到共享內存區,另一次從共享內存區到輸出文件。實際上,進程之間在共享內存時,並不總是讀寫少量數據後就解除映射,有新的通信時,再重新建立共享內存區域。而是保持共享區域,直到通信完畢為止,這樣,數據內容一直保存在共享內存中,並沒有寫迴文件。共享內存中的內容往往是在解除映射時才寫迴文件的。因此,採用共享內存的通信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熱點內容
格魯爾要什麼配置 發布:2025-01-15 06:26:56 瀏覽:855
linux下安裝jdk 發布:2025-01-15 06:03:05 瀏覽:545
伺服器拷數據到電腦 發布:2025-01-15 05:58:19 瀏覽:481
android的單例模式 發布:2025-01-15 05:50:55 瀏覽:927
aes256在線加密工具 發布:2025-01-15 05:36:25 瀏覽:223
朋友圈的緩存在哪裡 發布:2025-01-15 05:35:01 瀏覽:509
進入時間段的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1-15 05:11:07 瀏覽:384
java開發培訓那裡好 發布:2025-01-15 05:11:02 瀏覽:772
南京南京ftp 發布:2025-01-15 05:03:38 瀏覽:248
php用戶登錄狀態 發布:2025-01-15 05:03:34 瀏覽:259